百望山森林公园(Baiwang Mountain Forest Park) [7],别称望儿山,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黑山扈北口19号,距离颐和园仅3千米,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自然生态型森林公园;公园占地面积达244.6公顷。 [1-2] [16]
百望山森林公园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主峰海拔210米。地质结构稳定,水文特征显著,拥有清澈的山泉和溪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植被类型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5%,主要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及混交林。景区主要分为山林游览区、文化休闲区和生态保护区。主要观赏景点包括百望山顶峰、佘太君庙、以及红叶观赏区。百望山森林公园内建有首都绿色文化碑林,依顺山势在林中置景,景中设碑,分别建有碑亭、碑廊及碑刻艺术墙。景点还包括:佘太君庙、教子台、回头石、老龙头、望京楼望儿台、抗战纪念碑等。 [1-2] [6] [17]
- 中文名
- 百望山森林公园
- 森林公园级别
- AAA级 [8]
- 地理区域
- 太行山余脉 [8]
- 地理位置
- 北京市海淀区黑山扈北口19号 [7]
- 面 积
- 244.6 公顷 [16]
- 气候带
- 温带季风气候 [8]
- 管理单位
-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9]
- 批准时间
- 2001年8月28日
- 批准文号
- 国家旅游局公告2001年17号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百望山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颐和园北3千米处,是距市区最近的森林公园。百望山属太端脚促行山余脉,是太行山延伸到华北平原艰盛最东端的山峰,故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称,站姜妹骗阿在百望山顶远望,目力可及南口。 [10] [18-19]
地形地貌
百望山主霸雅凶峰海篮民夜估乘拔己付210米,是太行山山脉延伸华北平原最东端的一个山峰。 [10]
气候特点
百望山森林公园是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糠驼酷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10]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植物资源
森林覆盖率:百望山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素有北京城市氧源之称,是北京市重要的绿色屏障和天然氧吧。 [11-12]
林木种类:百望山森林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彩叶林总面积达千余亩,树种多达十余种。除了常见的黄栌、元宝枫、火炬树、爬墙虎、山杏、栾树等红叶树种外,还新植了银杏、秋紫白腊、紫霞、北美红枫、金叶复叶槭、秋日梦幻等彩叶树种。此外,油松、圆柏等常绿树种。 [11-12]
动物资源
百望山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资源,为动物提供了天然的栖息环境。这里栖息着猪獾、狗獾、野兔、野猪等超过20种兽类动物,以及环颈雉、红嘴蓝鹊等超过100种鸟类。此外,百望山地理位置重要,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众多候鸟会经过此地。同时,这里也是北京地区观察猛禽迁徙的理想地点。2022年8月,素有“小凤凰”之称的红嘴蓝鹊来到百望山森林公园安家落户。 [5]
主要景点
播报编辑
佘太君庙
佘太君庙位于山顶,原庙内有石像一尊,据传由金山寺和尚李三雕刻。北宋年间,佘太君曾在此观战,后前往金山寺求神拜佛,李三为报恩雕刻其石像。后人在山顶修建佘太君庙供奉石像,清末年间庙毁,石像失踪,现有石像为重新刻置。 [13]
教子台
回头石
老龙头
望京楼望儿台
抗战纪念碑
开发建设
播报编辑
基础建设
1950年代初期,北京市政府开始重视西山地区的绿化工作,百望山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经历了多次植树造林行动。 [12]
1955年5月,首都园林绿化的首场战役正式打响,解放军部队和北京市民共同参与了小西山造林工程,百望山也是其中的重要区域。由于百望山地质条件恶劣,多为石头山,造林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为此,采取了“客土造林”的方法,即把石头扒开,挖坑后填入土壤再种植树苗。 [12]
1992年,百望山森林公园正式面向游客开放,标志着公园建设的初步完成。 [12]
品牌建设
作用价值
播报编辑
生态价值
百望山森林公园作为自然生态型森林公园,有助于保护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公园内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生态功能,有助于改善周边空气质量。 [12] [14]
社会价值
百望山森林公园为公众提供了解自然、学习生态知识的平台,设有科普展板和解说牌。提供登山、徒步、野营等户外活动场所,吸引游客参观游览。承载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设有抗战纪念碑等纪念设施。 [12] [14]
经济价值
文化活动
播报编辑
历史渊源
《长安夜话》有云:“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百望山属太行山余脉,是太行山延伸到华北平原最东端的山峰,故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称。百望山又名望儿山。因山下有两个村庄东北望(旺)、西北望(旺)而得名。传说杨六郎与辽兵曾在山下大战,佘太君登山观战为六郎助威,因此又叫“望儿山”,保留有佘太君庙、教子台等遗迹。 [3]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百望山爆发了黑山扈抗日战斗。由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领导的国民抗日军与日军英勇搏斗,击落敌机一架,打死日军多人。为了纪念此次战役,杨成武将军题写“黑山扈抗日战斗纪念碑”,刻石成碑,镶嵌在百望山顶望京楼内。它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真实史料。 [15]
碑林文化
百望山游览区内,绿色文化碑林是主要参观景点,位于山的东面。碑林包括碑亭、碑廊、艺术墙等,依山势在林中造景,景中设碑,共设有七处碑林小区。 [4]
碑林共刻制、镶嵌了700余通碑刻,包括老一辈革命家关于林业建设的题词及著名书画家的作品。这些碑刻以绿色文化建设为中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林业建设成就。 [4]
- 主要碑林小区
碑亭与碑廊:建有“绿化祖国”碑亭,纪念毛主席的“绿化祖国”号召。碑廊内镶嵌着老一辈革命家及国家领导人的碑刻。 [4]
纪念碑林:纪念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英雄,宣传爱国主义教育。 [4]
枫岭碑林与望绿亭碑林:因枫树多而得名枫岭,设有碑刻。望绿亭碑林位于山中部,碑墙就地取材,镶嵌61通碑刻。 [4]
历代书法名家碑林:环形建筑内,展示了上起甲骨文下至现代的各种书体和代表性书家的作品。 [4]
吟诗阁与艺术墙:艺术墙镶嵌石碑80通,包括毛泽东诗词碑刻及森林保护、市树市花相关的诗书碑。 [4]
揽枫亭碑林:位于山顶西侧,有天池、小桥等构成独特景区,碑刻记述了建国初期绿化小西山的事迹。 [4]
- 特色碑刻
彭真同志题写的“西山森林公园”名称碑,确立了西山林业的发展方向。
张友渔同志题写的“百望山”名称碑,正名了百望山。
山腰四角亭处摩崖石刻“绿”字,是北京地区摩崖石刻中最大的一处。 [4]
旅游信息
播报编辑
交通路线
地铁16号线:马连洼站A口出,向西步行650米即达。
地铁4号线:北宫门站A口出,乘303/346/384/394/584路可达;或北京西站乘394路可达。
公交:乘328/518/932路,黑山扈北口站或百望山森林公园站下车即达公园东门。
地铁13号线:上地站换乘449路,至西直门换乘651路至百旺家苑站,再换乘328/518/932路坐一站即达;或百旺家苑站下车后向西步行350米即达。
门票价格
1.2米以下或6周岁以下的孩子凭有效证件,残疾人凭证,离休人员凭证,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消防救援人员、本市人民警察凭有效证件,北京60岁以上老年人凭“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免票入园。
年票100元:每年12月28日至下一年2月3日办理下一年年票。首次办理年票需要一寸照片与103元现金(包括3元年票卡费),之后每年在办理时间携带100元现金充值即可。
办理地点:公园东门售票处。办理时间:办理日期的每日8点至17点。
开放时间
地图信息
播报编辑
百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