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工技藝

鎖定
百工技藝是西周的手工業種類繁多,號稱“百工”。周代的彝器銘文中已有關於百工的記載,如“師敦”説,把從民間徵調來的有技術專長的百工安置在“東偏西偏”一類的官營作坊內,使之服無償的勞役。有的工匠還被稱為“臣妾”,即沒有人身自由,是貴族老爺們私有的“工巧奴”。從陝西寶雞茹家莊西周墓出土的玉鹿和精美的刺繡印痕,從涇陽早周墓發現的平紋麻布等,都顯示了西周百工的高超技藝。
中文名
百工技藝
號    稱
百工
記    載
彝器銘文
地    位
顯示了西周百工的高超技藝
“百工”被西周朝廷列為“六職”之一。《周禮?考工記》曰:“國之六職,百工與居一焉。”西周各種具有專業技藝的工匠,幾乎全被網羅到官府之中,成為“在官之工”。“在官之工”一般都有專門的技能,甚至掌握世代相傳的秘方絕技。有些身懷絕技的“工巧奴”,還被擢升為“工師”,負責組織管理生產,傳授技藝。官營作坊將“百工”聚集在一起,起着互相觀摩、互相激勵的作用。於是,官營手工作坊,便成為培養有技術的手工業工人的場所,在其中產生了中國最早的藝徒訓練。
《周禮考工記》是根據官方考工檔案寫成的。相傳是西漢河間獻王劉德用以代替《周禮》中散佚的《冬官》。它原本是春秋末齊國人整理的關於手工業技術的官書,是長期積累的手工業生產勞動經驗,其中很多是西周時期的手工業“百工”把這些知識經驗一代一代地傳下來的,保存着西周官營作坊的生產及其藝徒訓練的寶貴史料。
考工記》中記載攻木、攻 金、攻皮、設色(着色)、刮摩(器物磨光)、搏埴(以黏土製成陶器之坯)等六個工種、三十個專門的生產部門和車輿等的製作規範,這説明官營作坊在西周已具規模。
世襲家傳的藝徒訓練,專業分工只按器物區分,如分為治劍的匠人、造車的匠人等。官營手工作坊生產規模較大,往往進行小批量生產,有可能在製作同一器物時,將生產工藝分解得更細,按專業安排生產和訓練藝徒。如製造車輿的可分為制輪之工與制輿之工。其他器物的製造也可有此分化,致使官營手工作坊逐漸形成了三十個工種,大大提高了藝徒訓練的專業化程度。這是家庭手工業父傳子繼所難以做到的。
在官營作坊中都設有“工師”,他是各種工業製造的主管人,也是藝徒訓練的師傅。《禮記?月令》講“季春之月……命工師,令百工,審五庫之量,金、鐵、皮革、筋、角、齒、羽、箭幹、脂膠、丹漆毋或不良,百工鹹理。”“工師”是司空的屬官,是工官的總名,具體到不同工種,還有不同的“工師”。孫詒讓在《周禮正義》卷七十四中指出:“工師,工官之長也。”具體的工官有匠師、梓師等。“工師”依據總體設計的要求對每道工序都制定一定的操作程序和規程,以此為依據對藝徒進行生產管理和訓練。
官營作坊的生產,在細密分工的基礎上,要求進行協作,以 致出現了“一器而工聚焉者”的情景,即製作一個器物需要聚集數個工種的匠人始能完成。當時製作一輛車,至少有六道工序,如《考工記》所説“車有六等之數”,如果再加上裝飾、油漆、彩畫、馬具、繩帶等,工序就更多了。分工協作的生產,要求專業生產規範化,工師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和積累了各門專業的寶貴經驗,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範,他們據此管理生產和訓練藝徒。
《考工記》有一段專門記載了金工冶鑄技術的生產規範:
“攻金之工,築氏執下齊(錫多的合金),冶氏執上齊(錫少的合金),鳧氏為聲(鍾罄之類),氏為量(容量之類),段氏為鎛器(田器錢鎛之類),桃氏為刃(刀劍之類)。金有六齊(齊即銅與錫合金多少的成分):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參(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
這一生產規範表明,鑄造不同的青銅器,應有不同的合金比例——稱之為“齊”。例如築氏使用的是含錫少的“上齊”,冶氏使用的是含錫多的“下齊”。鳧氏製作樂器,氏製作量器,段氏製作鎛器,桃氏製作劍刃。他們使用的合金比例不同。對不同的比例,產生了不同的性能。“六齊”是世界上最早對合金的認識,這與我國的青銅冶煉技術的成熟很有關係,也與我國西周社會重視手工業生產規範訓練與教育有關係。
據科技史專家考察,在冶銅技術上,西周還有一項重大的突破,就是能準確地掌握冶煉的火候,即金屬的熔點。當時並無科學的儀器設備來觀察和控制熔點,全靠工匠的經驗。《考工記》對此留下了寶貴的記錄:
“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後可鑄也。”
鑄冶銅器的火狀是:最初銅和錫冒出的是黑濁氣;黑濁氣沒有了,接着冒出黃白的氣;黃白的氣沒有了,才冒出青白的氣;等青白氣冒完了,最後才冒的是青氣。到這時才可以鑄造器具。這一技術經驗是數代工匠血汗的結晶,如此傳授,形象直觀,一目瞭然,易為藝徒掌握。
拿造車技術來説,《考工記》講“輿人為車,輪崇、車廣、衡長叁如一”,意思是説,造車工匠的造車技術:車輪的高度、本身的廣度、車前橫木的長度三者如一——都要有相應的準確的比例。又説:“乘車之輪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輪,軹崇(車軸的一端,崇指高度)三尺有三寸也,加軫(車的後部橫木)與轐(車下部的方木)焉,四尺也。人長八尺,登下以為節。”即按此規格造車,身高八尺的人,上下車時的高度恰到好處。
其他如製作樂器、弓矢等,也都有精密的科學設計,説明西周時期的木工、金工、車工等工匠師傅都具有一定的機械學、力學、幾何學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技巧。《考工記》對這些百工技師的技術、貢獻評價很高:“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作車以行陸,作舟以行水,此皆聖人之所作也。”他們開創了我國古代官營作坊的藝徒訓練等教育活動,對於提高手工業生產的技術水平,起過積極作用。他們留存至今的許多工藝精品,被視為國寶,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也反映了西周開創的與之密切相關的藝徒訓練事業確有成效。
再就《禮記學記》所載: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説,有經驗的冶鐵工人給兒子傳授冶鐵手藝,總是先教他學會用皮革製成鼓風裘;有經驗的造弓工人給兒子傳授造弓手藝,總是先教他學會用柳條編成箭袋子;訓練小馬駕車,總是先用大馬來帶,小馬跟在車的後頭跑,將來駕車的時候,才不會驚恐。從這段話中,可以説明當時手工業工人對於自己子弟如何進行技術訓練的。他們在訓練中所採取的步驟,是先易後難,反覆練習,逐步加深,以達到純熟的地步。這也可説是西周工匠徒弟制中的一種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