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夫長級戰列艦

鎖定
百夫長號及其姊妹艦巴爾勒號是採用254mm火炮的二級戰列艦,是1889年開始的皇家海軍大擴軍計劃的一部分,建造這級艦是為了與太平洋俄羅斯海軍強大的裝甲巡洋艦相對抗,以維護英國在遠東的利益。
中文名
百夫長級戰列艦
外文名
Centurion-class battleships
前型/級
君權級戰列艦
次型/級
聲望級二等戰列艦
服役時間
1894–1913
建造時間
1890–1897
完成數量
2艘
結    局
2艘退役
火炮口徑
254mm

目錄

百夫長級戰列艦概況

百夫長級線圖 百夫長級線圖
百人隊長級戰列艦是君權級的縮小版,是第一種有覆蓋式炮塔的戰列艦,並且能夠360度進行主炮裝填。該艦相對較小的吃水可使其便於在中國江河中航行。百人隊長號和巴爾勒號在1902年到1904年進行了改裝,兩艦均於1912年退役並解體。

百夫長級戰列艦性能數據

艦型
前無畏艦
服役時間
● 百人隊長號(Centurian)
1892年下水,1894.02.14服役,1912退役解體
 百人隊長號 百人隊長號
● 巴爾勒號(Barfleur)
1892年下水,1894.06.22服役,1912退役解體
排水量
10500噸(標準)
主尺度
● 艦長:109.7m
● 艦寬:21.33m
● 吃水:7.7m
航 速
18.5節
續航力
——
動 力
三膨脹發動機,13000馬力,2軸2槳
武 備
● 主炮
254mm雙聯×2
● 副炮
120mm×10 或 152mm×10(1902替換)
● 魚雷
457mm×7
裝 甲
● 舷側:305mm
● 甲板:63mm
人 員
620人
皇家海軍海外型戰列艦的起源 皇家海軍海外型戰列艦的起源
皇家海軍海外型戰列艦的起源
1854年,法國駐埃及領事費迪南德-德-雷賽普開始規劃蘇伊士 1854年,法國駐埃及領事費迪南德-德-雷賽普開始規劃蘇伊士
1854年,法國駐埃及領事費迪南德-德-雷賽普開始規劃蘇伊士運河。他為其設定了8米(26英尺3英寸)的最大吃水,這在當時被認為足以讓能想象得到的最龐大的船隻通行。然而,隨着鋼鐵蒸汽戰艦的飛速發展,這個限制很快就被突破了。 [1] 
對英國而言,印度絕對稱得上是命脈所在,遠東地區的貿易地位更是愈發重要。而通往東方最快的路徑就是蘇伊士運河。此外,遠東一些特殊水域的深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這裏面最主要的就是長江下游,這裏的吃水深度限制與蘇伊士運河接近。因此,皇家海軍被迫按照這樣的吃水標準來打造一些特殊的主力艦,以確保高效的部署能力。
百夫長級戰列艦 百夫長級戰列艦
【正如美國戰列艦的艦寬受巴拿馬運河寬度限制、德國戰列艦的吃水受基爾運河深度限制那樣,皇家海軍的戰艦也曾面臨過類似的限制,而且由於皇家海軍的基地遍佈全球,受到的限制也多種多樣。圖中展示的是現代各關鍵水道所能通行的船型尺寸上限,圖中蘇伊士運河要經過1982-2000年的擴建之後才能達到這樣的通行標準】
在1870年代和188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裏,皇家海軍的建設步伐都非常緩慢。外部原因在於沒有什麼像樣的海上威脅。經歷了普法戰爭的法國暫時無力擴充其海軍,俄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建造大型戰艦,美國在內戰之後幾乎放棄了海軍發展,轉而將鋼鐵與蒸汽機產能投往鐵路。內部原因,一是反對海軍與海上貿易帝國的自由黨內閣執政,他們在造艦經費上十分吝嗇,而此時又正值一場經濟危機。二是技術的快速變革讓很多人都陷入迷茫,火炮、動力系統的發展日新月異,水下兵器的發展更是讓人們擔心戰列艦會不會像恐龍一樣滅絕。因此,適當放緩步伐是必須的。
這種情況在1884年開始初步轉變。1884年9月,記者斯特德在一份名為Pall Mall Gazette的雜誌上刊登了“海軍的真相”系列文章。激起了民眾對於皇家海軍實力的巨大恐慌,擔心皇家海軍將很快被法國海軍超過。這裏不討論它是否言過其實,筆者將另有專文加以闡述。然而,這導致海軍大臣諾斯布魯克伯爵被迫公開承認海軍需要更多的鐵甲艦與巡洋艦。議會幾乎是立刻通過了一項法案,為海軍額外撥付310萬英鎊的造艦經費,皇家海軍即將迎來一個飛速擴充的時代。
1885年,在巴納貝卸任之後,威廉-亨利-懷特接任造艦總監(DNC),開始着手對海軍部戰艦設計部門以及全國所有的海軍船廠進行改革與機構重組。這成為了之後大規模造艦計劃的基礎。1888年底,英國海軍部在反覆考察之後,提出了一個龐大的造艦計劃。1889年2月,又將關於1888年大演習的報告被提交給議會,報告指出皇家海軍現在的實力和一個強國開戰也只是勉強應付,對抗兩個海軍強國則毫無疑問處於下風,。從而重拾了19世紀早期英國的基本國策,也就是所謂“兩強標準”。終於,新任海軍大臣漢密爾頓在議會通過了《海軍防禦法案》,批准在1889年到1894年間建造並完工多達70艘戰艦,預計耗資2150萬英鎊。
在這龐大的造艦計劃之中,包括了兩艘專用於海外的二等戰列艦:百夫長號(HMS Centurion)與巴弗勒爾號(HMS Barfleur)。她們都是用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1884年,霍爾上校提交了一份關於皇家海軍弱點的報告,裏面認為二等鐵甲艦隊是一個特別的問題,現役的二等鐵甲艦已經全面落後,火力、防護、航速、續航力無一達標。只有新艦才能滿足皇家海軍的需要。他的報告裏認為需要9艘全新的二等鐵甲艦。當時正在建造的有2艘專橫級(Imperieuse-class),之後諾斯布魯克計劃又增補了7艘以防護巡洋艦為基礎改進的、較小的奧蘭多級(Orlando-class);可是專橫級由於超重,吃水達到27英尺3英寸,在中國站(China Station)的部署與活動非常窘迫;俄國在1886年又有新型裝甲巡洋艦開工,使防務壓力進一步加大。因此,必須要建造新的海外型戰艦。
專橫號 專橫號
【1898年在加拿大埃斯奎莫爾特港的專橫號,因其吃水較大,本設計部署於遠東的她在皇家海軍獲得了吃水合適的戰艦之後立刻被送往其他地方】
百夫長級的設計過程
1889年3月,DNC、審計長與DNO(軍械總監)就2艘二等戰列艦的設計框架做出討論。明確提出這些戰艦要作為中國站和太平洋站的旗艦,支援那裏的巡洋艦中隊。這要求她們必須能夠對抗並追殺可能遭遇的最強大的外國戰艦(特別是俄國的8英寸炮大型巡洋艦,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之後的討論勾勒出了這級戰艦的輪廓,海軍部很快擬定了其設計大綱:
為了在蘇伊士運河與中國河流航線,吃水不大於26英尺;
自然通風航速為16.5節,強壓通風航速為18節;
續航力與專橫級相同;
成本比君權級戰列艦低30%。
由於戰艦設計部門正忙於君權級戰列艦的工作,百夫長級的設計推遲到前者的工作大致結束後才開始,這樣新艦也可以借鑑君權級的成果。在與著名水動力學專家弗勞德討論過後,懷特確定了新艦的尺寸與艦體線型,那麼其噸位也就相應確定下來,新艦會比君權級小四千噸,武器裝備也相應地從4門13.5英寸炮與10門6英寸炮削減為4門10英寸炮與8門4.7英寸炮,裝甲帶從18英寸減到12英寸,炮座裝甲從17英寸減到10英寸。1889年9月30日,其防護甲板佈局基本確定,1890年1月17日確定了整體佈局,初步的一比八圖紙在2月24日完成,4月28日其施工圖紙被送到朴茨茅斯開始動工建造。
百夫長級二等戰列艦設計排水量10500噸。全長360英尺,寬70英尺,吃水25英尺6英寸。艦艏幹舷22英尺,舯部17英尺,艦艉19英尺。其整體佈局與君權級非常類似:高幹舷、雙桅、並列雙煙囱、艏艉各一座雙聯裝主炮,副炮位於側舷,這是1880年代由巴納貝在科林伍德號戰列艦上奠定的成熟佈局。其線型優美,適航性良好,在皇家海軍內部聲譽頗佳,約翰•霍普金斯海軍上將這樣評論:“除了她的4.7英寸火炮,巴弗勒爾號確實是一艘模範戰艦。”
1894年6月的巴弗勒爾號 1894年6月的巴弗勒爾號
【1894年6月的巴弗勒爾號】
百夫長級的火力
百夫長級的10英寸火炮及其炮座由惠特沃斯開發製造,其特殊之處在於可以達到35度的仰角。這在當時非常不可思議,因為如此大的仰角即便到了一戰也很少有戰艦具備。不過,它並非為了遠程射擊而設置,在仰角超過15度時,必須將裝藥量減半,射程也隨之縮減:它在12.1度全裝藥射擊時的射程為10100碼,35度半裝藥射擊則為11552碼,相去無幾。實際上,這種大仰角是為了打擊海岸工事所設置,可以在登岸部隊的指示下繞過海岸山坡打擊其後的目標,又或者通過大落角攻擊薄弱的工事頂蓋。遠東的作戰烈度較低,港口防禦往往較弱,因而這種在歐洲水域早已失去可行性的近岸作戰模式仍能在這裏發揮。
火炮的迴旋由蒸汽驅動,但也有應急的人力旋迴手柄。蒸汽迴旋裝置的動力可以讓炮塔每分鐘旋轉一圈,現在來看並不快,但在當時已經足夠了。俯仰動作則純靠人力完成,不過後來巴弗勒爾號安裝了一套西門子的電動機來為俯仰提供動力,具備每秒3度的俯仰速度。後來同樣使用了10英寸炮的聲望級實驗性地安裝了一套電動彈藥提升裝置,實際使用中比較成功,因此兩艘百夫長級在1901年的改裝中也安裝了類似的裝置。炮彈裝填也是人力進行,開閂、填彈等都由炮手來完成,每門炮大約兩分鐘能裝填並射擊一次。
皇家海軍一直以來都希望儘可能由人力來操縱此類設備,至少也要有人力備份,在百夫長級上面不無道理。因其在海外部署,不能經常得到維修,而當時的海軍部官僚、從風帆時代和早期鐵甲艦時代就一直服役的老古董們很固執地認為人力操作的可靠性一定更高。1890年海軍預算的説明材料中詳細比較了人力裝填的優缺點。人力裝填的火炮其炮管需要更靠後一些安裝,這樣才會有更長的一段炮管位於內部,便於多人同時操作,這樣一來炮門就必須開得更大一些,暴露的部分也就更多。為了用人力裝填重型炮彈,需要很多輔助設備,人力備用迴旋與俯仰也需要較為複雜的傳動,結果導致百夫長級的炮塔炮座複雜度反倒高於君權級的全動力化露炮台,也就帶來了更高的故障率。
左側為君權級的露炮台,右側則是百夫長的炮塔 左側為君權級的露炮台,右側則是百夫長的炮塔
【左側為君權級的露炮台,右側則是百夫長的炮塔,可以看到後者其實要比前者更復雜。圖中也顯示了百夫長的大仰角,在實施這種大仰角射擊時,需要從炮塔開口頂端部分拆下一小塊裝甲,防止火炮後座時發生撞擊】
炮塔內安裝的火炮為10英寸Mark III型29噸炮。32倍徑身管,發射500磅重的炮彈,全裝藥初速2040英尺/秒,半裝藥初速1393英尺/秒。火炮設計時使用褐色六稜火藥,後來也換用柯達無煙藥。這種火炮比較乏善可陳,其穿甲彈能在1000碼距離上擊穿20.4英寸鍛鐵裝甲,對付遠東的中國、日本和法國鐵甲艦以及俄國甲帶巡洋艦肯定是夠用了,這個威力也優於專橫級上面的9.2英寸炮,但相比之後很快就誕生的基於無煙火藥設計的各類9.2英寸新炮就弗如遠甚了,參與戰列線交戰是相對不足的,這也是那個技術變革年代的無奈。
為了節約重量,懷特為百夫長級選擇了較小的副炮,即大名鼎鼎的阿姆斯特朗4.7英寸45磅速射炮。相比君權級安裝的6英寸後膛炮每分鐘一發左右的射速,這種火炮要快上4-6倍,但一直被詬病威力不足——這顯然是以戰列艦的標準來要求的。在日清大東溝海戰中,正是同型火炮給北洋艦隊造成了巨大殺傷,就百夫長級的預定任務而言,4.7英寸炮並無不妥之處,何況在其設計時也根本不存在可用的6英寸速射炮。懷特一度寄希望於阿姆斯特朗開發的一種70磅速射炮,它會是4.7英寸4磅速射炮與6英寸100磅後膛炮之間的一個良好折衷,但其開發最終失敗,也就不了了之。
百夫長號的模型 百夫長號的模型
【百夫長號的模型,可以看到側面呈W型高低交錯佈置的5門副炮,拉開的距離提供了較好的生存性】
副炮中有6門安裝於上甲板,並配有炮盾保護,餘下4門則安裝於主甲板的裝甲炮廓中。懷特原擬將所有副炮都置於上甲板,但被海軍部委員會駁回,他們擔心集中在上甲板的、僅有炮盾保護的副炮會被高爆彈破片集中殺傷。實際上,主甲板的4門火炮由於位置太低,海況較高時是難以使用的。但也具備較好的防護效果,並降低了重心,它們之間的權衡取捨將貫穿整個前無畏艦時代。
在1901年的改造中,百夫長級最終還是更換了10門6英寸45倍徑速射炮。全數安裝在裝甲炮廓中,上甲板4門,主甲板6門。這項改造與同時期進行的其他改造加起來造成了420噸的增重,除了把352噸的預留噸位耗盡以外,還額外增加了78噸,造成吃水增大,安裝在主甲板的下層副炮也離水面更近,加上這一層的火炮數量變多,實際上削弱了火力的發揮能力。在1901年,新戰艦大多具備大面積的硬化裝甲,在它面前6英寸炮與4.7英寸炮一樣無力。應該説,這項改裝並不明智。
更換了6英寸副炮的巴弗勒爾號,1905年 更換了6英寸副炮的巴弗勒爾號,1905年
【更換了6英寸副炮的巴弗勒爾號,1905年】
除此之外,百夫長級還在艦體上層安裝了8門6磅速射炮與9門3磅速射炮,以防禦魚雷艇的攻擊,乃至在近距離交戰中掃蕩敵艦艦面。她們還裝備了7具18英寸魚雷發射管,其中2具在水下,5具在水上,這是皇家海軍最後一級配備水上發射管的戰列艦,在1901年的改裝中這些發射管也被全數移到水下。
百夫長級的防護 百夫長級的防護
百夫長級的防護
百夫長級的防護 百夫長級的防護
在最初討論百夫長級的設計架構時,本打算直接沿用君權級戰列艦的防護設計,做出一定程度的削薄以與其噸位相適應。但之後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懷特提出了三種備選方案: [2] 
(a)與君權級基本相同,水線裝甲帶厚12英寸,上部裝甲帶厚4英寸;水線裝甲帶的上緣被一道平甲板連接封閉起來,形成裝甲盒,這道甲板厚2.5英寸。
(b)從水線以下5英尺到水線以上10英尺,被統一厚度的5英寸裝甲覆蓋;在其後方的主甲板上,採用與巡洋艦類似的穹甲防護體系,穹甲水平段厚2.5英寸。該方案的重量與上一個方案相同。
(c)前兩個方案的結合體,在方案(b)的基礎上把側舷裝甲換成方案(a)的模式,這會比前兩個方案重300噸。
這裏先解釋一下君權級與改自君權級的方案(a)的情況,審視其中的思路。下圖是君權級戰列艦的中剖裝甲圖:
君權級戰列艦的中剖裝甲圖 君權級戰列艦的中剖裝甲圖
方案(a)的防護是在上圖的基礎上將水線裝甲帶(紅線所標部位)從18英寸削薄到12英寸,水平裝甲(黃線所標部位)從3英寸削薄到2.5英寸,其餘並無差別。而這個防護設計,比較關鍵的地方其實是4英寸的上部裝甲帶,以及在它之後、在水平裝甲之上的煤艙。設置它的目的是防禦不久之前出現而且在快速發展的、由速射炮發射的裝填有烈性炸藥的高爆彈。
在1885-1889年,皇家海軍利用老舊的鐵甲艦“抵抗”號開展了一系列毀傷效果實驗,以檢驗裝甲的防護效果。這些實驗大多是在保密條件下開展的,在19世紀相當罕見。其測試結果表明,該艦原本安裝的4.5英寸厚的鍛鐵裝甲就足以讓6英寸口徑的高爆彈無法擊穿,在其上另外設置的3英寸厚鋼製裝甲也能起到相同效果;但哪怕是舊式的鑄鐵製帕利賽穿甲彈都能夠擊穿這個厚度的裝甲,並造成大量破片。2英寸鋼板可以阻擋6英寸炮彈爆炸的破片,燃煤也能吸收破片,2英尺厚度的煤層就相當於1英寸的鍛鐵裝甲。君權的防護即依此結果而設置:由於噸位受限,把上部裝甲帶強化到能防禦穿甲彈的程度是不現實的,那麼讓其抵禦高爆彈即可,穿甲彈則放任其擊穿,靠其後的煤層來吸收破片,防止殺傷船員。同時,煤層還能阻擋裝甲帶被擊穿後可能的進水。
而方案(b),則更進一步:既然煤艙的效果很好,那麼就把整個側面交給薄裝甲和煤艙來防護,內部再設穹甲來防備零星的重型穿甲彈。這個設計很有可能是受到之前設計的埃德加級防護巡洋艦的影響。埃德加級是隻有穹甲防護的,如下圖所示,黃線勾勒的部分即為其防護甲板:
埃德加級 埃德加級
關於高爆彈的爭論對埃德加級設計造成了影響。懷特認為不必花費重量在側舷裝甲上,因為側舷的煤艙能吸收破片並阻擋進水。但很多人認為有必要增加薄的側舷裝甲,迫使懷特只得加厚側舷的鋼板,為以後安裝裝甲做準備。而到了百夫長級,甚至在百夫長級之前、埃德加級之後的君權級上面,情況則倒轉了過來:懷特借鑑了增加側舷裝甲的埃德加級,倡議側舷全由薄裝甲覆蓋的設計,節約下來的重量分給穹甲。由於穹甲與入射穿甲彈的大夾角,其防禦效能遠優於大厚度的水線裝甲帶。然而,這次輪到懷特的建議不被海軍部官僚們接受了。上圖用紅線勾勒出側舷薄裝甲覆蓋的區域,讀者可以據此想象百夫長(b)方案的情況。還要注意的一點是,懷特指出方案(a)和(b)的重量是一樣的,這要麼意味着(b)方案向前後延伸的範圍超過(a),要麼表明(b)將會擁有非常厚的穹甲傾斜段,對重型穿甲彈的防護效果要遠超出12英寸水線裝甲帶,甚至相比君權級的18英寸裝甲帶也不逞多讓。再加上實際建成的百夫長級其上部裝甲帶使用了哈維硬化裝甲,如果按照(b)方案完工,那麼其5英寸裝甲帶也會使用同樣材質,對穿甲彈的防禦效果會更好。總之在筆者看來,方案(b)毫無疑問是更好的選擇。
而方案(c)則無需過多討論,它實際上是在(a)的基礎上用穹甲進一步強化了核心艙的防禦能力。儘管在百夫長級上面未被接受,但之後設計的幾乎所有前無畏艦都遵循了與方案(c)相同的原則。海軍部最終選擇了方案(a)。百夫長級的防護情況如下圖所示:
百夫長級的防護 百夫長級的防護
百夫長級主裝甲帶厚12英寸,向底端逐漸削薄到8英寸。其全長200英尺,高7.5英尺,其中2.5英尺高於水線,其餘部分則處於水下。裝甲帶的前後端則由處於艦體內部的8英寸厚裝甲橫艙壁連接起來。主裝甲帶的背後有9-6英寸的柚木背板,而裝甲材質為鋼-鐵複合。上部裝甲帶厚4英寸,末端和3英寸厚的艙壁連接,艙壁斜着向內延伸,直抵炮座,其材質在最初設計時為鎳鋼,建造時則更換為哈維硬化裝甲。後者剛剛誕生時,其性能只相當於1.3倍厚度的鍛鐵裝甲,而隨着工藝改進,到了1893年這個數字就已經增加到2.0。百夫長級上面的哈維鋼性能應介於二者之間,對於中口徑炮的穿甲彈也有一定抵禦能力。水平裝甲厚2.5英寸,艏艉防護甲板也是同樣的厚度。炮座上部9英寸,往下與裝甲帶重疊的部分降低到5-8英寸。前部司令塔由12英寸厚度的裝甲保護,後部則是3英寸。
百夫長級的主炮第一次在露炮台設計的基礎上增加了輕型裝甲防盾,它將在以後演化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炮塔。增加這層防盾的原因是其主炮的操作人員大多暴露在外,且人數較多,必須為他們提供良好保護。炮盾的正面與側面均厚6英寸,而後部是敞開的。
百夫長級的後部敞開式炮盾 百夫長級的後部敞開式炮盾
【圖中可見右側百夫長級的後部敞開式炮盾。它與左側君權級的露炮台不同,後者操作時幾乎所有人員都隱藏在炮座內,只有一名瞄準手位於兩門主炮之間,暴露在外。】
露天甲板上的6門4.7英寸火炮只有1英寸厚的輕型防盾保護。中日甲午戰爭的經驗表明,薄護盾基本沒有價值,還會引爆炮彈,若無護盾的話炮彈可以直接飛過去,不會造成損害,這是1901年將副炮全部至於裝甲炮廓保護之下的一個重要原因。位於主甲板的4門4.7英寸火炮如前所述由炮廓保護,炮廓正面裝甲厚4英寸,側面厚2英寸。
裝甲炮廓示意圖 裝甲炮廓示意圖
【裝甲炮廓示意圖】
配備防盾的4.7英寸速射炮 配備防盾的4.7英寸速射炮
【配備防盾的4.7英寸速射炮】
百夫長級的航行性能
百夫長級的航行性能 百夫長級的航行性能
百夫長級的動力裝置與君權級戰列艦基本相同。自然通風功率9000馬力,強壓通風功率13000馬力。推動這艘小了4000噸的戰艦,自然能獲得高得多的航速:其設計自然通風航速17節,強壓通風航速18.5節,而實際試航結果如下:
巴弗勒爾號:9934馬力17.1節(8小時自然通風)
百夫長號:9703馬力17,05節(8小時自然通風)
巴弗勒爾號:13163馬力18.54節(4小時強壓通風)
百夫長號:13214馬力18.51節(4小時強壓通風)
持續外海航速:15.1節
百夫長級的蒸汽機為兩台立式三脹蒸汽機,驅動兩部螺旋槳,8座圓柱形火管鍋爐為前者提供蒸汽。與君權級一樣,其鍋爐分為左右兩組,分別連接一座煙囱,煙囱也是左右並列。鍋爐的工作壓力為155psi,與以往的戰列艦相比大幅度提高,也賦予其良好的燃料經濟性:在輸出功率8200馬力的情況下,其燃煤消耗率為每小時每馬力1.84磅,一個前所未有的低數字。當然了這是比較理想運作條件下的數字。
百夫長級的側視線圖與剖面圖 百夫長級的側視線圖與剖面圖
【百夫長級的側視線圖與剖面圖,可以看到與單側煙囱與四座鍋爐相連接】
在一般的運作條件下,百夫長級自然通風全功率(9000馬力)時,每小時消耗10.5噸燃煤;其煤艙正常載煤量750噸,最大載煤量1440噸,相當於她在17節航速下擁有2331海里的續航力。10節航速下則是5230海里。這一數據不算出彩,但由於一開始就未做高要求,基本上也是合格的。
為了在維護條件較差的海外長時間服役,特別是其預計服役的水域較為温暖,容易滋生各種海生物,百夫長級在水下包裹了銅皮。銅離子催化的類芬頓反應產生具有強氧化性的自由基,能夠有效殺死如藤壺、船蛆之類的水生寄生生物。然而,鋼鐵艦體如果直接與銅接觸會生成原電池,使艦體快速腐蝕。因此在包銅之前,必須還要在艦體上先包裹一層木殼,以隔絕二者。此外,水線以下所有暴露在外的金屬部件也必須是青銅製成,如艦艏的撞角、尾舵及其鉸鏈,等等。這毫無疑問提高了造價,但對於海外服役而言也是必需的。
百夫長級戰列艦 百夫長級戰列艦
【一艘長時間停泊的小船船底生長的藤壺。這會在航行時造成極大的阻力,中低速時甚至會需要翻倍的輸出功率。一般而言在北海這樣的寒冷水域需要一年清理一次船底,地中海就縮短到六個月,靠近赤道的温暖水域更是縮短到三個月。海外往往沒有這樣的條件,因此船底一定要包裹銅皮】
在百夫長級服役時,她們不僅僅是皇家海軍最快的戰列艦,在全世界範圍內也罕有敵手。僅有“意大利”級(Italia-class)能與其匹敵。在海外服役時,她們能非常輕鬆地維持17節持續航速,而且常常能夠更快,這使得她們非常受歡迎,而“二等戰列艦”的名頭卻總是使人們忽略了這個特點。
總結與評價
百夫長級戰列艦 百夫長級戰列艦
百夫長級的平均造價為62萬英鎊,相比君權級的92.3萬英鎊,降低30%造價的目標可以説完成的很好。而就替換專橫級的任務而言,其大幅度降低的吃水、快了2節的航速和更強大的火力、更優秀的防護都堪稱完美。著名戰艦設計師、海軍史學者大衞·K·布朗評論稱,這種二等主力艦的任務如果能交給即將過時淘汰的一等主力艦來完成是最好的,百夫長級並不划算。這一評論儘管原則上沒有錯誤,皇家海軍在之前和之後也都是這樣做的,但還是要看到這個時期的特殊性:此時的舊式一等主力艦的吃水基本滿足不了需求,而且其低幹舷設計也不適合在海外服役。
不妨將百夫長級與其預期的對手、俄國納西莫夫海軍上將級甲帶巡洋艦做一下對比,下圖是納西莫夫號的情況:
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 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
【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
這是一艘17節的巡洋艦,擁有四座雙聯裝8英寸炮、10座單管6英寸炮。防護在圖中已有展示,其裝甲完全不足以抵擋百夫長的10英寸主炮,8英寸主炮難以擊破百夫長的防護,副炮投射量也無法與百夫長的速射炮相提並論,航速又不足以使其逃脱百夫長級的追殺。如果百夫長級的敵人只是這樣的戰艦,那麼她絕對是完美的,毋庸置疑。
但這種幻覺很快就破滅了。1890年,俄國開工了一艘大型巡洋艦“留裏克”號,她擁有近19節的最高航速和2000噸的載煤量。其他方面的性能則無需贅述,僅此一項就讓百夫長級難以應對。這裏我們也能看出這種線性對抗思維的壞處:如果各方面僅僅比對方強一點,看似均衡,實則難以應對飛速進化的威脅。針對留裏克號,皇家海軍被迫專門打造強大的一等巡洋艦加以應對,百夫長級就此幾乎失去了作用。
留裏克號巡洋艦 留裏克號巡洋艦
【留裏克號巡洋艦,她在遠東向皇家海軍發出了全新類型的挑戰】
不過,皇家海軍二等戰列艦的發展並未就此結束,很快還會有新的威脅交給她們來應對。這,就是下一個故事了……
留裏克號巡洋艦 留裏克號巡洋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