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壽岩石刻

鎖定
宋至清代摩崖石刻。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永福縣百壽鎮壽城村,與永寧州城隔河相望。巖高7米,洞寬9米。宋理宗紹定二年(1229)知縣史渭鐫楷書大“壽”(繁體)字於洞頂石壁之上,字長1.75米,寬1.48米,其中嵌有小壽字100個,篆隸真行草各體均備。結構緊湊。筆力道勁。“百壽巖”由此得名。巖壁另有題字、賦詩、格言、記事等石刻20餘方,其中又以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所書“寧壽”二字最為珍貴。
中文名
百壽岩石刻
地理位置
永福縣百壽鎮壽城村
175釐米
類    屬
摩崖石刻
.
“百壽圖”高175釐米、寬148釐米。整個字體筆畫十分緊湊,筆力遒勁。形為楷書但與正楷不同。而是更莊重肅穆、古樸圓潤。其勾如露鋒、點似仙桃。既非楷非隸非行非草書法,卻又似楷似隸似行似草的風韻,然而渾然天成一體,無瑕可指、無懈可擊!“百壽圖”中的100個小壽字更是各有千秋、字體各異、無一雷同。其中楷、隸、篆、行、草、甲骨文等無所不有、小壽字旁還註明文體出處。其中以朝代分有商鼎文、周鼎文、漢鼎文等;以地域分(古代稱國名)有鰭隸、燕書、西夏台書等等;以字體論有易篆、古隸、古鬥金文、飛白書等等;以書法家而言有程邈、懷素、虞(世南)書、蔡(襄)書、小王(獻之)書以及書聖王羲之的“換鵝經”文體等等。還有字如其形的蝌蚪文、星斗文、火文、樹文、龍文、鳳文、聚寶文等等。在桃形點的“聚寶文”內還有如珊瑚、象牙、犀角、珍珠、熊掌、玉圭等等都是惟妙惟肖,琳琅滿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