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合莖腐病

鎖定
百合莖腐病,症狀為植株腐爛,生長緩慢,葉片呈淡綠色,鱗莖出現褐色病斑,鱗莖和植株腐爛乾枯。基部葉片未成年就變黃,變黃葉片逐漸變成褐色而脱落。
中文名
百合莖腐病
拼    音
bǎi hé jīng fǔ bìng
病原菌
尖孢鐮刀菌、柱盤孢菌
為害部位
葉片,鱗莖
中文名:百合莖腐病
拼音:bai he jin fu bing
百合莖腐病 百合莖腐病
所屬分類: [1] 
病原菌:尖孢鐮刀菌、柱盤孢菌等
為害部位:葉片,鱗莖
發病規律:病原為尖孢鐮刀菌、柱盤孢菌等。病菌從鱗莖外皮的基部侵入鱗莖,通過傷口或寄生昆蟲來侵染植株的地下部分。帶病鱗莖和帶菌土壤傳播病原。
傳播途徑:土壤傳播
治理措施:種植前進行土壤消毒,鱗莖也應消毒處理;夏季栽培時要儘量降低種植前的土壤温度。儘快將輕度感染鱗莖種完,土壤温度要儘量低;中度和重度感染的鱗莖應隔離銷燬,杜絕對土壤的污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