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马,又称玉龙三太子、八部天龙马、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角色,首次登场于《西游记》中的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为西海龙王的第三子。 [1-2] [5]其原型或为僧人玄奘法师的坐骑白马。 [24]
白龙马本为西海龙王的儿子,因其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玉皇大帝责罚,而后经观音菩萨求情被释放,于蛇盘山鹰愁涧等候取经人。 [1]唐僧西行至蛇盘山鹰愁陡涧时,收服白龙。自此,小白龙以白马形象驮唐僧取经。 [2]一行人至宝象国时,因孙悟空早已被唐僧赶走,沙悟净不敌奎木狼被擒,猪八戒怯战逃走,唐僧被奎木狼变作斑斓猛虎。白龙马化龙解救唐僧,不敌奎木狼受伤返回。而后劝诫猪八戒前往花果山请回孙悟空。 [3]至朱紫国时,孙悟空用白龙马的马尿解救国王。 [4]完成取经使命后,白龙马随唐僧一行人上西天见如来受职,因驮负唐僧有功,被授为八部天龙马,即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5]
在《西游记》中,白龙马不仅朴素踏实且忠心不二。 [3] [31]其代表着“意马”,与“心猿”孙悟空一同组成“心猿意马”。白龙马犯错被罚到修成正果,正反映出《西游记》以佛法收束心猿意马的主题。 [23]白龙马还代表着社会劳苦大众,在危急关头时能挺身而出,但难以留名青史。 [22]其形象还出现在京剧《白龙马》 [39]、电视剧《西游记》 [9]、游戏《梦幻西游》等作品中。 [18]
- 中文名
- 白龙马
- 别 名
- 玉龙三太子 [2]、八部天龙马 [5]、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5]
- 性 别
- 男 [1]
- 登场作品
- 《西游记》 [1]
- 居 所
- 蛇盘山鹰愁涧 [1]
- 兵 器
- 铁棒 [2]、刀 [3]
- 主要战绩
- 智斗奎木狼 [3]
- 初次登场
- 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1]
- 结 局
- 取得真经后,白龙马化为金龙,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5]
形象设定
播报编辑
龙马传说
中国自古便存在龙马传说,据传上古时龙马背负“河图”现身于黄河,神龟背负“洛书”出现于洛水,而后伏羲依据“河图”“洛书”画成八卦,即后来的《周易》。 [57]西汉时期,汉武帝渴望能得到一批超自然的骏马,以便带着他飞升天界。在得知大宛有一种“神马”(即汗血马)后,汉武帝为了夺取宝马,便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以赵始成为军正,于太初元年(前104年)远征大宛,后经两次战争,汉朝大胜。至公元二世纪,中国已经从西方得到了一种品系优良、外观神骏的良马,他们将这种马看作是传说中的龙马。 [58-59]此外,在西汉刘向所著《列仙传》中记载了马师皇传说,传说中马师皇医术高超,不仅擅于医马,而且能给龙治病。 [72]该传说反映出古人心目中龙马归一的观念,确定马与龙的类同性。 [60]唐人李白也曾作《天马歌》,称“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74]想兆,表明天马被视作龙的亲族。 [59]
原型考究
- 白马说
白龙马的原型出处或可追溯至汉代的白马驮经传说。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中记载“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教入妹纸道中国之始……时以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此处白马是一匹普通白马。在今甘肃省瓜州县东千佛第二窟、榆林窟第三窟中的壁画,描绘的取经故事中也是白马。 [24] [30]
- 龙驹说
白龙马原型也可能为龟兹国的一匹龙驹。在《大唐西域记》的记载中即有龟兹国大龙池龙马交合生龙驹的记载。因玄奘曾在龟兹国停留六十余日,龟兹国国王钦佩玄奘的学问,于是将已驯养的龙驹赠送给了他,其或为白龙马的原型。 [20] [24]
形象流变
白龙马是取经五圣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在故事中的形象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即先是马、龙分别加入取经队伍,并最终马与龙合为龙马至定型的动态过程。 [61]
- 唐宋时期
唐宋以来的取经故事是对马和龙分别记载,这也说明龙、马的形象最初是分开的。
在取经故事的史实生成阶段,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载中即有多处关于马的描写,例如“玉门关外,策杖西行时出现胡翁换马”“经过屈支,屈支王给手力、驼马”等。在胡翁换马的记述中,马的颜色最初为红色,且并未对其进行神化,仅是描述了作为脚力和担当向导方面的优势。但在今甘肃省瓜州县的西游取经壁画中所出现的均是白马,可见至宋代时期,白马作为取经队伍中的一员参与取经过程已经成为了基本的共识。 [61] [71]
在取经过程中龙的出现,最早是产生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在该书《入九龙池处》篇中记载了孙行者斩恶龙、抽其筋,玄奘系上龙筋后健步如飞,并且龙筋一直伴随取经之路,直至回到东土大唐才飞往天宫的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对九龙降服以及龙筋一直伴随至取经结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龙加入取经队伍的预演。 [61]
- 元代时期
随着唐宋以降取经故事本身的不断神化,元代之际又合龙、马二者为一,以龙属马身的形态出现。在今福建泉州开元寺西楼,有着称号为“东海火龙三太子”的雕塑,为元代时期追加的产物。另外,在元代王振鹏《唐僧取经图册》上“石磐陀盗马”的故事中,在图片的正上方恰有一飞龙。今见龙马的正式出现是在元代杨景贤杂剧《西游记》中, [61]白龙马为南海沙劫驼老龙第三子,为火龙。但因行雨太迟,差点被玉帝处斩,后被观音救下,观音让其化为白马元充朵随唐僧西天取经。虽然供唐僧骑乘,但白龙马主要工作是护法和驮经书。另外,此时的白龙马虽然是戴罪之身,但它地位还是比较高,称为“龙君”。由此可见,在元代,龙已与马合二为一。 [24] [30]
- 明代时期
至明代百回本《西游记》,龙马在故事中的变动并不大,此时的龙马变为“西海龙王玉龙三太子”,由火龙转变为玉龙,即白龙,龙和马之间因一白色而得到连接,“白龙——白马”的匹对也更为明显。在明中期经文人的加工下,白龙马形象最终完成定型。同时,白龙马在取经中扮演的角色也有增加,从原本上一阶段的两个变为三个,即作为脚力、护法西行、驮经东回。 [61]
外在形象
- 龙相
白龙马早期龙相:“须垂白玉线,须下明珠喷彩雾,眼奔狼催恍若赤金灯,霸再芝手中铁棒舞狂风。” [2]
白龙马后期龙相:“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 [5]
- 马相
白龙马的鬃毛分开如银色的丝线,尾巴摆动好似玉制的长条,比之龙驹、骕骦(s钻探悼全ù shuāng)还要出色,价值千想鸦金,速度奇快,登山的时候常与青云相合,肤色又如白雪般均匀。 [7]
性格特点
- 朴素踏实
在《西游记》中,白龙马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取回佛经,可见其朴素踏实。 [31-32]
- 不辞劳苦
白龙马本为西海神仙,甘愿成为唐僧的坐骑,使唐僧少受颠簸劳累之苦。唐僧有难,他也常常跟着遇险,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3]
- 忠心不二
白龙马在取经的途中不仅仅作为一匹坐骑,在唐僧有难之时,白龙马也会挺身而出,以忠诚和勇武保护唐僧。如在宝象国时,唐僧遭受陷害变成老虎被困于笼中,而此时孙悟空远走,八戒和沙僧也不在周围,白龙马自化成宫女想去营救唐僧,但最终失败且受到重创。 [3]
角色能力
乐享白龙马善用逼水法,即可以让酒水高过酒杯却不让酒水洒出来,白龙马曾用此法迷惑奎木狼。同时,白龙马在迷惑奎木狼时,还曾唱歌跳舞。 [3]另外,白龙马的尿有较大的作用,其过水撒尿,水中游鱼食了成龙;过山撒尿,山中草头得味,变作灵芝,仙僮采去能得长寿。 [4]
主要经历
播报编辑
忤逆受罚
《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中,白龙马本为西海龙王敖闰的儿子,因其纵火烧了殿上由玉帝赏赐的宝珠,敖闰上表天庭告他忤逆之罪,玉帝下旨将其吊于空中鞭打三百下且下令日后诛杀。恰逢观音菩萨前往大唐寻找取经人,听见白龙哀号,询问缘由后去找玉帝求情,免除白龙死罪后,观音就让其在蛇盘山鹰愁涧等候取经人。 [1]
化形白马
《西游记》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中,唐僧和孙悟空行至鹰愁涧,二人正看水时,白龙突然从水里钻出欲图抓取唐僧,孙悟空迅速将唐僧从马上抱走,白龙见追赶不上,便将唐僧的马给吃掉,然后退入水底。孙悟空待安顿好唐僧后,便前往水面叫阵。白龙马出水与孙悟空进行大战,不敌,随后再次退入水底,任凭孙悟空叫骂。于是孙悟空开始翻搅鹰愁涧水,使得白龙在水底坐卧难宁,不得已出水与孙悟空打斗,但依旧不是其对手,旋即变换为一条小蛇躲进草丛之内。孙悟空寻找不见,叫出当地土地山神,询问了白龙来历后,就派金头揭谛去南海请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来到鹰愁涧,叫白龙出来与孙悟空和好,然后摘下白龙项下明珠,用杨枝甘露将白龙变成一匹白马,供唐僧骑乘。 [2]
宝象之行
《西游记》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中,唐僧一行人遭遇宝象国一难,因孙悟空早已被唐僧赶走,沙悟净不敌奎木狼被擒,猪八戒怯战逃走,唐僧被奎木狼变作斑斓猛虎。白龙马趁夜变回龙相,飞到空中找到了奎木狼所在的宫殿,然后变为宫女,给奎木狼把盏。白龙马用“逼水法”将酒漫出酒杯三五分高,却不让酒水洒出来。奎木狼惊喜,便开怀大饮,奎木狼趁着酒兴让白龙马给他唱歌,白龙马唱完又给奎木狼表演舞刀,期间趁机用刀劈向奎木狼,被奎木狼躲过。两人跳入空中打斗,白龙马不敌奎木狼,被砍伤了后腿,钻入御水河逃命,然后变回白马伏在马槽。猪八戒回来后,见白龙马被妖怪所伤,便要散伙。白龙马咬住猪八戒的衣服,垂泪劝诫猪八戒前往花果山将孙悟空请回,猪八戒接受了白龙马的建议,请回了孙悟空。之后孙悟空打败奎木狼救回唐僧。 [3]
马尿救人
《西游记》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中,孙悟空为给国王治病制药,要求猪八戒和沙悟净接一下白龙马的马尿,白龙马都不答应,并提出自己尿效奇特,不愿给予凡人。最终孙悟空劝服白龙马尿了点尿出来,用以将药搓成药丸。 [4]
修成正果
《西游记》第一百回“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中,唐僧一行取得真经。而取得真经后,白龙马在灵山后崖化龙池里变成金龙,缠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5]
人物关系
播报编辑
名称 | 关系 | 备注 | 画像 |
---|---|---|---|
唐僧 | 师傅 | 如来弟子金蝉子转世,法号玄奘。后唐太宗称其为“御弟”,以唐为姓,称为唐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19] | |
孙悟空 | 大师兄 | 唐僧的大弟子,为本领高强的齐天大圣 [1] | |
猪八戒 | 二师兄 | 法名“猪悟能”,前身为天蓬元帅 [1] | |
沙悟净 | 三师兄 | 原为天庭的卷帘大将 [1] | |
敖闰 | 父亲 | 为《西游记》中的西海龙王,另有一些情节又将敖闰说为北海龙王、敖顺说为西海龙王 [2] | - |
敖摩昂 | 兄长 | 西海龙王的长子 [21] | - |
泾河⻰王 | 姑丈 | 因错行风雨犯了天条被唐太宗丞相魏徵梦中斩杀 [21] | - |
小黄龙、小骊龙、青背龙、赤髯龙、徒劳龙、稳兽龙、敬仲龙、蜃龙和鼍龙 | 表兄弟 | 为西海龙王之妹与泾河龙王所生 [21] | - |
文学价值
播报编辑
主题展现
在《西游记》中白龙马被称之为“意马”,如在白龙马出现时的第十五回标题:“鹰愁涧意马收缰”就直接点出了白龙马被称为“意马”的出处。“心猿意马”代表的是孙悟空与白龙马,“心猿”代表的人的欲念,而“意马”代表了人的臆想。人心如猿、人意似马,既可无边无际地漫游,也可加以一定的管束,而《西游记》便是讲述“心猿意马”的收束过程。 [23]佛教与道教关于心猿意马的主张有些差异,佛教认为浮躁不安的心像顽皮的猿猴、奔跑的野马。道教全真派更发挥了这一观念,认为要充分把握住这种心神,使之去除蒙蔽,达到光明平定安和的境界。而白龙马从佛经中的恶龙变为《西游记》中犯错受罚——取经良驹——修成正果,也是像孙悟空等人被“净化”般,表达“借神魔以写人间,在幻想中求索治国安邦之人”的主题。 [62-63]
社会意义
白龙马是吴承恩《西游记》中一个特殊的形象,他是作者在结合先前的神话、宗教、文化原型基础再加工创造的结果。在《西游记》中,白龙马代表着基层社会劳苦大众,取经路上他保持着坚韧、沉默,但在取经事业遇到紧急危险的时候,他也会挺身而出。这与白龙马平时的温顺软弱,受奴役者的地位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作为底层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白龙马的所作所为体现出在吴承恩的时代,劳动人民受欺受骗,或者受到歧待,都属家常便饭。白龙马这类角色,既平庸且极为广泛。但是当人们生存的环境面临巨大危险的时候,在少数精英的领袖人物已经束手无策时,这些底层百姓中往往会激起勇气和义愤,面对困难前仆后继,产生许多的无名英雄(譬如小白龙),但他们却难以留名青史,最终还是要一个精英人物(譬如孙悟空)来完成最后的功业。 [22] [24]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书内评价
三藏西来拜世尊,途中偏有恶妖氛。今霄化虎灾难脱,白马垂缰救主人。(原著赞诗 评) [3]
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唐僧 评) [5]
白龙马不是凡马。(孙悟空 评) [4]
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如来佛祖 评) [5]
书外评价
三藏八十一难之中,当以化虎为第一难,而白马于此时化龙救主,亦当为第一功臣。(清人汪憺漪 评) [35]
吞白马,则意化为龙;变白马,则龙化为意。随意为变化,而龙性驯服,从心所欲矣。故见弼马温而控纵自如。(清代道人陈士斌 评) [8]
夫意本如龙,何以又言马?盖神龙莫测,以言意之动,调良驯习,以取意之静;是以龙变马,正以马亦即龙也。然意似游龙,再势若奔马,此缰不系,此意不可收矣。(清代作家张书绅 评) [35]
白马绝疆抖鞍变飞龙显其“仁”,机智灵敏变宫娥是其“谋”,沉着舞刀刺妖魔显其“勇”,那么垂泪劝兄则显其“义”。(现代学者杨森 评) [6]
他不惜冒着牺牲生命危险恭从老父以安父心,能够如此,岂止是大智大勇,亦是至孝至诚。(《正解西游记》作者康玉生 评) [36]
西去扶玄奘,东归驮竺经。殷殷行不辍,默默逸芳馨。(《黄河樵风》作者丁建国 评) [37]
衍生形象
播报编辑
文学作品
自明代《西游记》成书后,明末、清乃至现当代衍生出涉及白龙马的文学作品较多,主要如下:
作者 | 书名 | 类型 | 简介 |
---|---|---|---|
- | 《后西游记》 | 小说 | 登场于书中第九回“心猿求意马 东土望西天” [41] |
钱雁秋 | 《西游记后传》 | 小说 | 第三回“太宗设宴筵玄奘 小龙泾河诉沉冤”中有小白龙的相关情节 [64] |
曲艺作品
种类 | 书名 | 简介 |
---|---|---|
评书 | 《说唱西游记》 | 清代北京车王府曲本。罗扬、沈彭年整理,内容与小说《西游记》略同。 [73]其中,第十四、十五集,讲述唐僧与悟空师徒过鹰愁涧,因马匹被玉龙三太子吃去,后请观音菩萨收服,玉龙化作一匹白龙马作西行脚力 [75] |
二人转 | 《李翠莲盘道》 | 又名《舍金钗》,主要讲述江流和尚唐僧一路西行,途中在五行山收下孙行者,高老庄收下猪悟能,黑水滩收下白龙马,流沙河内收了沙僧,师徒几人前往西天拜佛去取真经的故事 [65] |
戏剧作品
在戏剧中,白龙马的形象频繁登场,如清代传奇《昇平宝筏》 [66]、京剧《鹰愁涧》《黄袍怪》 [65]《白龙马》等。 [39]
《昇平宝筏》乙下目录第二十二折“勅小龙幻成白马”中,主要讲述西海龙王三太子奉观世音菩萨在鹰愁涧等候大唐取经人,因将唐僧的白马掳走吃了,与前来讨要的悟空交战,后揭谛奉观世音法旨前来指点,三太子化作白马驮唐僧取经。 [66] 在京剧《鹰愁涧》中,所述内容与小说《西游记》第十五回“鹰愁涧意马收缰”基本一致。 [65]此外,还有秦腔《西游记之唐僧收四徒》 [38]、皮影戏《西游记之宝象国》等。 [40]
影视作品
动画作品
游戏作品
发行时间 | 所属游戏 | 简介 | 相关图片 |
---|---|---|---|
2003年 | 《梦幻西游》 | 白龙马为首款双形态七夕战骑 [18] | |
2010年 | 《卡布西游》 | 白龙马担当NPC [53] | |
2016年 | 《天天酷跑》 | 白龙马为可获得三倍踩怪得分的坐骑 [17] | |
2016年 | 《作妖计》 | 白龙马属于妖阵营 [56] | |
2017年 | 《QQ飞车手游》 | 白龙马为可以减少闪电减速影响的宠物 [16] | |
2017年 | 《道友请留步》 | 白龙马属于佛道阵营,称八部天龙 [55] | |
2019年 | 《闹闹天宫》 | 密卷商店中的一名英雄,属于战士/近战型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