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寺》是南宋诗人刘克庄于1221年创作的七言律诗。全诗以岁末携家游鹿门为叙事背景,通过"落叶稠""鹿门游"等意象呈现冬日景象,颔联"偈言恍似前生说"暗含佛教典故,尾联"入定高僧白尽头"特指长老洪公。诗作将羁旅之思与修行感悟相融合 [2],体现了江湖诗派的创作特征 [1]。
- 作 者
- 刘克庄(号后村)
- 创作时间
- 1221年 [2]
- 诗 体
- 七言律诗 [2]
- 出 处
- 《后村先生大全集》
- 主 题
- 羁旅与修行 [2]
- 涉及人物
- 长老洪公 [2]
创作背景
播报编辑
该诗创作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战婚探1年) [2],时值刘克庄永胶懂妹采江宙趋己签湖漂泊时期 [1]。根据《后村先生大全集》记载,诗人携家眷游历白鹿寺期间,目睹寺院冬日景象,结合自身仕途境遇,遂作此七言律诗。尾联自注"谓胶兆柜长记体放老洪公",可知诗中所指高僧为长老欢仔删洪公 [2]背兆。
文学赏析
播报编辑
全诗八句按起承转合展开:
- 首联"岁晚霜林落叶稠,携家来作鹿门游"点明游历时间与地点 [2],"霜林""落叶"营造萧瑟氛围
- 颔联"偈言恍似前生说,诗稿犹烦侍者收"运用佛教偈语典故 [2],暗示诗人与寺院的宿缘
- 颈联"身上征衫抛未得,山中灵药采无由"展现仕途牵挂与隐逸向往的矛盾 [2]
- 尾联"十年不独行人老,入定高僧白尽头"以双关手法 [2],既写高僧修行至发白,又暗喻时光流逝
诗作注解
播报编辑
诗中包含自注性文字"谓长老洪公" [2],明确尾联所指人物身份。据考证:
- 洪公应为当时白鹿寺长老 [2]
- "入定"指佛教禅定修行方式 [2]
- "白尽头"既指僧人须发皆白,亦暗喻修行境界 [2]
艺术特色
播报编辑
该诗体现刘克庄七律的典型特征:
- 对仗工整:如"偈言"对"诗稿","前生说"对"侍者收" [2]
- 意象交融:将"霜林""鹿门"等自然意象与"征衫""灵药"等人文意象结合 [2]
- 用典自然:颔联化用佛教偈语而不显晦涩 [2]
文学影响
播报编辑
该诗收录于《后村先生大全集》,是研究刘克庄早期创作的重要文本 [2]。诗中体现的:
- 江湖漂泊之感与佛教思想的交织 [1-2]
- 世俗生活与宗教体验的对比描写 [2]
- 精炼工整的七律创作手法 [2]为研究南宋江湖诗派提供了重要文献依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