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領報修院

鎖定
領報修院,又稱為白鹿上書院、上書院,位於中國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鎮回水村,是一處法式天主教教堂建築,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 [2-3] 
領報修院是四川天主教成都教區培養教職人員的神職學院,是四川天主教成都教區的宗教中心之一。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當天,大部分主體建築坍塌。2009~2015年,領報修院建築樣式、風格、平面佈局和內部空間還原了初建的樣式。領報修院主體建築坐西朝東,整個主體建築總平面呈口字形。從領報修院建築的整體平面佈局上看,採用的拉丁“十字形”平面佈局形式,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建築與西方教堂建築相結合的平面構成形式。整體建築羣是由北樓、東樓,西樓,南樓,聖母堂五個主要建築圍合而成,其中聖母堂堂建築位於西樓的正中央處,北樓與南樓的兩側各設有兩個小耳房,連接南樓耳房處的是一座小教堂,小教堂與南門的側門入口相連。領報修院為19世紀中後期天主教在川內的傳播歷史與過程研究提供參考資料。領報修院將歐洲哥特式天主教堂建築風格與中國民居建築風格相結合,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為西方建築與中國傳統建築的相關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6-7] 
2006年5月,領報修院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領報修院
地理位置
中國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鎮回水村
所處時代
清朝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1039-5-166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領報修院歷史沿革

領報修院,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 [2-3]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領報修院改為神學院,成為當時中國西南地區培養天主教神職人員的重要場所。民國三十三年(1934年),曾遭泥石流襲擊而損壞。 [3] 
1949年後,上書院曾作為白鹿小學校舍,因此領報修院後來也被當地人們稱為“白鹿上書院”。
汶川地震後的領報修院 汶川地震後的領報修院
2008年,汶川地震中損毀嚴重,大部分已經坍塌。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當天,大部分主體建築坍塌,斷壁殘垣,現場僅殘存部分建築構件、台基、以及聖母堂部分建築等。 [2]  [7] 
2009~2015年,領報修院建築樣式、風格、平面佈局和內部空間還原了初建的樣式。 [6] 

領報修院建築格局

領報修院
領報修院(3張)
領報修院,又稱為白鹿上書院、上書院,是一處法式天主教教堂建築,一所成都市教區培養天主教傳教士的神哲學院。領報修院三面環山,地理座標為北緯31°7′23″,東經103°52′58″,海拔約805米,有良好的自然環境。天主教於18世紀中葉傳入四川,彭州即受到深刻的影響,成為四川天主教成都教區的一部分。領報修院則是四川天主教成都教區培養教職人員的神職學院,是四川天主教成都教區的宗教中心之一。 [2] 
領報修院
領報修院(4張)
領報修院建築格局與中國傳統建築的佈局不同,主要是遵從西方天主教建築的信仰習慣,領報修院主體建築坐西朝東,整個主體建築總平面呈口字形,建築的東面是接受洗禮、沐浴陽光的空間。從領報修院建築的整體平面佈局上看,聖母堂建築和西方較多教堂建築平面形式相似,採用的拉丁“十字形”平面佈局形式。既符合西方教堂建築設計樣式,同時在平面佈局上有仿中國傳統建築院落式建築的佈局形式,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建築與西方教堂建築相結合的平面構成形式。領報修院建築羣一層地面由磚石鋪置,聖母堂正前方的中庭是由青石板磚貼面,二樓內部所有地面採用木質地板鋪裝。建築的主體結構為磚木混合結構,牆體部分以磚牆為主,其他樑柱部分,建築構件等部分採用木質材料。聖母堂的建築外立面為石材、石灰漿粘合而成、建築的屋頂為燒製的青瓦鋪設。建築的外屋頂採用斜面雙坡頂的形式,沿屋頂的四周設有木質屋檐,室內內部頂面採取中國傳統建築的穿鬥式木質結構。建築羣北樓的左側設有兩個耳房,最初為教士人員的宿舍,修復後現作設備機房及監控室。南樓旁邊是小教堂,初為廚房和麪包房,現空置。 [4-5]  [7] 

領報修院主要建築

領報修院
領報修院(2張)
領報修院主體建築部分及周邊景觀環境整體面積約為12200平方米,其中建築羣佔地面積約為5600平方米。整體建築羣是由北樓、東樓,西樓,南樓,聖母堂五個主要建築圍合而成,其中聖母堂堂建築位於西樓的正中央處,北樓與南樓的兩側各設有兩個小耳房,連接南樓耳房處的是一座小教堂,小教堂與南門的側門入口相連。主體禮拜堂建築約5層,主體建築除東樓正面修建為三層外,其他西、北、南樓都各設置兩層。主體建築的東樓建築為三層結構,整體高度約為11.87米,每層層高均約為3.87米。除小教堂與北樓後邊的耳房為一層平房外,其他西樓,北樓,南樓為二層。西樓正中間的是聖母堂建築。領報修院的聖母堂前是由東、西、南、北樓圍合成的一個長約21.97米,寬約19.87米的中庭。 [7] 

領報修院建築特點

領報修院內部
領報修院內部(3張)
建築風格具有仿歐洲哥特式建築風格。另外,在平面佈局與屋頂結構採用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修建而成,因此具有中西結合建築樣式的特徵。領報修院建築羣的整個門窗造型上都呈歐洲哥特風格與羅馬風格的半拱形風格,而門和窗裝飾卻未沿用其雕花裝飾的特點,建築所用承重柱和裝飾柱都一律採用類似羅馬風格的裝飾風格。西樓正面的是一座仿哥特式建築的聖母堂,矗立在整個西樓的正中央位置,整體層高高於的西、東、南樓。整個聖母堂的外立面呈山字形的造型,典型的法式天主教教堂風格。東樓正前方的雙弧形樓梯仿西洋風格,從東樓負一樓地面直接通往一樓教堂內的主入口,樓梯下是由12個大小不一的磚砌圓拱形門洞組成,起穩定支撐和裝飾的作用。
領報修院的所有建築構件如窗户和門都設置呈連續的拱形,整個建築羣的內外部四周的都由26根大小相同的仿羅馬柱起主要的支撐承重的作用。二樓正中央處為進入教堂建築羣的主入口,呈半拱形,半拱形門框周邊塗刷成硃紅色塗料。 [7] 

領報修院文物價值

領報修院曾是四川省內一座較大型神職人員的神哲學院,是培養傳教士的基地,同時培養了大批的神職人員。領報修院為19世紀中後期天主教在川內的傳播歷史與過程研究提供參考資料。領報修院深入川內偏遠山區的修建,它將歐洲哥特式天主教堂建築風格與中國民居建築風格相結合,使建築羣具有濃郁的入鄉隨俗的人情味,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為西方建築與中國傳統建築的相關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6]  [7] 

領報修院保護措施

2006年5月,領報修院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領報修院旅遊信息

領報修院地理位置

領報修院位於中國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鎮回水村。

領報修院交通信息

自駕:自中國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鎮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報修院,路程約11.5千米,用時約22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