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鷺古村

鎖定
白鷺古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的最北端,距贛州市區約63千米,毗鄰興國和萬安,全村總面積約1平方千米。白鷺建村距今約870多年,共有人口近3000人,其中98%姓鍾。 [1] 
白鷺古村,是贛南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古民居村落, [16]  大部分是清代乾隆、嘉慶和道光年間建築,原有近6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由於戰爭原因,其中保存較完好的古祠堂、古民居只有69棟,能居住的只有30多棟,素有研究“明清古建築活博物館”之稱,其中興復堂、世昌堂、恢烈公祠、王太夫人祠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3]  [13]  [15]  這些建築是江西省保存較完整、較集中、較罕見的一處客家古代商業集鎮和客家古民居羣。 [2] 
白鷺古村先後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贛州首屆“和諧·魅力鄉村”評選“最佳歷史獎”、“江西省鄉村旅遊示範點”“贛州電視台影視拍攝基地”等榮譽。 [2]  2006年9月18日,贛縣白鷺村被評為中國十大古村之一。 [4] 
中文名
白鷺古村
外文名
Bailu Village
地理位置
贛州市贛縣459縣道 [12]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早8:30—晚17:00
佔地面積
約 1 km²
著名景點
世昌堂
恢烈公祠
王太夫人祠

白鷺古村歷史沿革

白鷺古戲台 白鷺古戲台
據《江西省贛縣地名志》記載:宋紹興六年(1136年),鍾興由興國竹壩遷此建村。鍾氏族譜載,鍾興夜夢白鷺飛此棲息,遂以白鷺為村莊名。 [1] 
國內戰爭時期,白鷺古村古戲台被國民黨炸燬。
2006年,白鷺鄉黨委政府仿古修建了古戲台。
2009年,白鷺古村對古民宅進行修繕,維修資金達430萬元,涉及四逸堂、拱祥堂等多幢古民宅。 [5] 
2014年,白鷺古村建立了白鷺村史館。 [3] 

白鷺古村建築格局

白鷺古村 白鷺古村
白鷺古村的街道、祠宇和民居建築,形成了天一池、二義倉、三元宮、四逸堂、五福第、六角亭、七姑廟、八角井、九成堂、十字街等10處街坊景觀。 [1] 
白鷺古村的古建築羣依山傍水而建,集中地沿鷺溪河呈月牙形佈局,南北走向,東西長約1公里,南北寬約0.5公里,保存明清古建築有238棟,有研究“明清古建築活博物館”之稱。 [3] 

白鷺古村建築特色

馬頭牆 馬頭牆
白鷺古村建築以民居、祠堂為主,祠堂分“專祀型”和“居祀型”兩種,從建築結構上看,大部分都是精美的雕花門樓和建築實體圍繞中突的天井構成的“四水歸堂”式。祠堂外圍的牆高大挺直,外牆的每塊磚都要有一道研磨的工序,在沒有水泥的時代,人們便用糯米和水來代替,雖經近千年的風霜,依然堅牢如初。 [6] 

白鷺古村主要景點

白鷺古村村史館

村史館位於白鷺古村入口處。走進村史館,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中國社會學會原會長鄭杭生題寫的“白鷺村史館”燙金大字映入眼簾。白鷺村史館,系由清代遺存的古建築書箴堂改建而成,2014年8月18日正式開館,為江南首個村級民俗博物館。 [7] 

白鷺古村興復堂

興復堂位於白鷺古村落最前端,前臨鷺溪河,為進入古村的第一棟祠堂,是古村比較有代表性的“四水歸堂”建築,其中門樓處有“奎壁聯輝”四個大字,這四個字記載了白鷺與清朝宰相戴衢亨家的一段聯姻故事。文化大革命時期,興復堂是全村的衞生院,裏面仍保存不少文革時的標語。

白鷺古村世昌堂

世昌堂位於白鷺古村中心,是奉祀鍾氏白鷺開山始祖鍾興的祠堂。據傳鍾輿,字世昌。後人為紀念先祖,在鍾興結廬牧鴨之地拓址建祠,稱“世昌堂”。歷經數十次重修擴建。建築系20世紀40年代末在原址按原佈局、原位置重修,祠堂佔地400平方米,為三進,以重檐構架為特色。祠堂正門門首巨匾橫書“世昌堂”,中門巨匾橫書“鍾氏宗祠”鎏金大字,照壁(院牆)上橫書“越國世家”黑體字。

白鷺古村古戲台

白鷺戲台 白鷺戲台
古戲台位於白鷺村東北面,是“東河戲”表演場所之地。東河戲發源並流傳江西東河(貢江)故而得名,源於明嘉靖年間贛縣清唱“坐堂班”,於清初正式形成,唱高腔、崑曲,後陸續吸收二簧、西皮等亂談腔,是江西古老戲種之一,是白鷺鍾崇儼父子創建的。古戲台是演出“東河戲”的重要場所。國內戰爭時期,古戲台被國民黨炸燬。2006年,白鷺鄉黨委政府仿古修建了白鷺古戲台。

白鷺古村恢烈公祠

恢烈公祠位於白鷺古村西側,前後三棟,為白鷺古村最大的的聯體建築,屋內僅大小天井就16個,與“九井十八廳”相當。 [14]  大堂內還有兩個保存完整的石墩,又名“冷板凳”。除了石墩,大堂內還有金磚,金磚為正方形,又黑又厚,一側刻有印記。大堂的天井為典型的江南園林特色。 [8] 

白鷺古村王太夫人祠

王太夫人祠 王太夫人祠
王太夫人祠位於白鷺古村東側,建於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與鍾愈昌所建的“恢烈公祠”相通。祠堂前後二進,天井寬大,二進明台高40釐米,從二進後天井可拾級而上二樓廊,一進樓面低於二進樓面,繞天井形成廻形樓廊,樓廊等裝修簡單別緻,而八字門樓可比白鷺其它一般門樓寬闊,異常恢宏壯麗。門樓上方的灰塑圖案十分精美,麒麟、鰲魚、鳳凰、蝙蝠、葫蘆、靈芝、萬字等圖案層次分明,立意深遠。
王太夫人生於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疫於道光二年(1822年),為原嘉興知府鍾崇儼之生母,初朝廷冊封為大慕人,誥贈太淑人。其為人嫺淑仁慈,樂善好施,深受族人的愛戴和敬重。後人立祠以作紀念,祠堂門樓恢宏壯麗,灰雕門罩工筆細膩,雕花飾物彰顯出女性祠堂的特點。 [9] 

白鷺古村繡花樓

繡花樓為位於白鷺古村北面,為白鷺富家小姐相親尋郞的地方,繡花樓共有三進,一進為父親輩親戚,二進為母親輩親戚,最後最為小姐駐足處。 [8] 

白鷺古村洪宇堂

洪宇堂位於白鷺古村南面,洪宇堂門前的是少有的出五跳如意斗拱結構屋檐,俗稱木方壘砌的“雀巢”,這還不算,其突出部分還雕有各種精美的花鳥。當地人告訴我們,主人是一救死扶傷,德高望重的名醫,受了皇上嘉獎,方建此堂,即使是一品官員,到了此地,也要下馬。 [8] 

白鷺古村宏略堂

宏略堂位於白鷺古村中南面,為二進一廳式清代磚木結構建築,佔地面積約450平方米,坐西北朝東南,磚木結構,馬頭牆,硬山頂,抬梁式結構,面闊三開間,面寬15.2米,進深31.95米,建築面積485.64平方米,泥土鋪地,是清朝時期的建築,是當地有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具有一定的保護價值。
民國二十年(1931年)8月,毛澤東、朱德等紅一方面軍軍團長幹部在白鷺福神廟召開會議後,曾在此居住過。

白鷺古村文化活動

白鷺古村客家文化

白鷺村是江南保存最完好最集中的客家古村落,保留着濃厚的贛南客家文化,以及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築, [13]  這些建築是江西省保存較完整、較集中、較罕見的客家古代商業集鎮和客家古民居羣。

白鷺古村歷史人文

白鷺村距今已有860多年的歷史了,村子主要以鍾姓為主,屬於客家人的聚居地。明清兩代,白鷺古村鍾氏家族湧現了大批讀書人,不少人取得了功名。其中知府2人,知州、知縣6人,舉人17人,秀才568人。村裏較為出名的有鍾正瑛、鍾愈昌、鍾崇儼、鍾谷、鍾秀一門四代取得功名和為官的家庭。 [3] 

白鷺古村活動

  • 看台
家裏頭年有老人去世後,在正月初二到初五,要將黃紙貼在公共場所的牆上,其基本含義就是告訴別人新近有人去世,歡迎各位來拜年。與此同時,在家中大廳要起台,設立神位,把死者的瓷像擺在上面,並把三牲、酒、茶果放在台上。各家各户,不論輩分,都要派一個人送來香燭,想神位叩拜,而這家孝子要出來賠禮,叩拜完成之後,便開始喝茶、喝酒、聊天、談心,緬懷先人,告慰後人,到正月初六這天,這家的孝子還要逐一回禮。 [10] 
  • 迎彩燈
白鷺古村在每年的正月初七傍晚,都要舉行隆重的“迎彩燈”活動。白鷺古村各家各户和各分祠都要扎制各式的燈籠點燃,把“彩紙轎”、“彩紙船”裏的“鑼鼓亭子”敲響,組成一條浩浩蕩蕩的燈河,從福神廟出發、經世昌堂繞村一週巡行五公里再返回福神廟裏解散。 [10] 
  • 搶打轎
迎彩燈活動結束後,緊接着就有一羣赤膊短褲的年輕人簇擁着一個“井”字形的粗大木架——“打轎”,竄到祖祠世昌堂上,焚香禮炮之後,兩方面開始爭奪“打轎”。各方的年輕人使出全身力氣爭取將“打轎”搶到他們的目標處——事先拜託他們幫忙的,準備領“打轎”的那户人家。兩方中誰先將其搶到,誰獲勝。想領“打轎”的人家越多,爭奪就越激烈,所以在爭奪之中往往容易受傷。 [10] 

白鷺古村影視作品

2005年首播的中國第一部描寫客家人的大型電視劇《白鷺謠》,就是以白鷺村客家人的故事為藍本編劇拍攝的,該劇充分展現了客家特有的民俗風情和堅韌不拔的客家精神。 [17] 

白鷺古村所獲榮譽

2008年12月,白鷺古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建設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3] 
2009年,白鷺古村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3] 
2011年,白鷺古村被評為江西省4A級鄉村旅遊示範點。 [3] 
2012年,白鷺古村被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公佈為公佈為第四批國家歷史文化名村; [11]  同年,白鷺古村被贛州市政府列為《贛州市“十二五”規劃綱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工程之一。 [3] 
2013年,白鷺古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評為中國首批傳統村落。 [3] 

白鷺古村旅遊信息

白鷺古村地址

白鷺古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東北部,行政區劃隸屬於贛縣區白鷺鄉,距離贛縣區城區63千米,與興國縣和萬安縣接壤。 [10] 

白鷺古村交通

贛州到白鷺,在贛州東汽車站(市內公交車一元即到)有直達車,車程約90分鐘。最早一趟為早上7點,14:30為最後一趟。也可在東站坐車到田村,田村租摩托車到白鷺4元/人。田村最後一趟回東站的車為下午四點半。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