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鶴梁題刻

鎖定
白鶴梁題刻,位於重慶市涪陵區城北的長江中一道與該段長江河道大致平行的天然石樑上。石樑東西長約1600米,南北寬約10~15米,與江水平行,被江水沖刷侵蝕為三段。石樑地勢低矮,一般淹沒在水下,只有冬春枯水時,才現“尊容”,為長江上游的水文古蹟。 [1]  [6] 
現仍存水下白鶴梁梁體上的題刻還有160則,可以辨識的文字約11000字,有行、楷、隸、篆、草各種字體的書法藝術,保存着唐宋以來各派書家作品其中以宋代題刻最多,元、明、清次之。每幅文字大的約2米見方,小的長、寬不到0.4米,被譽為中國罕見的“水下碑林”。白鶴梁題刻對研究長江,上游枯水規律及農業生產、航運都有重大科學史料價值,也為長江水利工程建設,提供了確實可靠的歷史依據。 [1]  [6] 
1988年1月13日,白鶴梁題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白鶴梁題刻
地理位置
重慶市涪陵區城北的長江中一道與該段長江河道大致平行的天然石樑上
所處時代
唐至清
保護級別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3-0172-4-009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白鶴梁題刻歷史沿革

白鶴梁題刻開始於唐代。
北宋時期,涪陵城外大江中石樑上有石魚,石魚露出即為豐收年份徵兆一事已被當地地方官上報至中央政府。石樑被稱作“石魚”。北宋開寶四年(979年)的《謝昌瑜等狀申事記》(62號)是現存白鶴梁題刻中有明確紀年的最早一例。其後不久的北宋端拱元年(989年),北宋名臣朱昂也在白鶴梁上留下了《朱昂詩序及詩》的題刻。以後關於觀看石魚出水現象、記錄水位與石魚間距離以及吟詠石魚出水與年成豐稔之間關係的題刻絡繹不絕,題刻數量佔了全部白鶴梁題刻的一多半。
元代以後,包括蒙古人在內的元朝地方官員仍然沿襲了登涪陵江心石樑觀看石魚、記錄水位和鐫刻題記的習慣。白鶴梁題刻中有5則元代題刻,其中有一段所刻文字《蒙文題字》為八思巴文(蒙古新字),題刻作者不可考。
明代,不僅當地官吏文人和平民百姓冬春之際會登臨石樑觀看石魚是否露出,就連過往官員、客商、船工等也常常會在這個時節把船停靠在石樑旁,下船登梁探訪和題名留念。
清代,涪陵城邊江心的這道石樑已經被冠以白鶴之名,被稱作“白鶴脊”。光緒七年(1881年),四川瀘州人孫海在這道石樑上刻上了“白鶴梁”三個大字《孫海題白鶴梁》。從此,這道石樑的名稱就被固定稱為白鶴梁。
明清時期的白鶴梁題刻共41則,數量比元代增多,但遠不及宋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作為枯水水標的唐代石魚經千餘年的江水沖刷,已經模糊不清,時任涪陵最高地方行政長官的蕭星拱便命石工在原址重新鐫刻了兩條石魚來代替唐始載水標石魚,並在其下題刻《重鐫雙魚記》。
近現代以來,人們共鐫刻了15則題刻於石樑上。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民生公司組成的考察團在白鶴梁記錄了當年重慶、宜昌的枯水程度,填補了數十年來長江枯水位標記的空白。劉冕階所作《白鶴時鳴》線刻圖,首次將白鶴以圖畫形式刻上石樑。
1962年,原重慶市博物館派出龔廷萬等調查了涪陵白鶴梁題刻。這次調查在傳統金石學方法之外,加入了現代文物調查的一些元素,除了統計數量和捶打拓片外,還給題刻編號、拍攝了照片並作了重點測量。繪製了白鶴梁題刻分佈草圖,拓制了81則題刻的拓片,並注意到石魚與古代題刻所示枯水水位的關係。
1963年初春,江水很低時,龔廷萬等又對白鶴梁進行了第二次調查。這次調查除補拓了上次未拓的清代以來拓片外,還測量了清代蕭星拱重鐫石魚中線距水面的距離。
1972年初,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和重慶市博物館組成枯水調查組,對白鶴梁石魚水標和枯水題記進行專題調查與研究,並對宜昌到重慶河段的其他歷史枯水題記做了調查,並撰寫了《渝宜段歷史枯水調查報告》。
1974年,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重慶市博物館歷史枯水調查組發表了調查簡報《長江上游渝宜段歷史枯水調查——水文考古專題之一》。 [1] 
1992年,中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啓動,三峽大壩建成後,庫區正常蓄水位將提高到175米,這就意味着位於淹沒水位線下的白鶴梁將永遠沉入江底。 [3] 
2002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葛脩潤教授提出的“無壓容器”保護方案脱穎而出。
2003年2月13日,白鶴梁原址水下保護工程正式開工,整個保護工程由“水下博物館”、“連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地面陳列館”四部分組成。經過數年嚴謹施工,一道道技術難關被攻克,最終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在2009年5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 [4] 
白鶴梁舊影

白鶴梁題刻遺址特點

在涪陵舊城北面龍王沱附近的長江之中,有一道從長江南岸伸入長江的山樑。石樑長約1600米,從西向東與江岸大致平行地向下遊延伸,梁脊南北兩側距長江兩岸分別約100米和400米,梁的東端距烏江匯入長江處約1000米。石樑的北側是比較堅硬的砂岩斜坡狀石面,該斜坡石面以14~18°的坡度一直向長江江心延伸,其寬度可達40米,外側的最大深度約125.7米左右。這道石面的斜坡在長江極度枯水時實際上就是長江中心河道的南岸,由於石樑南側幾乎全是頁岩和泥岩,這些鬆軟的巖面在江水激流的長期沖刷下,形成了一個低於外側石樑的窪地(高程135米左右),冬季的長江水通過石樑與南岸間東端的敞口迴流,或通過石樑的缺口漫入,使得這一地段的長江水被石樑劃分為內外兩部分:石樑以北長江水道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是長江的主航道所在;石樑以南與南岸間的水道水流較緩,波平如鏡,故名“鑑湖”,湖寬100~150米,是冬季船舶停靠的好去處。由於白鶴梁的梁脊最高處也不超過海拔140米,當長江水位較高時,水流就會漫過石樑,鑑湖的景象就會消失。 [1] 
白鶴梁因長期遭受長江江水的沖刷,有兩處被江水侵蝕切割,長期隱沒水下,枯水期露出水面的石樑明顯分為上(西)、中、下(東)三段,古代題刻集中分佈在中段上。中段石樑在極枯水期露出水面的長度有220米,最寬處約20米,最高處高於當地零點水面2.8米(海拔139.96米)。在中段石樑從東向西55~70米地段,石樑表面較硬的砂岩層已經剝蝕破碎,形成了中段石樑的一個窪地,這裏的石樑在一般枯水季節都隱於水下,從而將中段石樑分為東、西兩區。石魚水標及絕大多數題刻都位於東區,只有少數晚期石魚和石刻散佈在西區的石樑上。中段東區有石魚10組15尾,文字題刻157則,清代以前的早期題刻全都在這一區域;中段西區有石魚3組3尾、圖像2幅、文字題刻26則(包括東西區之間的題記1則);另有4則題記位置不明。宋元時期的題刻全部集中在中段東區,中段西區除明末1則、年代不明1則外,其餘全都是清代及其以後的晚期題刻。顯而易見,白鶴梁題刻都是圍繞着唐代的石魚水標排列,只是到了後來石魚水標附近的石樑表面已經遍佈前人題刻,後人才不得不向西側即上游方向轉移。 [1] 

白鶴梁題刻文物遺存

白鶴梁上的歷代題刻數量很多,經過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不少題刻已經無存,保存到近代以後能夠有拓片和照片記錄的可以錄文的題刻,因有些題刻字少或殘缺,學術界統計數字也不盡相同,且都存在問題。根據1972年和2001年兩次編號和統計數據,見於學術著作和科學報告著錄的白鶴梁題刻計有石魚14組18尾,其他圖像雕刻3幅(其中白鶴雕刻1幅、觀音及人物線刻2幅),文字題刻187則,文字約12000字。現存於世的白鶴梁題刻只有175則,石魚14組18尾。又由於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為了保護已經脱離石樑梁體的題刻,以及為了展示少許被封護在水下的題刻,有的題刻被移動博物館中展出,現仍存水下白鶴梁梁體上的題刻還有160則,石魚11組16尾,可以辨識的文字約11000字(其中包括全部水文題刻共82則,水文石魚水標兩組3尾)。另在中國重慶三峽博物館、涪陵區博物館和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中,還保存了脱離石樑梁體的白鶴梁題刻15則,石魚2組2尾,其他圖像1幅。 [1] 
在所有年代明確的題刻中,最早的一則是唐廣德二年(764年)的石魚,最晚的兩則已到1963年。題刻的年代分佈為唐代1則、宋代103則、元代5則、明代20則、清代21則、民國12則、現代3則,年代不詳者22則。 [1] 

白鶴梁題刻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重慶涪陵區城北長江中,一道長1600米、平均寬度15米的天然石樑,古稱巴子梁,它常年淹沒於江水中,順江而卧,僅在冬春枯水季節露出水面。因古時常年有白鶴羣集樑上,展翅嬉戲、引頸高亢,加上傳説北魏時期爾朱真人在此修煉,乘白鶴仙去,於是白鶴梁也因此得名。 [3] 

白鶴梁題刻主要展覽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的保護罩體工程位於題刻正上方,呈橢圓形將整個題刻平面覆蓋。水下保護罩體牆外設有遊人參觀通道,遊客可由岸上經鋼製廊道乘自動扶梯進入水下保護體內,主要有三種方式參觀:透過廊道22個直徑為80釐米的抗壓雙層參觀窗觀看;通過罩體內部28個全方位旋轉的攝像頭在屏幕上觀看。地面陳列館分為兩層:一層為接待及功能轉換空間,設諮詢接待區、序廳、尾廳、水下參觀等候區、紀念品售賣區等。二層為陳列展示空間,分為“水——世界大河文明中的水文觀測”“尺——白鶴梁題刻的科學價值”“詩——白鶴梁題刻的人文價值”“館——世界首座水下題刻博物館”四個單元。 [3] 

白鶴梁題刻文物價值

白鶴梁題刻是8~19世紀長江上游重慶涪陵區的人們長期觀察和記錄當地長江枯水狀態的實物資料,同時也是當地人們依靠經驗預示來年收成的民俗節慶的活動場所。該水文遺產對長江上游、長江流域乃至於北半球的古水文、古航運、古氣候、古環境的變遷研究,具有較為重要的科學價值。
白鶴梁題刻是現存石刻面積最大、文字數量最多的水文題刻。這些題刻記錄了唐廣德二年(764年)至清宣統元年(1909年)間60個年份的長江當地枯水水位信息,以及這期間的一些歷史、文學、藝術和民俗信息。來自白鶴梁的長達1138年的歷史枯水記錄,是長江上游修建現代水文觀測站前枯水水文信息的主要來源,是研究長江上游水文史的重要史料。
白鶴梁題刻以石魚水標作為基準點、以石刻文字記錄水位距離基準點尺度的記錄方式,與世界已知記錄水位方式皆不同,是一種基於中國文化傳統的獨特發明創造,同時具備了科學和藝術價值。創造這種獨特水位記錄方式的人們,把枯燥的數字記錄變成富有文化和藝術內涵的藝術創作,並將其與觀看石魚出水、預測豐收等當地民俗活動結合起來,不僅使這些記錄具有歷史價值,而且使記錄水位成為當地人們的自覺行為,從而具有了鮮活的長久生命力。
白鶴梁題刻從遺產的材質屬性來説,屬於物質文化遺產不可移動文物的石質文物;從遺產的狀態屬性來説,屬於基本完整保存但已不再繼續發展的碑刻“紀念碑”;從遺產的功能屬性來説,屬於古代水文觀察記錄的水文遺產。白鶴梁水文題刻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值得世人的注意與尊重。 [1] 

白鶴梁題刻保護措施

1988年1月13日,白鶴梁題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06年,白鶴梁題刻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5] 
2008年,白鶴梁題刻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5] 

白鶴梁題刻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白鶴梁題刻位於重慶市涪陵區城北的長江中一道與該段長江河道大致平行的天然石樑上。 [1] 
  • 交通信息
自駕車:重慶——內環高速——渝宜高速——長涪高速——涪陵長江大橋——濱江路——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公共交通:1、乘坐101路或102路到消防隊轉302路、303路、306路、307路可直達白鶴梁。2、乘坐公交113路、304路、305路也可直達白鶴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