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鱘

鎖定
白鱘是鱘形目匙吻鱘科白鱘屬魚類,又名琴魚、淫魚、劍魚、象魚、鮪等。 [23]  體長梭形,胸鰭前部平扁,後部稍側扁;頭較長,為體長一半以上;吻延長呈圓錐狀,前端平扁而窄;眼極小,圓形,側位;口下位,口裂大,弧形,兩頜有尖細小齒;須距眼較距吻端為近;鰓孔大,峽部相連;鰓耙較粗狀,排列緊密;背鰭位體後方,近於尾鰭基;臀鰭位於背鰭下方;胸鰭發達;體表無鱗。背部和尾鰭深灰或淺灰色,各鰭及腹部白色。 [24] 
白鱘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干流和四川境內的主要支流。 [25]  棲息於長江流域的中下層,有時也進入沿江大型湖泊。肉食性魚類,以魚、蝦、蟹、等動物為食。3—4月為生殖季節,在卵石底質的河牀上產卵。卵圓形,黑色,沉性,卵徑約2.7毫米。 [24] 
白鱘為中國特有的大型瀕危珍貴魚類。 [24]  2003年1月,在長江上游四川南溪江段誤捕救護放流白鱘成體1尾,是最後1尾關於白鱘活體的記錄。白鱘被列為中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23]  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3.1——滅絕(EX)。 [26] 
中文名
白鱘
拉丁學名
Psephurus gladius
別    名
象魚、象鼻魚、箭魚、柱鱘鰉、琵琶魚、鮪(古時)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鱘形目
匙吻鱘科
白鱘屬
白鱘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鱘亞目
亞    綱
軟骨硬鱗魚亞綱
亞    科
鏟鱘亞科
亞    種
0 [18] 
命名者及年代
(Martens, 1862)
保護級別
滅絕(EX)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11-12] 
滅絕時間
2019年12月23日
英文名
Chinese paddlefish

白鱘動物學史

白鱘與匙吻鱘的外形對比 白鱘與匙吻鱘的外形對比 [17]
匙吻鱘科魚類最早出現於白堊紀(距今一億多年)。現今存活的匙吻鱘科魚類僅有兩屬的兩種,分別分佈於亞洲的長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主要原因是在古地質上由於第四紀冰期產生的環境劇烈變化,使原來比較廣泛分佈的匙吻鱘科魚類在很多地方消失了,只有兩個種在上述兩條尚具備基本生存條件的河流中遺存下來。 [2] 
遼西劉氏原白鱘
遼西劉氏原白鱘(4張)
遼西劉氏原白鱘(Protopsephurus liui)。產於遼西凌源大王杖子鄉范家村二道梁山。軟骨魚類,屬鱘目,白鱘科體型略扁平,頭大三角形,嘴尖而長呈劍狀,其吻長,口大下位,能伸縮,口前具短鬚一對。眼小,體裸露,軟骨很少骨化,尾為三角形。背鰭在腹鰭之後,尾鰭正型,尾鰭上有稜狀鱗,體形一般較大。吻部向前逐漸變窄,前端呈鏟狀成鱘約1.2米。白鱘生活於白堊紀早期(距今1.22億年前122.2 -0.2Ma to 122.5 -0.3Ma)的內陸湖泊。化石當前大多發現於遼西北票的義縣組火山沉積夾層。 [3] 
白鱘 白鱘
現生白鱘(拉丁學名:Psephurus gladius,英文名:Chinese Paddlefish),又稱象魚,是一種古老的鱘魚類,屬鱘形目、匙吻鱘科,為僅存的兩種匙吻鱘科魚類之一,生活於中國長江流域中上游,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鱘頭部特長,佔體長的1/3,小個體約佔體長的1/2,布有梅花狀的感覺器——陷器。吻延長,呈劍狀,其腹面具短鬚一對。眼甚小。口大,下位,弧形,上下頜均具細齒。鰓孔大,鰓膜後緣尖。體表光滑無鱗。棲息於江河中下層,有時進入大型湖泊。白鱘是長江中僅次於中華鱘的大型古老魚類,長可達二三米以上。由於生態環境惡化,白鱘分佈區逐漸縮小,數量逐年減少,個體越來越小。
在中國文化中歷經千年的鮪被科學認知其實僅僅只有160年的歷史,其命名者是德國動物學家——愛德華·馮·馬滕斯(Eduard von Martens,1831-1904)。1860年,馬滕斯參加了東亞“忒提斯”(Thetis)遠征探險,在長江見到了白鱘,之後他返回德國出版了一系列關於東亞動物的書籍,命名了大量東亞動物,白鱘便成為他命名的為數不多的幾種脊椎動物。 [17] 
1862年,馬滕斯建立了白鱘屬(Psephurus),模式種名為劍吻白鱘(Psephurus gladius),其種名來自“Gladius”,指的是古典時代羅馬軍團步兵使用的雙刃短劍。 [17] 

白鱘形態特徵

關鍵特徵:吻長劍狀且基部肥厚,體表無骨板狀大硬鱗,梅花狀凹陷,歪型尾
白鱘
白鱘(6張)
白鱘體長為2~3米,體重200~300千克,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它是體形最大的淡水魚類之一,因體色較淺而得名。又名琴魚、朝劍魚,古名。體長梭形,上下頜均具尖細的齒;吻長劍狀,其長為眼後頭長的1.5~1.8倍,吻部由前到後逐漸變寬,前端鈍尖,狹而平扁,基部肥厚。體無骨板狀大硬鱗;僅在尾鰭上緣有一列棘狀鱗,背部淺紫灰色、腹部及各鰭略呈白粉色。 [4] 
白鱘吻部梅花狀凹陷——陷器和羅倫氏器 白鱘吻部梅花狀凹陷——陷器和羅倫氏器 [17]
白鱘身體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壯,後部略側扁。頭極長,頭長超過體長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狀的陷器。吻的頭部腹面,能自由伸縮。古書上有“鮪口在頜下,長鼻軟骨者也”的記載,將白鱘的生態特徵作了精練的概括。上下頜有尖細的小齒;吻須一對,短小,位於腹面。眼小,有細小須一對,位於吻的腹面。口裂大,弧形,具伸縮性,位於頭部腹面。頭每側有外鼻孔2個。整個頭部皮膜表面密佈着許多細梅花斑狀的感覺神經細胞組織。體側線完整,歪型尾,上葉長、下葉短,上葉背面有棘狀鱗,體表光滑無鱗。在尾鰭上葉具有8個稜形鱗板,向後延至尾鰭上葉。背鰭起點在腹鰭之後,均由不分支的鰭條組成。尾鰭歪形,上葉發達,前緣具一列棘狀鱗。腸管短,腸內有7~8個螺旋瓣。頭、體背部和尾鰭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4] 
它的體形也很奇特,身體呈長梭形,前部平扁,後部稍側扁。頭部的長度超過體長的一半。吻部長而尖,像一把鋒利的長劍,伸出於頭的前端。吻的兩側有寬而柔軟的皮膜,腹面有一對短而細的吻須。口大,位於頭的腹面,呈馬蹄形,能伸縮。鰓孔也較大,沒有鰓蓋骨,但眼睛卻很小。眼睛後面有噴水孔。體表光滑無鱗,或僅有散佈身體各處的退化鱗片痕跡。尾鰭為歪形,上葉比下葉長。頭部,體背和尾鰭都為暗灰色,腹部白色。整個頭部皮膜表面密佈着許多梅花斑狀的神經細胞組織。皮膚光滑柔軟,身體兩側的側線上有許多像小樹杈一樣的分枝。鰾大,具1室。 [5] 

白鱘近種區別


白鱘
體量
體長為2~3米,體重200~300千克,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
最大體長5米,常見體長40-130釐米
成熟個體的體長分佈在75-105釐米,體重為4.5-12.5千克
特徵
白鱘與中華鱘和長江鱘的主要區別是體上及頭部均裸露,沒有骨板被覆,上下頜上具有細牙齒。 [5] 
體長梭形,胸腹部平坦,尾部細;頭呈三角形;吻尖長,微上翹;口下位,橫裂,能自由伸縮;唇具乳突,鼻孔大;鰓弓肥厚,鰓耙呈棒狀,排列稀疏
體長,呈梭形;頭呈楔形,背面極粗糙;吻較狹,前端尖;口下位,成一橫裂,上下唇具有細小的乳突;鰓膜附着於鰓峽上,左右分離;體表其它部分裸露,且多數粗糙;尾鰭歪形,上葉特別發達
圖片
白鱘 白鱘
中華鱘 中華鱘
達氏鱘 達氏鱘

白鱘棲息環境

白鱘為半溯河洄游性魚類。棲息於長江干流的中下游,也可在河口鹹淡水水域成活,偶亦進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個體多棲息於幹流的深水河槽,善於游泳,常遊弋於長江各江段廣闊的水層中;幼魚則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長江口的半鹹水區覓食。 [4] 

白鱘生活習性

白鱘是海、淡水洄游的魚類,屬中下層魚。在滅絕以前,中國長江的四川江段的每年1月洪水期會有部分白鱘魚羣進入岷江、沱江、嘉陵江與烏江等支流的下游索餌,9月以後又返回幹流越冬。而在長江中游江段,白鱘也常進入大型湖泊或與大湖相通的支流索餌。白鱘幼魚有集羣和近岸遊弋的習性,常在岸邊淺水區棲息攝食。
白鱘為大型兇猛性魚類,成魚和幼魚均以魚類為主食,亦食少量的蝦、蟹等動物。食性也隨季節和環境不同而異。當春夏季在長江上游時,以鮈魚類和鯛魚為主,到了秋冬季,則以蝦虎魚和蝦類為主;在長江下游江段則以鱭魚為主,其次是蝦蟹類。它一次進食量很大,可佔體重的5%,但一次攝食後,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攝食。且成年的白鱘除了人類幾乎沒有天敵,其屹立於長江流域食物鏈頂端。 [4]  [19-20] 

白鱘分佈範圍

在白鱘滅絕以前,分佈在海河到錢塘江之間的各大河流。主要為長江(自宜賓至長江口)的干支流中,如沱江、岷江、嘉陵江、洞庭湖、鄱陽湖及錢塘江、甬江等地,黃海、渤海和東海也曾有發現。 [5] 
白鱘分佈圖 白鱘分佈圖 [11]

白鱘繁殖方式

初次性成熟年齡為7~8齡,個體長度一般在2米左右,重量在25千克以上。生殖季節約在3~4月,產卵場所在長江上游重慶以上,水流較急流速約0.49米/秒、水深10米以內、底質多為岩石或鵝卵石的河段,比較集中的產卵場在江安縣附近的長江河段和四川宜賓柏樹溪附近的金沙江河段。四川省宜賓縣柏溪鎮對岸約500米江段是主要天然產卵場。
成熟卵呈灰黑色,卵大,卵隨水漂流發育,幼魚至長江口肥育生長。白鱘性成熟年齡雌魚為7齡,雄魚為5齡。1983~1986年,在繁殖羣體中捕獲雌魚13尾,年齡為7~15齡,體長179~281釐米,體重25~102千克;雄魚22尾,年齡為5~10齡,體長156~214釐米,體重12.6~47.5千克。成熟卵粒灰黑色。體長174釐米,體重31千克雌魚懷卵20萬粒。 [6-7] 

白鱘主要價值

白鱘在學術研究上價值頗高。因曾是中國特產,形態奇異,幼體呈半透明狀,清秀皎麗,其可作為國際文化交流的珍品。在滅絕前,白鱘也是生長迅速的大型經濟魚類,其肉及卵均可食用,鰾和脊索可以制膠。 [22] 

白鱘保護現狀

白鱘保護級別

1998年,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
白鱘
白鱘(2張)
白鱘這一劫後餘生的孑遺動物,在科學研究上顯得極為珍貴,加之現存的種羣數量極少。為此,中國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於1983年和1987年兩次發佈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將其列為一類重點保護的珍貴稀有動物。屬於中國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雖然科學研究部門正着手進行人工繁殖研究,但在沒能大量人工養殖之前,還須嚴格禁止捕殺親、幼魚,大力提倡幼鱘還江,以保護和拯救此珍稀瀕危物種。 [10]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 3.1:
  • 2009年——極危(CR)。
  • 2019年——滅絕(EX)。 [11]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一級。 [12] 

白鱘種羣現狀

由於生態環境惡化,白鱘分佈區逐漸縮小,數量逐年減少,個體越來越小。 [8] 
2019年12月23日,長江白鱘(白鱘屬僅含1種)被正式宣佈滅絕。 [1]  [9] 
2022年7月21日晚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發佈全球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佈白鱘滅絕。 [16] 

白鱘滅絕原因

葛洲壩的築成阻斷白鱘繁殖洄游路線。1981年葛洲壩在長江中游修建,阻斷了該魚的洄游路線,阻止成魚向上遊產卵,導致本就為數不多的白鱘進一步分散,產卵場的面積大大縮減;另一方面,水壩的功能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水温、水深等水文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洄游魚類的性腺發育等。 [20] 
人類過度捕撈。自大壩建成後,大量的白鱘聚集在水壩兩側試圖通行,等待它們的卻是人類的捕魚網。漁業資料顯示,大壩建成後幾年白鱘的捕撈量大幅上升,對它們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此外,長江航運頻繁,加上沿岸採砂、排污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摧殘,白鱘同時面臨產卵場破壞、種羣破碎、洄游無路等多重問題,難覓生路。 [20] 
對白鱘食物源的打擊。電魚等非法捕魚手段屢禁不止,一些漁民佈下的“絕户網”甚至連小拇指都無法穿過。作為長江中食物鏈頂端的白鱘,因長江魚類的劇減而陷入“糧食危機”。此前,長江實行季節性禁漁,但效果並不顯著。本來如果長江上游食物不夠,它們可以遷徙到下游去覓食。但是大壩將通往下游的路截斷後,食物減少,白鱘的存活率隨之降低。 [20] 

白鱘保護舉措

1983年,中國將白鱘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同時全面禁止捕撈和食用,並在湖北省和四川省沿江流設置了白鱘保護站。
中國科學家曾認為人工繁殖可能是維持白鱘種羣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已經進行了幾次圈養繁殖嘗試,但直到1994年都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是難以捕捉到足夠的親魚,以及同時獲得成熟的雄性和雌性個體。
2017~2018年,研究人員對長江流域進行全面科學考察:將長江以20公里為一個網格進行劃分,收集相關信息,仍然沒有發現白鱘蹤跡。 [21] 

白鱘動物文化

白鱘歷史記載

金沙遺址中發現的白鱘紋金帶 金沙遺址中發現的白鱘紋金帶
鮪(白鱘)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曾經佔據了重要而且特殊的位置,在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多處關於鮪的記載。
《詩經》中的《周頌·潛》是祭祀詩,專門記載作為祭品的各種魚類,詩中便有“猗與漆沮,潛有多魚。有鱣有鮪,鰷鱨鰋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説明在春秋時期,白鱘就用於祭祀。 [17] 
在《禮記》中則有“天子始乘舟,薦鮪於寢廟……魚品多矣,薦必以鮪,為其特大者,謂之王鮪”的記載,説明白鱘不僅是祭品,而且在周天子祭祀中有着重要地位,特別大的白鱘被稱為“王鮪”。
道子墨寶中的白鱘(圖片引自宋畫全集) 道子墨寶中的白鱘(圖片引自宋畫全集)
被用作祭祀的白鱘也形象也頻繁出現在文物之中,比如發現於金沙遺址中的白鱘紋金帶,上面刻畫着兩條大魚長長的吻部正是白鱘的典型特徵,表明了白鱘在距今3000年前古蜀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17] 
即便是在古代,巨大的白鱘也並不容易見到,再加上古老詩歌的神話,讓白鱘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白鱘這種神奇大魚在後世逐漸成了傳説中的動物,《淮南子》中的“瓠巴鼓瑟,而淫魚出聽”將白鱘昇華為懂得韻律的大魚;《酉陽雜俎》中的“蜀中每殺黃魚,天必陰雨”將認為殺死白鱘會導致天氣異常;《江賦》中的“叔鮪王鱣鷉鰊鮋,鯪鰩鯩鰱。或鹿觡象鼻,或虎狀龍顏”給白鱘長出了大象的鼻子。 [17]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鱗四鱘魚》中這樣描述白鱘:“(鮪)其狀如鱣,而背上無甲,其色青碧,腹下色白。其鼻長與身等,口在頷下,食而不飲。頰下有青斑紋,如梅花狀。尾岐如柄。” [17] 

白鱘紀念郵票

《鱘》紀念郵票
《鱘》紀念郵票(2張)
中國於1994年3月18日發行的《鱘》郵票一套四枚,分別為白鱘(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達氏鱘(又名長江鱘)、中華鱘(又名王鮪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分別屬於魚綱硬鱗總目的白鱘科和鱘科,均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為長江、黑龍江、珠江等流域經濟價值極高的特產魚,肉及魚子醬在國際市場享有盛名,素有黑色黃金之稱。因鱘、鰉魚性成熟週期長,鱘魚需9~10年,鰉魚需11~18年,再生速度不抵捕撈速度,面臨滅絕的危險。進入八十年代中國逐漸建立了一些保護和研究機構。 [13] 

白鱘世界紀錄

最大的溯河洄游魚類:在淡水中出生,幼年時洄游到海里,然後回到淡水中產卵的魚被稱為溯河洄游魚。這種魚中最大的是白鱘,它們平均長2.3米,重65~130千克。鱘魚有鑽石形狀、像琺琅一樣的鱗片。(吉尼斯世界紀錄) [15] 

白鱘發現記錄

在2003年,在宜賓被誤捕到的白鱘,它個頭高大,長達3米,重160千克。3年過去了,白鱘再也沒有出現在人類的視野裏。由於環境變化,已沒有白鱘生存的自然條件。
  • 漁民發現並搶救白鱘
2002年12月12日,一漁民在長江南京段潛洲附近發現一條白鱘,專家將這條白鱘打撈出水進行搶救。這條白鱘呈灰白色,長3.3米、重約130千克。白鱘出水後,水產專家割開漁網,開始替白鱘清理和縫合傷口。中國水產科學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鱘類研究權威危起偉教授説:白鱘十分珍貴,有“水中大熊貓”之稱。這次發現的白鱘是中國50多年以來長江下游發現的最大的一條。 [14] 
  • 受傷白鱘回家了
2003年1月27日下午,經過專家3天3夜精心救治的“水中大熊貓”——野生白鱘在四川宜賓重回長江水中。這隻白鱘是1月24日上午,南溪縣一漁民在南溪縣福溪口長江江段誤捕的,為雌鱘,長約4米,體重150多千克,年齡約30歲,肚中有待產的大量魚卵。其頭部和尾部有明顯的傷痕,渾身雪白的皮膚上有一些紅色斑塊,像是皮下淤血。白鱘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屬著名的珍稀魚類,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為我國所獨有。白鱘幾乎絕跡。據悉,白鱘重回長江之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在其身上安裝了電子追蹤儀,此後,專家們將24小時不間斷地跟蹤這隻白鱘的動向。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