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馬行街

鎖定
白馬行街,正名是伯多祿局長街,澳門街道之一。清朝道光年間,英國渣甸洋行設在白馬行醫院之側,為招攬生意,在門前繪了一幅白馬廣告畫,非常奪目,居民便稱此街為白馬行街。
中文名
白馬行街
正    名
伯多祿局長街
位    置
澳門
成立時間

目錄

白馬行街主要建築

該街當時是洋行的集中地,除了渣甸洋行外,還有絲綢行、茶葉行及其他洋行,為一商業繁盛大道。該街的國華戲院對面,曾有一座三層樓的洋樓,是澳門同盟會員的秘密機關。
除了聖辣法耶特醫院外,街上還有一所列入保護名單的建築文物,就是西端的國華戲院,近年雖已重修,但是其門仍照原來的模樣。過去戲院對面的釣魚台原有一座3層的樓房(現已拆毀),曾是同盟會開辦的濠鏡閲書報社社址,作為半公開機關,宣傳革命,組織羣眾。澳門日報社址、星光書店、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和浸信中學都在該街。

白馬行街特色

街上鞋店不少,是它的一個特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