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馬嶺

(撫州市金溪縣黃通鄉白馬嶺)

鎖定
白馬嶺乃金溪名山,為雲林三十六峯之一,山上怪石嶙峋,有形似白馬振鬃,昂首雲天者,古人云“奇石飛騰,人驚玉馬”,故又名“玉馬峯”。
中文名
白馬嶺
地理位置
金溪縣黃通鄉
別    名
玉馬峯
海    拔
640 m

白馬嶺發展歷史

白馬嶺 白馬嶺
寺東數百步有一懸崖石壁,高數十米,猿愁烏驚,人稱“仙女照鏡”。山上風景,美不勝收,一言難盡。 [1] 
清雍正時臨川籍大學者李紱,素來尊崇象山先生之“心學”,對金溪山水亦情有獨鍾,他遊覽雲林(金溪又別號雲林)之後寫了《雲林三十六峯賦並序》,以天章雲錦般的清詞麗句,描繪了這片山水之奇美俊秀:“溯豫章之磅礴,測昭武之高深,勢秀東晨,光照南土。地由人著,爭尋白馬之名;山以仙靈,不改青雲之色。……右據巴山,左擐靈谷,精華鬱積,陰陽孕育。虎頭迎節,水環二峽之珠;羊角傳書,波漾千金之粟。香飄仙桂,風也遙遙;影落夢川,月兮穆穆。桃花凝露而晨妝;芙蓉出水而新浴。爭奇競秀,森嚴挺矗……壯二社之英氣,仰三老之高縱。奇石飛騰,人驚玉馬;荒潭寂歷,誰祀金龍?發蒼涼於壯志,收憑弔於閒胸。梭山橫據,象麓遙屬。徘徊理學之流風,彷彿先儒之遺躅。系此山之離奇,實比高乎三陸。 [1] 

白馬嶺地理位置

白馬嶺距金溪縣黃通鄉黃通村東南5公里。 [2] 

白馬嶺主要景點

白馬嶺白馬寺

白馬寺 白馬寺
坐落在金溪縣黃通鄉黃通村東南5公里的白馬嶺上,始建於北宋初年。 [1] 
“天下名山僧佔多”,相傳在北宋年間,有僧人維安雲遊至此,被此山秀麗的景色和幽深的靈氣所吸引,便四處化緣,在白馬嶺上建起一座大廟,併名為“白馬寺”。白馬嶺山勢陡峭,山路崎嶇,遊人要攀巖附葛,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地爬山八九里,方可到達海拔640米的頂峯,白馬寺就建於此。寺左有石砌“古城”遺址一座,相傳是唐末鄉人為躲避黃巢軍所建。寺後有一棋盤井,終年清泉汪汪,飲之透身甘涼,如飲瓊漿,為寺廟燒香待客、僧侶沐浴之用。“十里松竹圍古寺,百重雲水繞高峯”,白馬寺山門的對聯言簡意賅地描述了此情此景。 [3] 

白馬嶺白馬湖

白馬湖 白馬湖
白馬湖(原名高坊水庫)坐落在金溪縣陸坊、黃通兩鄉交界處,屬信江水系,控制流域面積102KM2,是一座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
湖區現有水面6500畝,區內山環水抱,羣峯集翠,古木參天,自然景觀壯麗,漫步湖區林間鳥語蟬鳴,水面碧波盪漾,駕舟水上,揮槳輕櫓泛起閃閃粼光,讓人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湖深處,白馬嶺形如天馬行空,出雲峯高大險峻,直插雲天,與鄰區的仙水巖、龍虎山、三清山、龜峯等名山勝景一脈相連。湖區不僅環境優美,古蹟遺址也不少,南宋哲學家、教育家陸象山的故鄉——青田村和陸象山墓就在進湖區公路旁,還有毀於明末清初著名的石殼殿遺址在水湖區半島依稀可見。白馬湖獨具的優美環境,是開發觀光旅遊,避暑療養和水上游樂場所的最佳境地。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