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馬井港

鎖定
白馬井港是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一個漁港。白馬井港位於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早在東漢時期已是一個漁港,解放後逐漸建設發展,1954年成立港務管理機構,1958年廣東省南海水產公司搬遷此地,1989年改為海南省海洋漁業總公司。白馬井漁港主航道長3000米,水深6~8米,泥砂底質,淤積量小,水域面積1.50平方公里,有泊位15個,能容滿載2000噸級船舶進港。 [1] 
中文名
白馬井港
地理位置
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

白馬井港港口簡介

白馬井港位於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早在東漢時期已是一個漁港,解放後逐漸建設發展,1954年成立港務管理機構,1958年廣東省南海水產公司搬遷此地,1989年改為海南省海洋漁業總公司。白馬井漁港主航道長3000米,水深6~8米,泥砂底質,淤積量小,水域面積1.50平方公里,有泊位15個,能容滿載2000噸級船舶進港。港內設燈樁6座,燈標1座,浮標16個,陸上信號台1處。據統計,漁港年均進港生產補給卸貨的漁船達2萬艘次。2009年5月8日,國家農業部批准成立白馬井中心漁港,2010年11月11日動工建設,計劃建設岸線長1524米。中心漁港的建設,將大大提高漁港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促進儋州漁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1] 

白馬井港區位優勢

白馬井港位於海南島西北部洋浦灣南岸儋縣白馬井鎮,是北門江和春江入海口的河口會潮港,西臨北部灣,北與洋浦港相連。白馬井港有公路連接海榆西線公路,通往海南島各地。海上可通沿海各港口。1982年1月,被廣東省政府批准為進出口貨物裝卸點。白馬井港的經濟腹地有儋縣、臨高、白沙、昌江等縣,是海南熱帶經濟作物主要基地。腹地有20多個國營農場和8間中小糖廠;工業以製糖、制膠、製鹽加工業等為主;農業以糧、油、甘蔗、橡膠、胡椒、香茅等作物栽培為主;主要礦產有油頁岩、重晶石、石英砂等。附近白馬井(包括南司)、幹衝、新英、光村等漁港,盛產各種海產,年產量在萬噸以上。白馬井港主要進口貨物有水泥、鋼材、日用百貨、化肥、糧食等,出口貨物有糖、鹽、水產品、土雜貨等。 [1] 

白馬井港自然條件

氣温:年平均氣温23.1℃,7月氣温最高,月平均27.4℃,1月最低,月平均16.7℃。年最低氣温3℃,年最高氣温39℃。降雨:年平均降雨量1113毫米,多集中在5—10月,年平均降雨日為100.8天。風:常風向為東北和東向,頻率20%,強風向為西北向,最大風速為24米/秒;每年約平均有2次颱風影響該港。霧:全年以12月至翌年4月霧日較多,出現頻率約佔全年霧日的89%,其中以3月最多,能見度小於1公里的大霧年平均日數為16天,年最多霧日為21天。潮汐:屬全日潮型;最高潮位4.4米,最低潮位0.5米,平均高潮位為3.9米,平均低潮位0.45米,平均潮位2.4米;地質屬海南穹隆構造的邊緣,根據探井資料,110米深度內系第三紀湛江系地層為主,地表30米內土層為第四紀海相或陸相交替沉積的砂礫層、淤泥層和粘土層。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 [1] 

白馬井港歷史沿革

白馬井港依白馬井鎮命名。相傳東漢初年,伏波將軍平定交趾後,率部渡海入瓊在南灘港駐紮,士兵炎熱飢渴,伏波將軍所乘的白馬用蹄刨沙,有泉水冒出解渴。以後,人們為紀念馬援入瓊重建珠崖功績,則將泉水築圍成井,取名“白馬井”。東漢時,白馬井港已是一個天然漁港。但是,一直至解放初期未開發。
隨着白馬井墟的發展,1954年成立港務站,1965年建設白馬井商港,改港務所,隸屬海南航運局(後改為海南省海運總公司)。1958年南海水產公司從廣州遷至白馬井鎮,在港口左側建水產捕撈船舶碼頭,原歸廣東省直接管理,1981年交給海南行政區農委管轄,是國家農牧漁業部批准的國營重點捕撈綜合型企業。 [1] 

白馬井港港口狀況

1990年,白馬井港有岸線120米,碼頭長80米,寬8米,有400噸級泊位2個,年通過能力22萬噸。白馬井港有倉庫6座,有效面積2000平方米。堆場3座,總面積8000平方米。南海水產公司有倉庫9座,面積5500平方米,冷藏倉庫1棟,面積772平方米(儲水量為1000噸)。儋縣水產公司有幹倉2間,面積950平方米,水倉500平方米,鹽倉1間220平方米。港口機械設備較少。進港航道長5000米,寬360米,低潮水深5.5米,乘潮水深9.5米(乘潮持續時間6小時)。滿載通航最大船舶5000—10000噸級(乘潮)。供船舶避風和裝卸過駁用錨地長4000米,寬700米,水深5.8—15米,面積280萬平方米,有10個系船浮筒。同時可錨泊4000—10000噸級船舶68艘。1967年貨物吞吐量9.99萬噸,1976年為20萬噸,1978年以來吞吐量均在20萬—23萬噸之間徘徊,1983年22.1萬噸為最高吞吐量,1990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0萬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