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白山脈

(歐亞大陸東緣最高山系)

鎖定
長白山脈,歐亞大陸東緣最高山系,呈東北一西南走向,海拔高度多在1000米以上,主峯為白雲峯,海拔2691米,最高峯為白頭峯,海拔2749米。長白山區域範圍在區域地理和實際應用中有着不同的含義。狹義的長白山,指長白山脈的主峯,即海拔1800米以上的巨型火山錐體;另一種理解,是指長白山火山區;廣義的長白山,指長白山脈,或稱長白山地,是中國東北東部山地的總稱。 [8] 
在大約2500萬年的時間裏,長白山地區經歷了4次火山噴發活動,此4次火山噴發形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形態和主峯。在以上4次火山活動中,每一次噴出的火山物質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此後,長白山進入相對穩定時期。在11000—15000年(第四紀全新世期間)前,火山再次復活,最終形成了長白山天池 [8] 
長白山區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東南部主要為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向西北逐漸降低為低山、丘陵,直至海拔300米左右的台地等。屬大陸性季風氣候。長白山區年平均氣温2—6℃。氣温隨緯度、高度的增加而遞減。長白山區河網密佈,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綏芬河4大水系皆源出長白山區。 [8] 
長白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內涵豐富、外延廣闊。擁有優良級歷史遺存資源主要集中廢城與聚落遺址、軍事遺址、古戰場、交通遺蹟等主要的歷史遺存類景觀文化資源。 [21] 
中文名
長白山脈
外文名
Changbai Mountains
golmin xanggiyan alin(滿語轉寫)
別    名
長白山、白頭山 [29] 
所屬山系
長白山系
地理位置
遼吉黑東部和中朝邊境東北部
走    向
東北一西南
長    度
約 1300 km
寬    度
約 400 km
主    峯
白雲峯(狹義);長白山(廣義) [8] 
海    拔
2749 m
氣    候
温帶大陸性山地氣候

長白山脈形成演變

大約距今四十五億年前基本形成的時候,在東半球的一個點上,出現一個缺口,這個缺口就是整個長白山地區。
在大約2500萬年的時間裏,長白山地區經歷了4次火山噴發活動,玄武岩漿從上地幔出發,沿着地殼中的巨大裂隙不斷上湧,以巨大的能量噴出地表。攜有強大沖擊力的岩漿,將原來的岩石及岩漿中先期凝固的巖塊及火山灰、水蒸氣等噴向空中,然後在重力和風力的作用下降落到火山口周圍或一側,堆積成各種火山地貌。由於玄武岩漿粘度較小,在地表的流動速度較快,流淌的距離較遠,所以形成了廣闊的玄武岩台地。長白山區沿北西方向分佈的南崗山脈,長虹嶺及影壁山等長白山主峯的基底均為此期形成的玄武岩台地。
長白山火山錐形成示意圖 長白山火山錐形成示意圖
在火山噴發之前,長白山的地表大體上還是比較平坦的,大約277萬年前,以長白山為中心,地殼出現了極大的縫隙,導致最早的火山噴發,形成了玄武熔岩台地,這就是長白山熔岩台地和白茂熔岩台地,熔岩的厚度為50—300米,面積達1.5萬平方千米,當時,長白山因為有熔岩噴口,所有位於高度高於其他地方的盾狀台地的頂端,後來,火山活動一度中斷,在58萬年前又出現第二次火山噴發以致黏度較強的鹼性粗面岩在長白山的中心附近堆積起來,岩層的總厚度在896.78米以上,距今約44萬年前,第三次火山噴發依然是黏度較強的鹼性粗面岩,因此難以遠移,只能在原有粗面岩新堆積起來,岩層的厚度達到111米,距今21萬年前,發生了第四次火山噴發,鹼性粗面岩又一次堆積,厚度為196米,在那次火山噴發活動的末期,經火山口沉陷而形成了天池。
在距今約60萬年至1500萬年(第四紀中—晚更新世)期間,長白山區又經歷了一個地殼活動的時期,地質上稱為白頭山期。這個時期發生了4次火山爆發,爆發方式以中心式為特點,地下岩漿沿着深斷裂的交匯處形成的筒形通道上湧,在地表構成了火山錐體地貌景觀。 [1] 
第一次火山噴發形成的60萬年前左右的噴出物構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底板;第二次火山噴發在距今40—30萬年左右,此次噴發持續時間較長,岩層分佈面積廣,厚度大;第三次火山噴發在距今20—10萬年左右,最後完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形態;第四次噴發大約在距今8萬年左右,以小規模火山活動為主,熔岩流覆蓋在火山錐體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長白山主峯形成了。
火山口湖形成示意圖 火山口湖形成示意圖
在以上4次火山活動中,每一次噴出的火山物質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同時,在主火山口周圍,還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此後,長白山進入相對穩定時期。
在11000—15000年(第四紀全新世期間)前,火山再次復活,噴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黃色浮巖,局部厚度達60米。這次猛烈的火山爆發,使火山錐頂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狀火山口。當火山噴發強度及熔岩温度逐漸降低時,熔漿在火山通道內逐漸冷凝並堵塞火山通道。在火山作用停止後,火山口內接受大氣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斷補給,逐漸蓄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這就是的長白山天池。
當長白山主體形成後,該區進入了火山爆發的間歇期,地殼運動相對穩定。但是,在地質歷史的長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46億年,長白山區的地殼演化也進行了約32億年),長白山的地質演化歷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間。長白山火山爆發的歷史就更加短暫了,但還沒有死去,只是處於休眠狀態,稱為休眠火山。 [2] 

長白山脈區域位置

長白山脈位置境域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地區,北部和西南部分別與黑龍江省和遼寧省接壤,東南部和東部分別與朝鮮俄羅斯為鄰。長白山呈東北一西南走向,海拔高度多在1000米以上。 [8]  總面積大約20萬平方千米。 [9] 
長白山火山錐體位於北緯41°55′—42°05′,東經127°55′—128°74′;長白山火山區北界北緯42°35′,南界北緯41°23′,西界東經127°15′,東界東經129°00′;長白山區北界北緯46°18′,南界北緯40°52′,東界東經131°19′,西界東經121°38′。 [8] 

長白山脈區域範圍

長白山區域範圍,在區域地理和實際應用中有着不同的含義。
狹義的長白山,指長白山脈的主峯,即海拔1800米以上的巨型火山錐體;另一種理解,是指長白山火山區,包括長白山火山錐體及廣闊的長白山熔岩台地。其範圍大致北至吉林省安圖縣松江鎮,西至吉林省撫松縣,南部和東部至中朝邊境,並與朝鮮境內的山地連成一體。 [8] 
吉林省長白山
吉林省長白山(12張)
廣義的長白山,指長白山脈,或稱長白山地,是中國東北東部山地的總稱。其範圍北至黑龍江省三江平原的南緣,西至松遼平原的東緣,南至遼東半島南端,東至中俄邊境,東部和南部至中朝邊境。長白山脈南北長約1300餘千米,東西寬約400餘千米,略呈紡錘形。長白山地主體呈東北一西南走向,由一系列東北一西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數條西北、東西走向的山脈組成。主要有完達山(那丹哈達嶺)、大青山、大黑山、張廣才嶺老爺嶺太平嶺(穆稜窩集嶺)、吉林哈達嶺龍崗山哈爾巴嶺牡丹嶺、南崗山、老嶺老松嶺、長白山、千山等山脈。東部和南部有的山體與俄羅斯和朝鮮境內的山地連成一體。 [8]  [27] 
在區域規劃、經濟開發等實際應用中,還有其他對長白山區域範圍的理解和劃分。長白山區的稱謂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區域範圍主要指吉林省威虎嶺龍崗山及其以東的吉林省東部山地。考慮到行政區域的完整性和經濟發展的區域性,向西擴展到西老爺嶺和吉林哈達嶺及其以東的部分縣市。 [8] 

長白山脈地理環境

長白山脈地質

  • 水文地質
長白山區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為主,其次是玄武岩孔洞裂隙水和碳酸鹽類溶隙裂隙水,間或分佈有山間盆、谷地鬆散巖類孔隙水。構造裂隙和風化裂隙發育,溝谷深切,地下水循環交替,多以泉水和河川基流的形式排泄於地表。大氣降水是地下水的惟一補給來源。多季節性泉流,水質較好,多為礦化度小於0.5克每升的重碳酸型淡水。
  • 火山區
長白山火山區自西南向東北方向,分別出現望天鵝峯、長白山和甑峯山三座巨型火山錐體。它們的形成時間及演化特徵都有區別。望天鵝峯形成於中新世,岩漿分異順序為橄欖玄武岩一石英拉斑玄武岩一粗安巖一粗面岩一鹼流巖;環抱長白山天池諸峯形成於上新世至全新世,岩漿分異順序為鹼性橄欖玄武岩一橄欖拉斑玄武岩一石英拉斑玄武岩一粗安巖一鹼流巖;甑峯山形成於早中新世,岩漿分異順序為橄欖玄武岩一橄欖拉斑玄武岩一響巖。望天鵝峯和甑峯山屬於死火山,而長白山火山為處在休眠狀態中的活火山。
長白山火山山體經歷了造盾、造錐、造席三個噴發時期。造盾時期以玄武熔岩流為主,底部噴出少量的玄武集塊巖、角礫岩;造錐時期以粗麪一鹼流質碎屑岩和熔岩流互層狀為主;造席時期以鹼性火山碎屑物的空降和碎屑流呈巖席狀覆蓋錐體為特徵。 [8] 

長白山脈地貌

  • 地勢
長白山區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東南部主要為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向西北逐漸降低為低山、丘陵,直至海拔300米左右的台地等。 [8] 
  • 地貌類型
長白山區的地貌類型主要有火山熔岩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岩溶)地貌和冰川冰緣地貌。其中火山熔岩地貌主要有火山中山,熔岩丘陵、熔岩台地和熔岩谷地;流水地貌主要有侵蝕剝蝕中山、侵蝕剝蝕低山、侵蝕剝蝕丘陵、侵蝕剝蝕台地、沖積洪積台地、河流高階地和河谷平原;喀斯特地貌以喀斯特洞穴為主;冰川冰緣地貌見於長白山火山頂部,主要為第四紀古冰川地貌和現代冰緣形態。 [8] 
  • 地貌分區
根據長白山區的地貌特徵,劃分出如下11個地貌區。
  1. 長白火山中山熔岩台地區。
  2. 哈爾巴嶺、牡丹嶺與南崗山中山低山區。
  3. 嘎牙河、延吉、琿春低山丘陵盆谷地區。
  4. 高嶺—盤嶺中山低山區。
  5. 敦化丘陵盆谷地區。
  6. 龍灣—靖宇火山與熔岩台地區。
  7. 老嶺中山區。
  8. 集安一臨江低山窄谷區。
  9. 白山—通化低山丘陵窄谷區。
  10. 張廣才嶺中山低山區。
  11. 蚊河一輝發河低山丘陵盆谷地區。 [8] 
  • 火山區
長白山地勢總的特徵是以長白山主峯為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可分為長白山中心火山錐體、山麓傾斜熔岩高原和熔岩台地三大地貌單元。大致圍繞火山中心呈同心環狀分佈。長白山中心火山錐體在該區中部,海拔高度1700米以上,錐體底部直徑20千米左右。錐體上部的中心為火山口湖——天池,圍繞天池有諸座高峯,從錐體腹部向下,地勢呈台階狀向下傾斜,高度漸低,坡度漸緩。望天鵝盾狀火山錐體位於長白山中心火山錐體之南,望天鵝峯海拔2051.4米,火山底部直徑35千米左右,錐坡較緩,約6′左右,呈盾狀,山體已遭到強烈切割。山麓傾斜熔岩高原呈環帶狀圍繞長白山中心火山錐體,海拔高度1000—1700米,坡度3—5°。傾斜熔岩高原的外緣分佈着大面積的熔岩台地,海拔高度在600—1100米之間,枱面坡度平緩,多在1°左右。 [8] 

長白山脈氣候

長白山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氣候多樣化,可劃分中温帶、寒温帶和高山亞寒帶3個氣候帶,全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長白山區年平均氣温2—6℃。氣温隨緯度、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主要氣候特徵: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而涼爽,1200米以上無夏,春秋相連;降水季風特徵明顯,一般集中在夏季,佔全年降水量60%以上;山腳下風向隨季節變化,夏季多東南風,冬季多偏西風,山頂常年盛行偏西風。長白山降水充沛,氣候濕潤,光照充足。
長白山氣候多變。長白山天池每年從9月中旬到翌年4月的長冬時節,飛雪不斷,全年平均降雪量320毫米,降雪日數145天。這裏山高風急,年平均風速競達11.7米/秒,大風日數多達269天。均為全國之冠。一年之中霧天競有265天之多,以至於有人登山數次難見天池真面目。這裏全年可目睹霧凇景色的時間長達179天,為全國之最。 [8] 

長白山脈水文

長白山區河網密佈,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綏芬河4大水系皆源出長白山區。其中發源於長白山天池周圍的有松花江的正源二道白河(北坡),松花江的西源漫江和錦江(西坡);圖們江的源流紅土山水(東坡)、紅丹水(東南坡);鴨綠江的正源暖江(南坡)。三江源流區總面積3.07萬多平方千米,其中松花江源1.85萬平方千米,佔60.4%;圖們江源0.46萬平方千米,佔15.1%;鴨綠江源0.76萬平方千米,佔24.5%。 [8] 

長白山脈植被

長白山植被從下往上,隨着地勢的升高,出現比較明顯的垂直分佈特點。在北坡550米以下為蒙古櫟林,它是紅松闊葉混交林被破壞後的次生植被。1100米以下為紅松闊葉混交林帶;1100—1700米為雲冷杉(暗針葉林)林帶;1700—2000米為亞高山嶽樺林帶;2000米以上一直到山頂為高山苔原帶。 [8] 

長白山脈主要山脈

長白山區的山地,均屬長白山脈或長白山地。是吉林東部山地的組成部分,由一系列北東向延伸的長白山脈的幾條支脈組成。長白山區的山脈眾多,崗嶺縱橫,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15種。 [8] 
長白山脈主要山脈
名稱
介紹
張廣才嶺
張廣才嶺位於敦化市北部,由黑龍江省自北向南延伸而來,至此又分為東西兩支,蛟河盆地之西為西老爺嶺,之東為威虎嶺。山峯海拔多在1000一1300米,相對高度達600米。主要山峯老禿頂子(1686.9米),位於吉、黑兩省交界的大老爺嶺峯(1681.9米)、琵琶頂子(1393米)。
西老爺嶺
西老爺嶺位於蛟河盆地西側,拉法河與第二松花江右側支流分水嶺。近北北東向延伸,北於蛟河盆地北緣接張廣才嶺,南過鬆花江谷地接吉林哈達嶺,長約100千米,寬30千米。海拔多在800—1000米,相對高度在600米以上。主要山峯老爺嶺峯(1284.7米)、康大砬子(1233.4米)、楊木大頂子(1099.7米)。
吉林哈達嶺
吉林哈達嶺位於輝發河谷地西北側,近北東向延伸。北起松花湖,向南伸入到遼寧省後逐步與千山山脈相接。長近300千米,寬45—90千米。海拔800—1200米,相對高度600一1000米。主要山峯南樓山(1404.8米)、肇大雞山(1258米)。西南段海拔400一500米。主要山峯慶嶺南山(914米)、大寒葱頂(672米)等。
威虎嶺
威虎嶺位於敦化市、蛟河市、樺甸市之間,牡丹江與松花湖的分水嶺,張廣才嶺南部的支脈。北起陰背山,南止紅石附近,過鬆花江與龍崗山相接。呈北北東走向,長約160千米,寬30—40千米。海拔800—1100米,相對高度300—600米。主要山峯有大平嶺山(1283.6米)、陰背山(1236.2米)、大頂溝頂子(1012.7米)、團山子(826.9米)等。
龍崗山
龍崗山位於樺甸市、輝南縣、柳河縣與靖宇縣、江源縣之間。北起紅石附近松花江左岸,南至遼寧省新賓縣和大夥房水庫上游,近北東向延伸,長約250千米,寬20—30千米。是輝發河與松花江、渾江分水嶺。北接威虎嶺,南接遼寧省千山。海拔800—1200米,相對高度500—700米。中段靖宇、輝南間有著名的龍崗火山羣,164個火山錐與火山口湖星羅棋佈。主要山峯為龍崗山(1347米)、大頂子(1265.5米)和五斤頂子(1251米)。
老嶺
老嶺又名老龍崗。縱貫集安市向北延伸至通化縣、江源縣和靖宇縣,向南延伸至遼寧省桓仁縣。長約200千米,寬20—30千米。海拔多在1000—1300米。相對高度600—800米。主要山峯為老嶺峯(1589米)、六道溝東山(1525.2米)、老土頂(1516米)、老虎山(1367.6米)、東老禿頂子(1267.2米)。
牡丹嶺
牡丹嶺位於敦化市南部和安圖縣北部。西自富爾河源頭,東止荒溝嶺隘口接英額嶺,近東西走向,長約110千米,寬約15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相對高度500米左右。主要山峯為寒葱嶺(1164米)、長嶺(1127米)。
英額嶺
英額嶺位於安圖縣、龍井市、和龍市交界處。西於荒溝嶺隘口接牡丹嶺,東至和龍龍門鄉附近,由天寶山向南接甑峯嶺。近北西走向,長約40千米,寬約30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相對高度700米左右。主要山峯為天寶山(1074米)。
甑峯嶺
甑峯嶺位於安圖縣、和龍市之間。西臨長白山火山區,東為和龍盆地,北與牡丹嶺、英額嶺相接,南抵圖們江左岸,過紅旗河與南崗山相接。近南北走向,長百餘千米,寬30—40千米。海拔1200—1600米,相對高度700—900米。主要山峯為甑峯山(1676.6米)、老嶺(1457.5米)、長虹嶺(1397.7米)。
南崗山
南崗山位於和龍市、龍井市東部。南自紅旗河左岸,北至圖們市附近。主脈近北東和北北東走向,長約130千米,寬15—25千米。北段海拔多在700米以下,相對高度500米左右。南段海拔多在800—1200米。相對高度在600—1000米。主要山峯為作板嶺(1343.6米)、天佛指山(1266.1米)、沙松頂子(1256米)。
哈爾巴嶺
哈爾巴嶺位於敦化市與汪清縣、龍井市、安圖縣之間。南與安圖縣福成屯附近接牡丹嶺,向北伸入到黑龍江省,於鏡泊湖東接黑龍江省老爺嶺。呈北東向延伸,長近150千米,寬約30千米。海拔800—1200米,相對高度為300—700米。主要山峯是哈爾巴嶺峯(1054.5米)、煙筒砬子(1022米)、北大頂子(952.4米)。
老松嶺
老松嶺位於汪清縣東部。北於嘎呀河源頭與黑龍江省的老爺嶺相接,南至汪清縣荒溝附近與盤嶺相接。山體呈北北西走向,長約80千米,寬40—50千米。海拔800—1000米。相對高度400—600米。主要山峯有老松峯(1116米)、禿老婆頂子(1035.2米)。
穆稜窩集嶺
穆稜窩集嶺又名太平嶺。北自黑龍江省穆稜河下游雞西市附近,向南延伸至吉林省汪清縣北部,近北北東走向,長約180千米,寬30千米。海拔800—900米。相對高度300—500米。
盤嶺
盤嶺又稱磨盤山脈。位於琿春市西部,汪清縣東南部,為兩市縣界山。西自圖們市附近,東至琿春市春化附近,近東西走向,長約100千米。海拔800—1200米,由於南麓的琿春盆地海拔僅20米左右,故相對高度很大。主要山峯有老爺嶺(1477.4米)、磨盤山(1114.5米)、荒溝嶺(868.8米)。
大龍嶺
大龍嶺位於琿春市北部,是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兩省的界山。西自杜荒子河源頭,東至中俄界河瑚布圖河的源頭。近北北東走向,長約75千米,寬20—30千米。海拔700—1000米,相對高度400—700米。大龍峯是主要山峯(1141米)。
參考資料: [8] 

長白山脈主要火山

長白山火山區主要由三座大型的破火山口和一系列小的渣錐組成。
長白山火山羣主火山分佈 長白山火山羣主火山分佈
胞胎山火山位於朝鮮境內,由南北兩座組成,分別為南胞胎山和北胞台山,最高峯位於南胞胎山,海拔2343米。破火山口呈不規則的橢圓形,由於其形成時代早,風化剝蝕強烈,致使火山錐體部分已不明顯,但航片上仍可識別出火山錐體的大致輪廓,越近破火山口部分地形越陡,放射狀水系將不十分明顯的錐體深切割成壟狀。噴發岩石為玄武岩-粗面岩-鹼性流紋岩系列,符合長白山火山羣的演化序列。由於缺少可靠的測年數據,其具體噴發活動時代目前不清楚,但普遍認為胞台山火山是三座火山錐體中最老的一座,可能的活動時代為距今5—2百萬年。
望天鵝火山位於天池火山之南30千米,最高峯海拔2051.4米,望天鵝火山錐體底部外圍是大面積玄武質熔岩,環繞錐體形成盾狀熔岩台地,其熔岩流南抵鴨綠江邊,東越鴨綠江入朝,北側被天池火山噴發物所覆蓋。望天鵝破火口形成後遭受水流的切割作用,部分已不明顯,但整體輪廓清晰呈不規則的橢圓形,長軸呈NNW向,長約20千米左右,短軸長約9千米左右。望天鵝火山與長白山火山羣有相似的火山發展階段與岩漿演化過程(鉀質粗麪玄武岩-粗安巖-粗面岩-鹼性流紋岩),火山活動時代介於上新世一早更新世。造盾鉀質粗麪玄武岩覆蓋在中生代花崗岩之上,早更新世完成了粗面岩和鹼性流紋岩的造錐,火山活動也隨即結束。
天池火山是三座火山錐體中最年輕的一座火山,其破火山口保存完整且“新鮮”,南北長4.4千米,東西寬3.37千米,周長13.1千米。其錐體形貌保存完整,地貌上造錐的四個階段層次清晰,同時第四紀冰川地貌清晰可辨。
長白山火山羣除三座大的複合式火山錐體外,還發育有眾多小的火山錐體,分佈於複合式錐體的翼部和平原地區。其中部分時代較新的火山錐體保存完整,濺落的火山渣成層性分佈,主要由紅色的火山渣,火山彈組成,部分層位含黑色的熔岩條帶,説明了噴發過程由弱爆炸式與溢流式相互交替進行。這些渣錐的成分主要為粗安巖、粗面岩和鹼流巖,詳細的各錐體成分有待進一步研究。 [24] 

長白山脈主要山峯

長白山脈十六峯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奉吉勘界副委員、奉天選用知事劉建封率隊踏查長白山天池時,從女真祭台視角所見,親自為16峯命名。之後,又命名了落筆峯、不老峯、砥柱山。20世紀80年代,全國地名普查時,又命名了天文峯、織女峯,使環抱天池奇峯數量達到21個。其中3個峯為中朝兩國界峯,3個峯今在朝鮮境內。 [8] 
長白十六峯 長白十六峯
長白十六峯
名稱介紹
圖片
白雲峯:長白山主峯,位於天池西側,在白山市撫松縣境內東南,玉柱峯北部1250米,海拔2691米,為中國東北第一高峯。白雲峯臨池而立。高出天池水面497米。
白雲峯 白雲峯
天文峯:位於天池氣象站東偏西400餘米,南距華蓋峯325米,北靠織女峯,高出天池水面476米,海拔2670米,為天池東側最高峯。1958年在該峯東側建長白山天池氣象站,始稱天文峯。
天文峯 天文峯
玉柱峯:又名青石峯。位於天池西側,西北距白雲峯1270米,南隔懸雪崖與梯雲蜂相接,海拔2664米。峯頂五峯簇擁,狀若玉柱,有賴以擎天之感,故享有“長白玉柱”的美稱。有學者研究,《紅樓夢》的文化之源實在長白山(書中稱“大荒山”)。有人為此建議將青石峯改成《紅樓夢》所稱的“青埂峯”(清根峯),也有一定道理,增添了文化韻味。
玉柱峯 玉柱峯
梯雲峯:中朝界峯,位於天池西南側,海拔2543米,北距玉柱峯1000米,南距卧虎峯2400米。梯雲峯上的梯子河瀑布,是錦江上游梯子河的發源地。
梯雲峯 梯雲峯
冠冕峯:位於天池正南,距卧虎峯500餘米,海拔2525.8米。重巒疊嶂,氣象端嚴,似冠冕形,故名。與龍門峯、天豁峯遙遙相對,南北隔池相望。此峯又稱“玉雪峯”,可能是遠處觀之,四季皆白如雪。實際上那白的不是雪,而是玉白色的浮石,只因從遠處觀之,雪石難辨。而此峯面向月池一側,則真有很多終年不化的積雪,俗名“雪山”。下有冰穴數處,經常可見穴中炊煙如縷,有人懷疑是仙人在這裏煉丹。
冠冕峯 冠冕峯
芝盤峯:又稱鹿鳴峯,位於天池西偏北,海拔2603米,峯頂由四個小山峯組成,有“四子會芝盤”之説。峯頂有草甸,形如圓盤。每到嚴寒冬季,其他各峯積雪封頂,唯有此峯露在雪外。《長白山江崗志略》記載,當地百姓説,峯頂產靈芝,故而取此名。每年夏季,鹿羣紛紛來此避暑,確有“鹿鳴翠谷,雕飛芝盤”的景象。而據劉建封的曾孫劉自力研究,此峯實為劉建封為紀念其家鄉—山東諸城縣臨浯鄉“芝盤村”而命名的。
芝盤峯 芝盤峯
華蓋峯:位於天池東側,天文峯東南350米,南接紫霞峯,海拔2640米,高出天池水面446米。據《長白山江崗志略》,華蓋峯“山形如蓋,其出雲還雲,狀亦如蓋。每至春冬,常見五色雲遮掩頂上,即風雪交加,亦不散去。”因其似帝王車輦之華蓋而得名“華蓋峯”。
華蓋峯 華蓋峯
龍門峯:位於在天池北側,乘槎河西岸,海拔2595.7米,距天池水面高401.7米。因兩峯突起,狀若門形,故名龍門。《長白山江崗志略》載,“在乘槎河西,與天豁峯對峙而低。池水溢流而出,狀若門形,故號日龍門。”傳説,大禹治水曾到峯上。山旁有一石,上似蝌蚪字形。在百姓的心中,這碑為神碑,無人認識上面的蝌蚪文字。傳説,有人在龍門峯前,看見有幾條紅黃色的魚,在乘槎河上跳躍。就用石頭打。不料,“霎時狂風大作,白雨暴落,連聲霹靂,而魚亦逝。”
龍門峯 龍門峯
卧虎峯:中朝界峯,位於天池南偏西,北距梯雲峯約1000米,南鄰冠冕峯,海拔2566米。臨池多虎蹤,前有虎徑,斜長5裏餘。峯形如虎,山勢猙獰,怪石嵯峨,偶一登臨,則驚神駭目,大有戰戰兢兢之感,故名。
卧虎峯 卧虎峯
天豁峯:位於乘搓河東岸,與龍門峯相對,海拔2620米。因峯起雙尖,中闢一線,有豁然開朗、令人不可思議之趣而得名。相傳,山縫為大禹治水時所劈。”天豁峯面向天池屍側,“土色黃,望之如二龍蟠踞頂上。峯後石多赤色,亦頗耐觀。每至冬日,雪凝峯間,直同白虹,插入天漢,尤覺十分出色。”據當地人講,峯頂平縫中,隱有洞口數處。登山的人往往看見有蟒蛇出沒其間。在十六峯中,天豁峯是最富於傳奇色彩的山峯之一。
天豁峯 天豁峯
紫霞峯:位位於天池東側,華蓋峯東500米,海拔2618.2米。因石色呈紫色而得名。傳説,“峯產寶石,遙望之,光如明星。”
紫霞峯 紫霞峯
錦屏峯:位於天池西北側,芝盤峯北200米處,在東起龍門,西經觀日、芝盤,南至白雲峯的大馬蹄形內壁(俗稱“大簸箕”)之正中,海拔2590米。峯頂南北各起一峯,中間平行成線。峯前壁立千仞,如刀削成,峯後陡懸無掛,恰似錦繡屏風,因而得名。
錦屏峯 錦屏峯
鐵壁峯:位於天池中心北側,東對天文峯,西隔織女峯與天豁峯相望,海拔2560米。因石色赤黑,似鐵壁而得名。該處為長白山北坡觀天池第二絕妙處。説,一採藥人至此,遇見峯上張燈結綵,金碧輝煌,中間懸朱字無數,多不能識。唯“福”“壽”字不篆不隸,形似鳥蟲,尚可辨。歸去後告訴別人,人們都以為荒誕不信。等再次去看時則始終見不到這番情景了。
鐵壁峯 鐵壁峯
觀日峯:位於天池北西側,錦屏峯東400米,海拔2510米。登此峯可觀日出日落,故而得名。
觀日峯 觀日峯
孤隼峯:今在朝鮮境內,位於天池東南紫霞、三奇兩峯中間,海拔2711米。峯頂尖秀石峭,向西斜而有力,形同孤隼,故名。下有雞冠巖、仙人島等勝景。
孤隼峯 孤隼峯
織女峯:位於天豁峯、鐵壁峯之間,海拔2530米,頂有攬勝台。傳説七月初七牛郎織女在此相會而得名。
織女峯 織女峯
白頭峯:今在朝鮮境內,也稱將軍峯,位於天池南稍東,海拔2749米,為天池東側最高峯。峯頂四季積雪不化,山勢陡峭,有兩峯列峙的南天門,下有流經10餘里的伏流旱河;南為暖江上游,即鴨綠江之北源。
白頭峯 白頭峯
三奇峯:今在朝鮮境內,位於天池東南,西連孤隼峯,東靠白頭峯,海拔2670米。三峯比立,石峙琳琅,影印天池,秀色可掬。據説,三奇峯頂有洞,直通天池。峯下有許多五色石,鮮美光亮,令人喜愛。
三奇峯 三奇峯
落筆峯:又名荷筆峯。位於天豁峯北偏東,東南距天文峯700米,海拔2520米。柱狀峯尖高聳人云,恰似筆尖放在渾圓筆筒之上,因而得名。
-
砥柱山:位於不老峯西,海拔2142米,因山體渾厚,以支柱羣峯而得名。
-
不老峯:位於落筆峯北偏西,海拔2500米,與天文峯後脊連結,逶迤向東延伸,山巔孤峯獨立。
-
參考資料: [8]  [20]  [28]  [30] 

長白山脈其他山峯

長白山的其它山峯
名稱
介紹
赤峯
赤峯位於天文峯東30.4千米,海拔1321.4米,紅土水、弱流水匯流處。因山上皆為赤紅色火山熔渣組成,狀若紅土,故名。
雙目峯
雙目峯位於長白山天池東18千米,海拔1532.1米,因有兩個峯頭得名。
奶頭山
奶頭山位於安圖縣二道白河鎮東南11.6千米,長白熔岩台地北段。西奶頭山海拔1030.8米,奶頭山海拔955米,因兩山形如乳頭故名。
望天鵝峯
望天鵝峯位於白雲峯西南35千米,長白朝鮮族自治縣縣城西北44千米。為一座大型火山口羣,是盾狀火山錐體頂部塌陷形成的,共有13個以上火山口。海拔高度2051.4米,山體近似圓形,長30千米,寬30千米。
龍頭山
龍頭山位於長白山保護局維東管理站東北約4千米處,海拔1197米。因山頂似龍頭而名。
虎牙峯
虎牙峯位於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東北,橫山以南鴨綠江邊,海拔1500米,峯峙如林,虎牙交錯,因稱虎牙峯。
秫秸垛山
秫秸垛山在安圖縣境內,南崗山脈支脈,屬甑峯山,海拔1051米。相對高度300餘米,長32千米,寬2千米,因山頂部平坦,形似大秫秸垛得名。
團頭山
團頭山即費德里山,一名蠶頭。南距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城180千米。
張鼓峯
張鼓峯又稱張高峯。位於琿春市東南,圖們江口上溯20餘千米東岸,敬信鎮防川村北1.5千米。為中俄兩國界山,海拔155.1米。
帽兒山
帽兒山位於延吉市西南部,距市中心3千米,海拔517米,因形似草帽而得名。
五女峯
五女峯位於老嶺山脈末端,距集安市21千米,海拔1350米。
羅通山
羅通山位於柳河縣東北部,距縣城35千米,海拔1090米。
大頂子山
大頂子山又稱安口嶺。距柳河縣安口鎮鄉榮家屯南5千米,是安口鎮通往三源浦的交通要道,海拔1265.2米。
望兒峯
望兒峯位於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雙山頭東山坡,因有塊奇石,猶如一位神態逼真的慈祥老母安坐其上,神情莊重地凝視遠方,像是引頸盼望兒歸,故得名。
毛公山
毛公山位於汪清縣十里坪西1千米的雪嶺深處,海拔207米。山形酷似毛澤東座像,故名。據毛澤東當年警衞班長安科文實地考察稱,座像與毛澤東紀念堂的塑像相似。座像高22米,端坐東北,面向西南。
參考資料: [8] 

長白山脈山體形態

長白山脈峽谷

長白山大峽谷,位於天池20餘千米的長白山西南坡原始森林中。長約70千米,最寬處約300米,垂直最深達160米。最壯觀處長10餘千米。兩岸多數地帶是坡陡如削的懸崖絕璧。峽谷中聳立着奇特的熔岩石峯林,有的酷似犀牛,有的如同大象,有的像鮮菇,更有“雙熊登山”“犀牛望月”“雙象吸水”“鱷魚吞石”“禿鷲尋覓”“孔雀開屏”“獅子歡舞”“雞鳳和鳴"等景觀。 [8] 

長白山脈山坡

汩石坡位於紫霞、華蓋兩峯中間,俗稱東坡口、滾石坡。
望瀑坡位於砥柱山東側2.5千米虎嘯崖上坡處。因坡南有一巨石,登石可望瀑布而命名。 [8] 

長白山脈懸崖

長白山懸崖
名稱
介紹
軟石崖
位於白頭、冠冕兩峯之間,俗名南坡口,沙石軟如麪粉,故名。
懸雪崖
位於玉柱、梯雲兩峯中間,俗名西坡口。坡陡處有雪窩,終年不消,故名。
雞冠崖
位於孤隼、紫霞兩峯中間。形同雞冠,俯池飲水,故名。
炭崖
位於木石河下游,崖深兩丈餘,崖底出木炭甚多,故名。
隱豹崖
位於冠冕、卧虎兩峯中間。因此處有豹出沒而得名。
玉壁
位於龍門峯北,與砥柱山對峙。壁長0.5千米,因石似翠玉而得名。
金壁
南與玉壁相連,勢比玉壁高峻,壁長1千米。
參考資料: [8] 

長白山脈溶洞

長白山溶洞
名稱
介紹
紅軍洞
位於老嶺山脈中段南麓,距集安縣城60多千米的閻家街,為一喀斯特溶洞。高於谷底30多米,洞口較開闊,寬4~5米。在一塊大鐘乳石巖壁上,留着紅色的字跡,尚可辨明一兩個字,是當年楊靖宇將軍率領的抗聯隊伍留下來的字跡。羣眾為紀念東北抗日聯軍的英烈,把這個溶洞稱為“紅軍洞”。
長白龍洞
又有龍潭洞、冰流洞之稱。位於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長白鎮西北龍洞山腰500米處。洞高可達二三丈,寬敞的拱形大廳,可容納幾百人。
紀仙洞
位於牡丹嶺古洞河源頭,相傳古洞是紀仙遁跡之處,故名。
鹿蹄洞
又稱崆洞。位於銀環湖北側6千米的高山苔原上,海拔1900米。總面積300多平方米,可容納數百人。是羣鹿聚集之地,故名。
石泉洞
位於長白山東北部和龍市東城鎮海蘭村4.5千米處。天然洞口深數十米,昔日有泉水汩汩長流,終年不斷,故名。
穿心洞
又名穿雲洞。位於蛟河市人民政府駐地東北13千米拉法位子山腰。洞高約3米,寬約13米。洞內長約50米,寬14.5米,可容納千餘人。因洞從山腰穿透而得名。
龍泉洞
位於通化市東昌區龍泉街秀泉路北端,石棚子溝門東山根。洞內石壁刻有眾多佛像,在水泊中塑一觀世音像。
煙筒山溶洞
又稱鴨園溶洞。位於通化市鴨園鎮煙簡山,距通化市區30千米。山腰突兀20米高,狀如煙筒的尖頂,孤峯下約150米處現出岩溶洞口。洞口處海拔540米,洞中恆温零上10℃左右。溶洞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洞內形成4個自然大廳。
官馬溶洞
又稱仙人洞、狐仙洞。位於磐石市官馬鎮南粗榆水庫北側的楊木頂子山腰,距磐石市29千米。以地名得名。洞長約380米,總面積1800平方米。按間隔空間可分為7個廳,以洞廊相連。第6廳有一條寬2米、深3米的地下河。
參考資料: [8] 

長白山脈火山活動

長白山脈活動歷史

長白山火山羣的大規模噴發活動始於漸新世晚期(距今約29百萬年)。 [24] 
天池火山一萬年以來噴發的時間序列為:距今約5000年(大規模爆炸噴發),距今約4000年(中小規模爆炸噴發),千年前(大規模爆炸式噴發),1668—1702年(中等規模爆炸噴發),及1903年(小規模的噴氣活動)。
長白山天池火山區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噴發,可能由於那裏人跡罕至,高寒多風,氣候多變,且由於西北風向的影響,噴發的火山灰多被飄落至朝鮮一側,因此在中國的歷史記載中尚未發現有關天池火山噴發的記述。 [26] 

長白山脈災害影響

據朝鮮和日本的文獻記載,高麗定宗時期的946年,長白山火山噴發,是近兩千年來世界上最大的噴發之一,火山爆發指數為7級,爆發之猛烈,當時東北亞地區到處都有記載。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約為83至117立方千米,併產生熾熱氣體流,形成近300米厚的岩漿層,5釐米厚的灰塵雲抵達距離1046千米的日本北海道和千島羣島。高麗皇帝聽見打雷聲,嚇得放走了囚犯,高麗首都開京以南450千米之外都能聽見長白山爆發的聲音。另外在日本京都距離長白山1000千米外也聽見了巨響聲。1100千米外日本奈良都有記錄946年“白灰雨”(火山灰)事件。 [2]  其噴火口半徑200米左右,火山灰直衝如天空,火山灰柱高達25千米,傘狀頂部更是35千米高,火山灰柱半徑13千米。火山灰柱坍塌後,火山碎屑流蔓延了60千米,火山灰降落到1300千米外的日本降下了2~5釐米厚的火山灰,在日本海,火山灰沉積有16~10釐米厚,最近在2000千米外的也發現了這次噴發留下的沉積物。噴發持續4—14.5天左右,噴出了76—116立方千米火山灰,估計2000萬噸硫。一度影響全球氣候7年之久,爆發1—3年內全球温度降低了1.2℃,歐亞大陸降温最高幅度超過2.25℃。 [3] 
據史料記載,自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以來,長白山火山曾有過三次小規模的間歇式活動。
第一次噴發是在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8月26日)。據目擊者記載,當時有“放炮之聲,仰見則煙氣張天,大如數摟之石,隨煙折出,飛過大山後不知去處”。
第二次噴發是在清康熙七年(1668年),長白山區下了一場“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噴發是在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4月14日)。據史料記載:“午時,天地忽然晦螟,時或赤黃,有同煙焰,腥臭滿室,若在烘爐中,人不堪重熱。四更後消止,而至朝視之,則遍野雨灰,恰似焚蛤殼者”,“同月同日,稍晚後,煙霧雲氣,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襲人之衣裙”。又據《長白山江岡志略》記載,長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獵者每拾以為炊,土人因其出於地中,故以神炭呼之,……過此拾有數塊,燃之以烤鹿脯,與尋常木炭無異。但以兩丈深之土崖,能產木炭,大者拱把(兩手合圍——作者注),小者一握。”經地質工作者考證,這些木炭是由於這次火山噴發時高温的熔漿將樹木烘烤、燃燒炭化的結果。 [4] 

長白山脈岩漿起源

長白山火山羣的岩漿來源與成因,仍是學術界爭論的一個焦點。觀點主要分為兩類:
  1. 西太平洋板塊俯衝成因:眾多的地球物理資料表明,在距長白山火山羣不遠的琿春等地有深震發生,説明西太平洋板塊俯衝已到達或靠近長白山火山區域;同時地震的層析成像結果顯示,中國東北下部600千米處存在一個低速帶,可能是西太平洋板塊的俯衝殘留板片,這一板片在脱水和壓力影響下形成一系列的板內火山,不僅包括長白山火山羣,還影響到中國東北乃至山西大同一帶的火山活動。
  2. 地幔柱熱點成因:這一方面觀點主要是由於地球化學方面的證據得不到俯衝的信息,反之認為是地幔柱可能更合理;首先長白山火山的岩漿具有明顯的雙峯式特點,即分為玄武岩和粗面岩與鹼流巖兩類,無板塊邊緣代表性的安山岩;同時,温泉氣體地球化學測試結果表明,無板塊俯衝所具有的信息,特徵更接近於來自上地幔的地幔柱成因。另外,長白山火山羣距離西太平洋俯衝帶約1300千米,此距離被認為遠遠超過了俯衝所影響的範圍,地幔柱熱點理論更適用。 [24] 

長白山脈資源狀況

長白山脈水資源

根據吉林省於1979—1985年的地下水資源調查,長白山區地下水資源總量54.36億立方米。其中松花江白山水庫以上18.24億立方米,拉法河0.83億立方米。松花江白山電站至豐滿電站區間2.44億立方米,輝發河4.92億立方米,牡丹江6.27億立方米;綏芬河0.95億立方米;圖們江干流1.29億立方米,嘎牙河2.36億立方米,布爾哈通河1.23億立方米,海蘭河0.76億立方米,琿春河3.10億立方米;鴨綠江干流5.72億立方米,渾江6.25億立方米。長白山區地下水資源量佔全省地下水資源總量113.18億立方米的48%。長白山以東地區。地下水流向東南,泄於鴨綠江和圖們江;長白山以西的地下水流向西北,泄入松花江和東遼河。在1991年所做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中,估算長白山區地下水可開採量為61.55億立方米。 [8] 

長白山脈植物資源

長白山區的野生植物資源比較豐富。其目、種、屬比較齊全,種羣面積分布也較大,具有很大的資源優勢和重要的經濟與科學研究價值。據2000年調查統計,已知野生植物種類達39000多種,其中地衣類270多種,苔蘚類350多種,真菌類900多種,蕨類140多種,裸子植物30多種,被子植物2300多種。
根據國務院於1999年8月4如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所公佈的一、二級保護野生植物共258種。其中:一級屬於長白山區的有2種,二級屬於長白山區的有9種。 [8] 

長白山脈動物資源

2000年,長白山有獸類63種,鳥類277種另11亞種,兩棲類13種,爬行類16種,魚類73種。長白山的動物區系始終處於不斷地發展和變化之中。 [8] 

長白山脈礦產資源

長白山區複雜的地質條件,形成了豐富的礦藏。截至2000年底,吉林省有探明儲量的礦產增加到98種(全國為152種),長白山區有80種,固體礦產地368處,水氣礦產地132處,這些礦種劃分為9個工業類別。一是能源礦產:煤、油頁岩、鈾。二是黑色金屬礦產:鐵、錳、鈦、釩。三是有色金屬礦產:銅、鉛、鋅、鎳、鈷、鎂、鎢、鉬、汞、銻。四是貴金屬礦產:金、銀。五是稀有礦產、稀土、分散元素礦產:鋯、重稀土氧化物、磷釔礦、獨居石、鎵、鎘、硒、碲。六是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藍晶石、紅柱石、螢石、熔劑用灰巖、白雲岩、石英岩、脈石英、耐火粘土。七是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硫(硫鐵礦、伴生硫)、電石用灰巖、砷、硼、磷、明礬石、泥炭。八是建築材料及其它非金屬礦產:石墨、壓電水晶、熔鍊水晶、硅灰石、滑石、石棉、雲母、長石、石榴子石、透輝石、沸石、石膏、冰洲石、寶石(橄欖石)、水泥用灰巖、制灰用灰巖、飾面用灰巖、泥灰岩(松花石)、玻璃用砂岩、硅藻土、高嶺土、陶瓷土、伊利石粘土、膨潤土、水泥配料用粘土、霞石正長巖、飾面用輝長岩、飾面用閃長巖、飾面用玄武岩、飾面用花崗岩、建築用安山岩、浮石、火山渣、飾面用大理岩、水泥用大理岩。九是水氣礦產:地下水、礦泉水。
長白山區探明儲量的金屬礦產共24種,即鐵、錳、鈦、釩、銅、鉛、鋅、鎳、鈷、鎂、鎢、鉬、汞、銻、金、銀、鋯、重稀土氧化物、磷釔礦、獨居石、鎵、鎘、硒、碲,礦產地148處。已經開發利用的礦種有鐵、銅、鉛、鋅、鎳、鎂、鉬、銻、金9種。
長白山區能源礦產有煤、油頁岩、石油、鈾、地熱。其中煤、油頁岩及鈾有探明儲量。在已有探明儲量的3種礦產中只有煤具有重要意義。吉林省煤的儲量僅佔全國煤總儲量的0.21%,列全國第20位,產量為全國煤炭總產量的2%左右。預計遠景儲量達38.97億噸。長白山區煤儲量佔全省總儲量的60%左右。
長白山區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品種齊全,分佈廣泛。已有探明儲量的礦產有50種,即硼、硫、磷、砷、電石用灰巖、明礬石、泥炭、藍晶石、紅柱石、螢石、熔劑用灰巖、冶金用白雲岩、冶金用石英岩、冶金用脈石英、耐火粘土、石墨、壓電水晶、熔鍊水晶、硅灰石、滑石、石棉、雲母、長石、石榴子石、透輝石、沸石、石膏、冰州石、橄欖石寶石、水泥用灰巖、制灰用灰巖、飾面用灰巖、泥灰岩(松花石)、玻璃用砂岩、硅藻土、高嶺土、陶瓷土、伊利石粘土、膨潤土、水泥配料用粘土、霞石正長巖、飾面用閃長巖、飾面用輝長岩、飾面用玄武岩、建築用安山岩、飾面用花崗岩、浮石、火山渣、飾面用大理岩、水泥用大理岩。其中硅灰石、硅藻土、泥灰岩(松花石)、橄欖石寶石、浮石、火山渣礦產佔全國儲量一半以上。 [8] 

長白山脈氣候資源

  • 綜述
氣候資源包括光能資源、熱量資源、水份資源和風能資源。長白山區的光能資源不夠充足,熱量資源嚴重不足,水份資源充沛,風能資源豐富。 [8] 
  • 光能資源
長白山區日照時數大部分在2400小時以下,其中集安最少,僅2259小時,吉林半山區及通化和延邊地區的部分為2400~2600小時。日照百分率一般在57%以下。主要作物生長季的5~9月日照百分率一般在50~55%,山區僅43~50%,延邊盆地及東部邊境地帶日照百分率最小。
長白山區年總輻射量大部分地方為4600~4800兆焦耳/平方米,通化西部、遼源南部為4800~5000兆焦耳/平方米,其中東豐、柳河高於5000兆焦耳/平方米。延邊盆地和東南部的臨江、集安最小,年總輻射量少於4600兆焦耳/平方米。農作物生長季的5~9月總輻射在2400~2600兆焦耳/平方米,其中梅河口、柳河、輝南為2600~2800兆焦耳/平方米,延邊中東部和長白、臨江、集安等地在24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下,尤以璋春最小,僅2141兆焦耳/平方米。
長白山區光合有效輻射的年總量大部分為2300~24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下,其中延邊盆地及臨江、集安在23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下,輝春最小,僅2211兆焦耳/平方米。日平均氣温≥10℃期間的光合有效輻射在1200兆焦耳/平方米,其中輝南、梅河口、柳河、集安為1200~1300兆焦耳/平方米,長白山地和延邊地區少於1100兆焦耳/平方米,長白、撫松、靖宇一帶的高寒山區不足1000兆焦耳/平方米。 [8] 
  • 熱量資源
長白山區熱量資源在地域分佈上很不均衡,海拔越高,氣温越低;緯度越高,氣温越低,熱量資源由低緯度向高緯度減少。日平均氣温穩定通過10℃期間的活動積温,隨着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要減少14.3℃左右,日平均氣温穩定通過10℃的初日推遲3天,終日提前2~3天,間隔日數減少5~6天。這種熱量資源立體分佈特徵,決定了山區農業的立體結構,適種作物由喜温作物過渡到耐涼作物,品種由中晚熟過渡到極早熟。 [8] 
  • 風能資源
長白山風能資源豐富。長白山頂年平均風速11.7米/秒,風速最小的8月,平均風速達6.9/秒;靜風頻率只佔全年總時數的4%。年有效風能最豐富的區域在長白山黑風口以上苔原地帶,其次是延邊近海的理春,年有效風能大於600千瓦時/平方米,其中天池附近在1000千瓦時/平方米以上;東部的敦化、龍井、長白與天池腳下的環狀區域,為風能較豐富地區,年有效風能在400~600千瓦時/平方米;半山區的蛟河,樺甸、磐石、東豐、輝南、梅河口及東部山區的安圖、松江、靖宇、撫松、和龍等地為風能可利用區,年有效風能為200~400千瓦時/平方米。 [8] 

長白山脈旅遊資源

【主詞條:長白山景區
  • 綜述
長白山景區主要分為北坡、西坡、南坡、東坡四個區域,位於中國境內的是北坡、西坡、南坡。 [18]  2007年5月8日,長白山景區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AA級景區。 [10]  [13] 
  • 北坡
北坡又稱為北景區,是三個坡中開發最早的一個。北坡的山門離二道白河鎮最近。北坡的景點、旅遊相關配套設施都比較完善,到北坡的遊客也比較多。在2012年之前,長白山未開發完全,那時遊客們第一次來長白山基本都是來北坡。從北坡看長白山天池的視角由於地質因素的影響,會有一定的遮擋,要比西坡差一些。
北坡主要景點:針葉林帶、嶽樺林帶、地下森林、滑雪索道、高山滑雪場、小天池、赤池、聚龍泉、長白瀑布、黑風口、温泉雞蛋。 [18] 
  • 西坡
西坡又稱為西景區,在北坡之後開發。西坡山門距離松江河鎮較近,進山門之後可以乘坐景區環保大巴直接到天池停車場,然後需要徒步爬上非常著名的“1442級台階”才能看到天池。但是西坡相較而言景點比較少,但是確是三個坡中觀賞天池角度最佳的,所以那1442級台階的體力考驗也絕對值得。
西坡主要景點:鴛鴦池、王池、高山花園、鳶尾花園、松樺戀、錦江瀑布、喘氣坡、老虎背、中朝界碑。 [18] 
  • 南坡
南坡又稱為南景區,最晚開發,路程相比起來比較遠,景觀最為原始。南坡是鴨綠江的發源地,由於路程不便、配套設施少,遊人自然就比較稀少。一般來説,南坡只有在夏季才開放,冬季則關閉,但是也會不定期地不對普通散客開放。
南坡景點:針葉林帶、碳化木、鴨綠江大峽谷、嶽樺林帶、苔原帶。 [18] 

長白山脈歷史文化

長白山脈文化內涵

  • 綜述
長白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長白山文化的內涵豐富、外延廣闊,做好長白山文化資源的發掘、保護、研究、傳承工作,對於實現吉林文化的發展繁榮、推動吉林的全面振興有着重要意義。
長白山文化是吉林省獨有的標誌性文化,是包容吉林各民族文化、反映吉林人性格特質、凸顯吉林氣派的“大文化”,是以吉林為中心,輻射、滲透、影響、統領周邊區域文化的代名詞,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漁獵文化、遊牧文化、農耕文化和現代工業文明相互融合、相互激盪的複合型文化,是包括漢族、肅慎、穢貊、東胡四大族系在內的歷史上各民族共同創造的融合型文化,是具有成長性、交互性、創新性、現代性的開放型文化。 [21] 
  • 社會生活文化
長白山地區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長白山地區歷史久遠,文化遺蹟豐富,文化積澱深厚。優良級歷史遺存資源主要集中廢城與聚落遺址、軍事遺址、古戰場、交通遺蹟等主要的歷史遺存類景觀文化資源。“安圖人”洞穴遺蹟為標誌的舊石器時代遺存;“八連城渤海遺址”為標誌的渤海國曆史文化遺蹟;“百草溝北沮沃族墓葬”為標誌的漢代古墓。 [21] 
長白山地區古代民族眾多,夫餘、高句麗、渤海、東夏等地方民族政權和遼、金王朝的活動區域及文化影響到現今的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遠東等國家和地區,是漢唐時期東北亞地區文明發展的中心區域之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藴含豐富歷史文化信息,呈現出鮮明的邊疆性、民族性和國際性特點,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重要物證。長白山是滿族的發祥地,歷史悠久耐人尋味。同時,長白山文化有着延邊朝鮮族的民族文化特色,尤其與森林環境背景結合,可觀性強,感受豐富,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21] 
  • 精神文化
長白山地區還產生了薩滿文化。滿族面具是滿族文化的遺產,它不僅為民族學、民俗學、考古學、語言學、美術、戲劇等方面的學術研究提供啓示,也為旅遊開發提供商機。滿、錫伯、赫哲、鄂倫春、鄂温克、蒙古、土、東鄉、保安、達斡爾、維吾爾、撒拉、烏孜別克、塔塔爾、裕固等民族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薩滿文化的影響。但是,相對地説,薩滿文化在科爾沁草原的東部,在三江流域的赫哲、在鄂倫春、鄂温克、達斡爾,以及在部分錫伯族當中得到了較為完整的繼承。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以來,長白山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鬥爭從未間斷。抗日的民族精神文化也深深地根植於白山黑水之間。長白山地區以王隅溝抗日遊擊根據地為標誌的近代抗日戰爭遺址,具有深刻的歷史教育意義。軍事遺蹟與古戰場和歷史事件發生地數量眾多,分佈廣泛。抗日的紅色文化堡壘,如王隅溝抗日遊擊根據地、馬村抗日遊擊根據地、腰營子抗日遊擊根據地、大荒溝抗日遊擊根據地都列入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1] 

長白山脈名稱來歷

在悠久的歷史中,長白山曾有不鹹山、蓋馬大山、徙太山、太白山等稱謂。
不鹹山:《山海經·大荒北經》:“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戰國和西漢初年,不鹹山已聞名於中原。《晉書·四夷傳》:“肅慎氏,一名挹婁,在不鹹山北。”《通典》:“挹婁即古肅慎,其國在不鹹山北。”《太平寰宇記》:“挹婁國在不鹹山北,夫餘北千里。”《晉書解注》:“不鹹山,即長白山。”不鹹”是滿語“伯羅聶·顯乾”的音譯省略,義為“長白”。“不鹹”之語出自滿族先世,合乎滿族及其先世世居此地的歷史背景和長白山的獨有特徵。
徙太山:南北朝時,長白山又有“徙太山”之稱。《魏書·勿吉傳》:“國南有徙太山,魏言太皇。”《北史·勿吉傳》:“國南有徙太山者,華言太皇,俗甚敬畏之。”《新唐書·北狄傳》《隋書·棘韜傳》均作“徙太”。徙太山的“徙”字,有作“徙”或“從”字者。王華隆《東北地理總論》以徒為正,認為“鏈”是“徒”字之誤。其山,魏日“太白”,華言“太皇”,皇有“白”之義。徙,《集韻》:“想支切,音斯”。徙字與“不鹹山”之“鹹”、“馬訾水”之訾,皆音為斯,滿語義為白。“從”當為繁體字“徒”,為徙字之異寫,而“徒”字應看作是誤寫。
太白山:到了唐代,長白山又有太白山之稱。《新唐書·渤海傳》:棘羯及高麗餘眾東走,“渡遼水,保太白山之東北,阻奧婁河,樹壁自固”。《黑水棘鞫傳》:“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日徒(徙)太山,與高麗接,依粟末水以居,水源於山,西北注它漏河。”唐時遼水即今遼河。粟末水即今松花江上游。《大清一統志》吉林山川混同江條:“今名松花江,源出長白山,北流會嫩江、黑龍江入海, [23]  即古粟末水也。”又吉林山川長白條雲:“古名不鹹山,亦名太白山,亦名白山。”故太白山即今長白山無疑。
長白山:自遼、金起,長白山之名稱開始普遍使用。《遼史·百官志》聖宗統和三十年(1012年):“長白山三十部女直。”《金史》:“黑水棘鞫居古肅慎地,有山日:白山,蓋長白山……”《金史》卷35: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十二月,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大定十五年(1175年)三月,奏定封冊儀物,每年春秋二仲擇日致祭。明昌四年(1193年)十月,“復冊為開天弘聖帝”。清代沿用長白山名。《清史稿》:“長白山在此,上有天池,舊日闥門。”長白山這個名字,是以該山特徵為內涵的,歷史上對該山的特徵記載頗多。《盛京通志》:“山巔不生他樹,草多白花”;《長白匯徵錄》:“山上經年積雪,草木不生,望之皆白,故名日長白山。”長白山的名字影響到行政區劃的命名。遼代設“長白山女真大王府”,清代設“長白府”,中華民國改設“長白縣”,中華人民共和國設“長白朝鮮族自治縣”等等。至2000年,長白山這個名稱,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成為了此山的定稱。 [8] 

長白山脈活動

2019年,中國長白山國際林海雪地馬拉松節在長白山北景區隆重啓幕,開創户外雪地馬拉松的新模式。 [14] 
202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指出,研究推動在吉林長白山(非紅線區)等地建設冰雪絲路帶。 [7] 

長白山脈神話傳説

  • 十六奇峯
關於“長白十六奇峯”的由來,在民間流傳着一個十分悲壯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東海龍王的三太子從小嬌生慣養,不務正業。一日,玉皇大帝大宴羣臣,東海龍王攜三太子赴宴。席間,三太子偷偷溜出,盜走了王母娘娘的一顆寶珠。王母娘娘將此事稟告玉帝,玉帝大怒,立即派16位天將追趕三太子,命他們務必奪回寶珠。在長白山上空,16位天將終於追上了三太子,並將其團團圍住。為爭奪寶珠,雙方廝殺在一起。但三太子寡不敵眾,只聽“咔嚓”一聲,一隻龍角被天將打斷,疼痛難忍的三太子一失手,將寶珠掉落到長白山頂。隨着一聲巨響,寶珠在長白山頂化作一潭無底的碧水,便是天池。三太子見狀,立即變成一頭獨角龍藏到天池水中。直到今天,天池上空經常狂風暴雨,播雲布霧,據説就是這隻獨角龍在作怪。
16位天將見三太子變成獨角龍潛進天池,他們便將天池團團圍住,準備等三太子浮出水面時將其抓獲。可是,三太子見天將日夜嚴守,輕易不敢浮出。天長日久,16位忠於職守的天將竟化作16座威武雄壯的山峯,日夜堅守在寶珠似的天池旁,千古不變。 [19] 
  • 人蔘故事
千百年來,百草之王的人蔘留下了無數的傳説,野山參被草和小樹保護、大蛇護參、人蔘娃娃的故事......多的數也數不過來。在白山市撫松縣就有這麼一個黃鼠狼朝拜山參王的故事廣為流傳。
從前有一個老放山的人在附近森林挖出一棵九兩二錢重(老稱,十六兩為一斤)的特大山參。俗話説,七兩為參,八兩為寶,九兩多重大山參應該是寶中之寶,回家後放在自己家的倉房裏,白天夜間都讓他的兩個兒子看護。一天夜裏,他突然聽見倉房裏有聲音,點上燈籠走到倉房一看,兩個兒子困得睡着了,只見數十隻黃鼠狼圍在大山參周圍正在朝拜呢。黃鼠狼看見進來了人,不慌不忙有秩序地離開了。老頭髮現大山參並未受損,這才鬆了一口氣。 [22] 

長白山脈保護研究

長白山脈價值意義

長白山保護區擁有目前世界上保存完整、極具代表性的温帶原始森林生態系統,是北半球同緯度帶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雲集了北半球温帶寒温帶寒帶亞寒帶北極圈等多種氣候類型和生物羣落,是瀕危動植物不可多得的重要棲息地,被譽為“物種基因庫”和“生態博物館”。 [12] 
長白山地質構造的特殊性和地理位置的特定性,使其呈現出明顯的山地垂直分佈帶譜,在垂直高差2000多米,水平距離50千米的範圍內,濃縮了從北半球温帶到北極圈2000千米的生態景觀和植物類型。區內從海拔720米到2700米之間,依據海拔變化,依次形成針闊混交林帶、暗針葉林帶、嶽樺林帶和高山苔原帶4個植物垂直分佈帶。數千物種在這裏繁衍生息,是歐亞大陸中温帶到寒帶主要植被類型的縮影,是世界上在最小範圍內植物帶垂直分佈最明顯、垂直分佈類型最多、生物種類最豐富的特殊生態系統。
長白山水源豐富,河流眾多,是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三江的發源地,是中國東北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
由於長白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質結構,形成了神奇的火山地貌,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區內天池、瀑布、温泉、峽谷等秀美的山水風光、獨特的植被景觀、多重的氣象體驗比比皆是,具有舉世無雙的原始性、神秘性和特有性。長白山生物區系複雜,不僅擁有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和珍貴的植被垂直分佈帶譜,還擁有東北亞地區唯一完整的高山苔原帶,是從事森林、生態、動物、植物、環境、水文、地質、地理、氣象等學科研究和教學的理想基地,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12] 

長白山脈生態保護

  • 綜述
吉林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長白山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地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安圖縣和白山市的撫松縣、長白縣,東南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毗鄰,周邊分別與白河、露水河、泉陽、松江河、臨江、長白縣林業局及長白森經局接壤。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南北最大長度8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42千米,總面積196465公頃。 [11] 
  • 歷史
1960年4月18日,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第92號提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林經川字第54號批示精神,下發了《吉林省人民委員會關於建立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的決定》(吉林丹字第222號)文件,正式建立吉林省長白山自然保護區, [11]  總面積為2367.5平方千米。 [5] 
1982年,吉林省政府重新調整了保護區範圍,確定保護區面積為1964.65平方千米,由此長白山保護區的保護範圍基本確立。
根據1988年和2004年發佈的《吉林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保護區內嚴禁狩獵、墾殖、放牧、開礦、爆破、採伐樹木等活動,林業開採遂退出長白山核心區及實驗區。然而,當地旅遊的需求依然和自然保護形成需求衝突。海拔1700米的“地下森林”是長白山核心保護區內的重點旅遊景點之一,為了方便遊客進入,管委會在這片原始森林區中鋪設了木質棧道。 [5] 
2006年1月,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管委會為正廳級,與地級市地位相當,負責管理長白山保護區及周邊共6718多平方千米的範圍。 [6] 
  • 榮譽
1980年1月,長白山保護區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12] 
1986年7月,長白山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森林與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12] 
1992年,長白山保護區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審確認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 [12] 
2003年,長白山保護區被世界人與生物圈、人與地理圈、山地研究發起組織等十個國際組織評為全球28個環境監測點之一。 [12] 

長白山脈科學研究

  • 地震監測
長白山檢測台網示意圖 長白山檢測台網示意圖
長白山天池火山的地震監測工作始於1985年。1992年吉林省地震局在每年6—9月,採用DD-1型短週期地震儀,在位於天池北側3千米的位置進行單台觀測,地點與現長白山天池火山觀測站接近。1992年後,流動觀測增加到3—5台,採用了DSL-3和EDAS-3地震儀,進行季節性觀測。
長白山火山監測台網自1999年7月份開始運行。2006年對台網進行了升級改造,建成了由一箇中心台和10個測震子台組成的火山地震台網。台網包括3個短週期地震台和8個寬頻帶地震台。其中橫山台、東大坡、西大坡等3個子台因顧停測,其它8個子台運轉良好。
建成後的火山台網中心將可以檢測到ML0.1級火山地震並能對ML1.0級以上火山地震進行快速定位,從而實現對火山口周圍50千米範圍之內火山地震進行有效監控。 [25] 
  • 形變檢測
為有效地監測和研究長白山天池火山的地殼活動,從1999年開始,陸續在火山區建設了15個站組成的定期觀測的GPS網、兩條精密水準測量路線。構成了點、線、面結合,空間觀測技術和常規大地測量技術相結合,以及火山區水平和垂直地殼形變監測相結合的地殼形變立體監測。
長白山天池火山監測站的形變監測工作分為山洞定點形變監測、水準測量監測及GPS觀測等。山洞定點形變監測儀有DSQ水管儀、SSY-Ⅲ型伸縮儀、PET潮汐重力儀等。天池火山水準觀測自2002年開始,首先是在火山北坡進行,全線距離為24.8千米,每千米偶然誤差為0.45毫米,符合一等水準測量標準。這條水準路線2002及2003年觀測結果有比較大的異常變化,全線24.8千米的相對高差上升了38.6毫米。GPS形變監測網由15個點構成,控制網覆蓋範圍為1200平方千米。儀器選用徠卡350型雙頻GPS接收機,每年進行一次測量。
監測結果表明:自2002年到2005年,長白山天池火山區地面出現了發生了明顯的變形。在垂直方向上,水準路線高差3年累積變化達6.8釐米,且越是靠近火山口,變形量越大。在水平方向上,以火山口為中心,各觀測點總體位移出現放射狀變化,最大可達38釐米;山體出現明顯的膨脹,最大面膨脹可達6×10-6/a。上述變化於2006年後逐步恢復為正常變化。在此期間,長白山天池火山區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其它監測資料也出現了同步的異常變化。 [25] 
  • 流體地球化學監測
長白山天池火山觀測的主要泉點為聚龍温泉羣9號泉、15號泉、錦江1號泉。
自1999年起,長白山火山監測站對聚龍温泉、錦江温泉開展了連續監測。聚龍9號、15號温泉每週採集2次温泉氣體樣品;錦江温泉則每年測量1~2次。氣體組分如CO2、He、H2、O2、N2和CH4等通過SP-3420型氣相色譜儀進行測量(1999~2006年使用SQ-206型氣相色譜儀);而3He/4He比值通過VG-5400質譜計測量。
天池火山區氣體成分以CO2為主,含量達68.61%~97.17%,同時含少量He、N2、CH4、H2、O2、Ar、CO、H2S和SO2等。該區逸出氣體CH4與CO2穩定同位素和He稀有氣體同位素組成具有幔源岩漿射氣的基本特徵。上官志冠等認為該區深源氣體來自歷史上火山噴發活動殘留的幔源岩漿體的可能性最大。
聚龍泉羣位於地幔岩漿庫和地殼岩漿房雙重岩漿房之上,但是其水熱活動及氣體釋放主要受後者影響;而錦江泉羣通過深大斷裂直接與地幔岩漿庫相連,且地幔岩漿庫處於強脱氣狀態,加之深大斷裂交匯部位形成通道,大量深源氣體順行而上,源源不斷地進入大氣中。 [25] 

長白山脈社會生活

長白山脈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總人口為61146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減少3359人,10年間減少5.21%,年均減少0.53%。其中,池北區總人口為44639人,池西區總人口為14660人,池南區總人口為1847人,佔全區總人口的比重分別為73.00%、23.98%、3.02%。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分別減少2914人、238人、207人。 [15] 

長白山脈經濟

2020年,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7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9年下降22.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47億元,比2019年下降23.8%;第二產業增加值0.67億元,比2019年下降52.1%;第三產業增加值14.62億元,比2019年下降20.2%。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的30%、4.2%、928%。全年全區城鎮新增就業704人,完成全年任務100.6%;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67%,始終保持吉林省範圍內失業率最低。全年全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2.0(以2019年為100,下同),價格總水平比2019年上漲2.0%。
2020年,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接待遊客175萬人次,比2019年下降71.3%,實現旅遊收入15.7億元,比2019年下降72.0%。長白山景區接待71.2萬人次。比2019年下降71.6%。截至2020年末,全區有旅行社36家,有旅行社分公司9家,有旅行社服務網點5家。2020年,新增旅行社3家、旅行社分公司2家,註銷旅行社2家。全區有星級飯店8家;有AAAAA級景區1家、AAAA級景區2家。 [17] 

長白山脈特產

長白山土特名產種類繁多。除人蔘、貂皮、鹿茸之外,還有珍貴的藥材如黨蔘、細辛、平貝母、黃芪、刺五加、五味子、靈芝等;名貴山菜如蕨菜、薇菜、刺嫩芽及蘑菇、木耳等;高級釀酒原料如越桔、山葡萄、獼猴桃等;優質椴數蜜、雜花蜜、美味堅果如紅松籽、榛子、山核桃等。動物名藥熊膽、獾油、哈什蟆等。此外,長白木畫、松花石硯、安綠石雕、杜鵑花根雕、人蔘化妝系列產品也較受歡迎。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