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頜大樹蛙

鎖定
白頜大樹蛙(學名:-{Rhacophorus maximus}-)為樹蛙科樹蛙屬的兩棲動物。
白頜大樹蛙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3] 
中文學名
白頜大樹蛙
拉丁學名
Rhacophorus maximus
無尾目
樹蛙科

白頜大樹蛙簡介

白頜大樹蛙(學名:-{Rhacophorus maximus}-)為樹蛙科樹蛙屬的兩棲動物。在中國大陸,分佈於雲南、西藏等地,多見於森林水塘水溝周圍樹上或草地上。 [1]  其生存的海拔為1000米。 [1] 

白頜大樹蛙形態特徵

雄蛙體長67~84 mm,雌蛙體長70 mm左右。體較粗壯; 頭寬略大於頭長; 吻端斜尖或鈍圓,略突出於下唇;鼓膜為眼徑的1/2; 犁骨齒強,齒列平置。背面皮膚光滑; 由眼後至前肢基部上方有一斜行顳褶; 鼓膜後下方有許多小疣;體腹面及股部滿布扁平圓疣; 前臂後外側和跗部外側各有一細膚稜,分別與第四指外側緣膜和第五趾外側緣膜相連。前肢粗壯,前臂及手長約為體長之半,指、趾端具吸盤和邊緣溝,吸盤背面可見 “Y” 形跡; 第三指吸盤略大於鼓膜,指間全蹼;後肢較粗壯,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部,左右跟部相遇或略重疊,脛長不及體長之半,趾間全蹼,蹠間蹼達蹠基部,內蹠突小,無外蹠突。身體和四肢以及外側2指、趾背面純綠色,無花斑,下唇緣、體側、肛上方、四肢外側均有白色細線紋,其下方襯以淺紫色,指、趾蹼為淺藍黑色; 體及四肢腹面黃綠色或灰白色,均散有褐色雲狀斑。雄蛙第一、二指具灰白色婚墊; 有單嚥下內聲囊; 有雄性線。 [2] 

白頜大樹蛙生物學資料

該蛙生活於海拔700~1 050 m的熱帶季雨林帶中。在乾旱季節極為少見,雨季則成羣從森林裏進入水塘、水溝周圍的樹上或草叢中活動,雄蛙發出 “咯囉、咯囉” 的鳴叫聲。 [2] 

白頜大樹蛙種羣狀態

該蛙在中國境內棲息地分裂和質量下降,種羣數量稀少。受脅等級: 近危NT。 [2] 

白頜大樹蛙分佈

雲南(景洪,勐臘、瑞麗)、西藏(墨脱、上羅龍); 國外分佈於尼泊爾、印度、緬甸、泰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