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音塔拉農場

鎖定
白音塔拉”是蒙語,意為“富饒的甸子”。全場轄8個分場,11個自然屯,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5萬畝。2010年全場總户數1998户,總人口6606人,其中蒙古族5242人。
中文名
白音塔拉農場
地理位置
科左中旗東南部
面    積
120 km²
人口數量
6606人

白音塔拉農場地理位置

白音塔拉農場 白音塔拉農場
白音塔拉農場位於科左中旗東南部,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保康90公里。農場東部與吉林雙遼市接壤,西與門達鎮相鄰,南以大鄭線鐵路為界與科左後旗額莫勒蘇木相望,北以西遼河為界與巴彥塔拉鎮毗鄰。地理座標北緯43°34′—43°40′東經123°07′—123°24′,海拔137—145米。總場場部位於場區西部,國道G303線512公里處。建場前,此處是一片被西遼河水多次衝擊淤積而成的沼澤類荒原,地勢平坦,河流縱橫,水草茂盛。

白音塔拉農場歷史沿革

1954年3月,自治區政府對這片地域經先後三次進行考察論證。當年5月批准正式建立農場,當時名稱為“內蒙古自治區國營巴彥塔拉機械化農場”,由自治區直轄。1957年3月,自治區政府將農場移交哲里木盟管理,更名為“哲里木盟國營巴音塔拉農場”。1958年10月實行人民公社化,農場併入科左中旗火箭人民公社,取名農場管理區。1959年春,上級指示農場恢復獨立經營,同時划進五個農業社:紅星社、民主社、和平社、雙興社和福興社,即二分場、五分場的少海吐村、六分場、七分場和八分場,共六個自然屯,划進面積80.7平方公里,水面0.9平方公里,隸屬於科左中旗領導。1965年開始農場屬地不變,但業務上歸盟農牧場管理局領導,成為雙層領導體制。1978年直接劃歸哲盟農管局領導,場又更名為“哲盟國營白音塔拉農場”。隨着時代發展,1999年起“國營”亦被“國有”所取代。2002年,通遼市農牧場體制改革,實行屬地管理,農場又歸屬於科左中旗領導,名稱為“科左中旗白音塔拉農場。

白音塔拉農場經濟發展

白音塔拉農場 白音塔拉農場
2012年全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是:經濟總量完成1.1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900元,新增高效節水高產噸糧田2萬畝,糧食總產完成1億斤。黃牛存欄3500頭,新建規模養殖場1個;新農村建設及秸稈養牛示範村1個;收縮轉移戰略工作落實國省幹線公路兩側治理50000畝,生態造林4000畝;勞務輸出任務1679人次、人數1093人,勞務輸出收入2207萬元;扶持並穩定解決温飽脱貧100户、420人口,扶持養殖户100户;危房改造任務120户;民生指標完成場區供水工程。特色種植養殖項目完成稻田養魚500畝,培植壯大養牛大户16户,高速公路兩側各1000米範圍內的生態治理任務;扶貧開發與新農村整村推進項目相結合,集中力量抓好落實。

白音塔拉農場自然旅遊

白音塔拉農場 白音塔拉農場
白音塔拉農場場區西部系西遼河衝擊平原,屬衝擊土類草原慄鈣土,土質肥沃;東部是高原平原草地,屬風積型沙丘,起伏不平。北側為西遼河主幹道,域內有哈達江、清河等河流流經並注入西遼河。自然湖有荷花湖、羊倌泡子、白墳泡子和少海吐泡子等。
農場名勝古蹟和景點有:荷花湖旅遊區,二爺府遺址,千年古榆樹,遼代古墓葬羣,紅山文化遺址保護區,七分場古榆林和五分場楓樹坡景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