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雲集

(宋元之際許謙的文集)

鎖定
宋元之際許謙的文集。共4卷。第一卷為詩;第二卷為賦、序、記、行狀;第三卷為啓、文、書;第四卷為論、説、雜著,其中包括《學校論》、《朋黨論》、《答或人問》、《八華講義》等篇。 [1] 
中文名
白雲集
作    者
許謙
許謙在文集中提出:“然經非道也,而道以經存。傳注非經也,而經以傳顯。由傳以求經,由經以知道。”(《與趙伯器書》)即由傳注訓詁才能理解經典,而由誦讀、精研經典才能知曉“道”(理)。又認為傳注經典的書以朱熹所著者為最好。文集諸篇基本上是圍繞經典立言,甚至是對朱熹所作的傳注的再傳注。這樣,雖為朱熹理學之正傳,然而在理論上卻缺少創造。在《送胡古愚序》中説:“夫聖人之道常道也,不出於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應事接物之間”。由此主張泛觀博覽,接觸實事,反對佛、老“絕俗離倫,幻視天地”之説。許謙去世之後,至明英宗正統十二年(1447)李伸才收集其遺稿編次成書,至憲宗成化二年(1466)方由張瑄在廣東刊刻印出,名《白雲集》。至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陳綱重刻改名為《白雲存稿》。現存《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為4卷《白雲集》。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