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雪×華火絨草

鎖定
白雪×華火絨草(拉丁學名:Leontopodium niveum×sinense Hand.-Mazz.),菊科火絨草屬下的一個植物種。
中文名
白雪×華火絨草
拉丁學名
Leontopodium niveum×sinense Hand.-Mazz.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菊亞綱
菊目
菊科
亞    科
管狀花亞科
旋覆花族
火絨草屬
白雪×華火絨草
分佈區域
四川西部
亞    族
鼠麴草亞族

白雪×華火絨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上端有幾個簇生的花莖與花莖同形的不育莖。莖直立,木質,高達25釐米,被雪白色棉狀茸毛,基部常近無毛,斫斷的莖有密集的分枝並有被棉毛密柔毛的腋芽,全部有密生的葉,節間長3-8毫米。不育莖的葉枯萎宿存,下垂,頂端的葉直立,蓮座狀;花莖的葉較疏生,稍直立或開展,倒披針形或匙形,長0.6-2.5釐米,寬0.3-0.8釐米,頂端鈍或稍圓形,或急尖,有小尖頭,基部無柄,漸狹成小耳,全緣,邊緣常波狀反捲,質厚,兩面被白色或上面被灰白色密茸毛;下部葉在花期枯萎宿存。苞葉多數,與莖上部葉同長或較稍短,較寬,基部較狹,開展成密集或稍疏散的、徑約2-4釐米的苞葉羣。頭狀花序4-10個密集,徑3-5毫米。總苞長約3毫米,被白色密茸毛;總苞片2-3層,內層狹披針形,頂端尖,褐色而無毛。小花異形或雌雄異株。花冠長3-4毫米;雄花花冠管狀,上部稍寬大,有小裂片;雌花花冠絲狀。冠毛白色;雄花冠毛上端粗厚有毛狀鋸齒;雌花冠毛絲狀,有細鋸齒。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短粗毛。花果期7-11月。(白雪火絨草)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木質,粗短,常成球莖狀,有1個或十餘個簇生的花莖,莖直立,高30-70釐米,當年生的莖不分枝或第二年砍斷的莖有多分枝,粗壯,下部木質,全部被白色密茸毛,基部常脱毛,第二年枝無毛,褐色,全部有相當密集的葉,節間長50-20毫米,頂部無葉部分長達10釐米或更長;腋芽常於花後發育成有密生葉的小枝。下部葉常較短,在花期枯萎,常宿存;中部葉長圓狀線形,長1.8-6.5釐米,寬0.3-0.7釐米或更寬,頂端鈍或圓形,有短或長的尖頭,基部狹耳形,無柄,邊緣多少反捲,或稍平,或波狀,上面被蛛絲狀毛或疏茸毛,下面被白色或黃白色厚茸毛;上部葉的基部漸狹。苞葉多數,與上部葉多少等長或較短,常較寬,但基部較狹,橢圓狀線形至橢圓狀披針形,兩面被白色或上面帶綠色的厚茸毛,開展成疏散或有時密集,徑約2.5-7.5釐米的苞葉羣,或有長花序梗而成幾個分苞葉羣。頭狀花序徑3.5-5毫米,7-20個疏鬆排列或稍密集。總苞長3-4毫米,被白色茸毛;總苞片約3層,頂端鈍或稍尖,無毛,褐色。小花異型,有少數雄花,或雌雄異株。花冠長2.5-3毫米;雄花花冠管狀漏斗狀,有小裂片;雌花花冠絲狀,基部稍擴大。冠毛白色,基部稍黃色;雄花冠毛稍粗,上部漸加厚,有齒或毛狀細鋸齒;雌花冠毛細絲狀,有細鋸齒或近全緣。不育的子房無毛,瘦果有乳頭狀突起。花期7-11月。(華火火絨草)
雜種是兩個親本的中間類型。“葉披針狀長圓形,蓮座狀葉的寬比長約少2.5-3倍,莖部葉寬比長少4.5倍。” [1] 

白雪×華火絨草生長環境

白雪×華火絨草生長於四川西部的幹礫山地(未見標本,根據記載) [1] 

白雪×華火絨草分佈範圍

白雪×華火絨草分佈在中國四川西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