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足鼠

(倉鼠科白足鼠屬通稱)

鎖定
白足鼠屬(Peromyscus),哺乳綱齧齒目倉鼠科的一屬,這類動物的特點是眼睛很大,耳朵突出,足和腹部均為白色,背部棕色,還有一條有鱗的長尾巴。該鼠在夜間很活躍,成對居住在自己挖掘或廢棄的窩中,也可能住在石塊、原木或灌叢下的洞穴中。這個窩稍稍被土掩蓋,也用來哺育幼仔及儲藏食物——它們的食物通常是種子和昆蟲。
中文名
白足鼠
外文名
Peromyscus
哺乳
齧齒

白足鼠形態特徵

是大約55種遍佈於北美洲的鼠類的統稱。通常身體的上半部分呈黃棕色或淺灰色,腳和身體下半部分呈白色。體長7.5-15釐米,不包括它的長尾巴。和其身體的其它部分相比耳朵相當大。白足鼠屬體長:9—10.5釐米;尾長:6—10釐米。這類動物的特點是眼睛很大,耳朵突出,足和腹部均為白色,背部棕色,還有一條有鱗的長尾巴。該鼠在夜間很活躍,成對居住在自己挖掘或廢棄的窩中,也可能住在石塊、原木或灌叢下的洞穴中。這個窩稍稍被土掩蓋,也用來哺育幼仔及儲藏食物——它們的食物通常是種子和昆蟲。
白足鼠
白足鼠(5張)

白足鼠生活習性

該屬物種在夜間非常活躍、靈敏。以種子、水果和昆蟲為食。還因為其乾淨、繁殖能力強和籠養下有良好狀態而被用做試驗動物。

白足鼠分佈範圍

加拿大東南部,美國東部和墨西哥北部,美洲。見於灌木叢、落葉林和草原地區。

白足鼠繁殖方式

懷孕期:22—23天;幼體數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