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足和尚

鎖定
亦稱為白足禪師、白足法師、白足道人,指後秦鳩摩羅什弟子曇始。或者與“赤髭”連用,“赤髭白足”、“白足和尚”都泛指有道行的僧人。曇始於晉孝武帝太元年間赴遼東高句麗弘揚佛法,促使北魏皇帝拓跋燾恢復佛教,為佛教的傳播做出了貢獻。
本    名
白足和尚
別    名
白足禪師
出生地
關中
出生日期
五胡十六國
主要成就
傳法遼東、重興佛教
出    自
《高僧傳·神異下·曇始
從    師
秦鳩摩羅什

白足和尚釋義

出處
白足典出南朝 梁 慧皎的《高僧傳·神異下·曇始》:“釋曇始,關中人。自出家以後,多有異跡…… 始足白於面,雖跣足泥水,未嘗沾濕,天下鹹稱白足和尚。”
赤髭典出自《高僧傳·譯經中·佛陀耶舍》:“ 舍(耶舍)為人赤髭,善解《毗婆沙》,時人號曰 赤髭毗婆沙 。”

白足和尚駐足之處

據史籍記載,曇始禪師曾在山西太原西山狼虎寺佈道弘法。清乾隆《太原府志》卷四十八《寺觀》中講得很清楚:“治平寺,在城西三十里狼虎山,土人名狼虎寺。元魏曇始禪師棲此,內有曇始行狀碑,宋大觀二年五月立石。”又査閲《陽曲縣志》,在卷二《輿地》圖下載:“正西鄉王封上下都,共七十二村。白道村,距城三十里,有治平寺。”《寺廟》載:“白道村治平寺,在城西三十里虎狼山(按應為狼虎山),元魏曇始卓錫處,有行狀碑,宋大觀二年立。”

白足和尚傳法遼東

釋曇始大約是五胡十六國時代的關中人,自出家開始多有神蹟顯現。他總是赤足而行,可是無論怎樣蹚水踩泥,一雙赤足卻毫不沾染污垢,足比臉還白,僧俗都把他看作異人,常叫他白足和尚。釋曇始在西晉末年曾持佛經數十部,遠至遼東高句麗一帶,弘揚佛教中的佛法。據説他就是第一個把佛教中的佛法傳入高句麗的人。在東晉義熙初年,釋曇始回到關中。當時長安人王胡,忽見已死了好幾年的叔父帶他遍遊地獄,臨分手時,叔父對他説:既然知道了因果報應絲毫不差,就應該去拜白足和尚釋曇始為師。一時間,人皆知釋曇始乃非常之人。 [1] 

白足和尚神蹟鎮兇

匈奴族鐵弗部的赫連勃勃攻破關中,縱容手下大肆屠殺。屠殺中一士兵手持利刃向釋曇始砍去,可是刀劍竟不能對他造成絲毫的傷害。士兵驚惶失措,趕忙叫上人,將釋曇始帶到赫連勃勃處。赫連勃勃親見釋曇始的神異後,下旨不許殺害僧人。曇始並不對他感激,他轉身就走,目光中仍是那種痛苦的表情。之後釋曇始潛遁山中,修頭陀苦行。他要捨棄一切貪著,無論是衣服,飲食,還是住處。每天伴着林鳥與溪流,苦苦蔘悟。

白足和尚重興佛教

北魏拓跋燾收復長安,威震關中、洛陽一帶。博陵(今河北安平、深縣一帶)人崔皓,自幼學習旁門左道,猜忌佛教,他身居相位,深得拓跋燾信任。他和寇天師曾為保住地位將玄高與慧崇法師害死,兩人又向拓跋燾進言:“佛法傳自外國,本是旁門左道,僧人妖言惑眾,侵害百姓利益,還是毀掉為好。”拓跋燾果然聽信,在太平七年(公元446年)毀滅佛法。他分派軍兵,四處焚燒寺院,搶掠寺廟財物,境內的僧尼,統統令其還俗罷道,有膽敢逃竄者,立即捉回斬首,甚至將出家人無論老少全部活埋。
太平末年,釋曇始預知拓跋燾死期已近,改元慶會那天,曇始手持金錫來到宮門。拓跋燾忽聽有司稟奏:“有一個僧人,足白於面,從宮門進來了”。 拓跋燾大怒,讓人用刀砍,見刀砍不傷,便親自拿佩劍去砍,砍來砍去,劍砍過的地方只有佈線一樣的痕跡,除此之外毫無傷痕。當時,北園中養着老虎,拓跋燾命人將他扔到籠中。老虎卻趴着,始終不敢靠近曇始。又將寇天師拉過來,老虎一見便跳過來衝他吼叫不止,天師癱在了地上。拓跋燾這才知道,佛法的奇妙,自己滅佛犯下大罪,當下請曇始上殿,頂禮膜拜,懺悔自己的過失。釋曇始便為他講因果報應的道理,並略現神異。拓跋燾由此痛恨進讒言的崔浩,再加上崔浩觸犯了拓跋燾的忌諱,拓跋燾下旨將崔、寇兩家誅滅,並下詔恢復佛教。不久拓跋燾死去,其孫拓跋濬繼位,佛教才得以大規模弘揚。恢復佛教的事情辦完後,曇始便離開了,不知所蹤。

白足和尚典故引用

唐 劉禹錫 《送僧元暠南遊》詩引:“備將迎者皆赤髭白足之侶。”
宋 蘇軾 《贈江州景德長老》詩:“白足高僧解達觀,安排春事滿幽欄。”
宋 陳師道 《送倫化主》詩:“赤髭白足可憐生,躡蹻擔囊壯此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