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是日本东宝株式会社、香港邵氏有限公司出品,由丰田四郎执导,八住利雄编剧,李香兰、池部良等主演的爱情电影。该片于1956年3月上映。 [1]
该片讲述了许仙与白蛇精白娘相恋,历经波折误会,白娘救夫显露原形,终因水漫金山累倒,许仙悔悟自杀,两人在天界重逢。
- 中文名
- 白蛇传
- 外文名
- 白夫人の妖恋、Madame White Snake
- 其他译名
- 白夫人的妖恋
- 类 型
- 爱情
- 出品公司
- 日本东宝株式会社、香港邵氏有限公司
- 制片地区
- 日本、中国香港
- 导 演
- 丰田四郎
- 编 剧
- 八住利雄
- 制片人
- 田中友幸
- 主 演
- 李香兰、池部良、八千草薰、小堀诚、上田吉二郎
- 片 长
- 103 分钟
- 上映时间
- 港:1956-03(粤语);1956-05(国语)
- 对白语言
- 日语
- 色 彩
- 彩色
- 电影分级
- G级
- imdb编码
- tt0051439
- 主要奖项
- 柏林国际电影节荣誉提及奖
柏林电影节彩色特摄奖
日本蓝丝带最佳摄影奖
日本每日映画最佳摄影奖 - 出品时间
- 1956年
剧情简介
播报编辑
许仙是住在西湖寻旬永边的一个贫穷年轻人。一次下雨天未带伞而被淋湿,白娘把自己的伞借给他,后向他求婚。许仙收到二包银作为婚礼的预备金,当打开一看,里面的银竟是赃物。许仙被问罪后受鞭笞,并送往苏州坐牢,幸好姐夫花钱使许仙免去牢狱之灾。许仙在苏州一旅社当差,白娘追到苏州向许仙表述衷情,求得许仙原谅。后来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天,一茅山道士警告许仙说他已被妖魔迷住,妻子正是白蛇精。
白娘惩治了茅山道士,后因为在端午节喝雄黄酒而显露原形,吓死许仙。白娘求得仙草,许仙却因茅山道士挑拨不信任白娘,逃到法海处避难。白娘与小青施法讲漏整水漫坑元良金山,白娘累倒,许仙在最后幡然悔悟,自杀而旋探亡,与白娘相会于天界。 [1-3]
演职员表
播报编辑
职员表
- 考证:马力
- 编集:岩下广一
- 编集助手:长冈久子
- スチール:吉崎松雄
- 进行系助手:関和郎
- 现像:东洋现像所
- 制作担当者:角田健一郎
- 石膏:小田切幸夫、富樫美津雄 [1-2] [4]
演员表
[2] [4]
角色介绍
播报编辑
音乐原声
播报编辑
中国の民话を题材にした东宝初のカラー特撮映画。ヒォオー~とうなるノコギリみたいな楽器(名前,何だっけ?)や胡弓の音楽が幽玄かつ叙情的なムードを醸し出す。さすがは巨匠・团伊玖磨。洗练されたオーケストレーションは,とても40年前の映画とは思えない。(内容来自原声CD)
形式:CD(1995/11 / 22)
磁盘拷贝:1
唱片公司:サウンドトラック・リスナーズ・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收录时间: 77分钟
ASIN:B00005EKML
EAN:4988060350685
- 1.メインタイトル
- 2.出会い
- 3.翌朝
- 4.白娘(ばいにゃん)の屋敷
- 5.许仙(きょせん)と白娘
- 6.あこがれ
- 7.白娘の誓い
- 8.屋敷捜索
- 9.蘓州へ
- 10.再会
- 11.结ばれる二人
- 12.芽山道人
- 13.猜疑心
- 14.葛藤の夜
- 15.ふたりの爱
- 16.対决
- 17.节句の酒
- 18.白娘の正体
- 19.回生草
- 20.脱出
- 21.悲しみの白娘
- 22.金山寺
- 23.白夫人の妖术
- 24.哀れな女
- 25.最後の愿い
- 26.爱の真珠
- 27.エンディング
- 28.
幕后花絮
播报编辑
该片曾以配音版本在香港上映(台湾所映者似为日文原版)。
根据纪录,本片由邵氏(父子公司时期的『邵氏制片厂』名义)和日本东宝公司合作摄制,邵氏主要工作人员是以「考证」身份参与制作的马力。
《白》片水漫金山寺一段的特效场面此后成为邵氏众多古装片最直接而现成的特效数据库,岳枫导演的《白蛇传》挪用了整段「水漫」戏、《梁山伯与祝英台》剪接了落雷、龙卷风、恶云浓雾,以及结尾的飞天场面,这几部邵氏电影由于采用阔银幕摄制,在引用以标准银幕摄制的《白》片时,都将画面比例调整过。
该片为东宝初期总彩色(Eastman Color)特摄电影,当时的彩色胶片感光度低,真实的色彩的再现需要调整照明,并且布景内充满了热蒸汽,温度较高。
获奖记录
播报编辑
时间 | 影展名称 | 奖项 | 获得者 | 备注 |
---|---|---|---|---|
1956年 | 柏林国际电影节 | 彩色特摄奖 | 丰田四郎 | —— |
1956年 | 日本蓝丝带 | 最佳摄影奖 | 三浦光雄 | 同《猫·造庄·两个女人》 |
1957年 | 日本每日映画 | 最佳摄影奖 | 三浦光雄 | 同《猫·造庄·两个女人》 |
[1-2]
发行信息
播报编辑
上映日期
时间 | 地区 | 语言 | 备注 |
---|---|---|---|
1956-03 | 香港 | 粤语 | - |
1956-05 | 香港 | 国语 | |
1956-06-22 | 日本 | 日语 | |
1956-07-05 | 日本 | 日语 | 公映 |
1957-03-21 | 香港 | 国语 | - |
1957-10-29 | 香港 | 国语 | |
1965-10-22 | 美国 | - |
[1] [7]
影片评价
播报编辑
主题最接近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8]丰田四郎的影片隐去了这一段因果,就描述了一个郎情妾意的精怪故事,把美好的主人公残忍的推向不幸,在施虐和折磨中,凸显主人公的外表美和人性美(当然此时白蛇认为自己是人类了)。日本文化虽然和中国文化有一脉相承之处,但是也有很多的不同,表现在电影中就是唯美与残酷并存,借用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的比喻——菊花之美与武士刀之残酷的奇异组合,所以《白蛇传》也不例外,影片整体还算是唯美的,但是在唯美之下是人心薄凉刻画的张力充斥其中。
整部影片的镜头移动要么平缓,要么静止不动,使得观众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演员的表演,场面调度等镜头内部元素上,演员的表演以自然稳定的状态为主,少有夸张的语言和动作。影片推向高潮,白娘金山寺救夫,导演丰田四郎通过在音乐中加入管弦乐器,并通过行板的演奏速度,加快了情节的发展速度,同时通过几个近景镜头,例如白娘的面部表情,景深将处于镜头中心的晃动的树枝和后面岿然不动的黄墙寺庙点明了地点人物,但是镜头的过度还是平缓的。《白蛇传》中的人物多能腾云驾雾,自行如飞,当然“动”因十足,本版对“盗取灵芝”一场的飞行处理,值得一观。 [8]
日版《白蛇传》的剧情和中国人一般所熟悉的白蛇故事略有出入,它让许仙是个畏首畏尾的懦夫,一个“小白脸”,白娘子成为妖气未脱,偶尔还可能失控伤人的蛇精,青蛇则是未修练成熟,“兽性”还很明显的小丫头。本版特意强调人蛇之间的畸恋本质,以白娘子时时出越常轨的“异类”思考模式为推动叙事的主轴(如在饮水中下药害人,让街坊邻居全来许仙的药铺求取仙丹,再如跪求法海和尚不成,兽性大发,遂水漫金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横以贯之的,则是许仙天生纯朴的性格,以及“究竟是她迷惑了他,还是他迷惑了她?”的思辩。
就人物性格以及情节发展的逻辑而言,影片结局好坏有待商榷,情节改编较大,结尾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似,跨文化传播的变异性十分明显。 [8]。在西方美学范畴中,悲剧是崇高的。影片的结局竟是法海用许仙在俗世的死成全了白娘子与许仙羽化登仙成为神仙眷侣。
日本文化中的武士道精神崇尚死亡,认为死亡是一种崇高,司马辽太郎的以幕末新选组为主要人物的《新选组异闻录》中就可以表现出日本人对于死亡的崇尚。但是影片的结尾用梁祝式的浪漫手法表现了白娘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崇高,但是对于一直猥琐的许仙轻而易举的成仙还是觉得略有不妥。
许仙自尽的情节在历来各家白蛇故事版本中几乎不曾见过,在丰田四郎的版本里,池部良饰演的许仙是在被白蛇痴情苦苦纠缠、法海正气勃勃的导引教训、双方压力交逼之下,选择了撞石自杀来逃避现实,这个举动完全符合日片版许仙的人物性格,也把全片的结局(南极仙翁开恩,让两人魂灵飘向蓬莱仙岛——一个超越人世伦常义理的出世环境)拉抬至一个诗意的境界。
邵氏版本意欲遵循这条叙事路线,但许仙的死——以死相谏,求法海饶恕白蛇——不但耐人寻味,更有教人哑然失笑的错愕感。难道许仙不死,《白蛇传》电影就无法作结?还是邵氏公司想省下另一笔搭建雷峰塔布景的预算?于是,邵氏版本的《白蛇传》最后让白白送掉一条命的许仙(法海依然没有放过白蛇,许仙死后,白蛇依然“伏法”,屈就在法海和尚“正义”的光环之下),以及莫名不知何处飞来的白蛇魂魄在荒野相会,飞向天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