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茅人

鎖定
白茅人,讀音是bái máo rén。意思是① 漢武帝 時,方士 欒大 詭稱“黃金可成, 河 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致”。於是 武帝 拜 大 為五利將軍。又刻玉印曰“天道將軍”, 大 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後事露被誅。②後因稱 欒大 為“白茅人”。亦泛指術士。
拼    音
bái máo rén
釋    義
① 漢武帝 時,方士 欒大 詭稱“黃金可成, 河 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致”。於是 武帝 拜 大 為五利將軍。又刻玉印曰“天道將軍”, 大 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後事露被誅。②後因稱 欒大 為“白茅人”。亦泛指術士

目錄

白茅人解釋

① 漢武帝 時,方士 欒大 詭稱“黃金可成, 河 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致”。於是 武帝 拜 大 為五利將軍。又刻玉印曰“天道將軍”, 大 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後事露被誅。②後因稱 欒大 為“白茅人”。亦泛指術士。

白茅人出處

① 漢武帝 時,方士 欒大 詭稱“黃金可成, 河 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致”。於是 武帝 拜 大 為五利將軍。又刻玉印曰“天道將軍”, 大 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後事露被誅。
②後因稱 欒大 為“白茅人”。亦泛指術士。
唐 李商隱 《李夫人》詩之一:“慚愧白茅人,月落教星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