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花過路黃

鎖定
白花過路黃(Lysimachia huitsunae S. S. Chien)是報春花科珍珠菜屬的植物,是我國的特有植物。產於安徽黃山、浙江龍泉和廣西象縣。生於沼澤地和潮濕石縫中,海拔1500-1700米。此為一較特殊而少見的種,是黃連花亞屬中唯一具白色花冠者,極易識別。模式標本採自安徽黃山,近年又分別在浙江龍泉和廣西象縣採得。此種星散分佈式樣在本屬中亦屬少見。
中文名
白花過路黃
拉丁學名
Lysimachia huitsunae S. S. Chien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杜鵑花目
報春花科
珍珠菜屬
白花過路黃
保護級別
易危(IUCN標準)

白花過路黃形態特徵

柔弱小草本,高6-15釐米。莖纖細,基部傾卧,上部直立,圓柱形,被逆向偃伏柔毛,單一或有分枝。
白花過路黃線稿圖 白花過路黃線稿圖 [5]
葉對生,有時在莖端互生,莖下部者間距極短,僅1-2毫米,葉稍密集,向上漸疏離,至中部間距最大,可達2釐米;葉片大小亦作相同的變異,下部的最小,鱗片狀,向上逐漸增大,至莖中部成卵形或披針形,長5-20毫米,寬4-9毫米,先端鈍或稍漸尖,基部楔形,下延,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帶粉綠色,沿葉脈被稀疏柔毛,兩面均有透明腺點;葉柄長2-4毫米,具狹翅。
花單生於莖上部葉腋;花梗纖細,長1.2-3釐米,被柔毛,果時下彎;花萼長5-6毫米,分裂近達基部,裂片披針形,長5-6毫米,寬1-2毫米,密佈透明腺點,背面沿中肋被毛;花冠白色,輻狀,長6-7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長約1毫米,裂片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寬3-4毫米,頂端鈍或圓形,散生透明腺點;花絲長3-3.5毫米,基部合生成高約1毫米的環;花葯長約2毫米;花粉粒具3孔溝,長球形 (28-31×25-26微米),表面具網狀紋飾;子房上半部被短柔毛,花柱長約5毫米。
白花過路黃
白花過路黃(5張)
花期6-7月,果期7-9月。

白花過路黃生長環境

白花過路黃
白花過路黃(9張)
生長於海拔1500-1700米的沼澤地和潮濕石縫中。

白花過路黃分佈範圍

產於稱架。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安徽、浙江。生於沼澤地和潮濕石縫中,海拔1500-1700m的地方。廣東新分佈,呈星散分佈,極少見 [1] 

白花過路黃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易危(VU)。 [3] 

白花過路黃應用價值

(1)科研價值。白花過路黃是報春花科黃連花亞屬中唯一具白色花冠的種,仍處於野生狀態。涉及白花過路黃的研究極少,因此、在資源保護的基礎上,有待於開展生態環境適應性、遺傳多樣性、引種與馴化、栽培等方面的基礎性研究。
(2)現賞價值。過路黃組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適應性強、易繁殖,成坪快,耐粗放管理,是一種優良的園林地被植物資源。白花過路黃由於具白色花冠,可豐富園林地被植物資源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