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脈野靛棵

鎖定
白脈野靛棵,學名ananthes austroguanxiensis (H. S. Lo et D. Fang) C. Y. Wu et C. C. Hu f. albinervia (H.S.Lo et D.Fang)C.Y.Wu et C.C . Hu,爵牀科野靛棵屬植物。為一庭園綠化植物,廣西南寧和桂林已有栽培。
中文學名
白脈野靛棵
拉丁學名
ananthes austroguanxiensis (H. S. Lo et D. Fang) C. Y. Wu et C. C. Hu f. albinervia (H.S.Lo et D.Fang)C.Y.Wu et C.C . Hu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爵牀科
亞    科
爵牀亞科
爵牀族
野靛棵屬
桂南野靛棵
分佈區域
廣西
亞    族
爵牀亞族

白脈野靛棵形態特徵

本變型葉的中脈和側脈活時上面變白色,干時兩面多少變紫色,而與原種不同。 [1] 
桂南野靛棵(原變種)
草本,高15-30釐米,莖短,節很密。葉常密聚於莖上成蓮座狀排列,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稀橢圓形。長(6-)10-15釐米,寬約(2.5-)4-7(-9)釐米,頂端短尖,基部漸狹或短漸尖,下延,全緣,無毛,上面具極密點狀鍾乳體,側脈7-8對,近葉緣弧曲,上面綠色,背面黃綠色。穗狀花序常近莖稍腋生,長5-35釐米,間斷;苞片和小苞片三角形,稀長三角形,長1-1.5-2毫米;萼長1.5-2毫米,5裂,裂片鑽形;花冠淡黃綠色,外面被微柔毛,長約8-9毫米,上唇微缺,下唇3淺裂,中裂片寬於側裂片;雄蕊2,花葯下方一室有距。 [1] 

白脈野靛棵分佈範圍

白脈野靛棵 白脈野靛棵
白脈野靛棵國內分佈於廣西(南寧、桂林)。

白脈野靛棵主要價值

其為一庭園綠化植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