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線

(解剖學術語)

鎖定
白線,位於前腹壁正中線上的,由兩側闊肌的腱膜互相交叉而成的一條白線,叫腹白線。
中文名
白線
外文名
linea alba
科    室
解剖

白線概述

白線解剖圖
白線解剖圖(3張)
白線,位於前腹壁正中線上的,由兩側闊肌的腱膜互相交叉而成的一條白線,叫腹白線。此線上自胸骨劍突,下止恥骨聯合,堅韌而少血管。臍下兩側腹直肌彼此接近,呈線狀;在臍上,白線為1~2cm的寬帶;臍環線內交叉的纖維之間有小的裂隙,腹膜外脂肪可經此隙突出。在線的中部有圓形的腱環,稱臍環,其前面為皮膚,後面只有一層腹橫筋膜,是腹壁的薄弱點之一,故易發生臍疝。腹白線處由於缺少血管,故手術時不在此線上切口,故癒合差。

白線生理解剖

1、白線內外兩面鍵交叉纖維表現不相一致,乃是由於它們的纖維來源不同。有研究指出:每塊腹肌健膜都是分二層的,因此共有六層健膜,它們均斜行越過中線,同時形成以下“二腹肌”:即兩側腹外斜肌在一起,兩側腹橫肌在一起,一側腹內斜肌(前層)與對側腹外斜肌(後層)以及一側腹內斜肌(後層)與對側腹橫肌(前層)一起:白線乃是諸腹肌共同的;護間觸膜交叉區。根據我們的觀察和Rizk的研究,我們認為把腹白線的結構分為內外兩層是適宜的。當然,這兩層之間也存在一些彼此交叉的纖維,因之只能作局部的分離。
2、腹白線全長約31釐米,臍上、下段兒乎相等,臍環居其中點。寬度約1釐米。
3、腹白線臍上段由上向下漸變寬,達臍環上緣稍上方達最寬,平均為1.4匣米。臍下段從臍環稍下方又開始變窄,在半環線內側腳到錐狀肌尖水平最窄,上方又稍變寬。其厚度大致呈由上向下漸增厚。在半環線內側腳至錐狀肌止點間的一段腹白線為最細弱。
4、腹白線支座由垂直段和左右斜段以及三段相連的中間三角區所構成。按其形態分為“一”型、“人”型、“△”型三型。並測量了其各段的長、寬、厚度以及支座下汾與恥骨聯合上緣間的顧離。支座距聯合上緣距離小,三段相連的中間三角形區也小則呈“仁”型,三角區大則呈“△”型,支座躍聯合上緣距離大,三角區也大則呈“人”型。

白線腹白線深面的毗鄰結構

白線深面為腹橫筋膜、腹膜外疏鬆組織和腹膜。腹橫筋膜與白線相貼,且不大發達。腹膜內組織中的脂肪含量因人而異。臍環上方有肝圓韌帶,其近旁還有許多堅韌的結締組織纖維隨行。在第7區水平處,肝圓韌帶巳逐漸進入鐮狀韌帶內。從第7區到臍環一般脂肪較少,腹膜藉助肝圓韌帶及其近旁的結締組織層而常與白線緊貼,不易剝離。臍環下方臍正中韌帶和臍外側韌帶。他們上行到白線第11區水平巳由三條扁索狀結締組織分散成一片堅韌的纖維層。腹膜藉助它亦與白線相貼較緊。臍環上、下方上述韌帶纖維層無疑地在最常出現缺陷部的白線區起重要的屏障作用。僅在少數人發達的腹膜外脂肪以上述纖維層為界而分為內、外兩層(此時腹膜易剝離)。因為這種例子有脂肪組織可作先導,當白線存在缺陷時就容易發生白線病。白線第6區水平以上腹膜外組織疏鬆,即使缺乏脂肪,腹膜亦易於自白線分離。但通常含脂肪較多。尤以劍突附近為然。大的脂肪團塊有的覆以腹膜,突入腹膜腔。我們發現一例脂肪塊具有SCm長的“系膜根”,位於白線第4、6區水平。在臍區,膜橫筋膜和臍環癱痕組織緊密相貼,僅在少數例子腹膜可以順利剝離。

白線相關疾病與治療

腹白線疝:有研究者認為白線疝多見於中年男子,多數病人因病小可無任何症狀。Nora主編的手術外科學提到:據屍檢,白線疝的出現約佔總人口的5成,它們多數是小的。無症狀,故而未能被診斷出。我們在72例腹白線標本中共看到2例白線疝,患者均為成年男性。一例發生在第8區,正中線的左側,腹白線巳形成一個橫徑12mm的卵圓形疝孔。腹膜外脂肪由之突出至皮下,但腹膜沒有隨之突出。另一例發生在第9區臍環稍上處,疝口為橫位的裂隙狀缺陷擴大而成,腹膜隨同脂肪向上突入白線的袋狀隙中,但沒有突出至皮下。Anson等認為疝的主要突出物為腹膜外脂肪,它可以伴隨以鄰近的小腹膜囊。並指出疝的症狀要看病內容物是否直接壓迫了有時與之一起穿出的神經,而不是與疝的大小和內容物如何成比例。根據我們的觀察,白線缺陷部位有時有神經穿行。看來只要壓迫了神經,就不會因疝小而無症狀。至於黃家馴等認為病內容物多為大網膜,可能是指在手術中所見的較重病例,這並不能包括許多未被診斷出的白線疝內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