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米鎮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轄鎮)

鎖定
白米鎮,隸屬於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地處姜堰區東部,東與南通市海安縣曲塘鎮連接,南與大倫鎮毗鄰,西與姜堰鎮交界,北至新通揚運河與婁莊鎮相望, [4]  行政區域面積54.84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白米鎮户籍人口為43053人。 [5] 
1949年,為白米區白米鎮;1986年,撤鄉,改置白米鎮;2000年3月,張沐鎮併入。 [4]  截至2020年6月,白米鎮轄1個社區、17個行政村, [6]  鎮人民政府駐中心街。 [4] 
2019年,白米鎮有工業企業527個,其中規模以上3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8個。 [5] 
中文名
白米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
地理位置
姜堰區東部
面    積
54.84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中心街
電話區號
0523
郵政編碼
225505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蘇M
人    口
43053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白米鎮歷史沿革

1949年,為白米區白米鎮。
1957年,改為白米鄉。
1958年,建白米人民公社。
1981年,復置白米鄉。
1986年,撤鄉,改置白米鎮。
2000年3月,張沐鎮併入。 [4] 

白米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白米鎮轄2個社區、17個行政村:街道、振華、拜官、昌橋、甸河、孔莊、白米、紀林、吳堡、曹新、馬溝、杭家鋪、鹼場、新華、蛙莊、野沐、和平、大安、孫舍;下設322個村民小組,14個居民小組。 [4] 
截至2020年6月,白米鎮轄1個社區、17個行政村:張沐社區、拜官村、昌橋村、甸河村、紀林村、吳堡村、曹新村、馬溝村、杭家鋪村、新華村、孔莊村、蛙莊村、野沐村、孫舍村、和平村、大安村、鹼場村、白米村, [6]  鎮人民政府駐中心街。 [4] 

白米鎮地理環境

白米鎮位置境域

白米鎮地處姜堰區東部,東與南通市海安縣曲塘鎮連接,南與大倫鎮毗鄰,西與姜堰鎮交界,北至新通揚運河與婁莊鎮相望, [4]  行政區域面積54.84平方千米。 [5] 

白米鎮地形地貌

白米鎮境內通揚運河以南屬長江三角洲平原,通揚運河以北屬裏下河平原。地勢平坦,南部略高。 [4] 

白米鎮氣候

白米鎮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光照充足,無霜期年平均215天。 [4] 

白米鎮水文

白米鎮境內河道分屬長江和淮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新、老通揚運河、東薑黃河、周山河、運糧河5條,總長度360千米。 [4] 

白米鎮人口

2011年末,白米鎮總人口4.4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660人,城鎮化率20%。另有流動人口4800人。總人口中,男性22142人,佔49.999%;女性22152人,佔50.001%;14歲以下4881人,佔11%;15—64歲28006人,佔63.2%;65歲以上11407人,佔25.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4192人,佔99.98%;有壯、土、白、彝等9個少數民族,共102人,佔0.02%。2011年,人口出生率2.4‰,人口死亡率5.63‰,人口自然增長率-3.2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68人。 [4] 
截至2019年末,白米鎮户籍人口為43053人。 [5] 

白米鎮經濟

白米鎮綜述

2011年,白米鎮實現生產總值36.4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9.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4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5.2:79.8:15。2011年,財政總收入2.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033萬元。從各主要税種看,白米鎮完成營業税1025萬元,增值税1.67億元,企業所得税6768萬元,個人所得税232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萬元。 [4] 
2014年,白米鎮實現鎮域生產總值499412萬元,比上年增長1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466萬元,可比增長6.1%,第二產業增加值398363萬元,可比增長11.4%,第三產業增加值77583萬元,可比增長12.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12958元。比上年人均增加11857元。2014年,白米鎮三次產業結構比為:44.7:79.77:15.53。其中二產佔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三產佔生產總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13個百分點。全鎮高新技術產業企業達12家。2014年,白米鎮實現財政收入3.5814億元,增長13.5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8億元,增長16.2%。佔二、三產業增加值比重2.9%,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2019年,白米鎮有工業企業527個,其中規模以上3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8個。 [5] 

白米鎮第一產業

2011年,白米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2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8萬噸,人均858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白米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7.2萬頭,年末存欄2.2萬頭;家禽飼養量212萬羽,上市家禽157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3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41%。 [4] 
2014年,白米鎮實現農業現價總產值39190萬元,比上年增長6.0%;全年糧食總產量37859噸,比上年增-0.65%。其中:夏糧14174噸,比上年13789噸增2.7%,單產409公斤,比上年增2.7%;秋糧23685噸,比上年-2.62%,單產617公斤,比上年-1公斤。油料總產962噸,比上年939增長2.4%;蔬菜面積21307畝,產量53498噸比上年增長2.44%;糧經面積比64.96:36.04經作比上年提高2.37。
2014年,白米鎮擁有規模經營整體推進村5個,種植大户40户,新增設施農業面積1450畝。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等“三大合作”組織年末達56家。
2014年,白米鎮生豬飼養量73840頭,比上年72275頭增長2.1%;其中:生豬出欄52274頭,比上年50987頭增長2.52%。規模養殖比重86.5,家禽飼養量206.26萬隻,比上年201.18增長2.5%。蛋禽規模養殖比重99.5,禽蛋總產量4078噸,比上年3959增長3%。全年水產養殖面積1353畝,水產品產量523噸,比上年462噸增長13.2%。

白米鎮第二產業

2011年,白米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49.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家,職工1.1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5億元。 [4] 
2014年,白米鎮實現現價工業產值212.81億元,比上年190.7增長11.59%,其中:30家定報企業完成產值127.42億元。全年實現增加值39.83億元,比上年35.75增長11.41%。佔鎮域生產總值的比重達79.75%。工業用電量14055萬度。比上年增長26.37%。新增了雲海化工、江蘇兆鋁2個列統企業。實施1000萬元技術改造項目9個,擴大了生產能力,形成了石油鑽採設備、五金機械加工、紡織、建材、化工、醫藥、汽配等工業規模體系。
2014年,白米鎮實現工業銷售收入207.77億元,工業利税27.22億元,比上年增14.56%。工業開票銷售42.26億元,工業產品銷售率96%。全員勞動生產率60325元/人。
2014年,白米鎮建築企業年末職工4285人,全年完成施工產值7.03億元。建築業企業增加值2.089億元。完成建築業税收832萬元。比上年增66.42%。

白米鎮第三產業

2011年末,白米鎮有商業網點108個,職工2096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6.8億元,農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4億元。 [4] 
2011年末,白米鎮有3家銀行分支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5億元。 [4] 
2014年,白米鎮服務業增加值實現77583萬元,比上年69085增長12.3%,從業人員11201人。其中:運輸業實現增加值2.1億元,比上年增長34.9%,從業人員2251人。批發零售業增加值1.50億元,比上年14017增長7.0%,從業人員3142人。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38億元,增長27.5%,從業人數1051人。居民服務和房地產業增加值2.01億元,比上年增長17.67%,從業人員4495人。其它服務業增加值0.76億元,從業人員262人。完成服務業税收2264萬元。比上年2232增1.44%。

白米鎮社會事業

白米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白米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523名,專任教師47人;小學3所,在校生1338人,專任教師15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620人,專任教師13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655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53萬元。 [4] 
2014年,白米鎮擁有小學2所,初級中學2所。共有教師319人。在校學生1945人,其中初中學生在校人數501人。

白米鎮科學技術

2014年,白米鎮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民營科技型企業12家;累計獲批省以上高新技術產品9項、國家火炬計劃1項、星火計劃1項;新建企業研發機構12家(其中李鶴林院士工作站1家、江蘇省重點實驗室1家);開發新產品86項,申請各類專利322件(其中發明專利76件);與16所高校、科研機構開展校企產學研合作對接活動18場(次),簽訂合作項目22項,共建產學研聯合體5家,引進本科以上人才49人。

白米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白米鎮有鎮文化中心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9個,村級大舞台17座。電影院1座,座位788個,年放映252場次,觀眾達4.8萬人次。各類圖書室26個。藏書35萬餘冊。2011年末,廣播喇叭420只,入户率100%,通響率100%。2011年末,中央電視台一套等60多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户,有數字電視用户1.6萬户,入户率95%,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4] 
2011年末,白米鎮有學校體育場5處。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25%。 [4] 
2014年,白米鎮投入200萬元對各學校公共設施進行了改造;投資400萬元擴建了5000平方米的白米文體中心。擁有2000人的影劇院1個。存各類圖書4.5萬冊。

白米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白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個,門診部15個,有牀位5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張,固定算產總值15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78名,其中執業醫師54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11人,平均每千人擁着衞生技術人員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愚診療8.3萬人次,住院手術390台次,出院病人1250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9.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5萬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0/10萬。 [4] 
2014年,白米鎮全鎮98%的農户飲用了長江水、自來水。擁有各類衞生機構15個,其中:醫院1個,衞生院1個,村衞生室13個,執業醫生65人,擁有牀位數80張。新建垃圾房70多個,新建公廁7處,衞生廁所普及率達95%。

白米鎮社會保障

2011年,白米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1户,人數22人,支出9萬元,月人均341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56户,人數717人。支出110.7萬元,月人均129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7人,支出28.2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8人,支出44.8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1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00人次,共支出10萬元;農村臨時救助600人次,支出36萬元。優撫對象178人,國家撫卹、補助支出144萬元。農村社區及社會服務中心18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萬人,參保率達96%。 [4] 

白米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白米鎮有郵政局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60千米,投遞點344個,鄉村通郵率100%。郵政業務總量460萬元,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85萬份(冊)。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1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萬門,固定電話用户0.9萬户,移動電話用户1.4萬户,寬帶接入用户0.6萬户。 [4] 

白米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白米鎮有自來水廠2個,鋪設幹線水管80千米,生產能力0.8萬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6%,年人均生活用水15噸。 [4] 
  • 供電
2011年末,白米鎮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菱壓器1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6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100%。 [4]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白米鎮綠化面積8.4公頃,人均綠地面積16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28%。 [4] 

白米鎮交通運輸

白米鎮有328國道,姜海高速,新、老通揚運河穿越境內。

白米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明代因產貢品“晚金釉米”而得名。 [4] 

白米鎮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白米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1] 
2020年7月29日,白米鎮入選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2] 
2021年9月,白米鎮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