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眉黑背燕尾

鎖定
白眉黑背燕尾(學名:Enicurus immaculatus):體長22釐米,雌雄同色。體羽黑白相鑲似鵲鴝,但尾羽較長,呈深叉狀。嘴直而壯,嘴鬚髮達;第1枚初級飛羽大約為第2枚初級飛羽長度的一半;尾比翅長,外側第二對和第三對尾羽最長,最外側兩對尾羽通常為白色,最外側一對尾羽比鄰近的一對外側尾羽短;跗蹠長而纖細,色甚淺淡。
棲息于山澗溪流與河谷沿岸,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性膽怯,平時多停息在水邊或水中石頭上,或在淺水中覓食,主要以水生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佈於緬甸北部及泰國北部。
中文名
白眉黑背燕尾
拉丁學名
Enicurus immaculatus
別    名
黑背燕尾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鶲科
燕尾屬
白眉黑背燕尾
亞    種
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Hodgson, 1836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外文名
Black-backed Forktail

白眉黑背燕尾形態特徵

白眉黑背燕尾
白眉黑背燕尾(15張)
白眉黑背燕尾體長25釐米,體重25-29克。額前部有一塊白色斑;頭頂後部直至背部均輝黑色;肩羽亦然,但具白色端斑;腰羽和尾上覆羽白色;尾羽黑色具白色端斑,最外側兩對尾羽純白,中央尾羽甚短,其餘尾羽漸次變長,形成明顯的叉尾狀;飛羽黑褐色,向內逐漸轉為黑色;飛羽基部白色,向內白色逐漸擴大,翅上覆羽黑色,大覆羽具白色端斑,與飛羽基部的白色形成明顯的白色翼斑;內側次級飛羽具狹窄的白色端緣。眼先、頭側、頦至胸均黑色;下體餘部純白。 [3]  [4] 
背黑,與斑背燕尾的區別在體型較小,胸白;與灰背燕尾的區別在背色較深。幼鳥背部青石灰色或近褐色,胸具灰色鱗狀斑紋而似灰背燕尾的幼鳥。
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爪、趾等粉紅肉白色。 [3]  [5] 

白眉黑背燕尾近種區別

該種與白額燕尾Enicurus leschenaulti)均具黑背,但後者廣佈於中國,西至印度,南抵印度尼西亞等,而前者的分佈僅限於緬甸、印度北部及尼泊爾。在中國境內的“Enicurus leschenaulti”也叫“白額燕尾”“白冠燕尾”,最常見的是定名為“黑背燕尾”,《中國動物志》仍依慣例沿用“黑背燕尾”。至於“Enicurus immaculatus”,至今未曾錄自中國,它的體形較小而具白眉,擬譯訂為“白眉黑背燕尾”,以資區別。 [3] 

白眉黑背燕尾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山澗溪流與河谷沿岸,尤以水流湍急、河中多石頭的林間溪流較喜歡,冬季也見於水流平緩的山腳平原河谷和村莊附近缺少樹木隱蔽的溪流岸邊。 [3] 

白眉黑背燕尾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性膽怯,平時多停息在水邊或水中石頭上,或在淺水中覓食,遇人或受到驚擾時則立刻起飛,沿水面低空飛行,每次飛行距離不遠。停息時長尾不停地抽動。叫聲:短哨音aut-see;第二聲高於第一聲。但不如灰背燕尾刺耳。也有短促鳴聲。 [3] 
常在水溝旁及在淺水中活動。食物以水生昆蟲為主,有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等昆蟲碎片,還有蝗蟲、蚱蜢、螞蟻、蠅蛆、蜘蛛,及昆蟲的幼蟲等殘塊,僅食少量的植物性食物。 [3] 

白眉黑背燕尾分佈範圍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印度、緬甸、尼泊爾和泰國。 [2] 
白眉黑背燕尾分佈圖 白眉黑背燕尾分佈圖

白眉黑背燕尾繁殖方式

營巢於急流附近的巖隙間。巢很隱蔽,不易發現。每窩產卵4枚。巢用苔蘚、短根編織而成,內墊枯葉。也築在村寨中住房後的水溝坎壁的土洞中,土洞上邊以天然巖塊為檐,周圍密生蕨葉和野草。巢呈淺盤狀,由苔蘚和細乾草鋪墊而成;卵為卵圓形,污白色,上布紅褐色斑點;卵4枚,孵卵全由雌鳥擔任,雌雄鳥共同育雛。晚上雌鳥與雛鳥同在巢中,雄鳥則在附近的小樹上歇息。 [3] 

白眉黑背燕尾保護現狀

白眉黑背燕尾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 3.1——無危(LC)。 [2] 

白眉黑背燕尾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2] 
全球種羣數量尚未確定,但是在尼泊爾和緬甸,該物種被描述為相當普遍,而在泰國西北部則不常見(del Hoyo等,2005)。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