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皮病

鎖定
白皮病,主要是白皮假單孢菌(大小為0.8X0.4微米)、魚害黏球菌、革蘭氏陰性,也有由粘球菌或柱狀屈撓桿菌引起的。本病並非單一病原。
中文名
白皮病
類    型
病症

白皮病流行情況

是花、白鰱魚種階段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6~8月份為流行季節,尤其在夏花分塘前後,因操作不慎,碰傷魚體或外表有大量車輪蟲等原生動物寄生而損傷魚體時,病原菌趁機而入,導致爆發流行。主要危害鰱魚及鱅魚,草魚和青魚有時也可受害從發病到死亡只要2~3天時間,死亡率高達50%以上。

白皮病病症

發病初期,病魚背鰭下方或尾柄處出現白點,尾柄處發白,並迅速蔓延擴大。隨着病情發展,以致背鰭基部後面的體表全部發白,俗稱“白皮花腰”。病情嚴重時,病魚的尾鰭爛掉或殘缺不全,頭部向下,尾部向上,與水面垂直,時而作掙扎狀遊動,時而懸掛於水中,不久即死亡。

白皮病病程

病程短,發病時來勢兇猛,流行地區廣,從發病到死亡僅2~3天,死亡率高,魚種死亡率可達50%以上。每年5~8月為流行期。

白皮病防治方法

白皮病預防

1、池塘要徹底清塘,用1、2溴海因或溴海因全池潑灑,用量為0.2~0.3克/立方米或用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潑灑,發病季節要掛藥簍或投藥餌預防;
2、夏花苗應及時分塘,捕撈、運輸、放養過程中,遵守養魚操作技術規程,應儘量避免魚體受傷;發現體表有寄生蟲時,應及時殺滅;保持魚池水質清潔,不使用未發酵的糞肥。

白皮病治療

1、在牽捕、運輸過程中操作要細緻,避免魚體受傷。
2、保持池水清潔,避免魚體損傷。
3、魚種放養前或發病初期,可用金黴素或土黴素水溶液浸泡魚體半小時,藥液濃度是每立方米水用金黴素12.5克或土黴素25克。 [1] 
4、魚種放養前,用2%-3%食鹽水,或12.5克/m³水體的金黴素溶液,或25克/m³水體的土黴素溶液浸泡20-30分鐘。
5、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1克或氟哌酸0.05-0.08克化水全池潑灑。
6、水深1米,每畝水面用韭菜2-2.5公斤,加適量豆餅和食鹽混合搗碎投餵。
7、發病嚴重的魚池,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或五倍子2-4克,全池遍灑。
8、用黃芩細磨成粉末拌餌投餵,魚體計算投餵2克/千克,連服用4-6天。
9、還可向病魚池潑灑痢特靈,每立方米水用藥0.3-0.5克。
10、內服藥用慶大黴素拌餌投餵,連服3-6天,用量5-10克/千克。
11、5毫克/升光合細菌全池潑灑,兼有預防、治療及改善水質的作用。
12、每66.7平方米水面(水深300釐米),用博落回1千克,搗爛洗汁2.5千克,加生石灰500克,調勻後,全池潑灑。
13、病魚池潑灑痢特靈,每1立方米水用藥0.3-0.5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