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淡枝沙拐棗

鎖定
淡枝沙拐棗(Calligonum leucocladum (Schrenk) Bunge)是蓼科沙拐棗屬植物,灌木,高50-120釐米(記載有2米)。老枝黃灰色或灰色;當年生幼枝灰綠色,纖細。葉線形,長2-5毫米,易脱落。花較稠密,2-4朵生葉腋;花梗長2-4毫米。果(包括翅)寬橢圓形;瘦果窄橢圓形,不扭轉或微扭轉;翅近膜質,較軟,淡黃色或黃褐色,有細脈紋,邊緣近全緣、微缺或有鋸齒。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佈於中國新疆沿天山北麓各縣和哈薩克斯坦。生長於海拔500-1200米的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沙地。
淡枝沙拐棗為中等飼用價值的牧草 [1]  。枝條較茂密,枝幹堅硬,抗風蝕沙割能力強,也耐沙埋,枝條下部被沙堙後其生長更為迅速,並能在沙埋處形成新的枝條,是沙漠地區良好的固沙植物。 [2] 
(概述圖參考來源: [3] 
中文名
淡枝沙拐棗
拉丁學名
Calligonum leucocladum (Schrenk) Bunge [5] 
別    名
白莖沙拐棗
白皮沙拐棗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石竹目
蓼科
沙拐棗屬
淡枝沙拐棗
命名者及年代
(Schrenk) Bge. ,1851

淡枝沙拐棗形態特徵

淡枝沙拐棗
淡枝沙拐棗(6張)
灌木,高50-120釐米(記載有2米)。老枝黃灰色或灰色,拐曲,通常斜展;當年生幼枝灰綠色,纖細,節間長1-3釐米。葉線形,長2-5毫米,易脱落;托葉鞘膜質,淡黃褐色。花較稠密,2-4朵生葉腋;花梗長2-4毫米,近基部或中下部有關節;花被片寬橢圓形,白色,背部中央綠色。果(包括翅)寬橢圓形,長12-18毫米,寬10-16毫米;瘦果窄橢圓形,不扭轉或微扭轉,4條肋各具2翅;翅近膜質,較軟,淡黃色或黃褐色,有細脈紋,邊緣近全緣、微缺或有鋸齒。花期4-5月,果期5-6月。 [4]  [6] 

淡枝沙拐棗繁殖方法

播種和扦插育苗均可,但以播種育苗為好。

淡枝沙拐棗播種

採種:淡枝沙拐棗具2次開花現象,果熟期較短,應子6月底第一次果熟和10月中、下旬第二次果熟時及時採集。否則成熟果實易被大風吹失。
淡枝沙拐棗種實生活力較強,但發芽較為困難,春播時種實應進行催芽處理。通常採用。
  1. 春播前用涼水浸泡2-3天或啜温水(30℃)浸泡1天,待種實膨脹後撈出裝袋或拌濕沙,堆入室內(室温30-35℃)或每天上午11時至下午8時置於陽光下曝曬,經常灑水,並翻動種實或種沙,睫之濕潤,温度均勻,待種實吐白後即可搶墒播種。
  2. 入冬後將種實拌沙(1:2),堆於室外向陽處,層積厚度約20釐米左右,其上覆蓋濕沙10-20釐米,翌年春季冰雪融化、土地解凍後,即可播種。
播種方式:秋季播種,種實可不作催芽處理,隨採隨播。春播或秋播均可,一般以秋播為好。春播時,待土壤解凍,所處理的種實吐芽後播種。通常採用條播,開溝播種,溝深6釐米,行距30釐米,每畝播種量6-8公斤。
苗期管理:淡枝沙拐棗幼苗耐早能力較強,但極不耐水濕,土壤過濕易引起根腐病而死亡,但在較厚的沙土上,土壤過幹,也會影響苗木正常生長。在當年6-7月份可酌情灌水一次,切忌大水漫灌,或灌水過多。由於沙漠地區通常多風,為了減少風蝕,不宜鬆土,但在沙壤土上育苗可行鬆土,次數也不宜過多,一般1-2次即可。 [2] 

淡枝沙拐棗扦插

淡枝沙拐棗也可採用插條育苗,通常選取1-2年生枝條,插穗長20釐米為宜。行距30-40釐米,株距10釐米。 [2] 

淡枝沙拐棗栽培技術

淡枝沙拐棗選地整地

淡枝沙拐棗不耐鹽鹼,不耐水濕,適生於較乾旱通氣良好的沙土上,因此苗圃地應選擇在無鹽鹼,地下水位較低,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沙質壤土上。
沙土或沙質壤土通常可不整地,也可在初冬季節直接築牀,先灌足底水,待翌春後,整地築牀。一般採用平牀,苗牀5×1米或10×2米均可,也可採用大田式育苗。沙漠地帶通常多風,菌圃方位應與主風向垂直,牀埂設機械沙障,以免大風吹走苗牀沙土或為害幼苗。 [2] 

淡枝沙拐棗造林方式

植苗造林:多在春季造林,也可秋季造林。在冬灌沙地上通常不需整地,一般在春季4月上、中旬,待冰雪融化後立即搶墒挖穴栽植。坑穴30×30×30釐米,株行距1×2米或2×2米。在有條件的地方,栽植後可灌水一次。流沙地表面極易風蝕,造林後應用葦子、芨芨草設置機械沙障,減輕風沙為害,保護幼樹生長髮育。
直播造林:選擇地勢平坦婀沙地,初冬灌水後,挖穴點播,穴深10-15釐米左右;株行距2×2米或2×4米,每穴下種3-5粒,播後覆土踏實。在多風地區應設置沙障。
插條造林:春季四月中、下旬,選取1年生的粗度為1釐米左右的枝條,截成40-50釐米長,春插前將插穗浸水催根1天,使其充分吸水,再用濕沙分層覆蓋2-3天,取出搶墒扦插。株行距1×2米、2×4米或1×1米。插後應及時灌水一次。 [2] 

淡枝沙拐棗主要價值

淡枝沙拐棗生態

枝條較茂密,枝幹堅硬,抗風蝕沙割能力強,也耐沙埋,枝條下部被沙堙後其生長更為迅速,並能在沙埋處形成新的枝條,是沙漠地區良好的固沙植物。 [2] 

淡枝沙拐棗飼料

淡枝沙拐棗為中等飼用價值的牧草。單株可食部分產量高,草羣產量低,營養成分含量一般,適口性較低。它的可食部分主要是當年生嫩枝與果實。駱駝一年四季愛吃,夏、秋兩季羊採食當年生枝條和果實,冬季不喜食,牛和馬一般不食。 [1] 

淡枝沙拐棗產地生境

淡枝沙拐棗生長於海拔500-1200米的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沙地 [4]  。喜光性強,極不耐庇廕。它耐乾旱,耐高温,在年降水量100毫米,蒸發量2500毫米。7月份氣温在40℃左右的古爾斑通古特沙漠地帶生長良好。在年降水量僅有16.6毫米,蒸發量高達對3003毫米,夏季極端最高氣温47.6℃的吐魯番縣沙地和沙礫質戈壁上,地下水位深達5米以下,淡枝沙拐棗生長十分健壯,2年生苗高1米以上。 [2] 
它耐嚴寒,在冬季極端氣温-40℃以下韻旗爾齊斯河和烏倫古河沿岸沙地上,白皮沙拐棗能安全越冬,毫無凍梢。它還耐瘠薄,喜生長於半固定的沙丘上或沙地上,在礫質戈壁上,也能生長。它不耐鹽鹼,不耐水濕,在通氣不良的粘土上或排水不良的壤土上,生長較整,往往引起死亡。 [2] 
在天然分佈區內,年平均氣温6-7℃,極端最高氣温42℃,極端最低氣温-41℃,年降水量100-150毫米,蒸發量達3000毫米左右,無霜期130-140天,土壤為灰鈣生、棕鈣土或灰棕色荒漠土。白皮沙拐棗通常與自梭梭、梭梭、多枝檉柳等荒漠小喬木或藏木混生,一般呈片狀或塊狀分佈。 [2] 
分佈於中國新疆沿天山北麓各縣和哈薩克斯坦。 [4] 
參考資料
  • 1.    李正春等編著.新疆石河子飼用植物誌[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06,第219頁
  • 2.    新疆林業科學研究所主編.新疆主要造林樹種[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07月第1版,第196-199頁
  • 3.    淡枝沙拐棗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18-12-24]
  • 4.    淡枝沙拐棗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5.    淡枝沙拐棗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6]
  • 6.    淡枝沙拐棗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