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渠

鎖定
白渠建於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因為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因人而名,故名白渠。這是繼鄭國渠之後又一條引涇水的重要工程。它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入渭河, 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 (《漢書·溝恤志》)。該渠在鄭國渠之南,兩渠走向大體相同,白渠經涇陽三原高陵等縣至下邽(今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注入渭水,而鄭國渠的下游注入洛水
性    質
灌溉渠
朝    代
西漢
起    點
谷口
終    點
渭水

白渠簡介

白渠的建成使涇陽、三原一帶的大片土地,在改善土肥條件,促進生產發展,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廣大羣眾對白公也深為愛戴,並編成歌謠廣為傳頌: 田於何所·池陽穀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臿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書·溝恤志》),可見人民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以後白渠與鄭國渠合稱為鄭白渠

白渠來歷命名

白渠,中國陝西關中地區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白渠開鑿於西漢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於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故而得名白渠,也常與原有的鄭國渠合稱鄭白渠。早在公元前129年,漢武帝就採納了大司農的建議,命水工徐伯率領萬人開挖漕渠。自長安引渭水,東通黃河,漕運關東之粟,同時也可灌溉田地萬餘頃。3年後渠成,民得其利。後來,趙國中大夫白工建議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在陝西臨潼,注入渭水,長200裏,灌溉農田4500多頃,名之為白渠)。有民謠頌之:“田於何所?池湯、谷口。鄭國在前,白渠在後。” [1] 

白渠流域作用

白渠西起自池陽穀口鄭國渠南岸(水經注:“水出鄭渠南”),引出涇河水流向東南,經池陽、櫟陽向東到下邦後折向南注入渭河,全長二百里,受益農田四千五百餘頃。由於涇河含有較多泥沙,白渠也為關中平原農田帶來了肥沃的沉積土壤。時人贊曰:“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白渠衍變歷史

東漢遷都洛陽後,白渠一度廢棄,直至十六國時前秦以關中為根據地時,苻堅方組織農工對白渠加以整修。西魏定都關中之後,也對白渠加以重修。至唐朝時,由於鄭國渠已完全廢棄,白渠遂成為關中灌溉的主要河渠,分為三白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唐高宗永徽年間,白渠灌溉總面積達到一萬多頃,成為關中農業命脈。唐中期之後,由於白渠上大量設立水車、水磨等水力機械,並且涇河上游用水增加,導致白渠水量急劇減少,雖然幾乎每二十年疏浚一次,灌溉面積還是減少至原有的五分之一。
北宋、金、元均設立專員對白渠進行管理,直屬中央政府。明朝時白渠縮小,改有陝西省設專員管理。清朝雍正年間,白渠進一步縮小,改由西安府管理。乾隆之後,白渠減小為今龍洞渠,散歸各縣管理。此後白渠不再見諸史書。

白渠遺址考古

白渠遺址發現

2015年,考古人員在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內勘探發現了密集分佈的三座古城,並意外發現了漢唐白渠遺存。
考古隊在勘探櫟陽城遺址東北關山鎮東南兩座大墓周圍遺存的過程中,在其北側發現東西向大型溝渠。該溝渠大體呈西南—東北向,長約9.93公里,口寬約15~20米,深約4~6米左右,向東鑽探至渭南市臨渭區境後繼續向東延伸,向西在關山鎮葉家村西南一帶被石川河故道沖毀。通過發掘確定,溝渠至少經歷四個時期,底部出土漢代繩紋筒瓦瓦片、磚塊等,溝渠上部淤積中出土外素面內布紋筒瓦瓦片、瓷片。 [2] 

白渠考古研究

結合文獻記載,初步判斷該溝渠西漢中期開鑿,到唐代繼續使用,推測其應為文獻中記載的漢唐白渠遺存。白渠是古代中國最強盛的漢唐時代於首都地區興建的最重要國家水利工程之一,對後代關中引涇水利有着直接的影響。考古專家表示,櫟陽城北白渠的勘探與試掘,是中國古代大型水利工程考古的重要發現,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2] 

白渠相關人物

白渠 一名彝,字秉之,今屬於安徽省桐城市,清代人。教授經學四十餘年,博通諸經,著有《易概》22卷、《詩概》32卷、《周官概》20卷、《儀禮概》46卷、《孝經概》2卷。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