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

鎖定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簡稱雁翎隊紀念館,是雄安新區最大的紅色文化紀念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5] 位於河北省白洋淀文化苑景區內,建築面積2566平方米,1990年7月,建紀念館。 [4]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設有序廳、華北明珠白洋淀、全面抗戰的爆發與冀中抗日根據地的建立、侵華日軍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隊與水上游擊戰、喜迎抗日戰爭的勝利、繼承革命傳統弘揚雁翎精神等18個展廳,陳列有大量歷史圖片、文獻資料和實物。 [3-4] 
2020年9月1日,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1] 
中文名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
地理位置
河北省白洋淀文化苑景區內
佔地面積
2566 m²
保護級別
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
批准單位
國務院
紀念羣體
雁翎隊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歷史背景

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白洋淀的水上游擊隊——雁翎隊,他們利用澱內溝壕縱橫的有利地形,駕小舟出入蘆葦蕩中,輾轉茫茫大澱,打日寇、鋤漢奸、端崗樓、打伏擊,同日本侵略者展開了機動靈活的水上游擊戰,先後進行大小戰鬥70餘次,擊斃、俘獲日偽軍近千人,徹底切斷了敵人的水上運輸線,有效牽制了敵人的兵力,配合了主力部隊作戰,譜寫了一曲曲白洋淀漁民抗日救國的讚歌,為鞏固和發展冀中抗日根據地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31名戰士為此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3]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歷史沿革

1990年7月,建紀念館,呂正操上將為紀念館題寫館名。
2002年,安新縣重新選址建設新館。
2004年,正式對外開放,後搬至白洋淀文化苑景區內。 [3]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主要建築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建築面積2566平方米,設有序廳、華北明珠白洋淀、全面抗戰的爆發與冀中抗日根據地的建立、侵華日軍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隊與水上游擊戰、懲處漢奸為民除害、喜迎抗日戰爭的勝利、繼承革命傳統弘揚雁翎精神等18個展廳,陳列有大量歷史圖片、文獻資料和實物。通過大量翔實、豐富、珍貴的歷史照片、圖表、文獻資料、流傳下來的實物,形象雕塑等,以及運用電光聲、三維動畫立體成像、大屏幕投影等現代化藝術手段,生動再現了聞名中外的白洋淀雁翎隊,神出鬼沒、英勇頑強、機智靈活地打擊日寇的生動場面和光輝戰鬥歷程。 [3-4]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紀念羣體

  • 雁翎隊
抗日戰爭時期,在澱泊相連、葦壕縱橫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神出鬼沒、來無影去無蹤的隊伍。他們時而化裝成漁民,巧端敵人崗樓;時而出沒在敵人運送物資的航線上,截獲敵人的軍火物資;時而深入敵人的心臟,為民除掉通敵的漢奸;時而頭頂荷葉,嘴銜葦管,隱蔽在蘆葦叢中,伏擊敵人包運船。這支令敵人聞風喪膽,令百姓歡欣鼓舞的隊伍,就是活躍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裝——人稱“水上飛將軍”的雁翎隊。從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成立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配合主力部隊解放新安城,由30多人發展到100多人。雁翎隊利用冰上水上優勢,與敵人交戰70餘次,僅犧牲8人,卻擊斃、俘獲了日偽軍近千人,繳獲大量軍火和軍用物資。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歷史文化

  • 相關藝文
在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中,有一個展廳專門記錄了大量戰地記者和文學藝術家深入血與火的硝煙中,創作大量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戰鬥事蹟的文藝作品。 [2] 
“荷花澱派”創始人孫犁,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在延安窯洞裏寫成了《荷花澱》,以後相繼創作《蘆花蕩》《新安遊記》《白洋淀》《安新看賣席記》等作品。 [2] 
著名新聞工作者穆青,於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990年、2001年三次來到白洋淀。1943年,穆青曾採訪了一位戰鬥在白洋淀的軍隊幹部,瞭解到白洋淀上活躍的這支水上抗日遊擊隊——雁翎隊。加之穆青又在冀中打過遊擊,十分熟悉白洋淀的情況,於是,三千多字的報道《雁翎隊》,於1943年8月22日在《解放日報》發表,引起強烈反響。新中國成立後,該文被中學課本選用,後又在《人民文學》轉載。 [2] 
當代作家徐光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説《平原烈火》、中篇小説《四百生靈》、電影文學劇本《小兵張嘎》、短篇小説集《望日蓮》、散文集《昨夜西風凋碧樹》等,多數作品中都反映了不屈不撓的白洋淀人民抗擊日寇的感人故事和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歲月。 [2]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文物價值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從開館以來,平均每年接待團體參觀、黨史培訓、研學100萬人次以上。尤其是近年來,我們在雁翎隊紀念館的基礎上配套建設的‘嘎子村’和‘徐光耀文學館’,為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提供了重要載體,對弘揚白洋淀紅色文化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周雙全 [2]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保護措施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先後被確定為“河北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小學德育教育基地”、“河北省民營企業家傳統教育基地”等稱號。在中國紅色旅遊網、中宣部《黨建》雜誌社組織開展的2005年度“羣眾最喜歡的中國十大紅色旅遊景區”評選活動中,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被評為“羣眾最喜歡的中國十大紅色旅遊景區”之一。 [3] 
2006年5月份,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被團中央確定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 
2020年9月1日,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1]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館長信息

雁翎隊紀念館原館長:張奇元。 [5]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位於河北省白洋淀文化苑景區內。 [4] 
  • 交通
自駕前往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從保定站出發,路程大約50.1千米,約需1小時24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