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河大橋

鎖定
南陽白河大橋始建於1965年1月,當年6月建成通車。承擔了南陽陸路交通的繁重任務大42年。於2007年被新白河大橋替代。
南陽白河大橋,橋址在市區東南白河上,系一鋼筋混凝土結構平板公路橋。因位於市郊,橫跨白河而得名。全長403米,橋寬11米,高6.36米,18孔。載重量按單位面積壓強計算為汽車80,拖拉機78。
該橋是市區東南的重要進出口,是通往唐河、新野、信陽、襄樊的必經之地,經濟、軍事地位都很重要。對溝通南陽地區的南北交通、繁榮經濟發揮了巨大效用。 [1] 
中文名
白河大橋
地理位置
市區東南白河上 [1] 
始建於
1965年1月
全    長
403米

目錄

白河大橋歷史沿革

白河南陽段最早的橋是盆窯西的白河橋,1965年1月南陽白河大橋始建,當年6月建成通車,白河渡口和漫水橋的壓力減小。這座大橋承擔了往來白河南北繁重的交通任務,於2007年被新白河大橋替代。 [3] 
在白河大橋建成之前,因跨河交通不便,南陽城區長期停靠在白河的臂彎裏,難以向東、向南擴展。不過,改革開放以來,市城區7座跨河大橋相繼新建或重建,兩岸漸漸融為一體,白河從“繞城而過”,變成“穿城而過”,城市框架不斷拉大。 [4] 
如今白河城區段已架起卧龍大橋、淯陽橋、仲景大橋、光武大橋、白河大橋、雪楓大橋、南陽大橋等七座大橋。與白河的自然風光相和現代化的建築相輝映,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開放魅力和諧新南陽已經成為生態宜居的好地方。 [3] 

白河大橋重建

2003年,南陽市組織專家對白河大橋進行會診,確定該橋為險橋,並於同年7月禁行。
2006年10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按照百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建設。這次重建,新橋全長878.8米,其中兩岸引線長190米,橋面寬33米,雙向8車道。橋樑上部結構為17孔跨徑40米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組合箱梁下部結構,為5柱式鑽孔灌注樁基礎,工程總投資7800餘萬元。設計標準為公路Ⅰ級橋樑,荷載能力為120噸。
白河大橋北接獨山大道,南連南鄧高速、信南高速和寧西鐵路,是連貫城市南北大通道的咽喉。建設白河大橋是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也。 [2] 
2007年,新白河大橋建成通車,連接着市區主幹道獨山大道,成為通行量較大的一座橋樑。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