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河縣

鎖定
白河縣,隸屬於陝西省安康市,位於安康市東部 [24]  ,北臨漢江,隔江與湖北省鄖西縣相望,東、南部分別與湖北省鄖陽區 [23] 竹山縣接壤,西與旬陽市相連 [2]  [6]  ,區域面積1450平方千米。 [7]  截至2022年10月,白河縣轄11個鎮。 [13]  截至2023年3月,白河縣總人口20.90萬人。 [7] 
白河縣,以境內白石河得名,東、北、南三面環楚,是中原入陝進川之咽喉,古有“秦頭楚尾”之稱。 [1]  春秋時期,本境屬麇國地,稱鍚。戰國至秦,本境屬楚,後歸秦。秦,設鍚縣。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廢鍚縣,於本境南設陽川縣,本境北設熊川縣。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設白河縣。2022年9月13日,白河縣被陝西省政府命名為2021年度全省縣城建設示範縣。 [22] 
2022年,白河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48億元,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1元。 [25] 
中文名
白河縣
別    名
白河
行政區劃代碼
610929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安康市
地理位置
安康市東部
面    積
1450 km²
下轄地區
11個鎮(截至2022年10月)
政府駐地
城關鎮
電話區號
0915
郵政編碼
725800
氣候條件
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20.90 萬(截至2023年3月)
著名景點
天寶梯彩農園景區
橋兒溝景區
廟山寨景區
火車站
白河縣東站、白河縣站
車牌代碼
陝G
地區生產總值
86.48 億元(2022年)

白河縣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本境屬麇國地,稱鍚。
戰國至秦,本境屬楚,後歸秦。秦,設鍚縣,屬漢中郡(治所在今漢中市)。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鍚縣改屬西城郡(治所在今安康市)。
三國時期,曹魏黃初二年(221年),西城郡改稱魏興郡,鍚縣仍隸之。曹魏太和二年(228年),於鍚縣兼設鍚郡,曹魏景初元年(237年),廢。
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廢鍚縣,於本境南設陽川縣,本境北設熊川縣。西魏文帝大統元年(535年),在本境東南設豐利縣。西魏廢帝元年(552年),在豐利縣設豐利郡,領豐利、熊川、陽川3縣。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廢豐利郡,豐利縣改屬上津郡(治所在今湖北鄖西縣),同時廢熊川,陽川2縣,轄地併入豐利縣。
隋大業三年(607年),復設西城郡,豐利縣改屬西城郡。
唐貞觀八年(634年),豐利縣改屬新設之均州。
宋開寶元年(968年),廢豐利縣,轄地併入旬陽縣,屬金州(治所在今安康市)。
元初,至元年間(1271年~1294年),金州所轄之縣皆廢,本境為金州地,金州屬興元路(治所在今漢中市)。
明洪武三年(1370年),析金州東北部設旬陽縣,屬大寧州(治所在會四川巫溪縣),本境為旬陽縣地。明洪武五年(1372年),旬陽縣改屬金州。明成化八年(1472年),於旬陽縣東部置白河堡。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設白河縣,以境內白石河得名,隸屬新設之鄖陽府(治所在今湖北鄖縣),次年改屬金州。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金州改稱興安州,白河縣所隸之。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興安州升為興安府,仍轄白河縣。
民國初,白河縣屬陝西省漢中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撤銷道制,白河縣屬省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新設之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今安康市)所轄。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白河縣隸屬陝甘寧邊區陝南行政公署安康分區行政督察公署管轄。
1950年,隸屬陝西省安康分區專員公署管轄,專員公署轄區又稱專區。
1969年,白河縣隸屬陝西省安康地區行政公署。
2000年6月23日,白河縣隸屬陝西省安康市。 [3-4] 
白河縣 白河縣

白河縣行政區劃

白河縣區劃沿革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白河縣在旬陽縣內有文牛、廟坪兩個行政保的“飛地”劃歸旬陽縣管轄。
1951年,以分水嶺為界將原湖北鄖縣轄地大坪、陝西省旬陽縣小溝劃歸白河縣管轄。 [5] 

白河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白河縣轄11個鎮:城關鎮中廠鎮、構朳鎮、卡子鎮茅坪鎮宋家鎮西營鎮倉上鎮冷水鎮雙豐鎮麻虎鎮 [13]  ,白河縣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 [14] 

白河縣地理環境

白河縣位置境域

白河縣位於安康市東部 [24]  ,北臨漢江,隔江與湖北省鄖西縣相望,東、南部分別與湖北省鄖陽區 [23] 竹山縣接壤,西與旬陽市 [2]  相連,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09°37″~110°10″和北緯32°34″~32°55″之間, [6]  全境東西長53.3千米,南北寬41.5千米,區域面積1450平方千米。 [7] 

白河縣地形地貌

白河縣地勢南高北低,全縣山脈與溝相間,無一處百畝平地。縣內山脈,中部從北向南,依次為天池嶺—蔣家樑子—大山廟梁—韓家山;西部從北向南,有土地嶺—太平山—五條嶺—界嶺;南部自西向東,有馬食坪—韓家山—聖母山—平頂山—野人山。橫亙約100餘千米,南部山脈一脈相承,與湖北竹山縣交界,縣西、南、東三面山脈與中部接連呈向東傾斜的"山"字形。縣城東與鄖縣交界的下卡子漢江邊縣全縣最低處,海拔僅170米;南部界嶺中段的五龍尖海拔1901米,居諸山之冠。按海拔高度,地表形態,全縣可分為剝蝕構造中山區陵區和侵蝕構造低山河谷區。 [7] 

白河縣氣候

白河縣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温帶過渡氣候帶,屬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區,受相對高差大的山地地貌影響,垂直性氣候特徵明顯。平均氣温為12.2℃-16.5℃,平均日照數1753.8小時,平均降水量787.4mm,無霜期為234-261天。 [7] 

白河縣水文

漢江從縣境北部自西向東偏南橫過,縣境西部的冷水河水系與縣境東部的白石河水系幾乎平行自南向北匯入漢江,直接匯入漢江的河溝還有磨溝、拖板溝、北店子溝和麻虎溝。

白河縣自然資源

白河縣水資源

白河縣共有大小河溝765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平方千米以下的696條,佔90.9%;流域面積為5~10平方千米的河溝27條,佔3.5%;10~30平方千米的23條,佔3%;30~50平方千米的10條,佔1.3%;50~100平方千米的5條,100平方千米以上的4條(不含漢江)。縣內河溝下切力強,一般河谷狹窄,河溝比降大,流量隨降水而變化。水量豐枯懸殊,水能理論藴藏量大。 [16] 

白河縣土地資源

白河白河縣土壤面積有214.56萬畝,佔白河縣總土地面積的98.65%。其中自然土壤173.12萬畝,農業土壤41.4萬畝,白河縣土壤有4個土類,9個亞類,18個土屬,63個土種。黃棕壤為主,佔白河縣土地面積的98.64%。由於白河縣地貌是大山深溝,基岩裸露,岩石風化強烈,土壤流失嚴重,所以粗骨型土壤佔土地面積的90%以上,土層厚度小於30釐米的土塊佔44.72%。土壤瘠薄,粗骨,富鐵、鈣、鉀、硫,貪氮,缺磷、硼、錳和豐富的有機質。沿縣境漢江南岸一帶土壤呈微鹼性,縣境南部界嶺一線土壤呈微酸性。 [16] 

白河縣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白河縣的植物有柑桔油茶樹無花果枇杷油桐棕櫚芭蕉山茶花夾竹桃銀杏香樟核桃椿樹漆樹樺樹柿樹木瓜杜仲等。 [1] 
動物資源
白河縣的動物有老鷹金雕長耳鴞、鳶子、家燕、大嘴鴉、白頸鴉寒鴉喜鵲紅嘴藍鵲八哥畫眉野鴿灰斑鳩、珍珠鳩、大山雀啄木鳥山麻雀家雀紅嘴相思鳥杜鵑柳鶯黃鸝錦雞、白冠、長尾雉環頸雉竹雞秧雞、小麻鴨、池鷺白鷺秋沙鴨鸕鷀、沙鴝、白鶺鴒骨頂雞翠鳥戴勝紅尾水鴝、褐河鳥、金錢豹雲豹豹貓獼猴野豬、草鹿、毛冠鹿林麝扭角羚豪豬刺蝟豬獾、青猺、大靈狸、黃鼬水獺、青羊、褐家鼠小家鼠黑線姬鼠巖松鼠鼯鼠蝙蝠蜥蜴壁虎等。 [16] 

白河縣人口

截止至2020年11月1日,白河縣常住人口為162774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63395人相比,十年共減少621人,下降0.38%,年平均下降率為0.04%。
白河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62515人,佔99.84%;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59人,佔0.16%。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684人,佔常住人口比重下降0.04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63人,佔常住人口比重上升0.04個百分點。 [26] 
截至2023年3月,白河縣總人口20.90萬人,其中男性11.2萬人,女性9.7萬人,全縣有少數民族人口184人,其中回族138人、蒙古族28人,其它民族18人。 [7] 

白河縣經濟

白河縣綜述

2022年,白河縣生產總值86.4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3.92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39.80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32.75億元,增長5.1%。 [25] 
2022年,白河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8%,自2月份以來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9.6%,第二產業投資下降18.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1.5%。分領域看,工業投資下降18.4%,基礎設施投資增長9.8%,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1.9%。 [25] 
2022年,白河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1元,同比增長6.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39元,增長4.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2元,增長7.5%,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2.6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為2.4,比上年縮小0.06。 [25] 

白河縣第一產業

2022年,白河縣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24.28億元,同比增長5.1%。分行業看,種植業增長4.4%,林業增長9.0%,牧業增長6.5%,漁業產值增長1.1%,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增長4.8%。從主要農產品產量看,糧食產量5.61萬噸,油料產量增長2.5%,園林水果產量增長4.9%,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增長4.2%,水產品產量增長4.0%,豬牛羊禽肉產量增長1.7%。 [25] 

白河縣第二產業

2022年,白河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工業運行呈現“前高後低”態勢,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22.4%、上半年的9.4%、前三季度的4.3%,回落至全年的2.0%。其中,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4%,製造業增長5.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43.0%。 [25] 
2022年末,白河縣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17户,比上年淨增2户。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5.92億元,同比增長15.3%。簽訂合同總額同比增長28.5%,其中本年新籤合同額290.53億元,增長51.6%。 [25] 

白河縣第三產業

2022年,白河縣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10個服務業行業大類中,8個行業營業收入正增長。其中商務服務業增長20.9%,佔規上服務業比重為23.3%,貢獻率達78.2%,拉動全縣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2個百分點。其中商務服務業增長20.9%,佔規上服務業比重為23.3%,貢獻率達78.2%,拉動全縣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2個百分點。 [25] 
2022年,白河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5億元,同比增長9.2%。從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增長9.7%,餐飲收入增長6.9%。從經營地看,鄉村零售額增長10.9%,城鎮零售額增長8.5%。 [25] 

白河縣交通運輸

襄渝鐵路,316國道 [1]  ,十天高速公路從白河縣境內穿過,在白河縣形成以高速公路為樞紐,融入安康、十堰兩城市羣的“1小時經濟圈”,基本實現“出縣高速化、縣鄉等級化、村道網絡化、運輸規模化。 [17] 
2022年,白河縣客G316下卡子至縣城段公路、雙豐至倉上二級公路、十天高速陝鄂界互通式立交開工建設,通組產業路100千米。 [27] 

白河縣社會事業

白河縣教育事業

2022年,白河縣職教中心建成投用、構朳初中災後完成了重建、中廠小學和幼兒園遷建。投入2.1億元實施15個教育重點項目,新增校舍面積6.6萬平方米,普惠性幼兒園佔比達到91.6%。 [27] 

白河縣文化體育

2022年,白河縣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主辦和承辦體育賽事活動9場次。協同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白河縣文化館獲評國家一級館,白河縣圖書總館、白河縣博物館建成開放。 [27] 

白河縣醫療衞生

2022年,白河縣組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白河縣醫院河街院區、冷水分院主體完工,麻虎分院啓動實施。 [27] 

白河縣社會保障

2022年,白河縣建成一批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生態健康養老示範園。 [27] 

白河縣城市建設

2022年,白河縣改造46條城區背街小巷,老城強弱電遷改入地、橋兒溝停車場、白河東站停車場、河街寶石文化街區旅遊服務中心等項目推進實施,江鈺城產業園主體完工,河街濱江廣場、南台路人民廣場、獅子山便民菜市場、白石河翻板壩、景觀文化廊橋等項目建成投用。 [27] 

白河縣環境保護

2022年,白河縣的廢棄硫鐵礦污染治理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廢石貯存場初級壩建成投用,裏端溝區域治理任務全面完成,累計封堵礦硐64個,清運廢渣19.4萬立方米,生態修復2.6萬平方米。2022年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0天,城鎮集中式飲用水和漢江干支流水質達標率100%,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實施林業生態修復13.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8.86平方千米。 [27] 

白河縣歷史文化

白河縣文物

白河縣城繡屏山古生物化石點
白河縣城繡屏山古生物化石點在白河縣的繡屏山坡地段,發現有石斧、石鑿、骨錐。出土還有劍齒象、梅花鹿、野豬、倉鼠、箭豬等動物骨骼化石。化石上多有砍砸、刮削痕跡。石化程度深的近似綠玉。 [18] 
牛家灣漢、三國、南北朝遺址
牛家灣漢、三國、南北朝遺址在白河縣城西10千米處的漢江南岸第二階地,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00餘米,出土有灰色素面大板瓦、筒瓦,板瓦長40釐米、寬25釐米、厚2.5釐米。還有素面陶罐、盆、甕等,另有“正始元年”、“元熹二年”紀年磚。在遺址附近還有南北朝墓羣。 [18] 
月兒潭秦、漢、三國、南北朝遺址
月兒潭秦、漢、三國、南北朝遺址位於白河縣月兒潭街後,東西長180米,南北寬100米,上延至麒麟溝,出土有大量薄壁灰色素面陶器,幾何紋、葉脈紋長條磚和“太康”“天監”“熹平”“和平”“正始”“鴻嘉”紀年磚。附近有磚券墓(俗稱參筒),出土有平底圓腹灰陶罐、貝幣、半兩、五銖錢、銅箭鏃、弩機等。 [18] 
紅花縣南北朝遺址
紅花縣南北朝遺址位於白河縣冷水河與裴家河交匯處東側一級階地上,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00米,南高北低,地勢開闊平坦,土層較厚。出土有細繩紋紅陶片、圓腹薄壁素面灰陶罐,幾何紋、波浪紋、葉脈紋、寶相紋長條磚,並有磚券墓,“紅花縣”地名舊縣誌無載。傳説白河縣城原定建此,因選址縣官嫌土輕而棄。道光年間有人以古磚上“紅花”二字杜撰為“紅花縣”。訛傳日久,變成地名。據實查考,疑為古代村鎮遺址。該遺址西側臨冷水河,河北階地上亦有大量磚券墓,墓室中有陶豬、陶狗、灰色素面薄壁陶罐等陪葬品。 [18] 
茅坪遺址
茅坪遺址位於白河縣茅坪街北側緩坡地帶,在這一地段已發現過石斧、石鑿、石鏟、石刀、陶器,淺層地下有繩紋磚與素面磚,現為耕地。 [18] 
張家莊新石器遺址
張家莊新石器遺址位於白河縣冷水鎮觀音灘下東南250米,面積約85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0.70~0.90米,距今約5000年左右。出土有褐色繩紋夾砂陶罐、盆、甕和泥質紅陶缽,石器有石斧、石刀。 [18] 
大坪新石器遺址
大坪新石器遺址位於白河縣大坪街西南100米,面積約6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0.70米,距今4000年左右。出土有紅色夾砂陶罐、盆,個別器物上繪有蘭紋。 [18] 

白河縣風俗民情

當地禮儀
在白河縣,相識見面,一般行注目禮、點頭禮或無話找話問候一下,便是城裏人習慣。過去城裏人歷來早上見面便問“吃了沒有”70年代後逐漸用“你好”“早晨好”代替了。對遠道而來或許久不見的人,民國年間行拱手禮,現在行握手禮。傳統的習俗是“行客拜坐客”,近年來不多拘泥。
平時,同齡、同輩相好,見面打一掌或開句玩笑,笑罵兩句,也是一種招呼方式。這種不像“禮節”的禮節,無論在城鄉,無論男女、老少見面時皆可見到。
家中來客首先要上煙、倒茶。民國以前,縣城人家中來客,向客人遞上“水煙袋”,並燃着“紙媒”。農村多數人家是遞上“旱煙袋”、“紙媒筒”。如客人自帶有“煙袋”,則是遞上一撮煙葉,農村風俗至今如此。國民十幾年以後,城市開始吸煙卷,用火柴,但只限於富户、商號。多數人家仍吸水煙。民國三十年(1941年)後,紙煙在城鎮普及。農村家庭備紙煙多數自己不吸,而用於待客。至60年代初期農村始普及紙煙。
請客,需前一日通知客人,謂之“放信”,次日再正式去請。若臨時去請,則視為不恭。坐席俱要論資排輩,主客及尊長必坐上席,下席為陪客。兩側偏席可隨便就坐。上席兩側又以左為尊,縣城習慣是上下席各坐三人;農村則興上下席各坐二人,偏席各坐三人。入席遇有尊長,不能自居上席,需向主人説明,徵得主人同意可更換位置。上席方位確定,一般是面對大門為上,背對堂為上,面對出菜門者為上。喪席一般不拘此禮。陪客人吃飯,主人務必陪至終席,不可先賓客離席。白河地方無論城鄉,席上有人醉酒,主人高興。
白河傳統習慣凡親朋好友家有婚嫁、喪葬、生日、建房、生子之事必須送禮。
長輩婚嫁,可去幫忙與否不拘。平輩、晚輩結婚俱興送禮。民國以前,晚輩結婚,拜見長輩時,長輩須給晚輩“拜見錢”,至今依然。
解放前與人祝壽,多送壽聯、中堂或水酒、糕點。農村送衣料、鞋襪、活雞、臘肉。時下興送煙酒、滋補品、衣料、卧具,乃至家用電器等。
白河不論城鄉視建房為百年大計,親朋必送禮祝賀。農村習慣送糧食、蔬菜、豆腐、臘肉,城關多送煙、酒、現金或室內裝飾品。
親朋家添丁,須送禮。若是女兒生子,孃家要送母雞、蛋、豬蹄、黃花菜和麪餅,舊稱“湯餅會”。嬰兒滿月,要請“滿月”客,答謝親友。
風俗、禮節在20世紀70年代末演變頻繁,時下除婚、喪、嫁、娶、建房、喬遷要請客送禮外,其他如招工、招幹、升學、入伍、晉級、提拔、受獎等,俱要送禮放炮,且送禮的檔次愈來愈高。更時興者,年輕人生日也有人送禮拜壽。20世紀50年代前,只有年過花甲者才能祝壽,若父母健在,子女年齡大亦不能慶壽。20世紀80年代以來,年輕人興“做九”,即遇“9”的倍數生日時,要慶賀一番。尤對36歲有計較尤盛,定要“做壽”慶賀。 [18] 

白河縣風景名勝

橋兒溝景區
橋兒溝景區,位於白河縣城北嶺子至漢江古渡紅星橋之間 [15]  ,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現遺存明清時期古民居、古寺院、古驛站、古書院438間,還有古城牆、古温泉、古摩崖時刻等重要歷史遺蹟。 [8] 
橋兒溝景區
天寶梯彩農園景區
天寶梯彩農園景區,位於白河縣倉上鎮,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集農牧業產業園區、旅遊觀光、農旅融合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景區。 [9] 
天寶梯彩農園景區
廟山寨景區
廟山寨景區,位於白河縣中廠鎮與構扒鎮交界處 [11]  ,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12]  ,廟山寨景區以道教文化為主題,有玄天觀、真武大殿、思緣亭、白皮松觀景台、城牆等景觀。 [10] 
廟山寨景區

白河縣榮譽稱號

獎項
授予單位
授予時間
2019年國家衞生縣城 [19] 
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 [19] 
2020年7月29日 [19] 
陝西省雙擁模範縣 [21] 
陝西省委、陝西省政府 [21] 
2020年11月 [21] 
2021年度全國健康促進縣 [20] 
國家衞生健康委 [20] 
2022年2月 [20] 
2021年度全省縣城建設示範縣 [22] 
陝西省政府 [22] 
2022年9月13日 [2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