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求恩大夫

(1965年譚寧邦主演電影)

鎖定
《白求恩大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人物傳記電影,由張駿祥李舒田高正執導,譚寧邦主演,村裏英若誠、吳雪、楊在葆田華等出演,於1965年完成,1977年正式上映。
該片根據周而復的同名小説改編,講述了加拿大醫生白求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中國人民的抗戰事業貢獻出生命的故事。
中文名
白求恩大夫
外文名
Bethune Medical、Béthune médicale
類    型
劇情、傳記
出品公司
上海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中國
導    演
張駿祥
李舒田
高正
編    劇
張駿祥
趙拓
製片人
徐進
主    演
譚寧邦
片    長
107 分鐘
上映時間
1977年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出品時間
1965年

白求恩大夫劇情簡介

諾爾曼·白求恩是加拿大勞工進步黨黨員,著名外科醫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白求恩從西班牙馬德里前線回到美洲,在加拿大和美國旅行演講。在國際援華會的支持下,他立即組成了一個醫療隊,決定來華支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
中國電影《白求恩大夫》(1965)劇照
中國電影《白求恩大夫》(1965)劇照(3張)
1938年初他遠渡重洋,突破重重阻撓,到達延安,並在同年6月進入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在這裏,白求恩被任命為軍區的醫藥顧問,受到根據地幹部、戰士和老百姓的熱烈歡迎。
剛剛安頓好,白求恩便開始了緊張的工作,在很短的時間內,對軍區所屬醫院進行了視察。他發現這裏的情況比想像的還要差,沒有正規醫院,沒有正規手術室,缺乏有技術的外科醫生,缺乏必備的醫療器械。為了解決這些困難,白求恩首先向軍區司令員請示,辦一個示範的後方醫院,調各分區最好的醫生來加以訓練。然後,他又寫信讓加拿大的朋友寄一些醫療器械。在訓練班,白求恩自己撰寫講義,向學員們認真傳授外科手術的技術。學員們雖然文化水平較低,但十分刻苦,因此,也增加了白求恩的信心。經過培訓,軍分區各醫院醫生的技術水平明顯提高。白求恩還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到最前線為傷員做手術。
一次,三五九旅在山西靈丘打一個比較大的伏擊戰。白求恩率醫療隊奔赴前線,在一個破廟裏,白求恩佈置了一個手術室,為傷員做手術。徐連長負重傷,失血過多,白求恩抽自己的血為徐連長輸血,挽救了徐連長的生命。眼看炮火緊逼破廟,有的炮彈就落在廟的附近。白求恩仍堅持做完最後一個手術才撤離。
白求恩在這裏看到了許多奇蹟發生,許多外界不瞭解的事情。他希望把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的情況,告訴全世界的人民。他決定回加拿大一趟,軍區開了歡送會,童秘書、方大夫送白求恩到小河邊。突然遠方傳來緊急集合號聲,白求恩停下腳步決定暫時不走了,覺得這裏更需要他。白求恩又上前線了,並轉戰各處,最後參加了著名的黃土嶺戰役。
在前線的臨時手術室,白求恩正在做一個手術,敵人突然進行猛烈的進攻,方大夫勸白求恩趕快撤離,白求恩説這是一個腹部手術,一定不能耽擱,否則有生命危險。他堅持做完了手術,但在手術中手指卻被劃破。後來回到醫院,白求恩又堅持做了兩個手術,不慎手套破了,手被感染,他不幸患上血液中毒症。由於根據地醫藥缺乏,白求恩經搶救無效,不幸病逝 [1] 

白求恩大夫演職員表

白求恩大夫演員表

白求恩大夫職員表

製作人 徐進
導演 張駿祥(總導演)、李舒田、高正
編劇 張駿祥、趙拓
攝影 吳印鹹(總攝影)、馬林發、寇紀文
配樂 呂其明
剪輯 朱朝升
美術設計 韓尚義
造型設計 樂羽侯
錄音 吳江海
展開
指揮
姚笛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2] 

白求恩大夫角色介紹

  • 白求恩
    演員 譚寧邦

    加拿大勞工進步黨黨員,著名外科醫生。遠渡重洋,突破重重阻撓,到達延安支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他性格開朗、直率、倔強、幽默,對傷病員有着慈母般的關懷,具有高度革命責任感,對工作要求嚴格;襟懷坦白,光明磊落,對同志的批評鋒芒畢露,不留情面,但無半點敵意;嚴於解剖自己,正視自己的錯誤,從不文過飾非。

  • 方兆元
    演員 村裏

    土生土長的中國八路軍醫生,放牛娃出身,敦厚朴實,性格倔強,為了革命的需要自己苦學作醫生,頑強地探索和追求着現代醫療技術,為此甚至不休息以至於昏倒。

  • 童秘書
    演員 英若誠

    樸實無華的中國知識分子,乾淨利落灑脱。他作為翻譯和秘書伴隨白求恩左右,輾轉於前線、後方,盡職盡責,幫助白大夫深入地瞭解了抗日根據地軍民的風俗和思想感情。

  • 徐連長
    演員 楊在葆

    英勇的八路軍連長,在戰鬥中受重傷,需要輸血,但血漿粉用完了,是白求恩把自己血輸給了他。傷愈後,他帶着被自己擊斃的敵人中將的領章和指揮刀前來向白求恩報喜。

  • 老馮
    演員 田華

    表面上是個農村媳婦,實際是借村婦的公開身份做掩護的八路軍地下醫生,在敵人眼皮底下照料傷員。曾在保定學過一年醫,因為戰爭中斷學業,日本法西斯奪走了她愛人的生命。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1]  [3]  [4]  [5-6]  [7] 

白求恩大夫音樂原聲

插曲<br>
曲名
作詞
作曲
賀綠汀 [8] 

白求恩大夫幕後花絮

  • 為了扮演醫生方兆元,演員村裏到醫院體驗生活兩個多月,光在手術室裏就呆了一個多月。他天天參加手術,不僅觀看了手術,還學會了打結縫合、遞器械等技能,而且像真正的大夫一樣天天“查房”“值班” [9] 
  • 片中白求恩騎的大白馬,因關係到重要劇情,導演張駿祥要求馬不但要強壯還要有靈氣,道具員跑了好幾個軍馬場才找到合乎要求的馬,又專門請了馬伕來侍候,輾轉各外景地拍攝時以專車接送 [7] 
  • 該片有一場白求恩在河灘上走的戲,因為是內外景銜接拍攝,攝影棚所搭的近景需要大片鵝卵石,上海的石頭塊頭與色彩與外景地的石頭差別較大,用塑料又達不到真實質地,導演就讓美工用卡車從冀中運回十幾噸鵝卵石 [7] 
  • 張駿祥在影片完成後,總覺得還缺少一場白求恩和廣大根據地軍民在一起的戲,想在靈丘游擊戰之後增加一場軍民聯歡,但因為影片被擱置而沒能補拍 [4] 

白求恩大夫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獲獎方
1978年
意大利墨西拿電影節
評委會榮譽提及
《白求恩大夫》 [10] 

白求恩大夫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1951年,文化部暨中央電影局就曾準備把周而復的小説《白求恩大夫》拍成電影並由作者親自改寫劇本。周而複寫了初稿,但交出後此事不了了之 [7] 
1957年至1958年,伊文思來華時提議拍攝白求恩的傳記影片,並在文化部有關領導陪同下專門找周而復討論改編事宜,周欣然同意。但不久後周出國10個多月,而這期間伊文思離開中國,《白求恩大夫》的拍攝又被擱置。不過,伊文思的建議啓發了上影廠的編導張駿祥,他開始深入蒐集、閲讀關於白求恩的書籍和白求恩寫的的書信。此時,八一廠也在抓同一題材,趙拓編寫了《永遠不滅的光輝》。經協調,上影與八一廠共同聯合拍攝《白求恩大夫》 [7] 
劇本改編
1962年,張駿祥與趙拓一起沿着當年白求恩走過的路線作了一次旅行,採訪見過白求恩的老鄉、與白求恩共事過的八路軍醫務人員獲得大量第一手資料 [4] 
在構思劇本時,編導面臨的困難是白求恩作為反法西斯戰士,卻不直接與日本侵略者正面鬥爭,其活動的環境是抗日根據地,面對的是抗日軍民。可是,電影需要戲劇矛盾,編導不能將白求恩與抗日軍民設成對立面。不能為歌頌白求恩而貶低八路軍人員,反之亦不可。經過思考,張駿祥嘗試設了兩條矛盾線:一是白求恩對醫療技術的較高要求與根據地醫療條件及醫務人員技術無法達到之間的矛盾;二是根據地的特殊情況與白求恩對此暫時不瞭解而造成的矛盾,兩條矛盾線衝突的結果是:業務上白求恩幫助了八路軍醫務人員,根據地軍民則以自己的的行為使白求恩瞭解了八路軍 [4]  [11] 
1963年,張、趙合作完成劇本並徵求了小説作者周而復的意見。劇本在《人民文學》1月號上發表。文學劇本分為五章《白求恩大夫》,第一章寫白求恩在加拿大和西班牙的事蹟,後四章寫其來華後的活動。由於拍攝條件困難,所以影片沒有拍第一章。張駿祥很擔心沒有第一章的鋪墊,觀眾會不知道白求恩對法西斯的憎惡程度,會不理解影片中白求恩的某些行為和思想感情的變化 [4]  [11] 
攝影與美術
該片的攝影師吳印鹹,在抗戰期間與白求恩大夫朝夕相處近兩個月,親自拍攝過白大夫的活動,白求恩大夫生前的最後一幅照片就是出自他手。因此,能拍攝《白求恩大夫》,他感到很激動,把對白求恩大夫的懷念之情都傾注於拍攝中。他不僅在案頭準備階段對全片用光、色彩、時空轉換等做出總體構思,而且每場戲實拍時的場景、色調、氣氛都有具體設計。馮醫生在片中僅有二十幾個鏡頭,但吳印鹹對第一次樣片中這個角色的造型不滿意,找來化妝師,研究馮醫生扮演者田華的臉型,反覆設計打光方法,從不同側面拍了六張照片進行比較,才找到最佳角度定下人物造型 [7] 
為了使美術設計貼近導演和劇本的風格,韓尚義到山西、河北等白求恩工作過的地方走訪,參觀了白大夫住過的房子、睡過的炕,這些生活素材使他意識到影片的美術設計應該是樸素的、真實的,要力求做到環境的時代感和生活氣息。例如,在設計冀中的孟奶奶家之前,他先在筆記本上列出道具單,連掃帚、水勺有幾筆都列清楚,然後當地採購實物。畫設計圖時也處處從當地風地習俗取材設計。該片有大小四十餘堂布景,光白大夫住過的地方就有六處,醫療單位有七個。為了避免雷同,韓尚義先根據文學劇本畫了一張“白求恩行動路線示意圖”,又設計了“《白求恩大夫》美工設計提要”,根據不同地區設計不同的建築式樣 [3] 
推遲的上映
1965年9月,影片完成,報送文化部審查,因文化部電影局正值“整風”,停止審片,再加上江青於同年1月審查樣片後聲稱毛主席寫過文章的題材根本不能拍,致使該片無法發行。首映式推遲到1977年的國慶節 [11] 

白求恩大夫影片評價

電影片段
電影片段(26張)
該片是一部充滿革命的現實主義並具有革命的浪漫主義色彩的藝術作品。創作者的樸質、嚴謹的藝術手法,處處使人感到真實可信。它們沒有驚險的場面,卻始終緊緊地扣住人們的心絃。作者對於人物是精心刻畫的,即使一些較為次要的人物也很有特色 [6]  (原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袁文殊評)
該片的突出長處在於真實,它從實際生活出發,但又不是生活的簡單重複,而是經過集中、概括,達到典型化,所以具有極在的真實性。它注意揭示生活本質的真實性,也非常注意藝術細節的真實性的處理,較好地做到了本質內容的真實和外在形式的真實的統一。影片中,晉察冀邊區的景物、風光、八路軍和羣眾的衣着、氣質使人一看就覺得“像” [6]  (原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李少白評)
該片在表現戰爭年代時,卻很注意生活情趣,設計了吃水餃、拍照片、逗小狗等洋溢着生活氣息的細節。雖然着墨不多,但是每一細節都落在人物性格刻畫和歌頌軍民漁水情上,錯落有致,頗具匠心。這些生活細節的表現沒有損害白求恩的藝術形象,反而豐富了人物性格。該片滿懷激情地表現反侵略戰爭的正義性,《游擊隊之歌》先後兩次圍繞着人物,構成某種別有詩意的意境 [12]  (《當代電影》評)

白求恩大夫大眾評分

網站
評分
參評人數
統計截止日期
豆瓣
7.1
1488
2023-12-11 [13] 
參考資料
  • 1.    《白求恩大夫》  .海上電影網[引用日期2018-08-10]
  • 2.    《白求恩大夫》字幕表  .海上電影網[引用日期2018-08-25]
  • 3.    韓尚義.電影美術漫筆: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55-60
  • 4.    張駿祥.張駿祥文集 下:學林出版社,1997.10:1957-1973
  • 5.    王硯縉.影片《白求恩大夫》服裝設計淺得[J]電影藝術,1980(11):46-48
  • 6.    張駿祥,吳印鹹,袁文殊,黃宗江,李少白,劉樹生,葉林.座談影片《白求恩大夫》[J]人民電影:1977(11):2-10
  • 7.    朱安平. 真情傾注《白求恩大夫》[J]. 大眾電影, 2008(17):38-40.
  • 8.    靳鳳蘭主編;中國電影音樂協會編.100部優秀愛國主義影視片主題歌選編:海南出版社,1995.03:4
  • 9.    王亨念.飾演農民的“專家”——訪電影演員村裏[J]文藝生活,1982(9):51-53
  • 10.    中國電影家協會編.中國電影年鑑1981: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298
  • 11.    劉海波《白求恩大夫》:戴着鐐銬的詩意舞蹈《當代電影》 , 2005 (4) :27-31
  • 12.    陳同藝.“真象個老八路!”——評電影《白求恩大夫》[J]《當代電影》 , 1985 (3) :151-153
  • 13.    白求恩大夫  .豆瓣[引用日期2023-12-2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