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水窪

鎖定
位於海淀區北部。東鄰梅所屯,西鄰辛力屯,北鄰昌平區東閘村、西坨南始東小營。曾名白索窪,後音轉成今名。
中文名
白水窪
位    置
海淀區北部
文獻記載
《採訪冊》
原    名
白索窪
傳説,白蛇鬧水稱“白蛇窪”,元代形成聚落,村中建有寺廟。清康熙年間《昌平州志》上説:“白水窪二十二里。”光緒年間仍稱“白水窪”。《採訪冊》載:“距城二十里,東至河半里,南至永太莊五里,西至後章村三里,北至雙塔村三里。東南至梅所屯一里,西南至小營村三里,東北至東閘二里,西北至辛力屯五里。”新中國成立後稱:白水窪村。白水窪村呈長方形。上莊公路由南向北偏西從村中穿過,成為主街。
《昌平外志》載:“三教寺在白水窪,有元至元十八年(1281)石幢。”石幢即石經幢,石質為漢白玉。七角八面,每面雕有佛像,刻有銘文:“不空成就佛”,“廣目天王”,“多門天王”等。銘文患浸,石幢已斷為兩截,但不失研究北京地區元代佛教的參證物。三教寺內有古銀杏樹二株,枝葉茂盛,寺中建築改為小學校舍,現在改為杏林敬老院。
如今,白水窪村道路和下水管道都改建完畢,道路四通八達,農民安居樂業,一個嶄新的現代化新農村呈現世人面前。目前公交303可達白水窪,公交車站有:白水窪站,白水窪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