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楸

鎖定
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 (Lam.) Müll. Arg.)是大戟科野桐屬喬木或灌木,葉互生,卵狀三角形,嫩葉兩面均被毛,基部近葉柄處具斑狀腺體2個;花雌雄異株,花小,黃綠色;蒴果扁球形,種子球形,黑色。花期7~10月,果期11~12月。 [5] 
白楸分佈於中國西南,東南地區,生於林緣或灌叢中。 [5]  生性強健,排水良好而土層深厚之地即能成長,喜陽光充足,春至夏季需水較多,性喜温暖至高温。白楸用播種法繁殖,春季為播種適期。 [6] 
白楸入藥可用於清熱利濕、解毒、止痛止血。主治淋濁、口瘡、痔瘡、潰瘍、胃痛、外傷出血、跌打損傷、蛇咬傷等。 [7]  白楸做木材質地輕軟,種子油可作工業用油,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 [3] 
中文名
白楸
拉丁學名
Mallotus paniculatus (Lam.) Müll. Ar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金虎尾目 [4] 
大戟科
野桐屬
白楸
分佈區域
產於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福建和台灣。

白楸形態特徵

白楸葉
白楸葉(2張)
喬木或灌木,高3~15m;樹皮灰褐色,近平滑;小枝、葉柄和花序均密被褐色或黃褐色星狀絨毛。葉互生,生於花序下的常密集近輪生,卵形、卵狀三角形或菱形,長5~15cm,寬3~10cm,頂端長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近全緣或波狀,上部有時具2裂片或粗齒;嫩葉兩面均密被黃褐色或灰白色星狀絨毛,成長葉上面無毛;基出脈5條,側脈每邊3~4條,第三級小脈橫出,平行,基部近葉柄外有黑色腺體2個;葉柄稍盾狀着生,長2~15cm。
雌雄異株,花序總狀或下部具分枝,頂生;雄花序長10~20cm;苞葉卵狀披針形,長約2mm,頂端漸尖;雄花在每苞片內2~6朵聚生;花蕾卵形或球形;花梗長約2mm;花萼裂片4~5,卵形,長2~2.5mm,外面密被星狀毛;雄蕊50~60枚。雌花序長5~35cm;雌花在每苞片內1~2朵;花梗長約1mm;花萼裂片4~5,長卵形,長2~3mm,不等大,外面密被星狀絨毛;子房球形,被星狀毛和皮刺,花柱3個,基部稍合生,柱頭長2~3mm,背面羽毛狀。
蒴果扁球形,具鈍三稜,直徑10~15mm,密被褐色茸毛和皮刺,皮刺長4~6mm,被毛;種子近球形,深褐色,常有皺紋。花期:7~10月;果期:11~12月。 [2]  [8] 

白楸產地生境

種子 種子
白楸分佈於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大雁頂(張壽洲等17765)、七娘山、南澳(張壽洲等4079)、大鵬、馬巒山、龍崗、鹽田、梧桐山(深圳考察隊2483)、福田、羊台山) [9]  、海南、福建和台灣,還分佈於亞洲東南部各國。 [2]  生於海拔50~1300米林緣或灌叢中。 [2]  [5]  生性強健,排水良好而土層深厚之地即能成長,喜陽光充足,春至夏季需水較多,性喜温暖至高温。 [6] 

白楸繁殖方法

白楸用播種法繁殖,春季為播種適期 [6] 

白楸主要價值

白楸藥用

白楸入藥可用於清熱利濕、解毒、止痛止血。主治淋濁、口瘡、痔瘡、潰瘍、胃痛、外傷出血、跌打損傷、蛇咬傷等。 [7] 

白楸經濟

白楸做木材質地輕軟,樹皮纖維可制麻繩和麻布袋; [1]  種子油可作工業用油,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