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楊鄉

(河南省宜陽縣下轄鄉)

鎖定
白楊鄉為地名,我國同名鄉鎮主要有:甘肅省隴南市康縣白楊鄉,該鄉位於康縣城東南25.5公里處,總面積188平方公里,人口6150,鄉政府駐白楊灘;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白楊鄉,該鄉位於縣境中部,距縣府25公里,總面積87.9平方公里,人口0.2萬。
中文名稱
白楊鄉
行政區類別
鄉鎮
面    積
188平方公里
人    口
6150人

目錄

白楊鄉簡介

白楊鄉位於縣城東南部丘陵區的半坡山(又名鹿蹄山,半壁山)南麓。地處北緯34°23′,東經112°13′。東與伊川縣鳴皋、高山接境,西與趙保鄉、董王莊鄉相連,南與嵩縣田湖鄉交界,北與樊村鄉、城關鄉毗鄰。面積66.7平方公里,耕地65943畝(含水澆地16829畝)。鄉政府駐地白楊鎮。距縣城20公里,海拔319.4米。
明、清時期,屬壽安保、壽安裏。1927年白楊一帶劃歸平等縣,1932年廢平等。1934
甘肅省隴南市康縣白楊鄉金桂 甘肅省隴南市康縣白楊鄉金桂
年建立伊川縣,白楊又屬伊川,宜陽淪陷期間屬伊川縣抗日民主政府石區。解放初,白楊曾為宜南縣人民政府駐地,宜南宜北合併後,屬趙保區。1956年初劃為白楊、石兩個中心鄉,冬又改為郭凹、白楊、石、南留4個鄉,屬趙保區。1958年成立白楊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白楊鄉至今。1990年轄25行政村,248村民組,61自然村,8620户,38268人(含非農業人口651人),其中回族97人,餘為漢族,平均每平方公里574人,人均耕地1.72畝。

白楊鄉位置

該鄉全境四面環山,為丘陵盆地。境內有順陽河、鳳陽河,由西北向東南到伊川縣境入伊河,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紅薯、棉花、煙葉等。
鄉鎮企業有機械廠、修造廠、麪粉廠、化工廠、陶瓷廠、林場等。礦藏有褐煤(高山煤礦已在馬村建並開採)、石灰石等。
交通方便,歷史上這裏是連貫秦、晉、鄂、皖的主要通道。現在西至趙保,東到洛陽,北到縣城,南到伊川、嵩縣,均由公路銜接。目前集市貿易繁榮,經濟文化發達。以東場村為中心的閹割傳統技術,三中全會以來大有發展,人員增多,技術革新,已由過去的縣內外發展到省內外。
文教衞生:辛亥革命後由白楊較早成立閣安高等學堂,抗日期間,河北省府遷駐白楊,辦有河北省立中學。1941年白楊設立私立“知行中學”,加上白楊小學,當時白楊各校師生共達2000人以上,建國後教育事業不斷髮展,1990年有高中1所,教職工31人,學生369人,初中12所,教師178人,學生2062人,小學25所,教師236人,學生5028人,由於地理位置適中,歷來形成方圓數十里的集貿文化中心。目前全鄉有影劇院2個,醫院1個,醫務人員28人,診所39個,醫務人員7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