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條沙蜥

鎖定
白條沙蜥(學名:Phrynocephalus alolineatus)為鬣蜥科沙蜥屬的爬行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佈於新疆等地,常生活於戈壁荒漠草原的沙礫地上以及植被稀疏而矮。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新疆塔城向南45公里。
中文學名
白條沙蜥
拉丁學名
Phrynocephalus alolineat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爬行綱
亞    目
蜥蜴亞目
鬣蜥科
沙蜥屬
白條沙蜥
分佈區域
新疆

白條沙蜥形態特徵

鑑別特徵背脊前部的正中有少數弱稜;四肢除上臂、下臂及脛部內側的鱗片外,均被稜鱗;胸鱗和前腹鱗起稜。尾長,至少超過頭體長的1.5倍。背部中央自頸部至尾梢有一白色縱紋。無腋斑。 [1] 
蜥體平扁,尾基略呈圓錐形。頭體長約45mm,尾長69mm。吻圓鈍,吻鱗長方形;鼻鱗2枚,鼻孔朝向前上方,鼻間鱗2-3枚,鼻鱗與上睫鱗之間有鱗3枚。頭部背面在前額部及頂眼四周的鱗片較大,枕鱗其次,眶上鱗較小,上睫鱗8-9枚,平扁而呈覆瓦狀排列。上 下眼瞼被粒鱗,中間4枚上瞼緣鱗較為平齊,其他上、下瞼緣鱗的遊離緣鋸齒形;下瞼鱗與上唇鱗之間有縱列鱗3-4行。眼後的上顳部被稜鱗。鼓膜部凹陷,被細鱗。上唇鱗13-14枚,遊離緣鋸齒狀;下唇鱗11-12枚,上緣整齊。頦鱗大,後緣半圓形;頦下鱗光滑或有少數稜鱗,自頦鱗至喉褶的一縱列鱗為48-52枚。喉褶明顯。 [1]  背面和腰側的鱗平滑而略呈圓形,只在背脊前部正中的少數鱗片上有弱稜。腹鱗較大,菱形,自喉褶後第六列鱗起至前腹部的鱗片帶稜。四肢健長,除上臂、下臂和小腿內側外,全被稜鱗;前肢貼體前伸時,掌的前緣約與吻端在同一平面上,指長順序4-3一2一5一1,爪尖長,第V指爪最長;後肢貼體前伸幾達顳部或眼的後緣,第四趾外側的櫛緣極為發達,趾長順序4-3-2-5-1。尾基平扁,往後變圓漸呈鞭狀,肛孔後自第十五或第十六鱗起至尾尖均被稜鱗,尾背後部四分之三的鱗片起稜。 [1] 
背部沙黃色,頸後有一對八字型深色斜紋,稍後有被白色縱紋所隔的4條黑色橫斑,並於其間雜有斑點和斜形淺色短紋,尤其是背脊正中、腰側、大腿後緣、尾基兩側、頸後到肩上,以及自眼至上唇、嘴角、前肢基部的淺紋更加明顯。前肢前面具黑斑,後肢飾以深色橫紋。除上唇鱗後緣有少量黑點外,腹面全為白色。無腋斑。尾的腹面白色,後部有5個黑色半環,尾梢下方黑色。 [1]  幼蜥的特徵與成蜥相同,唯其尾長與頭體長之比顯然大於成蜥,為1.8-1.9倍。

白條沙蜥棲息環境

棲息在戈壁荒漠草原的沙礫地上,植被稀疏而矮,主要生長着駱駝刺和篙草等。行動敏捷,奔跑迅速,常在駱駝刺下竄行,雖與旱地沙蜥、密點麻蜥等共居一地,然其數量遠遠不及後者。

白條沙蜥生境習性

白條沙蜥資料
白條沙蜥資料(2張)
棲息在戈壁灘荒漠草原的沙礫地上。喜在植被稀疏,生長着駱駝刺,蒿草等植物的地方活動,常在駱駝刺下竄行,行動敏捷,奔跑迅速。夏季中午隱伏於日光不能直射的遮蔽處,待下午暑氣稍為消散後才外出活動。主要捕食昆蟲。以鞘翅日、雙曲目昆蟲及其幼蟲等為主要食物。
夏季,101 中午隱伏於日光不能直曬的遮蔽處。僅下午3時左右暑氣稍微消散後才外出活動捕食昆蟲。8月份是幼蜥大量孵出的季節,活動也很反頻繁。

白條沙蜥分佈範圍

中國特有動物,分佈於新疆。 [1]  分佈在塔城地區,往南有可能抵達裕民一帶,國外未見報道。102

白條沙蜥繁殖方式

卵生。幼蜥於8月份人批孵出,其尾長與頭體長之比為1:1.8~1.9。此時,成蜥活動也較頻繁。

白條沙蜥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2]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3]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