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木烏桕

鎖定
白木烏桕(Neoshirakia japonica (Siebold & Zucc.) Esser)大戟科白木烏桕屬植物,山烏桕的同屬近緣種,亦是野生油脂植物,與山烏桕不同之處在於種子稍大,種外不具白色蠟質假種皮。分佈於中國大陸陝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中文名
白木烏桕
拉丁學名
Neoshirakia japonica (Siebold & Zucc.) Esser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金虎尾目
大戟科
白木烏桕屬
白木烏桕
分佈區域
陝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白木烏桕 形態特徵

白木烏桕
白木烏桕(2張)
灌木或喬木,高1-8米,各部均無毛;枝纖細,平滑。帶灰褐色。葉互生,紙質,葉卵形、卵狀長方形或橢圓形,長7-16釐米,寬4-8釐米,頂端短尖或凸尖,基部鈍、截平或有時呈微心形,兩側常不等,全緣,背面中上部常於近邊緣的脈上有散生的腺體,基部靠近中脈之兩側亦具2腺體;中脈在背面顯著凸起,側脈8-10對,斜上舉,離緣3-5毫米彎拱網結,網狀脈明顯,網眼小;葉柄長1.5-3釐米,兩側薄,呈狹翅狀,頂端無腺體;托葉膜質,線狀披針形,長約1釐米。花單性,雌雄同株常同序,聚集成頂生,長4.5-11釐米的纖細總狀花序,雌花數朵生於花序軸基部,雄花數朵生於花序軸上部,有時整個花序全為雄花。 [3] 
雄花:花梗絲狀,長1-2毫米;苞片在花序下部的比花序上部的略長,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2.5毫米,寬1-1.2毫米,頂端短尖至漸尖,邊緣有不規則的小齒,基部兩側各具1近長圓形的腺體,每一苞片內有3-4朵花;花萼杯狀,3裂,裂片有不規則的小齒;雄蕊3枚,稀2枚,常伸出於花萼之外,花葯球形,略短於花絲。雌花:花梗粗壯,長6-10毫米;苞片3深裂幾達基部,裂片披針形,長2-3毫米,通常中間的裂片較大,兩側之裂片其邊緣各具1腺體;萼片3,三角形,長和寬近相等,頂端短尖或有時鈍;子房卵球形,平滑,3室,花柱基部合生,柱頭3,外卷。蒴果三稜狀球形,直徑10-15毫米。分果爿脱落後無宿存中軸;種子扁球形,直徑6-9毫米,無蠟質的假種皮,有雅緻的棕褐色斑紋。花期5-6月。

白木烏桕生長環境

生於林中濕潤處或溪澗邊。

白木烏桕分佈範圍

白木烏桕
白木烏桕(16張)
白木烏桕廣佈于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和四川。日本和朝鮮也有。

白木烏桕 主要價值

白木烏桕
白木烏桕(7張)
【藥 名】:白木烏桕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大戟科植物白木烏桕的根皮。
【功 效】:消腫利尿。
【主 治】:治尿少浮腫等症。
【性味歸經】:甘,寒。入腎經。
【用法用量】:內服: 15一30克,水煎。
【別 名】:白乳木、野蓖麻(《秦嶺植物誌》)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陝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考 證】:始載於《浙江藥用植物志》。
【中藥化學成分】:含大戟二萜醇酯、如大戟二萜醇12一2、4、6一三烯癸酸一β一乙酸酯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