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日夢

(白小云創作的詩集)

鎖定
《白日夢》是白小云創作的詩集,首次出版於2022年12月。 [1] 
《白日夢》收錄了120餘首詩歌。詩集中,白小云以畫意與詩情互滲的藝術筆調,丈量生活的感受,分享情感的秘密,激活生命的對話。白小云以繪畫與文字為生命即景寫詩造像,成就了人與藝術的詩歌寓言。 [2] 
作品名稱
白日夢
作    者
白小云
文學體裁
詩集
字    數
約10萬字
首版時間
2022年12月

白日夢內容簡介

《白日夢》寫出了一部情牽光陰、遙寄夢想的畫夢錄。“夢”構成了詩集的關鍵詞。在主客觀聯繫中抒寫心緒、體察人間的執念,更召喚出一系列遙相呼應的主題:自我和世界、苦痛及創造、涅槃與新生。《旁觀》《陣痛》《造物》《誕生》的一系列題名也藴含着情感生髮變奏的律動。 [2] 

白日夢作品目錄

《旁觀》
《陣痛》
《造物》
《誕生》 [2] 

白日夢作品鑑賞

在《白日夢》這座詩歌宮殿裏,“畫”常常如影隨形。白小云一貫手持畫筆,肆意描摹、勾勒或塗抹在記憶畫布上,使往昔時光再現於詩行之間。有我與無我之間,詩人以畫中心象寫就的物象詩,最為引人入勝。她描繪愛情的消長:“她邀請你的手握住了空氣/而你的目光望向遠方”(《失蹤者》);勾勒精神的肖像:“你在創造大地時把自己過渡/憂傷淡藍、深藍、烏灰後歸於空白/前一個你被埋進天空/後一個你在星光裏閃爍”(《交融》);裁剪時代的側影:“當我逐漸丟棄後,你們佔領了畫布/理想主義的斑駁消失在現實主義的敍述中”(《丟棄》);銘刻情緒的軌跡:“憂傷無處不在,大霧越來越灰/她看她時,熟悉的厭惡模糊了邊界/而他與自己的搏鬥還沒有成功”(《威脅》)。
在此之上,白小云進一步將情感體驗作為詩歌藍本,以“畫”作為一種生命意義的修辭,透過尖鋭的雙重凝視,達成了女性對世界的獨特觀照。在詩中,她以敏感、多情和疼痛,傳遞無以言傳的複雜經驗,為詩意凝聚的一刻,注入了即興發揮的創造力。與其説詩人講述的是一幅畫的前世今生,毋寧説她要把畫家手持的畫筆反過來,使之成為寫真傳情的媒介,溝通畫內畫外的自我、人生與世界。
白小云長於運用內心獨白的方式描摹心象與物象的距離,聚焦於人與藝術的互動時刻,捕捉人性所綻放的詩意光芒。透過詩與畫的距離,她以藝術之心包容天地,欣喜着曉暢的和風,歌頌着軟柔的細雨。因此,白小云的詩歌既流露出忘我的言説姿態,同時經由各種可能性的堆疊,衍生出繁複意義。“花落如雨,輕輕若晃晃一夢/萬面一相,棄惡念大疾、求生死靜好/剎那間你我皆在,萬千時光湧入/深山小寺人海一僧”(《失蹤者》)。與之相似的詩句,往往如排山倒海呼嘯而來,卻總能帶人到生命沉思默想的境界裏去,引人思索光陰的軌跡、情緒的淵源或命運的淵藪。
對於白小云處理的世界景觀和靈魂圖景,詩歌似乎已不再完全屬於語詞間的聯結或語詞與事物的關係,而是一種以語詞呈現的人與事物的深度互動。可以説,她的詩歌塑造出一種觀照自我、體察時空的獨特視角,從公開展覽的畫作到秘不示人的作畫,再到詩歌本身存乎於私人與公眾之間的複雜張力,她往往以人心一隅的精妙摹寫,調動並激活起不同詩歌中內藴的文本性。
“夢”是白小云融通各種詩歌意境的真正起點及最終落點。在她看來,有關於抒情的暢想,從來不止此時當下的靈光一現,還面向永恆不變的宇宙時空。詩歌盡處,更有想象的畫卷綿延開來,它藉助夢境的無限時空,持續演繹和述説着未完成的故事。譬如“灰色的大麗花黯然盛開/天使和魔鬼並肩落淚/在名為他的地方/在名為坐着的那一刻”(《他坐着》);“在這愜意的時刻,我們不要爭論/就這樣悄悄地,做好一對路人/毫無疑問地,向深邃處起飛”(《秘密的路》);“他們捧出各自所擁有的,像河流一樣合併/互相成為對方、成為畫面上極小的兩個黑點/兩朵看不見的動人水花”(《深意》)……白小云抒懷人生、描繪夢境的詩情,讓人想起何其芳《畫夢錄》的“畫夢者”:“從那裏引出兩根繚繞的線,像輕煙向上開展形成另一幅景色…一個一個的夢。”畫夢者在理想與現實的對照之間,致力於描摹景色、講述夢境,而恰恰正是一片虛無的空白畫布,帶來了自由的創造和創造的自由。 [2] 

白日夢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3年10月15日,《白日夢》獲得“江蘇省第八屆紫金山文學獎”詩歌獎。 [3] 

白日夢出版信息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出版時間
白日夢
白小云
江蘇文藝出版社
9787559475039
2022年12月 [1] 

白日夢作者簡介

白小云,“70後”詩人,著有詩集《白日夢》,曾獲得“江蘇省第八屆紫金山文學獎”詩歌獎等獎項。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