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扇蟌

鎖定
腹長32毫米,後翅長21毫米。中胸背堤黃色,雄蟲中後足脛節均擴張如白扇狀(白色葉片狀);類似種黃扇蟌 P. marg inipes Rambur 中胸背堤黑色,雄蟲中後足脛節擴張如黃扇;複眼間有暗色橫條;扇蟌 P. annu1ata Se1ys 與黃扇蟌怨相似,複眼間僅有點紋。腹部第3~7節各節基部具黃白色環。
中文名
白扇蟌
拉丁學名
Platycnemis foliacea Selys
昆蟲綱
功能類別
捕食性天敵
蜻蜓目
扇蟌科
寄主危害作物
水稻 [4] 

白扇蟌形態特徵

腹長21~29 mm。後翅長16~18 mm,體中小型。頭頂、後頭黑色;前胸黑色,兩側具黃色條紋,合胸前方黑色。側面黃綠色,雄性中、後足脛節擴大成白色葉狀;腹部背面黑色,具黃色環紋,第1~7節背面黑色,側面黃綠色。第8~10節黑色。翅無色透明,翅痣淡褐色。前翅結後橫脈11~12條,後翅結後橫脈9~10條。 [1] 

白扇蟌生活習性

雌蟲把小卵塊產於水生植物的水上部分,在靜水的植物上能發現附着的稚蟲。 [2] 

白扇蟌地理分佈

主要分佈於北京、浙江、江西、河北、貴州、山西、陝西等地。 [3] 
參考資料
  • 1.    張小谷,陶熱.廬山常見昆蟲識別圖譜,: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08:25
  • 2.    張晨.農田生物世界 昆蟲篇: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06:1
  • 3.    何時新.中國常見蜻蜓圖説: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6:194
  • 4.    [科普中國]-白扇蟌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