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幼文

鎖定
白幼文,唐朝人。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人,祖籍同州韓城(今陝西韓城),白幼文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兄,因其在浮樑縣為官,白居易常在家書中尊稱其為浮樑大兄。
出生地
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
本    名
白幼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白幼文相關事蹟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詩《琵琶行》,是一首流傳千古、眾口傳唱的名篇,詩中不僅塑造了琵琶女的藝術形象,而且還有不少名言警句,至今人們在交談著文時還不時信手拈來,尤其是“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兩句似有廣告的詩,常常令人遐思白居易為什麼非要寫浮樑茶?據考證,白居易寫此詩的時候是謫居江州的第二年,穿青衫的江州司馬,屬於八九品官員,當時隸屬於江州的武寧、修水(唐時稱分寧)也盛產茶葉,白居易身為江州官員卻不寫武寧、分寧。
其實,白居易不僅是吃着浮樑的米,而且是踏着浮樑的路步入仕途的。按照唐朝的制度,舉子入長安應考,應由各地掌管貢舉的地方官選送。有點像考大學一樣,户口在哪裏,就在哪裏報考。白居易本是陝西渭南人,家居洛陽,那就應該由洛陽地方官選送考試。可白居易卻是由宣歙觀察使崔衍選送入京。這是因為有在宣州任溧水縣令的叔父白季康的引薦,更有大哥白幼文的極力推舉。由此可見,白居易當時是以浮樑人的身份進京趕考的。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白居易考中了第七名進士,金榜題名,終於苦盡甘來。由於父親去世較早,白居易是在大哥的培養和幫助下成長起來的,因此他對大哥充滿着深深的情意和敬重,浮樑這個縣名也在他的腦海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被貶江州時,大哥還健在,江州與浮樑相隔百餘公里,白居易曾去浮樑縣看望過長兄。他謫居江州的第三年,即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白幼文病逝,白居易深情地寫下了《祭浮樑大兄文》的祭文,抒發了失去兄長的哀痛,頌揚了大兄的品德情操。
浮樑,白居易大兄為官的地方,也是白居易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潯陽江頭偶遇歌女,她的丈夫又在浮樑買茶。浮樑與詩人有着很深的情緣,浮樑這個小小縣名,卻藉着一個偉大的詩篇而四海揚名。

白幼文祭浮樑大兄文

祭浮樑大兄文
維元十二年歲次丁酉閏五月已亥,居易等謹以清酌庶羞之奠,再拜跪奠大哥於座前。伏惟哥孝友慈惠,和易謙恭,發自修身,施於為政。行成門內,信及朋僚。廉幹露於官方,温重形於酒德。冀資福履,保受康寧。不謂才及中年,始登下位;辭家未逾數月,寢牀未及兩旬。皇天無知,降此兇酷。交遊行路,尚為興嘆;骨肉親愛,豈可勝哀!舉聲一號,心骨俱碎。今屬日時葉吉,窀穸有期,下邽南原,永附松檟。居易負憂系職,身不自由。伏枕之初,既闕在左右;執紼之際,又不獲躬親。痛恨所鍾,倍百常理。
嗚呼!追思曩昔,同氣四人:泉壤九重,剛奴早逝;巴蜀萬里,行簡未歸;煢然一身,漂棄在此。自哥至此,形影相依。死灰之心,重有生意。豈料避弓之日,毛羽摧頹;垂白之年,手足斷落。誰無兄弟?孰不死生?酌痛量悲,莫如今日。宅相痴小,居易無男,撫視之間,過於猶子。其餘情理,非此能申。伏冀慈靈,俯鑑悲懇;哀纏痛結,言不成文。嗚呼哀哉!伏惟尚饗。——《白居易全集》卷第四十《哀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