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子峯

鎖定
白子峯(1877-1933),男,名萬財,字子峯,後以字行。1877年6月12日生於遼寧開原縣(今開原市)八棵樹八道崗子。抗日救國軍領導人。1933年農曆八月十九,抗日英雄白子峯被日本侵略者殺害,時年56歲,犧牲時任遼寧抗日救國軍第5路軍副司令。 [1] 
中文名
白子峯
別    名
白萬財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77年
逝世日期
1933年

白子峯早年經歷

白子峯,1877年6月12日生於開原縣八棵樹八道崗子。白家是八道崗子村的首富,有土地740畝,白子峯在兄弟七人中排行老三,人稱白三爺,40多歲時開始當家。白子峯為人仗義,性格爽直,不畏權勢,樂善好施,在村中威信很高。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地區淪陷,54歲的白子峯深知國破家不保的道理,與家人商議為今之計需喚起民眾、共興救亡圖存之舉。於是,他親自上街敲鑼喊話,曉喻村民:“父老兄弟們,到了有飯大家吃、有衣大家穿的時候了,誰家沒有吃的先到我家地裏去割,自己計數,有世界給錢,沒有世界就拉倒!”窮苦的鄉親們素知白子峯説話算數,紛紛到白家地裏收割莊稼,暫度難關。
1932年7月,偽二區區長、惡霸地主程子源奉日本侵略者之命,籌組與抗日隊伍為敵的漢奸武裝自衞團,也稱洋炮隊。程子源是八道崗子東約三里地的上甸子村人,素知白子峯在民眾中享有較高聲譽,便極力拉擾白子峯入夥,並舉薦白子峯為自衞團副團長,程子源自任團長。白子峯與程子源原來不睦,並十分鄙視程子源為人,但考慮到抗日需要武裝,而這正是掌握武裝的好機會,便欣然應允,當上了自衞團副團長。
不久,白子峯得知清原縣大孤家子有人樹起抗日救國軍的大旗,正在招兵買馬,為首的是欒法章。欒法章是白子峯次子白璞珍的舊友,東北講武堂第七期畢業生,開原新邊欒家街人。他受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委派,由北平潛回家鄉組織抗日武裝。
白子峯得此信後,馬上叫自己的次子白璞珍和侄兒白璞林二人前往清原縣大孤家子與欒法章取得聯繫。欒法章立即到八棵樹秘密拜訪了白子峯,二人一見如故,讀得很投機,同時研究如何譁變把隊伍拉出來。
白子峯暗中串聯親信,於1932年9月19日率白璞林、白璞珍、孫奎、大刀二虎等30多人,攜械脱離自衞團,參加了欒法章的抗日隊伍。抗日救國軍第五路軍司令部成立後,欒法章任司令,白子峯為參謀長白璞林為師爺(秘書),白璞珍為營長。不久久,白子峯任副司令,白璞林兼任參謀長。
白子峯充分利用自己在民眾中的威信,協助欒法章招賢納士,收集民間武器發展抗日武裝,擴大隊伍,提出一致對外驅逐日本侵略者,恢復失地的主張,規定隊伍不打人,不罵人,不搶老百姓的東西,“寧作槍下鬼,不當亡國奴!”從而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的同情和支持。 [2] 

白子峯抗日救國

抗日救國軍第五路軍司令部下轄八大處:軍法處、糧秣處、參謀處、秘書處、聯絡處、印刷處、宣傳處、稽查處。隊伍實行官兵平等,互相尊敬。隊伍初建時紀律嚴明受到民眾的擁護和歡迎,聞風來投者絡繹不斷。“大刀會”、“金山好”等山林隊均投附白子峯麾下。第五路軍很快便發展到1000多人,分散於開原、清原、西豐一帶當時,第五路軍的裝備很差,千餘人的隊伍只有100多條槍,戰士使用的武器大多是土槍洋炮、扎槍、大刀片。不論官兵,穿的都和老百姓一樣的便裝,佩戴着第五路軍的袖標。
抗日救國軍第五路國司令部設在開原與清原兩縣交界處的大孤家子。這裏是個羣山環繞的偏僻山村,遠離鐵路幹線,是日偽統治薄弱地區,第五路軍把這裏作為自己的根據地。副司令白子峯協助欒法章宣傳抗日主張,制定作戰計劃,指揮對日作戰。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裏,消滅了日本侵略軍400多人,牽制了大批日偽軍。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大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 [1] 
1932年9月底,白子峯率領一百多名戰士攻打大漢奸程子源的巢穴上甸子。白子峯參加抗日救國軍之後,曾勸説程子源也把隊伍拉過來,共興抗日救國之舉,可程子源卻死心塌地為日本人效勞,刺探軍情,給日本人通風報信,偷襲騷擾第五路軍,成為抗日根據地的心腹大患。白子峯決定拔掉這顆毒釘。他親自指揮百餘名戰士,趁夜黑風高之時,出其不意包圍了程家大院。此刻程子源正率隊在家,突然發現被圍,立即督令其爪牙開槍還擊。程家大院宅深院大,院牆又高又厚,防守嚴密,爪牙們拼死抵抗,槍戰兩個多小時,救國軍猛攻多次不下。白子峯見硬衝不進去,就下令改用"火攻"點燃了程家大院的門樓,霎時間火光沖天,院裏連喊帶叫,亂了陣腳,程子源靠親信掩護慌忙爬越後牆逃走。白子峯率隊衝入程家大院,程子源最寵愛的小老婆"四姨太"及管家等多人被活捉。這一仗雖然沒有抓到漢奸程子源,卻掏了他的老窩,使遠近漢奸武裝都受到很大震動,鼓舞了抗日隊伍的士氣,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消除了抗日根據地的後顧之憂。為了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收復日偽統治中心城鎮開原,欒法章、白子峯等人多次研究如何攻打開原。最終決定由欒法章、白子峯率隊攻打開原東門,由"金山好"、"大刀會"從東南向小孫台進攻,派出部分隊伍,切斷鐵路,防止鐵嶺援兵和開原日本守備隊乘車南逃。同時,派人與開原站內偽公安大隊聯繫,由偽公安大隊隊長韓小格子做內應,裏應外合攻佔日本守備隊北大營,佔領開原後再連續作戰攻打鐵嶺,計劃一舉收復開復開原、鐵嶺兩個重鎮。
作戰計劃擬定後,第五路軍由大孤家子西進開原境內,路過官糧窖,到達羅家堡子,部隊整訓一個月左右。副司令白子峯見戰士手裏拿的多是大刀長矛,考慮到沒有重武器難以攻堅,便親自找人在八道崗子製做木炮兩門(把圓木中心掏空,外圍箍上鐵箍,能發射大量火藥和碎鐵),用來轟擊和殺傷敵人。一切準備就緒後,司令部下達了進攻命令。
1932年農曆十月初,隊伍由欒法章、白子峯親自率領摸近開原站。參謀長白璞林奉副司令白子峯之命,帶20多人先將站南通往中固的鐵路扒了一段,並切斷了敵人的電話線。此時天還未亮,敵人尚未知覺,可是由於這支隊伍組織鬆散,"金山好"部失約未到。欒法章和白子峯為不錯過戰機,臨時變更戰鬥部署,率隊先攻克小孫台,把小孫台偽警察分駐所10多名警察繳了械,緊接着又向街裏進攻,殲滅了一哨卡全部偽軍。當隊伍進攻到一座紅樓附近時,遭到日軍守備隊的拚死抵抗。敵人用機槍封鎖了前進的道路,進攻受阻。白子峯身先士卒,親臨火線,經仔細觀察後,決定用木炮轟擊。炮手點燃了藥捻,轟轟兩聲驚天動地炸雷般巨響,紅樓塌了半邊,敵機槍射手粉身碎骨。日本侵略軍沒弄清楚什麼武器這麼厲害,嚇得魂飛魄散,奪路而逃。救國軍攻下紅樓直奔車站,越過鐵路向北大營攻擊。這時木炮因裝添的火藥、鐵塊太多而炸壞,敵人的機槍狂叫起來,救國軍將士冒着彈雨向前衝,擊斃了敵機槍射手。日本侵略軍見勢不好,下令退守城西小李台據點。此時,天已大亮,太陽昇起老高,日本侵略軍增援部隊趕到,偽公安大隊背信棄義,也從側後襲擊救國軍。此時,日本侵略軍又出動了飛機,在空中掃射,救國軍難以支持。見此情況,欒法章、白子峯立刻決定,不能硬拼,下令撤出開原站,以保存實力。第二天,部隊與尚陽堡、刁皮屯日本守備隊相遇,經過激戰,擊潰了日本侵略軍,然後撤至大孤家子進行休整。
這次攻打開原縣城雖未能實現原定計劃,卻給了日偽軍一次沉重打擊,鼓舞了官兵抗日救國的決心。
日本侵略軍為了加強東部防禦,派出鐵道獨立守備隊20多人駐守八棵樹,做為監視抗日救國軍的前哨。還有部分民團也駐在這裏。日本守備隊常以清剿抗日救國軍為名,到各村燒殺搶掠,無惡不做。1933 年8月底,抗日救國軍第五路軍決定拔除這顆釘子,並派出心腹與駐八棵樹的偽軍公安隊的頭目談判,偽公安隊多系本地人,不願為日寇賣命,便以“下鄉剿匪”為名離開了。抗日救國軍第五路軍便於8 月31 日晚,夜行到日軍守備隊駐地,神不知鬼不覺地除掉了日軍哨兵,奪取了全部槍支,封鎖門窗,燒燬了所有營房。這次戰鬥,被稱之為“挑羊圈”。
日軍駐八棵樹守備隊被全殲, 震動了日軍的指揮中樞。當即組織了“七縣會剿”,出動了一萬多日偽軍和漢奸武裝,圍剿抗日救國軍第五路軍。整個開原處於白色恐怖之中,日寇開始大肆搜捕抗日軍民。9 月中旬,因漢奸程子源告密,白樸林、白樸珍和原東北軍連長劉子維先後被捕。他們三人在嚴刑逼供下寧死不屈,被日寇投到狼狗圈裏壯烈犧牲。此後,日偽更加瘋狂追捕白子峯等抗日人士。白子峯避免連累他人,回到八道崗子家中,又被程子源告密,於9 月21 日,落入日寇魔掌。
開原日寇妄圖從白子峯這裏打開缺口,徹底撲滅遼北的抗日烈火。敵人先是誘降,許以高官厚祿,白子峯對日寇説:“為了消滅你們,從拉隊伍抗日那天起,就沒打算活。好漢做事好漢當,抗日是我領着乾的,你們要殺要剮隨便,休想讓我説出旁人! ”敵人招降不成,惱羞成怒,對白子峯動用了十幾種酷刑:上老虎凳、灌辣椒水、頭朝下吊打、炭火烘烤頭部、拔鬍子、開水澆頭……一連刑訊逼供了五天。白子峯被折磨得體無完膚、雙目失明,多次昏死過去。負責審訊逼供的敵人招數使盡,見白子峯仍不屈服,竟然跪着哀求道:“你是我親爹,我是上命差遣,告訴我幾個名字,我好交差。”9 月27 日,束手無策、一無所得的敵人,將奄奄一息的白子峯拉到開原,活埋在車站北日本軍營內。英雄殉國時終年56 歲。 [2] 

白子峯紀念與評價

白子峯壯烈犧牲後,白瑛珍、白瑛林弟兄也被敵人用同樣辦法殺害。自民家族為免遭日偽迫害,更名改姓,逃避四方,直到祖國光復才返回故里。
為了紀念這位抗日烈士,白子峯的家鄉八道崗人民在光復後對他進行了沉痛的悼念,有一幅輓聯寫道:
生國報國捨生只為救國
姓白心白至死倒也潔白
這是對白子峯烈士一生的真實寫照,也是對他的純潔無瑕的愛國情操的公正的評價。在國家民族的危亡夫頭,白子峯拋棄萬貫家產,毀家紓難,聚眾抗日,最後堅貞不屈,獻出了寶貴生命,同千千萬萬為抗日救國而犧牲的愛國志士一樣,他將名垂青史,永遠受到人民的懷念。 [3] 
參考資料
  • 1.    抗日救國軍領導人白子峯與欒法章  .鐵嶺市人民政府網.2005-01-28[引用日期2022-10-10]
  • 2.    鐵嶺市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鐵嶺市志 人物誌:科學普及出版社,1999:198-201
  • 3.    譚譯.東北抗日義勇軍人物誌下.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