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貝赫切特綜合徵

鎖定
貝赫切特綜合徵(Behcet disease,BD),別稱白塞病、口-眼-生殖器三聯徵,是一種慢性變異性系統性血管炎,呈現複發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炎等臨牀特徵,同時可能涉及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多臟器。至今疾病的具體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和病原體感染相關。疾病普遍發生在東亞、中東及地中海沿岸地區,男性和女性發病率相當,尤其常見於16到40歲的人羣。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
該病的主要症狀包括:反覆的口腔和生殖器潰瘍、眼炎以及皮膚損害,可同時發生單個或少數關節腫脹疼痛,但通常為一過性。患者有時還出現低熱,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這種病症並非傳染性,需要特殊的針刺反應試驗進行診斷。
治療貝赫切特綜合徵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目前的症狀、防止重要臟器的損傷並減緩疾病的進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藥物治療主要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針對風險較高的動脈瘤或者嚴重的心臟疾病,醫生可能會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在該疾病分佈最多的地區,東亞、中東和地中海沿岸,貝赫切特病也有被稱為“絲綢之路病”的別名。其中病情緩解與復發可能持續數週,甚至長至數年。患者需要進行長期的治療,但絕大部分患者的預後較好。
外文名
Behcet syndrome
別    名
白塞病
白塞氏病
貝赫切特病
眼-口-生殖器三聯綜合徵
就診科室
風濕免疫科
常見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遺傳、感染、生活環境有關。
常見症狀
反覆口腔和會陰部潰瘍、皮疹、眼部症狀等。
傳染性

貝赫切特綜合徵病因

貝赫切特綜合徵是一種慢性系統性血管炎,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及病原體感染有關,也有人認為與自身免疫相關。

貝赫切特綜合徵症狀

貝赫切特綜合徵的主要表現為複發性口腔和生殖器潰瘍、眼炎及皮膚損害。
全身多系統都可能被累及。
該病是慢性疾病,很多患者需要經過數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出現症狀和體徵。
典型症狀
  • 口腔潰瘍
見於98%以上的病人,且常為首發症狀,表現為頰黏膜、舌緣、唇、軟齶等處一到數個痛性潰瘍,2~3mm大,表面可覆蓋白膜,大多為表淺潰瘍,7~14天可自行消退,癒合之後一般不留疤痕。可反覆發作。
  • 外陰潰瘍
與口腔潰瘍形狀相似,但出現次數少,數目也少。女性患者常出現在大、小陰唇、陰道內,男性患者多見於陰囊和陰莖處,也可以出現在肛周附近。
  • 皮膚病變
結節性紅斑,多見於膝蓋以下,呈對稱性,硬幣大小,有壓痛,分批出現,逐漸擴大,7~14天色澤轉為暗紅,可自行消退。也可表現為假性毛囊炎、痤瘡樣毛囊炎、丘疹膿皰疹、淺表性栓塞性靜脈炎等。
  • 眼炎性病變
男性多於女性,尤其是年輕男性發病率高,多見於起病後兩年內。常見病變為視網膜炎,反覆發作可導致視力障礙甚至失明。
  • 消化道症狀
又稱腸白塞,最常見右下腹痛,表現噁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便血等,嚴重者出現腸穿孔腹膜炎等,甚至死亡。
  • 神經系統症狀
又稱神經白塞,起病急,腦、脊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受損,也可出現周圍神經病變,受累部位不同表現不同。
  • 心血管損害
主要損害大、中動靜脈和心臟,可表現為動靜脈狹窄、動脈瘤靜脈血栓、瓣膜關閉不全、心肌梗死等。
  • 關節炎性病變
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單個或少數關節腫脹疼痛,多為一過性,以膝關節最多見。部分患者可出現骶髂關節炎
  • 肺部症狀
少見,患者可表現為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
  • 泌尿系統症狀
罕見,主要表現為血尿蛋白尿
  • 附睾炎性病變
較少見,表現為附睾腫大、疼痛、壓痛。
  • 其他症狀
部分患者表現為低熱。

貝赫切特綜合徵就醫

當發現出現反覆性口腔和生殖器潰瘍、眼炎及皮膚損害應及時就診。
針刺反應是該病目前唯一特異性較強的診斷性試驗。
該病呈慢性病程,患者需要長期治療。

貝赫切特綜合徵診斷流程

  • 就診時醫生可能會問的問題
主要有哪些症狀?什麼時候開始的?
最近有口腔潰瘍嗎?經常發作嗎?
有生殖器潰瘍嗎?發作頻率?
身體皮膚有長什麼東西嗎,比如皮疹、毛囊炎等?
曾經有過眼睛發紅、發癢、視物模糊或者視力下降等症狀麼?
還有什麼其他症狀嗎?
近期有服用什麼藥物嗎?
家庭有什麼遺傳病史嗎?
醫生詳細詢問獲得完整的病史後,結合體格檢查及其他必要輔助檢查,可診斷該病。
  • 分類標準
有下述5項中3項或3項以上者可分類診斷為白塞病。
反覆口腔潰瘍:每年至少有3次肯定的口腔潰瘍出現,並有下述4項症狀中的任何2項相繼或同時出現者,可診斷為白塞病。
反覆外陰潰瘍:經醫師確認或本人確有把握的外陰潰瘍或瘢痕。
眼炎:包括前、後葡萄膜炎、視網膜血管炎、裂隙燈下的玻璃體內有細胞出現。
皮膚病變:包括結節性紅斑假性毛囊炎、丘疹性膿皰疹,未用過糖皮質激素、非青春期者出現的痤瘡樣結節。
針刺試驗陽性。

貝赫切特綜合徵就診科室

風濕免疫科,皮膚科,口腔科。

貝赫切特綜合徵相關檢查

  • 醫生查體
口腔
口腔內形成痛性紅色小結或形成潰瘍,直徑大約2~3mm,潰瘍一般為多發,表面可覆白膜,多為淺表潰瘍。
外陰
女性常見於大、小陰唇,男性見於陰囊和陰莖,或會陰、肛門周圍有紅色痛性小結或潰瘍形成。
皮膚
表面常有結節性紅斑,常見於雙下肢,呈對稱性,硬幣大小,有壓痛。
  • 實驗室檢查
疾病活動期可能出現貧血、紅細胞沉降率增快、C反應蛋白升高等。
某些自身抗體如抗主動脈內皮細胞抗體(AECA)對疾病診斷有一定提示意義。
結核菌素試驗(PPD)約40%呈現強陽性。
  • 影像學檢查
腦磁共振成像(MRI)可用於神經白塞診斷和治療效果評估。
胃腸鋇劑造影及內鏡檢查、CT/核磁血管造影、血管超聲有助於診斷腸白塞及血管白塞病變部位及範圍。
肺部X線、CT等有助於肺部病變診斷。
  • 特殊檢查
針刺反應:主要通過觀察針刺皮膚處24-48小時後的反應,可同時進行多部位試驗,是該病目前唯一特異性較強的試驗。

貝赫切特綜合徵鑑別診斷

貝赫切特綜合徵需要與其他許多疾病進行鑑別,包括:
  • 系統性紅斑狼瘡
也可以出現口腔潰瘍、皮疹、關節炎、血管炎等症狀,可通過抗核抗體譜等特異性檢查相鑑別。
  • 單純口腔潰瘍
單純的口腔潰瘍一般較少反覆發作,同白塞病可從生殖器潰瘍、眼炎、皮膚病變等表現進一步鑑別。
  • 其他原因導致的虹膜炎如眼部結核感染、眼科局部疾病引起的虹膜炎、其他風濕免疫病導致的虹膜炎等,需與僅表現為虹膜炎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 脊柱關節炎脊柱關節炎常表現為下肢單個關節或3個以下關節的腫脹疼痛,伴活動受限,可伴虹膜炎或結節紅斑,需與以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 其他原因導致的消化道潰瘍如腸道結核感染、潰瘍性結腸炎、克隆病、腸道淋巴瘤等,需要與以腸道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 動脈炎常出現大動脈受累,需要與以動脈瘤或者血栓為主要表現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 急性腦血管病如常見的高血壓或房顫等導致的急性腦血管病,包括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栓塞等,俗稱“腦卒中”,這些需要與表現為抽搐、偏癱、神經精神症狀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 結核感染常表現為肺結核、腸道結核,可伴結節紅斑、虹膜炎等表現,需要與以消化道潰瘍、結節紅斑為主要表現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 病毒感染如HIV病毒感染等,可表現為皮疹、口腔潰瘍、全身乏力、消瘦等,需要與以全身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貝赫切特綜合徵治療

治療目的為控制現有症狀、防治重要臟器損害、減緩疾病進展。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等。

貝赫切特綜合徵藥物治療

控制口、咽部、生殖器部的感染,有感染的病人進行抗感染治療。
口腔潰瘍可局部用糖皮質激素膏、冰硼散等,生殖器潰瘍用1:5000高錳酸鉀清洗後加用抗生素軟膏;眼結膜炎、角膜炎可應用糖皮質激素眼膏或滴眼液。
  • 非甾體類抗炎藥
常用藥物包括布洛芬雙氯芬酸洛索洛芬塞來昔布依託考昔美洛昔康等,功效是消炎鎮痛。可用於關節炎、發熱、潰瘍疼痛患者。
少數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消化不良、頭痛、耳鳴等症狀,可出現肝腎功能及血液系統損害等不良反應,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服藥期間不能喝酒或含有酒精的飲料。
可抑制中性粒細胞趨化,對關節病變、結節紅斑、口腔和生殖器潰瘍、眼色素膜炎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應注意肝、腎損害、粒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
抗炎、調節免疫、抑制血管生成,用於治療嚴重的口腔、生殖器潰瘍,也可治療皮膚病變及消化道潰瘍。妊娠婦女禁用,以免引起胎兒畸形,另外有引起神經軸索變性的副作用。
主要包括潑尼松甲潑尼龍。對控制急性症狀有效,單純皮膚黏膜受累患者應局部使用激素,而有臟器受累者需全身使用激素。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可能有胃潰瘍滿月臉骨質疏鬆等多系統不良反應。
  • 免疫抑制劑
主要有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環孢素等,此類藥物在使用期間應定期複查血常規和肝腎功能等。
硫唑嘌呤
可抑制口腔、眼部病變和關節炎,但停藥後容易復發。
甲氨蝶呤
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皮膚黏膜等病變。不良反應有骨髓抑制、肝損害及消化道症狀等。
環磷酰胺
適用於嚴重眼炎、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嚴重血管炎。使用時大量飲水,避免出血性膀胱炎的發生。
環孢素
適用於頑固性眼炎。
雷公藤多苷
適用於眼炎、黏膜潰瘍。
生物製劑
主要有α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白介素6拮抗劑等。
用於臟器受累患者,如難治性或複發性眼炎、神經白塞、血管白塞及消化道潰瘍。
其他藥物
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等。

貝赫切特綜合徵手術治療

對於動脈瘤有破裂風險、有嚴重瓣膜受累影響心臟功能或嚴重血管狹窄的患者,醫生會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貝赫切特綜合徵中醫治療

該疾病的中醫治療暫無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但一些中醫治療方法或藥物可緩解症狀,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貝赫切特綜合徵前沿治療

新型生物製劑及小分子靶向藥物如阿普斯特(磷酸二酯酶PDE4抑制劑)。

貝赫切特綜合徵預後

絕大部分患者預後較好。
緩解與復發可持續數週或數年,甚至長達數十年。
有眼病患者可使視力下降,甚至失明,早期積極治療可完全緩解。
該病由於可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胃腸道,若控制不佳,偶有致死或留有嚴重後遺症。

貝赫切特綜合徵預防

沒有很好的預防方法或藥物,建議易感患者儘量避免感染、精神緊張和勞累。
參考來源: [1-8] 
參考資料
  • 1.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第9版[M]. 人民衞生出版社2018.511.
  • 2.    徐蓉娟.內科學新世紀第2版[M].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239.
  • 3.    白塞病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 中華風濕病學雜誌. 2011(05) .
  • 4.    白塞病診治指南草案[J].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 中華風濕病學雜誌. 2003(12) .
  • 5.    中華醫學會. 臨牀診療指南風濕病分冊[M].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05:6.
  • 6.    2018 update of the EULAR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Behçet’s syndrome. Ann Rheum Dis.2018 Apr 6.
  • 7.    關於《2018年最新白塞綜合徵臨牀管理EULAR指南》解讀[J].鄭文潔,李璐.中華臨牀免疫和變態反應雜誌.2018(03).
  • 8.    Symptoms and causes  .Mayo Clinic[引用日期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