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塔河

鎖定
白塔河,淮河入江水道之高郵湖的西岸支流,曾名南山河、石樑河等,源出安徽省來安縣東部丘陵區,自西向東,貫穿天長市境內,原至關東、大王廟注入高郵湖。由於1968年開挖新白塔河,將白塔河上游來水自石樑集截引向東,經天長縣城北向東北流,經萬壽至齊丫湖(大壙圩農場)入高郵湖。老白塔河被截為內河,以新白塔河為正流,全長91.5公里公里,平均比降0.86‰。新、老白塔河總流域面積1604平方公里。
白塔河是天長市的灌溉水源地,更是天長市經高郵湖通江的主要航道。航運價值巨大。
中文名
白塔河
別    名
南山河
所屬水系
淮河入江水道高郵湖支流
地理位置
安徽省天長市
流經地區
來安縣、天長市
發源地
來安縣江淮分水嶺東部
主要支流
川橋河
廟橋河
河    長
91.5 km
落    差
0.086%
面    積
1604 km²
河    口
天長市大壙圩農場

白塔河名稱由來

老白塔河南北朝時稱石樑溪、石樑澗,唐代稱下阿溪,明、清稱石樑河,民國初稱南山河,後稱白塔河。白塔河之名起於三國時期,當時半塔集(上游來安縣半塔鎮)建有白塔寺,寺內有塔,集鎮亦名白塔鎮,該河流經白塔鎮,故名白塔河,後白塔鎮何時改為半塔集,未能考證,但河名未改,以後白塔河曾改稱石樑河(流經天長市石樑鎮),建國前又稱南山河。 [1-3] 

白塔河幹流概況

白塔河河道走向

白塔河在安徽省的位置 白塔河在安徽省的位置
白塔河流向及水系構成 白塔河流向及水系構成
白塔河,位於淮河右岸高郵湖西側,全河自西向東橫貫天長市中部,是高郵湖水系中最大一條河流,有南北二源。南源為主源,發源於來安縣江淮分水嶺東部(《天長縣誌》記為長山),源頭有三個分支,均在來安縣境內。北支出自磨盤山、鷹嘴山麓,出山後向東流,於胡圩入車衝中型水庫,出庫後向東南流,經龍湖後入釜山中型水庫;中支有三個分支,北分支出自鷹嘴山,向東南流入小山頭小型水庫,出庫後繼續東流;中、南分支均出自長山,一支進邢港小型水庫,一支進萬山小型水庫,兩支出庫後於大餘郢北相匯合後繼續東流,於馬廠與北分支匯合,再東流經來安縣半塔集東南入釜山水庫;南支之南分支出自長山東馬港附近,北分支出自刺圍子,南流於葛營收來自何港之水,二水於張官營合流後於雙龍東入王家壩小型水庫,出庫後向東北流,於半塔集東南入釜山水庫。該水庫東半部已在天長市境,攔河大壩緊靠張家潮,出庫後繼續東流至漂牌與北源匯。北源發源於江蘇省盱眙縣境,稱北汊河,有南北二支,南支出自古城鎮西部、小珠山、石鼓山、鷹嘴山一帶,北支出自古城鎮及王店集北陸尖山、烏龍山一帶,東流入化農水庫,二支於半塔集至王店集公路西測匯合後,穿過公路蜿蜒向東南流,於差田進入天長市,並經大劉營入時灣中型水庫,出庫後再東南行至漂牌與南源匯。
兩源匯合後沿滁天公路北側東行,於汊澗鎮北大覺寺,匯源自盱治縣舊鋪南之廟橋河,再向東於下石橋(何莊)匯左橋河和騷狗河,過石樑集向東北又折向東南,於灣頭折向東行,至天長市城區老壩頭,匯主要支流川橋河,經護城橋折向東行於郭家大橋與楊村河匯合,後經湯橋於關東、大王廟入高郵湖。全長110公里,平均比降0.086%,流域總面積1604平方公里。包括楊村河,其中在天長市轄境內約為1270平方公里。
白塔河經治理後,於石樑集東另開新河,新老河分流,新河成直線東行,過黃家湖,經天長市城區北邊一直向東於大壙圩農場入高郵湖,新白塔河自源頭算起長91.5公里(其中,來安縣境內流長20.2公里(釜山水庫至龍頭港水庫上游),流域面積248.7平方公里),流域面積1303平方公里。老白塔河原在長亭東入高郵湖,分流後進入沂湖,然後經沂湖閘入高郵湖,長42公里,流域面積301平方公里。 [1]  [3-4] 

白塔河河道特徵

白塔河上游為淺山區,中游為自然沖積河谷,比降較陡,河身彎曲、狹窄,下游進入圩區,比降平緩,易於淤塞,造成多次改道,在與川橋河匯合處曾有黃家湖,實為行洪區,已失去行洪作用。 [1] 
白塔河上游來安縣釜山水庫上游河道 白塔河上游來安縣釜山水庫上游河道
白塔河河口一段 白塔河河口一段
白塔河天長市區北郊一段 白塔河天長市區北郊一段
白塔河支流川橋河江入幹流處 白塔河支流川橋河江入幹流處
白塔河天長市區二鳳北路大橋一段 白塔河天長市區二鳳北路大橋一段
白塔河天長市區新河北路大橋一段 白塔河天長市區新河北路大橋一段
白塔河河口段(遠處為高郵湖) 白塔河河口段(遠處為高郵湖)
老白塔河一段 老白塔河一段

白塔河水文特徵

白塔河,防洪能力為1000~1500立方米每秒,合10年一遇防洪標準。石樑1965年8月21日洪峯流量705立方米每秒為最大,相應水位12.58米(廢黃河)為最高;1964年9月30日出現-0.81立方米每秒,1968年4月8日河流乾枯斷流。 [5] 

白塔河支流湖泊

川橋河與天康大道交匯一段 川橋河與天康大道交匯一段
白塔河主要支流川橋河,舊稱白洋河(白揚河),即舊志所載禹王河,發源於江蘇省六合縣馬集,先入西河王水庫,向北流經東旺廟進入天長市,併入川橋中型水庫,出庫後經川橋北,於七裏寺匯源自關塘鄉禹王河,繼續北流於天長市城區分汊,從東城河及潯河口入白塔河,長28.4公里,流域面積279平方公里,在轄區內為185平方公里,禹王河上建有高峯中型水庫。 [1]  [3] 
廟橋河(古城大澗),發源於盱眙縣境內古城一帶半山區,下游在汊澗鎮附近的漂牌村與釜山水庫來水交匯入白塔河主幹,流入高郵湖。水庫上游在江蘇省盱眙縣境內有化農水庫,控制面積57.6公里。則時灣水庫淨來水面積186.4平方公里。 [6] 
沂湖,原稱泥湖,明代改稱沂湖,在縣城北偏東10公里處,屬白塔、楊村河水系,湖面19平方公里,匯水面積230平方公里,盛產魚蝦及菱角、芡實。
黃家湖,又名黃雀湖,舊稱萬壽湖(萬歲湖),在縣城之西,是白塔、川橋兩河下游之行洪區。由於湖中地面高程在6米以上,春冬不積水,盛長葒草,故又稱葒草湖。湖面6.4平方公里,匯水面積842.6平方公里。 [3] 
另外,沂龍河沂龍河、楊村河、沂湖、黃家湖與白塔河溝通,也可歸入白塔河水系。
沂龍河,銅龍河至老白塔河的引水河,1978年冬,開挖從季橋河入沂湖口處經龍集、友好圩到龍岡,5.82公里,經沂湖折向沂湖閘,接通老白塔河。 [7] 
楊村河,發源於天長市平安鄉西南翁集丁壩,向東南流經古家橋,進入魏橋小型水庫,出庫後折向東流,於潘家營附近進入躍進中型水庫,出庫後繼續東流,經肖莊於夏家營西收來自壩田、劉跳小型水庫來水後再曲折東流,經夏家壩、龔家灣、牌墳莊於楊村南側折向東南,於螺獅橋附近進入沂湖,出沂湖後於郭家大橋與老白塔河匯合後入高郵湖。河長32千米,流域面積230平方千米。該河在夏家壩以下彎曲淤淺,已進行裁彎取直,從夏家圩至新橋圩新河長4千米,比老河道縮短2千米,按新河計算河長為30千米。 [1] 

白塔河治理開發

白塔河河道治理

新、老白塔河,歷史上灘多彎大,滯洪礙航,洪水季節常暴發成災,甚至威脅縣城安全。1930年代初期曾進行疏浚,到民國23年(1934),疏浚河道39公里,在入湖處新闢一條2.5公里河道,在縣城北門築堤4公里。
1950年春,縣成立疏浚白塔河工程總隊部,確定穿3湖(黃家湖、東感蕩湖、錢家澗),切3崗(何莊、劉北、黑塘),直下高郵湖。當年3月,切開黑塘埂,並開挖了從縣城北郊經西感蕩湖、徐家跳、東感蕩湖、黑塘埂直到齊丫湖的7公里河道,在1954年和1956年發揮了較好的分洪作用,有利上游8萬餘畝農田,卻使下游大壙圩4萬餘畝農田淪為湖泊。1957年制訂開挖新白塔河的規劃,同年春,續向上疏浚8公里,年底,疏浚黑塘埂至高郵湖7.7公里河道,結合培修圩堤17公里,建放水涵洞1座。1963年冬疏浚西感蕩湖直到縣城4公里河道,結合修築了農場圩。同時新建10孔130米長的新河大橋1座。
1967年,疏浚徐家跳至黃家湖計19.4公里河道,堵起了窯灣缺口,使新、老白塔河分開,並加固了楊、汪、陸聯圩。1968年,將新河由新河大橋開至石樑西北與老河相接,改道後河長10公里,堵塞了老河口,新建了三汊河控制閘。次年,疏浚天長至泉水河道,結合聯並了長圩、大關圩、小關圩、萬圩、五七圩等萬畝以上大圩,同時,將石樑橋遷址重建。自此,石樑以下的新河道由分洪支道變為泄洪幹道。1970年和1971年繼續向上疏浚7.4公里直抵汊澗橋下,1973年疏浚至汊澗。1978年,結合抗旱,切灘疏浚河口至天長河道。次年,又順航道疏浚河口至高郵湖內25公里,1980年,疏浚天長至河口。經過疏浚,河道泄洪流量由原185秒立方米增加到1100秒立方米,引水能力30秒立方米,計完成土方1260萬立方米,投資300萬元。
新白塔河開挖後,石樑以下老白塔河成為內河水系。河道於郭家大橋匯入楊村河,經沂湖閘流入高郵湖,全長42公里。為方便引水和通航,1978年在河底開挖了河口到護橋的3米寬引水溝,從沂湖站翻水供楊村站,灌溉4000餘畝農田。當年冬,結合治理沂龍河,疏通沂湖閘外河口到郭家大橋4.65公里河道。1981年疏浚郭家大橋到護橋站12.6公里。結合復堤,修建涵閘7處,橋樑兩座。
沂龍河,系新開河。銅龍河疏浚後,河口至高郵湖邊尚有7公里在百蕩湖內,河底高程淤塞在4米以上,引水十分困難。1966年曾在湖口築堤5公里,擬提引湖水。1978年大旱,在湖心疏浚,但淤泥過深,改從馬草灘提水,沿河腳做溝送入銅龍河,引水91萬立方米,但費時費錢。1978年冬,開挖從季橋河入沂湖口處經龍集、友好圩到龍岡的引水河5.82公里,經沂湖折向沂湖閘,接通老白塔河,新建沂湖閘和龍集橋各1座。1981年夏,經沂龍河引銅龍河水入沂湖和老白塔河,解決抗旱困難。
川橋河,建國前常氾濫成災。建國以後,以縣城為中心進行疏浚。其上游以復堤為主,結合疏浚;縣城以下結合城防、引水和縣城建設,封閉了南越河,由螞蚱廟到外貿局新開一條河道,經東門城河、潯河分流入新白塔河;東門城河結合修建環城公路略加疏浚。潯河於1969年和1978年清淤浚深,並在東門和潯河進口處各建橋1座。 [7] 

白塔河攔蓄工程

車沖水庫,位於來安縣半塔鎮北4公里處。大壩為中型質土壩。全長820米,最大壩高20米,高程52米,頂寬3米。有泄洪閘和非常溢洪道各1座,總泄洪量最大314秒立方米;乾渠1條,支渠6條,斗渠17條。該項工程由縣水電局程志剛設計,1960年10月施工,1973年3月竣工,國家投資55.85萬元,完成土方39.72萬立方米、石方7770立方米。該庫來水面積21平方公里,庫容總量1000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355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23萬立方米。灌區為邵集鄉的8個行政村78個生產隊,有效灌溉面積1.5萬畝。 [8] 
川橋水庫 川橋水庫
川橋水庫,位於川橋河上游。川橋河地處山崗丘陵地區,歷史上河道彎曲狹窄,沒有定型河岸,下游地形開闊,河槽淤塞,泄水不暢,山洪暴發時,洪水恣肆橫流,9000多畝圩田灘田常遭吞沒,且增大白塔河排泄量,威脅縣城安全。1958年4月,在川橋河上游攔河築一條大壩,歷時4個月。大壩長2216米,修建土溢洪堰1處,放水涵洞3座,乾渠兩條20.4公里,蓄水量1500萬立方米,當年受益。1962年,拓寬泄洪道,大壩塊石護坡640米,次年續做護坡、泄洪道進口滾水壩及灌區14座渠系建築物。1976年到1978年續建配套工程,至此水庫規模初具。1985年,總庫容量5428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1420萬立方米,控制面積164平方公里。3條自流灌溉乾渠長20.9公里,可自灌近萬畝,提水灌溉3萬畝。
釜山水庫 釜山水庫
釜山水庫,縣內規模最大的水庫,位於天長與來安縣交界處。設計時曾以所在地中營名之,施工中改稱光輝水庫,1961年定名釜山水庫。1958年10月,開始塊石護坡、建泄洪閘,並開挖9公里長南乾渠。1966年大壩建成,並建溢洪道1條。1965年,加固大壩,建泄洪閘,開挖南乾渠,興建或改建渠系配套建築物和淹沒區的公路橋樑,並用塊石護坡,但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工程停輟。1975年冬和次年春,將大壩加高到33.5米,開挖南北非常溢洪道。1981年,結合壩後魚池整治,加做大壩平台。1985年,總庫容11030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4300萬立方米,控制面積244平方公里。建各種橋樑涵閘126座,其中放水涵閘63座。南北乾渠43.7公里,可自灌2.7萬畝,提灌10餘萬畝。
高峯水庫,位於禹王河上游,原名禹王水庫。1958年曾在今壩下約1公里處築一鐵路以運礦石,設想以路代壩蓄水成庫,後因水位太低未成。1965年冬重新設計建造。次年開始蓄水。1968年7月,部分河槽滲漏潰決,當年堵復。1974年和1975年,續做大壩,加做平台,1977年達到現有規模。壩長1420米,高30.5米,19.5米高處加築8米寬平台;塊石護坡2700立方米,對部分滲漏處灌漿加固,大壩總土方量達36萬立方米。1985年總庫容1520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705萬立方米,控制面積22.1平方公里。大壩西部闢有溢洪道,東西各有一道計10.5公里的自流灌渠,可自灌5900畝。東干渠建有高峯東站,庫水豐足時可翻水進二峯三級站,減少一級提水;庫內建有高峯西電灌站兩級,可提灌6600畝。由於水源不足,常需由二峯二級站補水。
白塔河 白塔河
時灣水庫,曾稱共青水庫,位於天長、來安、盱眙3縣交界處。1958年10月中旬施工修建。其河槽為粉質土,含水量大,施工中清基挖深到10米高程後回填,當年老河槽合攏。1959年下馬,1969年續建,加高大壩、塊石護坡1350米,並修建北首溢洪道。隨後興建溢洪閘、放水涵洞以及自流乾渠、南溢洪道等配套設施。1981年,結合魚池整修,做大壩平台。整個水庫完成土方183.2萬立方米,砌石及砼2.3萬立方米,投資255.38萬元。大壩長2450米,頂高30—30.5米,南北兩乾渠長17公里。建有渠系配套建築物74處,其中廟橋及林間渡槽各長60米,為縣內最長的兩座渡槽。可自流灌溉2.6萬畝,提灌4.4萬畝。1985年總庫容量為7314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量2924萬立方米,灌區總面積94.4平方公里,控制面積244平方公里。該庫大壩由於多期施工,土層結合層面多,幹容重不夠,空隙較大,加上配套設施及地勢限制,汛限水位僅24米,比設計水位低1.5米,為全省主要險庫之一。
躍進水庫,位於楊村河上游,對上可作為旱年提引湖水的調節水庫補水上崗,對下可攔截26.8平方公里來水,保護10萬餘畝圩田。興建於1958年冬,1960年冬完成大壩1750米長,1967年續建涵洞、護坡、乾渠等配套工程。1975年,興建泄洪閘及配套工程,將大壩做到26.5米高。1976年為提高防汛標準,建非常溢洪道1條,1979年增建進水高涵1座。商品糧基地建設中又對灌區橋涵配套工程進行建設。1985年,總庫容量為3200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1950萬立方米。其北乾渠抵劉跳水庫,南乾渠與護橋二站分水渠相接,可由護橋站翻水進庫,控制面積70平方公里。自流灌溉面積14萬畝,庫內建有電灌站5座。焦澗水庫由南北大小兩庫組成。1958年,興建水庫大壩,1962年,續建大壩及灌區配套工程,大庫壩長1000米,護坡高程27.5米;小庫壩長500米。並分別建南北兩涵,開挖聯通溝和乾渠,發揮了效益。1970年代以後,將大壩加高到30.5米,在大庫與聯通溝入口處建寬頂堰1座,上建雙曲拱公路橋,並在南北各開一道非常溢洪道。1985年總庫容量為1400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570萬立方米,控制面積34.6平方公里。南、北乾渠總長35公里,南乾渠與秦欄一級電灌站出水乾渠相連,可相互調節用水;北乾渠與謝衝等小水庫相通,並與土龍頭二級電灌站出水乾渠銜接。1960年代以前主要發展秦欄、仁和集公社約2萬畝的自流灌區,1970年代後發展水庫電力提水工程,目前可提灌萬畝農田。整個工程共投資42.5萬元。 [9] 
龍頭港水庫,位於來安縣半塔鎮羅莊村境內。水庫集水面積4.0平方公里,加固後正常蓄水位79.40米,設計洪水位80.86米,校核洪水位81.88米,總庫容80.65萬立方米。水庫設計灌溉面積1600畝,下游保護人口500人、耕地1200畝,是一座集灌溉、防洪及水面養殖等綜合利用為一體的國家重點小(2)型水庫。2011年進行了除險加固,完工後,大壩長260.0米,設計壩頂高程82.7米,設計洪水位80.86米,校核洪水位81.88米,興利水位79.40米,總庫容80.65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600畝,防洪效益保護人口0.5萬人。 [10] 

白塔河航道航運

白塔河航道 白塔河航道
白塔河為天然河流,上下游落差較大,經歷年洪水沖刷,倒彎淤灘,加上沿河農民分段打攔河壩,蓄水灌田,至建國前形成10餘處關門灘,嚴重影響通航。從1951年開始,在下游疏通泄洪渠道,開挖黑塘埂(徐家跳),治理川橋河和潯河等。並制訂了開挖新白塔河的規劃:上游汊澗至石樑19公里,除拓寬部分老河外,餘皆拉直新開河道,用於泄洪,不能通航;由石樑向東至新河口,在老河南1.5公里外,新開一條人工河道,其上游於石樑東頭築攔河壩將老白塔河切斷;中段在縣城北門新河橋建1孔節制閘1座,通三汊河與老白塔河相連,東與潯河交匯,匯川橋河之水經東門潯河入新白塔河。經分段施工,逐年治理,到11972年,上游石樑河底高程挖到5米以上,下游新河口4米以上,解決了汛時排洪問題,但仍不能常年通航。1978年大旱,再次拓寬浚深。治理後的新白塔河全長27公里,成為天長主要航道,河道底寬:由新白塔河口門至縣城新河橋為40米;橋西至石樑20—30米。河底高程均2.5米。水下邊坡為1 ∶20。上游石樑洪水位12.32米,下游新白塔河口洪水位9.5米,最枯水位可保持通航水深2.5米,100噸級的輪駁船常年可通。
新白塔河開挖後,老白塔河成為內河通航支流。河道從蔡家河向東至沂湖閘外出口處共37公里,其中上游蔡家河至石樑一段築攔河壩後已被淤塞。1966年在下游湯橋以東500米處建4孔節制閘1座(沂湖閘)。1980年冬,銅城區組織民工從郭家大橋向東北開挖到沂湖口門,向東南開挖到沂湖閘外出口處(高郵湖)。1981年冬從郭家大橋向西治理到三汊河。現航道底寬15米,河底高程3米,水下邊坡1∶20,枯水期通航水深可達1.5米。兩頭節制閘閘門5米,閘門高9米,水下閘坎高程3米,除汛期外,可通航30~40噸級駁船。 [11] 

白塔河碼頭

建國前,天長境東北的耿家尖,為古漕運碼頭,年運量2400餘石。清咸豐三年(1853)漕糧折色,繳貢銀納奉,碼頭廢棄,今已成湖中島。縣內舊民用碼頭主要有:石樑東、西大灘碼頭;銅城薛家碼頭、姚家碼頭、陳家碼頭;縣城北門外城河橋西鹽碼頭。1950年代初,為調運糧食,將船舶集中縣城統調,利用縣城北門外老城河一帶自然坡岸開闢土碼頭3座:北門城河橋西“大鹽碼頭”為一號碼頭;橋東為二號碼頭;北門農場門前為三號碼頭。3座碼頭遇雨均難裝卸。
1954年春,縣航運管理站、港口鄉人民政府組織船民自己動手,利用清除河道障礙時拆除的古護城橋橋基磚石,在三號碼頭舊址修建1座20平方米的簡易平台磚石碼頭,並鋪築了500米長的便道,晴雨皆可裝卸。1955年,縣航運部門投資7000元,在二號碼頭舊址修建1座石台階碼頭。1965年新白塔河臨城段開挖,老城河閉塞,一、三號碼頭癱塌無蹤,二號碼頭石級台階僅供洗浣之用。
1969年新白塔河通航,航運部門在河南岸、新河橋以東修建20米長擋土牆作為裝卸碼頭,後因圩堤坡度較大,板車上下不便,加之前沿水深不夠被廢棄。
1970年代以後,縣航運部門和一些水運量較大的單位相繼修建了專用裝卸碼頭。這些碼頭均為漿砌塊石擋土牆直立或斜坡式,並使用半機械化裝卸。直立式碼頭主要有:
北門碼頭,位於縣城北門外新河大橋以西南岸,由航運部門先後投資4。8萬元於1972年建成,長45米,寬30米,貨場面積146平方米,西有車輛出入坡道。場地以砂石鋪築,晴雨可通。碼頭前沿高程7米(廢黃),兩個泊位,常水期水深1米左右,裝有3噸吊車1台。
鹽業公司碼頭,1978年建於北門碼頭西側,系在河牀上開挖的港池,佔地1000餘平方米,碼頭前沿高程7米,常水期水深1米左右。
煤建公司碼頭,位於東門外古城河東岸,1983年在土坡碼頭上修成。長40米,兩個泊位,前沿水深1.5—2米。1984年春,機械疏浚古城河航道,北去570米入新白塔河,河道底寬30米,河底高程3.5米。碼頭上裝有3噸吊車1台,皮帶運輸機3部,日裝卸能力200餘噸,主要用於卸煤。
木材公司碼頭,1984年在新河橋下游南岸200米處利用河牀平灘建成,佔地1000餘平方米,港池四周用漿砌塊石擋土牆,池底高程3.5米,常水期水深1.5—2米。堤旁裝有3噸吊車1台,卸木材吊杆1個,河水位7米以上時港池潛入水下。
萬壽碼頭,1984年春,萬壽鄉政府組織民工在新白塔河南岸開挖建成長50米、底寬20米的港池,航運部門投資4750元。港池南端有20米長漿砌塊石擋土牆,作為客貨船的裝卸碼頭,前沿高程6.5米,港池水深1.5米左右,佔地1000平方米,惜出口處一段水下工程迄未治理。 [11] 

白塔河灌溉

白塔河流域的灌溉,除中上游水庫灌區以外,沿岸還建有諸多電力排灌站。較大的有:
萬壽站,建於1961年冬,1963年由社隊收為國營,成為本縣較早的多級提水站。包括一、二級站和馬汊河3站,灌溉面積最多可達1.7萬畝,排澇0.4萬畝。一級站建於萬壽圩內湖塘莊,通過0.9公里長進水渠及防洪涵洞引白塔河水。1965年改裝為煤氣機,1968年復改為柴油機。1981年改裝電動機,增加配套設施,灌溉面積6500畝。近年來由於社隊另外建站,有所縮小;二級站設在石家崗,1979年更為電機,灌溉面積6000畝。近因湖邊分級小站的建立,灌區縮小;馬汊河站在本站之東,建於1955年春,與灌區毗連,統一核算,引洋湖水源。1965年建防洪涵閘1座。1978年在進口外新圈汊河小圩,不得已又延伸水源。
十八集總站。十八集站包括一、二級站,建於1971年11月,1973年發揮效益。一級站設在十八集北祠堂莊,為天長內第二座單位高級揚程站。渠長4公里,引白塔河水源。可灌十八集鄉兩個村5000畝;二級站設在周營,渠長3公里,灌溉4000餘畝。1983年,在商品糧基地建設中建三墩小型二級站。現有橋涵46處。1985年冬,培修應橋水庫大壩,兼作乾渠,設計在望墩建三級站,可灌溉4.4萬畝。
紅旗站。1975年建於白塔河北趙莊,可排12.22平方公里來水,旁建1座電力排灌站。1984年灌溉十八集、石樑等鄉10個村的2萬餘畝農田。 [12] 

白塔河流域概況

白塔河上游屬來安縣,來安縣地處安徽省東部,介於長江、淮河之間;環鄰本省天長縣、滁州市、嘉山縣和江蘇省盱眙縣、六合縣、江浦縣。總面積1481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地形比較複雜,大致可分為南部圩區、中部崗區和北部低山丘陵區三部分。北部地區的小型山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米和200米之間。從芝麻嶺至長山一線為長江,淮河分水嶺,來河、滁河、清流河、施河、皂河匯入長江,白塔河流入淮河水系的高郵湖。縣境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温暖濕潤,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4.9℃,無霜期217天,年平均降雨量975.3毫米。由於受季風氣候影響,時有旱澇發生。津浦鐵路線上的滁縣站距縣城22公里,6號泗浦國道和滁天公路穿境而過,內河可通航長江。
來安歷史悠久。安徽省博物館考古工作者在境內頓丘山遺址發現的石器、陶器和骨器證明,在新石器時代,縣境便有人類棲息繁衍。秦時,屬東海、九江二郡地。西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始置縣,稱建陽縣。之後幾易縣名,至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定名來安縣。
來安在抗日戰爭時期是淮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中心地區,有着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民國28年(1939年)5月至抗日戰爭勝利,新四軍江北指揮部領導的第四、第五支隊(後編為新四軍第二師)一直駐紮在來安縣農村,開展抗日鬥爭。從民國28年(1939年)6月起,中國共產黨的基層支部、區委和縣委在來安縣逐步建立。民國29年(1940)3月中旬,來安縣抗日民主政權正式建立。抗日戰爭時期,劉少奇、張雲逸、鄧子恢、譚震林、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先後在來安的半塔鎮、大劉郢等地居住過,領導淮南蘇皖邊區廣大軍民建設鞏固的抗日民主根據地,打擊日本侵略軍。 [13] 
白塔河下游在天長縣,天長縣位於安徽省東部、高郵湖西岸,除西面少部分與本省來安縣相連外,其餘均為江蘇環抱。東北隔湖與高郵縣相望,東南、南、西南分別同高郵縣、儀徵縣、六合縣接壤,北與金湖縣、盱眙縣毗鄰。境內東西寬約53公里,南北長約56公里,總面積1770平方公里。天長曆史悠久,秦為廣陵、東陽二縣地,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於本地僑置沛郡及沛縣,北周改為石樑郡及石樑縣。唐天寶元年(742),玄宗李隆基為紀念自己的生日千秋節,劃地特設千秋縣。天寶七年(748)改稱天長縣,此後基本未變。民國35年(1946)和民國37年為紀念新四軍名將羅炳輝,曾兩度改稱炳輝縣。1960年復改稱天長縣。
天長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成簸箕形向東部的高郵湖傾斜,基本屬於半崗半圩丘陵地區。西南邊境分佈着草廟山、橫山、冶山、長山、釜山、騷狗山等低丘小山,最高處海拔228.8米;東部多湖蕩,有百蕩湖、牧馬湖、高郵湖及沙湖、沂湖、洋湖等,最低處海拔3.5米。縣內河流有新、老白塔河,銅龍河,楊村河,秦欄河,川橋河,王橋河等,總長度246.4公里。
天長向稱魚米之鄉。東部濱臨高郵湖,湖畔圩區多肥沃的黑土,山區和丘陵多黃棕壤,少量潮淤土,適宜農作物生長,1983年被列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盛產稻、麥,油菜、棉花發展也很快,豆類、玉米、山芋、花生、芝麻、籽瓜、西瓜、麻類均有栽培。銅城大瓜子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就以粒大籽飽而遠近聞名,被稱為“銅子”,譽為瓜子大王,遠銷國外。
天長這個曾經以功勳卓著的新四軍名將羅炳輝的名字命名的縣份,有着光榮的鬥爭傳統。宋代抗金名將韓世忠在天長揮戈抗敵,於鴉口(今橋灣鄉丫口)大破金兵,金人由此不敢輕易南犯。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