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塔山記

鎖定
《白塔山記》用行書寫就,共包括《白塔山總記》、《塔山東面記》、《塔山西面記》、《塔山南面記》和《塔山北面記》五卷。文中描繪的白塔山,就是北海公園內的瓊華島。據瞭解,“乾隆皇帝登基後曾對北海進行了長達32年的擴建,廣建亭台樓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他登上白塔山後看到擴建的景色及建築,深有感觸,就寫成了此文,文章風格有些仿柳宗元的《永州八記》。
在2014年12月2日晚保利秋季拍賣會古畫夜場中,乾隆皇帝御筆手卷《白塔山記》,以1.01億元人民幣落槌,加佣金成交價為1.1615億元。這一價格創造了全球中國書畫拍賣價格最高紀錄 [1] 
中文名
白塔山記
外文名
Baita Mountain Travel notes
作    者
乾隆皇帝
朝    代
清代
體    裁
遊記
創作時間
1773年

白塔山記最貴遊記

一篇只有1700多字的“北海公園遊記”能值上億元?這可不是開玩笑。在2014年12月2日舉行的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新聞發佈會上,一組乾隆皇帝遊覽北海公園白塔山後書寫的手卷《白塔山記》露了真容,這組出身不凡的拍品估價高達一億元,被稱為“今秋全球估價最貴古代書畫”,還有人開玩笑説,這恐怕是“全世界最貴的遊記作文”。

白塔山記文物估價

白塔山 白塔山
保利拍賣副總經理李雪松介紹説,“當時乾隆63歲,書法正處於最高水平,而且當年的有些建築和景觀已不復存在,因此,這件作品不僅具有書法價值,也是北海史志研究的重要資料。”不過,此次上拍的手卷加起來只有1700字,並不完整,獨缺了《塔山東面記》。原來,《白塔山記》完成後,五卷均藏於北海公園永安寺,後散失各地,據傳很可能是由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造成的。
此次四卷聚首的經過也頗為曲折。據瞭解,送拍的藏家先是於2001年從嘉德春拍購得了《塔山西面記》,2004年從香港蘇富比拍得了《白塔山總記》,隨後又輾轉歐洲和日本覓得了《塔山南面記》和《塔山北面記》,“四卷聚首已經相當不容易,遺憾是《塔山東面記》下落不明,如果這次拍賣能把第五卷‘勾’出來就圓滿了!”李雪松感嘆説。
缺失的一卷絲毫沒有影響保利和藏家對這件拍品寄予的厚望。因為《白塔山記》的出現,知名收藏家劉益謙評價保利秋拍“陣容是全球最亮眼的”。李雪松則表示,一億元其實已經考慮了近年來拍賣市場調整的因素,是一個保守的估計。他透露説,乾隆存世的墨跡中以立軸為多,手卷、冊頁很少,同一主題下成套的手卷更少,“何況,四卷中的某個單卷在2011年就拍出過近6000萬元的成交價。” [2] 

白塔山記遊記內容

白塔山記御製白塔山總記

御製白塔山總記 御製白塔山總記
京都於唐為范陽,於北宋為燕山,遼始稱京。金元明因之,雖城郭宮市建置沿革,時或不同而答陽都會,居天下之上游。俯寰中之北拱,誠萬載不易之金湯也。宮殿屏扆則曰景山,西苑作鎮則曰白塔山。白塔山者,金之瓊華島也。北平圖經載,遼時名曰瑤嶼或即其地元,至元時改為萬歲山或曰萬壽山。至明時則互稱之,或又謂之大山子。本朝曰白塔山者,以順治年間建白塔于山頂,然考燕京而詠八景者,無不曰瓊島之春陰。故予於辛未年題碣山左,亦仍其舊所,為數典不忘之意耳。山四面皆有景,惜《春明夢餘錄》及《日下舊聞》所載。廣寒仁智之殿,玉虹金露之亭,其方隅曲折,未能盡高下,窈窕之致,使人一覽。若身步其地而目其檗,蓋地既博而境既幽,且禁苑森嚴,外人或偶一窺視,或得之傳聞,其不能睹之切、而記之詳也。亦宜茲特界為四面,面各有記,如柳宗元之鈷鉧石城諸作。俾因文問景者,若親歷其間,嘗鼎一臠足知全味云爾。
乾隆癸巳仲冬中澣御筆

白塔山記塔山東面記

因舊置而修飾之謂之沿,易新建而剏為之謂之革。山之南沿者多而建者少,山之北革者夥而置者稀。然東北泐瓊島春陰之石幢雖出於新建,亦實述其舊置。由石幢登山逕為看畫廊,其上則交翠庭。庭之下、廊之側,攀援石洞以出為古遺堂。對之者,巒影亭。自堂躡梯以下,仍依洞以出,為見春亭。遂循東岸可至半月城前。而自交翠庭步嶺路至智珠殿者,分左右階而下,亦達半月城前。蓋殿原據城上,埤堄即平殿基也。過石橋則陟山門,而白塔山四面之事備矣。白塔建自順治八年辛卯,至於今蓋百有二十年矣。夫士民之家尚以肯構為言,況茲三朝遺蹟,地居禁苑,聽其荒廢榛薉為弗當。然予自辛酉、壬戌之間,始稍稍有所葺建,至於今凡三十年。而四面之景始畢成,而為之記。雖雲發內帑,以徐為之。然而視《春明夢餘錄》《日下舊聞》所載,有過之無不及矣。知我罪我,吾豈能辭哉! [3] 
乾隆癸巳仲冬中澣御筆。

白塔山記塔山南面記

承光殿之北,跨太液為橋,南北各有坊,南曰“積翠”,北曰“堆雲”。過堆雲坊即永安寺,殿曰法輪。殿後石磴拾級而升,得稍平道,左右二亭,曰“引勝”,曰“滌靄”,復因迥疊石中,仍拾級左右各為洞,玲瓏窈窕,刻峭摧嵜,各極其致,蓋即所謂移艮嶽者也。穿洞而上,適與拾級而上者平。洞之上,左右各有亭覆之,曰“雲依”曰“意遠”。平處為佛殿,前曰“正覺”,後曰“普安”。兩廂各有殿,東曰“聖果”,西曰“宗鏡”。又自永安寺牆之東緣山而升,路中有振芳亭,再升為慧日亭。稍西則順治年間建塔碑記及雍正年間重修碑記。復略升,則進崇安殿之東廊矣。其寺牆之西,亦緣山而登,半山有亭,匾曰“蓬壺挹勝”。再登則為悦心殿,偶臨塔山,理事引見恆於此。其後為慶宵樓,每逢臘月奉皇太后觀冰嬉之所也。悦心殿東側書屋為靜憩軒。轉石屏入牆門,則仍普安殿。自殿後陟石階將百磴,即山頂,白塔建於此。塔前琉璃佛殿曰善因。考《日下舊聞》,山頂為廣寒殿,蓋即建塔之所。山中為仁智殿,則今普安佛殿是。塔後列剎竿五,或謂之轉梵經,或謂之資瞭遠。其下為藏信炮之所,八旗軍校輪流守之。蓋國初始定燕京,設以防急變者。雍正年間復申明其令,載在史策,其發信炮金牌則藏之大內。予因思之,比及藉此知守,其失守已多矣。然而覩此之懼,凜天命畏民碞,戒盛滿之志,系苞桑之固,則信炮之制,豈非祖宗之良法美意,萬世所當慎守者乎? [4] 
乾隆癸巳仲冬中澣御筆

白塔山記塔山西面記

室之有高下,猶山之有曲折,水之有波瀾。故水無波瀾不致清,山無曲折不致靈,室無高下不致情。然室不能自為高下,故因山以構室者,其趣恆佳。慶霄樓既據山之高,樓西緣廊而降有二道,其一向南不數武為一房山,蓋房中覆湖石成山雲,歷磴以下為蟠青室,迴廊環其外。緣廊北降,達山之西,憑廊向南,俯睇有深淵。東則山之西腳,而山半腰有亭曰“揖山”,乃從悦心殿西角門而出者。其下峭壁插入,滉然靚然,若龍湫之有神物也。波與太液通,石橋鎖其口。橋之南步堤東轉,可通悦心殿及永安寺前。橋之北則琳光殿前,為山西總路矣。又其一轉而北,有亭焉,曰“妙鬘雲峯”,歷石磴而下則水精域。其下有古井,古井向有記,闢諸家記載謂引金水河轉機運(奭鬥)之非,及輦土厭勝之謬。凡山之陰、山之麓所為屈注飛流,線溪畝池,皆綆汲此井以成其勢。水精域之下為甘露殿,又下為琳光殿,則就平陸,為山西之路。轉而北為閲古樓,樓壁砌“三希堂法帖”碑版。攀梯而登,與地平,稍北則畝鑑室,窗臨清池,即鑿山溪引古井之水也。閲古樓後楹平臨山溪,石橋駕其上。度橋有小石亭,樑柱皆泐詩。過亭,唅岈崱屴,徑只容人,攝齊而上,出巖牆門,與慶宵樓後門相望,而山西之景略畢。 [5] 
乾隆癸巳仲冬中澣御筆

白塔山記塔山北面記

自閲古樓巖牆門出,轉而東,則邀山亭,又東北則酣古堂。堂之東室倚石洞,循洞而東,則寫妙石室。堂與室之南皆塔山之陰,或石壁,或茂林,森峙不可上。而室之東間乃樓也,踏梯以降,復為洞。窌窱窅映,若陶穴,若嵌奩,旋轉光怪,不可殫極。若是者行數百武,向東忽得洞門,出則豁然開朗。小廠三間,曰“盤嵐精舍”,而其南則仍石巖陡立。然羊腸之徑可以躋而上達看畫廊,廊屬山東景,茲不復綴,自精舍轉而北,至環碧樓緣飛廊而下,則嵌巖室,折而西小山亭額曰“一壼天地”,又西扇面房,額曰“延南薰”,其盤嵐精舍之西,由洞門北行數十武,亦達扇面房。自房而西為小昆邱,蓋畝鑑室水盈池,則伏流不見,至邱東始擘巖而出,為瀑布。沿溪赴壑而歸墟於太液之波,又西為銅露盤,銅仙竦雙手承之,高可尋尺,此不過綴景,取露實不若荷葉之易,則漢武之事率可知矣。又西為得性樓,為延佳精舍,為抱衝室,為鄰山書屋,名雖殊而因高以降,或一間,或兩架,皆隨其宛轉高下之趣而各與題額,又自畝鑑室北牆門而出,緣山蹊亦可達此,至鄰山書屋則就平地,廊接道寧齋矣。其東乃漪瀾堂,蓋山之北以堂與齋為主室,而圍堂與齋北鄰太液,延樓六十楹,東盡倚晴樓、西盡分涼閣,有碧照樓、遠帆閣分峙其間,各對堂與齋之中。南瞻窣堵,北頫滄波,頗具金山江天之概,故登樓與閣,偶有吟詠,無不以是為言。由漪瀾堂而東則蓮華室以奉大士及妙法蓮華經得名。出牆門而南,則為塔山東面之境矣。若夫各室內或題額、或聯語,率銘意寄興,無關於景概之全,斯則不悉載。
乾隆癸巳仲冬中澣御筆

白塔山記原稿現身

2014年春拍以來,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身價過億的拍品在各大拍場上難覓蹤跡。而在2014保利秋拍的新聞發佈會上,保利拍賣副總經理李雪松隆重介紹的乾隆御筆五卷本《白塔山記》。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