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塔寺遺址

(甘肅省武威市境內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白塔寺遺址,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武南鎮白塔村,海拔1500米。白塔寺為元代藏傳佛教薩迦派法王赴涼州會談西藏統一、並達成協議的居所。 [1] 
元代寺院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長約430米,東西寬約420米。整個寺院外圍有圍牆,俗稱“佛城”,四角均有高大的角墩,開四門,圍牆中部又有類似於馬面的建築.寺院的中心區域在北部正中,原有大殿、擦擦殿、僧房等建築遺蹟,其佈局大體與漢傳佛教寺院相仿。還有供飲用蓄水的澇池等。塔院則位居寺院的西南側,為一相對獨立的單元。塔院內、外有佛殿等建築。塔院門向東,發掘發現大塔東面有排列規整的柱洞(坑),可能為塔院門的位置。白塔寺即薩班靈骨塔是西藏正式歸入中央王朝統治的歷史見證,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對白塔寺遺址及塔基的發掘為研究元代藏傳佛教寺院的佈局及形制特徵提供科學的資料。 [1] 
2001年6月25日,白塔寺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白塔寺遺址
地理位置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武南鎮白塔村
所處時代
元代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8:00-17:3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批准時間
2001年6月25日
編    號
5-125-1-125

白塔寺遺址歷史沿革

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初,鎮守涼州的蒙古窩闊台汗之子闊端與西藏薩迦派第四任法王薩迦·班智達在涼州舉行會談,就西藏歸屬問題達成協議,這是西藏歸屬中央王朝統治的重大歷史事件,史稱“涼州會談”。會談結束後,闊端將白塔寺重修供薩班居住。薩班將其改建為薩迦派寺院,稱為“東部幻化寺”。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薩班逝世於涼州,闊端為其修建規模宏偉、仿西藏噶當覺頓式的靈骨塔。 [1] 
元末,寺塔毀於兵火;明宣德年間重修,並賜名“莊嚴寺”;清康熙年間,又重修塔院。 [1] 
民國十六年(1927年),白塔寺及白塔毀於大地震;“文化大革命”期間,又遭拆除破壞。 [1] 
1999年8至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挖掘塔基並試掘部分殿基,發掘面積共計1527平方米。 [1]  [3] 
2001年,國務院撥專款將白塔寺遺址按歷史原貌修復,新修建正方形塔院佔地6400平方米。 [2] 

白塔寺遺址遺址特點

元代寺院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長約430米,東西寬約420米。整個寺院外圍有圍牆,俗稱“佛城”,四角均有高大的角墩,開四門,圍牆中部又有類似於馬面的建築.寺院的中心區域在北部正中,原有大殿、擦擦殿、僧房等建築遺蹟,其佈局大體與漢傳佛教寺院相仿。還有供飲用蓄水的澇池等。塔院則位居寺院的西南側,為一相對獨立的單元。塔院內、外有佛殿等建築。塔院門向東,發掘發現大塔東面有排列規整的柱洞(坑),可能為塔院門的位置。 [1] 
薩班塔原有的形制為:下為邊長24.7米的方形台基,台基上面無鋪磚,而直接在夯土面上抹白灰面,台基四壁不見包磚,估計原來也是直接塗抹白灰的。台基之上為十字折角形塔座,夯築,高3.4米。由於東、西、南三面僅保留夯土,且夯土上亦未發現白灰的痕跡,北面則為明代包砌青磚所掩,故原有塔座是否也為青磚包砌已很難判斷。不過從台基原無包磚的跡象看,塔座或許亦是夯築的。上部覆缽大都已毀,僅存其下緣一小部分。 [1] 
白塔寺其他建築應為磚木結構,青瓦或琉璃瓦覆面。瓦當多為獸面瓦當,滴水的類型有獸面、花卉及綠琉璃飛天滴水。 [1] 

白塔寺遺址文物遺存

白塔寺遺址綜述

出土磚瓦 出土磚瓦
白塔寺遺址出土遺物以各類建築構件為主,主要有青灰色素面條磚、方磚、花紋磚、紅色琉璃磚、瓦當、滴水、脊飾、石質塔頂飾等,並有少量的瓷器、泥塔婆等。 [1] 
白塔寺遺址原寺院有佛城、靈骨塔及塔院、塔林等建築。大多毀於1927年地震和“文革”期間。現僅存白塔塔基、殿基、幾座小型墓塔、薩班銅像等。其中,塔基為土心磚表結構,土心呈十字折角形,殘高5.1米,外部磚飾為明代重修。基座下有兩層方形台基,黃土夯築,邊長26.75米。歷年寺院遺址及白塔內出土有陶器、瓷器、錢幣、藏文和漢文寫經、泥塔婆等遺物。另存有明碑兩通及清碑一通。 [3] 

白塔寺遺址瓷器

碗9件。其中,溝G101出土的碗,殘存底部。灰胎,胎質細膩,施褐色釉,釉色明亮。器壁由上向下逐步加厚.底徑6、殘高4釐米。灰坑H104中出土的碗,殘直口,圓唇,弧壁,圈足。灰胎,胎夾砂,施深綠色釉,器外壁施半釉,足不施釉、口徑19.2、足徑6.8、高7釐米。白塔T116中出土的碗,殘存口沿。圓唇,斜壁白胎,胎夾砂,施白釉,釉下有化妝土,外壁釉施至口沿下,殘寬4.5、殘高3釐米灰坑H119中出土的碗,殘存底部,矮圈足。白胎,黑釉,內底一圈不掛釉,中心刻一藏文。足徑7.2、殘高3.8釐米。白塔T202中出土的碗,殘存底部。弧壁,圈足。器白胎,外施透明釉,外壁以青花繪出圖案。圈足較寬內削,外壁有兩道弦紋。足徑4.3、殘高2釐米。 [1] 
缸5件。灰坑H112中出土的缸,殘存口沿。弧壁,平唇。夾砂灰胎,內外施茶色釉,口沿不施釉。內壁有兩週同心圓紋。口徑30、殘高12釐米。 [1] 
燈2件。白塔T116中出土,殘存底部及燈柄。燈碗中心有一圓形小孔,小孔附近粘有砂。白胎,施豆綠色釉,釉不及底。底徑5.2、高4.5釐米。 [1] 
碟1件:青花瓷。敞口,圓唇,斜壁,圈足,足已殘。白胎,胎質細膩潔白,胎外施透明釉,釉色泛青,有細小氣泡,內壁口沿下以青花料繪弦紋兩道,以下又繪三層類似梵文的圖案,其下又有三道弦紋,底心紋飾不明。外壁口沿下亦有弦紋兩道,圈足外壁及底部各有一道弦紋。殘寬3.5、器高5.5釐米。 [1] 
盅4件:青花瓷,口殘。斜壁,圈足。白胎,外施透明釉,胎釉均泛青。器內近底部以青花料繪兩道弦紋,內底心繪點狀紋飾。外壁繪草紋等,近底部有一“成”字。外壁與底相接處繪一道弦紋。圈足外壁施釉,內不施釉,有火石紅。青花料積釉處泛黑。足徑3、殘高2.9釐米。 [1] 
盤1件:青花瓷,殘存底部、弧壁,平底,圈足。白胎,胎外施透明釉,內底以青花料繪出紋飾,紋飾不明。底不施釉,圈足邊緣有火石紅。殘寬2.6、殘高1.1釐米。 [1] 

白塔寺遺址建築構件

建築構件 建築構件
白塔寺遺址的建築以材質可分為陶質、琉璃質和石質,以用途又可分為磚、瓦、瓦當、滴水、脊筒、脊飾等。
陶質建築構件有磚、瓦、瓦當、脊筒、脊飾等。 [1] 
磚有素面條磚、素面方磚、楔形磚等。素面條磚均為青灰色,多較粗糙,火候較高。規格有以下幾種,33釐米×17釐米×7釐米、36釐米×18釐米×7釐米、30釐米×15釐米×6釐米、28釐米×14釐米×6釐米。素面方磚青灰色,火候高。規格為33釐米×33釐米×9.5釐米。楔形磚共4種。陶質磚大多呈青灰色,火候較高,將一條磚的一側邊稜打磨為斜邊,橫截面呈直角梯形,但體積不同。 [1] 

白塔寺遺址研究價值

白塔寺即薩班靈骨塔是西藏正式歸入中央王朝統治的歷史見證,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對該遺址及塔基的發掘可以揭示該寺的佈局特徵,從而為研究元代藏傳佛教寺院的佈局及形制特徵提供科學的資料。 [1] 
白塔寺遺址是藏傳佛教寺院遺址,是西藏喇嘛教名僧薩班的圓寂之處,是中國歷史上民族團結的象徵。 [3] 

白塔寺遺址文物保護

2001年6月25日,白塔寺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白塔寺遺址旅遊信息

白塔寺遺址地理位置

白塔寺遺址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武南鎮白塔村。 [1] 

白塔寺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從武威市區出發,首先經過東大街輔路,再依次到南大街輔路、南大街、南關中路輔路、丹陽路輔路、丹陽路、楊家壩河橋、六壩河1號橋,G312,最後到達白塔寺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