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堅

(國家一機部副部長)

鎖定
白堅(1911-1968),陝西靖邊人。1926年加入地下工作。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晉級三地委書記、晉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後從事綏軍區第三軍區副政委、第四軍分區政委,中共晉西北特委書記。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遼寧省委副書記、遼寧軍區政委。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華北事務部辦公廳主任、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和黨組副書記。“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迫害,1968年12月11在北京逝世。 [1] 
中文名
白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北平輔仁大學
主要成就
天津市以及國務院電機部
出生地
陝西省靖邊縣
性    別

白堅人物履歷

白堅(1911-1968.12.11),陝西靖邊縣鎮靖鎮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考入北平輔仁大學讀書,從事共青團工作。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曆任共青團北平西郊區委組織部長、書記。1932年任保定特派員兼共青團保屬特委書記,北平中共西城區委書記,中共東北軍騎兵第二師工委書記。
1933年6月任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共青團冀中特委書記。1934年回陝北參與陝甘蘇區的創建工作,任陝北蘇區遊擊十三縱隊司令員,陝甘寧革命軍事委員會秘書長,陝甘寧紅軍政治部主任、陝甘蘇區外交聯絡員。
1937年10月任中央回蒙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共三邊特委宣傳部部長,同年12月任三邊分區宣傳部長兼白區工作部部長。1938年11月調任中共晉西北岢嵐地委書記。1941年秋任中共晉西區第四地委書記。1942年8月後任中共晉綏第三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治委員。1945年10月後任中共遼寧省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部長。1946年12月任遼寧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華北行政委員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秘書長。1954年8月任中共天津市委副書記、副市長。1956年春任第三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同年5月任電機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1958年3月電機部與一機部、二機部合併為第一機械工業部,仍任副部長、黨組副書記。1964年初兼任西南三線建委德陽建廠指揮部總指揮。1968年12月11日在北京逝世。
是中共七大代表。 [3] 

白堅生平事蹟

白堅,1911年出生於陝西省靖邊縣的農民家庭,在家鄉讀完小學後考人榆林中學。不久,入綏德師範學校讀書。期間,多次參加黨所領導的學生運動。1926年,他加入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共黨員。同年夏,赴北平考人輔仁大學。1930年8月1日,他因參加羣眾集會和示威遊行而被捕入獄,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後,在燕京大學以鍋爐工身份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任西城區團委組織部長、團委書記等職。
1932年,他任保定共青團特派員兼保定團特委書記,參與領導“高蠡暴動”。同年秋,調北平任中共西城區委書記年底,河北省委軍委調其赴長城前線東北軍騎兵二師,與在該師的劉瀾波、孫志遠等同志組成工作委員會,他任書記,開展統戰工作。1933年6月,被派到抗日同盟軍任政治部組織部長。不久,又調任冀中團特委書記。
1934年秋,他調陝北,先後任陝甘蘇區遊擊北路縱隊指揮、陝北蘇維埃準備委員會委員。1935年初,任陝甘寧革命軍事委員會秘書長、陝甘寧紅軍政治部主任等職。1936年春,任中央陝甘蘇區外交聯絡員,多次被派往洛川、西安作聯絡工作。1937年9月,他任回蒙工作委員會主任。1940年,被派到晉綏邊區,先後任哥嵐特委書記兼八路軍一二零師哥嵐辦事處主任、晉綏三分區地委書記兼分區政委等職。
抗戰勝利後,白堅赴東北工作。1945年9月,他調任中共遼寧省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兼組織部長。11月下旬,他率領遼寧省工委部分幹部轉移本溪市,成立中共遼寧省分委、遼寧省政府和遼寧軍區,他任省委書記、軍區政委。
為適應戰局的發展變化,東北局於1946年5月5日決定以遼北、通化地區及清原、興京、撫順、鐵嶺各縣合組為遼寧地區,成立中共遼寧省分委,白堅為書記。10月,他又率領遼寧省分委、遼寧省政府和遼寧軍區機關轉移到臨江縣白堅主持成立中共遼寧省分委之後,一直把立足點放在發動羣眾,建立長白山敵後根據地上。他決定自1946年7月到1947年2月底,以發動羣眾為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務,而發動羣眾的中心環節是反奸清算、減租減息鬥爭和提高羣眾覺悟,進行土地改革,實行耕者有其田。至1946年10月,分得土地的貧苦農民22萬餘人,佔全省農村人口10%。12月6日,遼寧省分委改為遼寧省委,他任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在“四保臨江”戰役期間,他與軍區領導同志一起,指揮獨立一、二師和部分軍分區武裝,在通化、柳河、輝南等地,直接配台東北民主聯軍三、四縱隊正面作戰;指揮獨立三師與二軍分區合併,在西安(今遼源)、東豐、西豐等地,堅持敵後游擊戰爭。
1946年12月下旬,白堅和張學思派獨立三師師長彭龍飛、師副政委劉振華率2個團的兵力,穿過敵人的層層封鎖,插入遼寧二分區,與堅持在那裏的二地委書記李平和軍分區司令員管松濤率領的分區武裝合併,轉戰於沈(陽)吉(林)線兩側和清河溝南北。到1947年5月“夏季攻勢”之前,攻克敵人據點60餘處,殲敵3000餘人,牽制敵軍1.7萬餘人,有力地配合了“四保臨江”作戰。1947年5月開始的夏、秋季攻勢,使遼寧地區大部分市、縣獲得解放。
1949年5月,他任中央華北事務部辦公廳主任。不久,華北行政委員會成立,他任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後改任行政委員兼秘書長。1954年8月,調任天津市委副書記、副市長。1956年7月,任國家一機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文化大革命”中,他被“造反派”強加莫須有的罪名,連續批鬥。1968年12月11日,白堅因心臟病突發而逝世,終年57歲。
1978年,國家一機部黨組為白堅的冤案予以平反昭雪。 [2] 

白堅《戰爭歲月——白堅革命往事》座談會

2005年,長篇紀實文學《戰爭歲月——白堅革命往事》,近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戰爭歲月——白堅革命往事》一書的作者喬盛運用翔實的史料和文學表現手法,記述了白堅眾多愛國主義者投入革命和戰爭的感人經歷,表現了那一代熱血青年、共產黨人追求真理,為民族解放、獨立自強而英勇奮鬥的偉大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 [4] 
2005年10月30日,記敍白堅等老一輩共產黨人革命經歷的長篇紀實文學《戰爭歲月――白堅革命往事》一書今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發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出席。《戰爭歲月――白堅革命往事》一書,以詳實的史料和文學表現手法,記敍了白堅等眾多愛國志士投身革命的感人事例,表現了共產黨人追求真理英勇奮鬥的優秀品質和高尚情懷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金炳華在首發式上講話。白堅同志生前友好,在京部分老紅軍、老八路、老幹部代表和文藝界人士100多人蔘加首發式和研討會。 [5]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金炳華在講話中首先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對首發式暨研討會的舉行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在革命戰爭年代湧現出來的無數英烈以及他們所書寫的一篇篇英雄傳奇,所表現出來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氣概,永遠是我們值得珍視的寶貴精神財富。喬盛同志以嚴肅嚴謹的態度,花費多年時間和大量心血,深入走訪,多方蒐集,數易其稿,認真創作的長篇革命歷史紀實作品《戰爭歲月――白堅革命往事》,就是這樣一部生動、深刻、形象的優秀作品。白堅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老一輩革命家,他為我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把自己的一生全都奉獻給了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這部作品反映了白堅同志和他們那一代進步青年、共產黨人憂國憂民、追求真理,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自強不息、英勇奮鬥的歷程和革命精神;集中體現了革命先輩們忠心耿耿、無私無畏、全心全意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鬥的高尚情操和英雄本色,對我們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深刻的啓迪和教育意義。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傑,陝北紅軍領袖謝子長之子、原國家科委副主任謝紹明,中國作協副主席、河北省作協主席鐵凝,文學界人士範詠戈、傅溪鵬、吳秉傑、李炳銀、胡平、何建明,以及老同志嚴波等在會上發言。他們認為,《戰爭歲月――白堅革命往事》真實記述了陝北早期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白堅等眾多愛國志士投身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親身經歷和感人事蹟。作者採用現實主義的文學表現手法,對眾多領袖人物和黨史人物進行藝術描寫刻畫,既生動真實,又有鮮明的個性。作品在整體構思和故事情節推進表述上,波瀾壯闊,跌宕起伏;人物命運可歌可泣,扣人心絃;大場面與小鏡頭交相輝映,選篩史料與人物塑造合理配置,不僅加重了作品的思想厚度,而且進一步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這應是人物傳記文學寫作方面的一次新嘗試、新突破。信仰什麼,追求什麼,確立什麼樣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是《戰爭歲月――白堅革命往事》着力表現的思想內涵。永遠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本色不變,銘記歷史,啓迪後人沿着先輩們開創的革命事業航道奮鬥不息,是本書主題昇華的深刻寓意。 [6] 
參考資料
  • 1.    本辭典編寫組,中國近代人名大辭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第107頁.
  • 2.    中共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吉林黨史人物傳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06,第395-397頁.
  • 3.    《黨的傑出領導幹部——白堅》,《榆林日報》,2011.06.18,版 次 : 第A2版:要聞.
  • 4.    紀實文學《戰爭歲月——白堅革命往事》出版,《解放軍報》,2005.11.07,版 次 : 解放軍報第六版.
  • 5.    《戰爭歲月——白堅革命往事》首發式在京舉行, 《光明日報》,2005.10.31.
  • 6.    《戰爭歲月――白堅革命往事》首發式暨研討會在京舉行――賈慶林出席金炳華講話,《文藝報》,2005.11.01,版 次 :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