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刺莧

鎖定
白刺莧是莧科莧屬的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多分枝,有縱條紋,莖有時呈紅色,下部光滑,上部稍有毛;葉互生,葉柄無毛,在其旁有刺,葉片卵狀披針形或菱狀卵形,先端圓鈍,基部楔形,全緣或微波狀,中脈背面隆起,先端有細刺;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花單性,雌花簇生於葉腋,雄花集為頂生的直立或微垂的圓柱形穗狀花序;果長圓形;種子近球形;花期5-9月;果期8-11月。
白刺莧分佈於中國華東、中南、西南和陝西等地區。野生於荒地或園圃地, [2]  喜疏鬆濕潤的土壤。 [3] 
白刺莧味甘,性寒,其根、莖、葉均可入藥,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痢疾、腸炎、痔瘡便血等症狀;外用可治療毒蛇咬傷、皮膚濕疹、癤腫膿瘍等症狀。 [4]  撕去其幼嫩莖葉的外皮和硬刺,即可作蔬菜炒食。 [5] 
中文名
白刺莧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石竹目
莧科
莧屬
白刺莧
分佈區域
中國廣東潮汕地區

白刺莧形態特徵

莧科莧屬的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多分枝,有縱條紋,莖有時呈紅色,下部光滑,上部稍有毛;葉互生,葉柄無毛,在其旁有刺,葉片卵狀披針形或菱狀卵形,先端圓鈍,基部楔形,全緣或微波狀,中脈背面隆起,先端有細刺;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花單性,綠白色花,雌花簇生於葉腋,雄花集為頂生的直立或微垂的圓柱形穗狀花序;果長圓形;種子黑色,近球形;花期5-9月;果期8-11月。 [2] 

白刺莧產地生境

白刺莧分佈於中國華東、中南、西南、廣東潮汕地區和陝西等地區。野生於荒地或園圃地, [2]  生於荒地、山坡、山野、埔園、溝邊、路旁、曠地。

白刺莧生長習性

喜疏鬆濕潤的土壤。 [3] 

白刺莧主要價值

白刺莧藥用價值

白刺全株均可作為中草藥使用。味甘,性寒,其根、莖、葉均可入藥,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痢疾、腸炎、痔瘡便血等症狀;外用可治療毒蛇咬傷、皮膚濕疹、癤腫膿瘍等症狀。 [4] 
單方驗方
治痢疾、暑瀉:鮮白刺莧根45克,水煎加紅糖服。
治痢疾、腸炎:白刺莧、鳳尾草各30克,水煎服。或白刺莧60克,大金花草15克,水煎服。
治咽喉痛:鮮白刺莧根50克,水煎服。
治便秘:鮮白刺莧100-120克,水煎服。
治痔瘡出血:白刺莧60克,水煎加紅糖服。或白刺莧、塗藤頭各30克,水煎加蜜服。或用白刺莧頭30克,紅豬母菜60克,水煎加蜜或加紅糖服。又可用白刺莧根30克,瘦豬肉120克,水煮服食。
治膽囊炎:鮮白刺莧葉180克,豬小腸180克(去油脂),加水燉熟,每日分3次服。7日為1療程。
治濕熱白帶:鮮白刺莧全草(或鮮根)30-60克,銀杏(去殼)14枚,水煎服。
治小兒胎毒:白刺莧、毛麝香、胭脂花根各6克,水煎服。
治皮膚濕毒作癢:白刺莧適量,水煎洗之。也可治皮膚瘡瘍腫毒,用白刺莧適量捶爛貼之。
治痔瘡腫痛:白刺莧60克,水煎燻洗,或浸肛。或用白刺莧、白花彭蜞草各60克,白礬9克,水煎洗之。
本品內服常用量生品30-120克,幹品30-60克。外用全草或枝葉適量。 [1] 

白刺莧食用價值

撕去其幼嫩莖葉的外皮和硬刺,即可作蔬菜炒食。 [5] 
參考資料
  • 1.    白刺莧   .文化潮汕[引用日期2012-09-19]
  • 2.    《輕圖典》編輯部著,中國的野菜輕圖典,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9,第44頁
  • 3.    李壽喬,邵小明編著,美味野菜,新時代出版社,1995.01,第47頁
  • 4.    周禮達編著,泉州本草彩色圖譜,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1,第116頁
  • 5.    李壽喬,邵小明編著,美味野菜,新時代出版社,1995.01,第47頁